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業工業化

鎖定
農業工業化主要是指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前提下,用工業的技術手段,或者工業的設備,對初級農產品進行深加工,用工業的手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廣義上説,農業工業化也指用現代化的工業設備和技術裝備農業,比如用現代的生物技術、種植技術、信息技術等改造農業,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還包括用現代工業經營理念和組織方式,來管理農業的生產和經營。
中文名
農業工業化
外文名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目錄

農業工業化特徵

(一)全面實現機械化
傳統農業相比,農業工業化階段的農業在生產方式上,逐步改變以人的體力為主的農業耕作方式,使用自動化、功率龐大的機械,實現了農業機械化。不僅在農業生產的各個主要環節,而且在各個輔助作業環節也都使用機械,即實現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
(二)化學技術和化學投入品的大面積推廣普及和應用
工業化農業以追求經濟效益為主要目的,為了實現農業外部投入與農業產出比的最大化,廣泛採用現代化學技術、合成物質裝備和改造傳統農業,在農業生產中大量投入化肥和農藥。
(三)大力發展和使用設施農業和生物技術
設施農業採用大量現代化保護措施,在相對可控的環境下,按照人類意願而進行農產品工業化生產。設施農業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的產量、產值和抗禦自然災害、風險的能力,也使水土資源得到了高效利用。同時,人類大量採用雜交優勢、組織培養、核輻射、細胞融合、基因工程等先進生物技術改造傳統農業。現代生物技術的不斷突破及廣泛應用,使農作物的產量、產值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和高度。
(四)實行集約化和專業化生產經營方式
集約化是指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集約投入較多的物質、資金科技、管理和勞動力生產要素和資本,進行規模化種植或養殖的生產經營方式和手段。專業化是指農業生產單位專門從事一種生產經營,精於一業一職而不兼他業的生產經營方式,它包括農業企業專業化、農藝過程專業化和農業生產區域化。高度集約化、專業化和規模化生產給農業經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高產量、高效率和高效益。當農業被賦予機械化、技術化、商品化、工業化等新的內涵時,它本身就已經融合在工業文明之中了。農業工業化階段的農業,在機械工業化學工業和生物技術的支持下,雖然取得了許多積極成果為一人類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過度依賴使用化肥、農藥、機械和動力等能物資源以及有毒外在物質在農業生產中的泛濫也潛藏着嚴重的生態風險,農業工業化的生態破壞性正在逐步展現出來。

農業工業化生態風險

“現代農業也是一種工業,它的生存直接或間接地依賴於能源、技術、有熟練技能的勞動者、原材料及其他許多因素。因此,正如核戰爭所造成的氣候異常會使農業遭受破壞一樣,經濟生產活動的紊亂也同樣會使農業生產蒙受損失。農業生產手段越精細,其遭毀壞的危險就越大。”以大量投入化肥、農藥、機械、能源為主要特點的農業工業化,如果不加以合理的規劃和限制,對土地和資源就會具有極大的破壞性,潛藏着嚴重的生態風險。農業工業化及其生產方式,在帶來現代農業的發展與繁榮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不確定的和難以預知的生態風險。
(一)加速農業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二)極易引發重大病蟲害的頻發和大流行
(三)加劇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
(四)農產品營養水平在不斷降低
(五)農產品質量不安全因素增加
(六)人類健康受到威脅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