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業生態

(2009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農業生態》是 [1]  2009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純。
中文名
農業生態
作    者
李純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8月
開    本
16 開
ISBN
9787122060976

農業生態作品簡介

農業生態 農業生態
書 名: 農業生態作 者:李純
出版時間: 2009年08月
開本: 16開
定價: 28元

農業生態內容簡介

《農業生態》是高職高專“十一五”規劃教材·農林牧漁系列之一。《農業生態》理論部分共九章,包括緒論,農業生態系統,農業生態系統的能流與物流,生物與環境的關係,種羣生態學原理及其應用,羣落生態學原理及其應用,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及評價,農業生態系統的調控與平衡,農業可持續發展與生態農業。為加強學生技能訓練,體現職業特色,提高與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農業生態》還專門設計了一章實驗與實訓指導。
本教材適合農業高職高專院校作物生產技術及相關專業使用,也可供廣大農業生產工作者參考。
農業生物(作物、 果樹、 蔬菜、栽培牧草和樹木、家畜、家禽、養殖魚類、食用菌等)之間以及它們與環境的相互關係。還有同名書籍。

農業生態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生態學的產生與發展
一、生態學的涵義
二、生態學的由來
三、生態學的發展
四、生態學研究的對象與內容
五、生態學分支學科
第二節 農業生態學的產生與發展
一、農業生態學的產生
二、農業生態學的發展
第三節 農業生態學的研究對象與內容
一、農業生態學的研究對象
二、農業生態學的內容與任務
三、農業生態學原理在生產上的應用
第四節 農業生態學在生產中的地位與研究方法
一、農業生態學在生產中的地位
二、農業生態學的研究方法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
第一節 系統及系統科學
一、系統的概念
二、系統的基本性質
三、系統的調節控制
四、系統的研究方法
五、系統的分類
第二節 生態系統
一、生態系統的概念
二、生態系統的基本組分
三、生態系統的類型
四、生態系統的結構
五、生態系統的特點
第三節 農業生態系統
一、農業生態系統的概念
二、農業生態系統的基本組分
三、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
四、農業生態系統的基本功能
五、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
第三章 農業生態系統的能流與物流
第一節 農業生態系統的能量流
一、熱力學定律及其應用
二、食物鏈與食物網
三、生態系統的能流分析
四、農業生態系統中的能量轉化
第二節 農業生態系統的物質流
一、物質循環的基本概念
二、幾種重要的物質循環
三、農田養分循環與平衡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
第四章 生物與環境的關係
第一節 環境的基本概念
一、環境的概念
二、生態因子的概念
三、生態因子的基本類型及其對生物的作用效應
四、生態因子的時空變化及其對生物分佈的影響
第二節 生態因子對生物的作用
一、生態因子對生物的作用特點
二、限制因子原理
第三節 生物對自然環境的生態適應
一、生態適應的概念
二、生態適應的形式
三、生活型的概念與類型
四、生態型的概念與類型
五、生態位的概念及生態位原理的應用
第四節 生物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一、森林生態系統的生態效應
二、草原生態系統的生態效應
三、農田生態系統的生態效應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
第五章 種羣生態學原理及其應用
第一節 生物種羣的基本特徵
一、種羣的大小與密度
二、種羣的出生率與死亡率
三、種羣的年齡結構與性別比例
四、種羣的數量動態類型
五、存活曲線
第二節 種羣的增長
一、單種種羣的增長型
二、種羣的數量變動及其調節
第三節 生物種間關係及其應用
一、負相互作用
二、正相互作用
三、生物化學分泌物在種間關係上的作用
四、種間關係的應用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
第六章 羣落生態學原理及其應用
第一節 生物羣落的特徵
一、羣落的基本特徵
二、羣落的種類組成
三、羣落中種類組成的數量特徵
第二節 生物羣落的結構
一、羣落的水平結構
二、羣落的垂直結構
三、羣落的時間結構
四、邊緣效應
五、羣落結構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第三節 生物羣落的演替
一、羣落演替的概念
二、羣落演替的類型
三、頂級羣落
四、演替過程中羣落結構與功能的變化
五、影響羣落演替的幾種主要因素
六、羣落演替理論的應用
第四節 生物羣落中的生物多樣性
一、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及其價值
二、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的關係
三、農業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
第七章 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及評價
第一節 農業資源的基本概念
一、農業資源的概念
二、農業資源的分類
三、自然資源的特性
四、我國農業自然資源的特點
第二節 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
一、自然資源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係
二、自然資源利用和保護是矛盾的統一
三、合理利用農業自然資源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不可更新資源的持續利用
一、不可更新資源開發利用的特點
二、不可更新資源持續利用的途徑
第四節 可更新資源的利用保護與增殖
一、可更新資源中的自然環境資源的利用
二、可更新資源中生物質資源的增殖
三、公共資源利用的生態經濟規律
四、最優持續收穫量與最大持續收穫量
第五節 農業生態系統效益的評價
一、農業生態系統效益的概念及分類
二、“三大效益”之間的關係
三、農業生態系統效益的評價方法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
第八章 農業生態系統的調控與平衡
第一節 農業生態系統的調控特點
一、農業生態系統的調控機制及特點
二、農業生態系統的調控層次
第二節 生態系統的自然調控
一、自然調控的機制及類型
二、生態系統穩態機制的類型
三、自然調控機制的應用
第三節 生態平衡
一、生態平衡的概念
二、生態平衡的特徵
三、生態失衡的原因及特徵
四、維護生態平衡的具體措施
第四節 農業生態系統的調控原則
一、農業技術對農業生態系統調控的途徑
二、農業技術的選擇原則
第五節 資金流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一、資金流的基本構成
二、資金流與能、物流的關係
三、“成本外攤”與“收益外泄”現象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
第九章 農業可持續發展與生態農業
第一節 農業可持續發展與可持續農業
一﹑農業可持續發展
二﹑可持續農業
三、國外替代農業的發展
四、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節 生態工程
一、生態工程的概念
二、生態農業的概念與特點
三、我國生態農業建設的主要技術
四、生態學基本原理在生態農業建設中的應用
五、我國生態農業的典型模式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
第十章 實驗與實訓指導
實訓一 生態因子測定的若干儀器與使用方法
實訓二 若干生態因子的時空變化
實訓三 種羣增長
實訓四 生物種間的競爭與互補
實訓五 植物次生化合物質的化感作用
實訓六 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和生物多樣性測算
實訓七 農業生態系統初級生產力的測算
實訓八 農業生態系統的能流分析
實訓九 農業生態系統評價指標體系建設
實訓十 農業生態系統的分析與診斷
實訓十一 農業生態系統結構的優化方法
實訓十二 農業生態系統的調查研究
實訓十三 田間調查取樣的方法
實訓十四 光合作用測定
實訓十五 農田小氣候觀測
實訓十六 有機物分解的網袋測定法
實訓十七 水體富營養化的測定與分析

農業生態參考文獻

……
世界現有農耕地共約1424萬平方公里,約佔陸地面積的10%。從氣候、土壤、地形、交通等方面看,農耕地佔據的是最好的地方。地球陸地可以生產糧食的地方,從温度看有83%,從雨量看有43%,從地形看有64%,從土質看有46%。但農業生產需要的是多種條件因素的有效配合,將多種因素綜合考慮則地球陸地適於農耕的面積就小了。
以面積百分率而言,歐洲和亞洲進一步擴大農耕地的潛力最小,中國的潛力也小,南美洲最大。世界總計可耕地最多可佔陸地面積的23.8%(見表)。但這些耕地開墾時每畝所需投資比原有耕地開墾時要大。  農業生態系統負載量在洲際之間差異很大,以每100畝地計算:亞洲負載35.75人,中國負載53.1人;歐洲負載21.36人;北美洲7.91人;大洋洲2.96人。農業生態系統的負載量由氣候資源、水資源、可耕地面積、耕地已墾率、耕地減少速度、新開墾能力、人口數等因素決定。這些都由長期歷史所形成,不是在短期內可以迅速改變的。因此,負載量大的地區應注意克服環境阻力和提高生物潛力,使資源轉化為產品(財富)的效率提高,即發揮農業生態潛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