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態農業

鎖定
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高效農業。它要求把發展糧食與多種經濟作物生產,發展大田種植與林、牧、副、漁業,發展大農業與第二、三產業結合起來,利用傳統農業精華和現代科技成果,通過人工設計生態工程、協調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形成生態上與經濟上兩個良性循環,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隨着中國城市化的進程加速和交通快速發展,生態農業的發展空間將得到進一步深化發展。
中文名
生態農業
外文名
ECO
特    點
高效、持續
原    理
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

生態農業發展歷程

生態農業,簡稱ECO,ECO是Eco—agriculture的縮寫,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規律,因地制宜地設計、組裝、調整和管理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系統工程體系。 [1] 
生態農業是世界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 [2] 
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
縱觀人類一萬年的農業發展史,大體上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一是原始農業,約7000年;二是傳統農業,約3000年;三是現代農業,至今約200年。
20世紀7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現代農業在給人們帶來高效的勞動生產率和豐富的物質產品的同時,也造成了生態危機:土壤侵蝕、化肥和農藥用量上升、能源危機加劇、環境污染。
面對以上問題,各國開始探索農業發展的新途徑和新模式。生態農業便是世界各國的選擇,為農業發展指明瞭正確的方向。 [2] 
生態農業——是指在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態學、生態經濟學規律,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集約化經營的農業發展模式,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
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4張)
生態農業是相對於石油農業提出的概念,是一個原則性的模式而不是嚴格的標準。而綠色食品所具備的條件是有嚴格標準的,包括:綠色食品生態環境質量標準;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產品必須符合綠色食品標準;綠色食品包裝貯運標準。所以並不是生態農業產出的就是綠色食品。
生態農業是一個農業生態經濟複合系統,將農業生態系統同農業經濟系統綜合統一起來,以取得最大的生態經濟整體效益。它也是農、林、牧、副、漁各業綜合起來的大農業,又是農業種植、養殖、加工、銷售、旅遊綜合起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現代農業。 [2] 
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是以生態學理論為主導,運用系統工程方法,以合理利用農業自然資源和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前提,因地制宜地規劃、組織和進行農業生產的一種農業。是20世紀60年代末期作為“石油農業”的對立面而出現的概念,被認為是繼石油農業之後世界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主要是通過提高太陽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生物能的轉化率、廢棄物的再循環利用率等,促進物質在農業生態系統內部的循環利用和多次重複利用,以儘可能少的投入,求得儘可能多的產出,並獲得生產發展、能源再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經濟效益等相統一的綜合性效果,使農業生產處於良性循環中。
生態農業不同於一般農業,它不僅避免了石油農業的弊端,併發揮其優越性。通過適量施用化肥和低毒高效農藥等,突破傳統農業的侷限性,但又保持其精耕細作、施用有機肥、間作套種等優良傳統。它既是有機農業與無機農業相結合的綜合體,又是一個龐大的綜合系統工程和高效的、複雜的人工生態系統以及先進的農業生產體系。以生態經濟系統原理為指導建立起來的資源、環境、效率、效益兼顧的綜合性農業生產體系。中國的生態農業包括農、林、牧、副、漁和某些鄉鎮企業在內的多成分、多層次、多部門相結合的複合農業系統。20世紀70年代主要措施是實行糧、豆輪作,混種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機肥,採用生物防治,實行少免耕,減少化肥、農藥、機械的投入等;
80年代創造了許多具有明顯增產增收效益的生態農業模式,如稻田養魚、稻田養萍,林糧、林果、林藥間作的主體農業模式,農、林、牧結合,糧、桑、漁結合,種、養、加結合等複合生態系統模式,雞糞餵豬、豬糞餵魚等有機廢物多級綜合利用的模式。生態農業的生產以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為重要前提,根據生物與環境相協調適應、物種優化組合、能量物質高效率運轉、輸入輸出平衡等原理,運用系統工程方法,依靠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信息的輸入組織生產。通過食物鏈網絡化、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充分發揮資源潛力和物種多樣性優勢,建立良性物質循環體系,促進農業持續穩定地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統一。因此,生態農業是一種知識密集型的現代農業體系,是農業發展的新型模式。 [2] 
生態農業思想起源於古老的中國,中國自春秋時期就懂得用地養地的道理,以及物理殺蟲、人工除草等做法。1924年生態農業在歐洲才興起,20世紀30-40年代在瑞士、英國、日本等得到發展;60年代歐洲的許多農場轉向生態耕作,70年代末東南亞地區開始研究生態農業;至20世紀90年代,世界各國均有了較大發展。建設生態農業,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已成為世界各國農業發展的共同選擇。 [3] 

生態農業探索階段

生態農業最初只由個別生產者針對局部市場的需求而自發地生產某種產品,這些生產者組合成社團組織或協會。英國是最早進行有機農業試驗和生產的國家之一,有機農業是生態農業的組成部分之一。自30年代初英國農學家A.霍華德提出有機農業概念並相應組織試驗和推廣以來,有機農業在英國得到了廣泛發展。在美國,替代農業的主要形式是有機農業,最早進行實踐的是羅代爾(J.I.Rodale),他於1942年創辦了第一家有機農場,並於1974年在擴大農場和過去研究的基礎上成立了羅代爾研究所,成為美國和世界上從事有機農業研究的著名研究所,羅代爾也成為美國有機農業的先驅。但當時的生態農業過分強調傳統農業,實行自我封閉式的生物循環生產模式,未能得到政府和廣大農民的支持,發展極為緩慢。 [3] 

生態農業關注階段

到了20世紀70年代後,一些發達國家伴隨着工業的高速發展,由污染導致的環境惡化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美、歐、日一些國家和地區工業污染已直接危及人類的生命與健康。這些國家感到有必要共同行動,加強環境保護以拯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確保人類生活質量和經濟健康發展,從而掀起了以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為主的各種替代農業思潮。法國、德國、荷蘭等西歐發達國家也相繼開展了有機農業運動,並於1972年在法國成立了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英國在1975年國際生物農業會議上,肯定了有機農業的優點,使有機農業在英國得到了廣泛的接受和發展。日本生態農業的提出,始於20世紀70年代,其重點是減少農田鹽鹼化,農業面源污染(農藥、化肥),提高農產品品質安全。日本生產者與消費者聯合組成的守護大地、四葉草聯盟等產銷組織,影響了日本三四代人。菲律賓是東南亞地區開展生態農業建設起步較早、發展較快的國家之一,瑪雅(Maya)農場是一個具有世界影響的典型,1980年,在瑪雅農場召開了國際會議,與會者對該生態農場給予高度評價。生態農業的發展在這時期引起了各國的廣泛關注,無論是在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認為生態農業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3] 

生態農業發展階段

90年代後,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得到全球的共同響應,可持續農業的地位也得以確立,生態農業作為可持續農業發展的一種實踐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無論是在規模、速度還是在水平上都有了質的飛躍。如奧地利於1995年即實施了支持有機農業發展特別項目,國家提供專門資金鼓勵和幫助農場主向有機農業轉變。法國也於1997年制定並實施了“有機農業發展中期計劃”。日本農林水產省已推出“環保型農業” 發展計劃,2000年4月份推出了有機農業標準,於2001年4月正式執行。發展中國家也已開始綠色食品生產的研究和探索。一些國家為了加速發展生態農業,對進行生態農業系統轉換的農場主提供資金資助。美國一些州政府就是這樣做的:依阿華州規定,只有生態農場才有資格獲得“環境質量激勵項目”;明尼蘇達州規定,有機農場用於資格認定的費用,州政府可補助2/3。這一時期,全球生態農業發生了質的變化,即由單一、分散、自發的民間活動轉向政府自覺倡導的全球性生產運動。各國大都制定了專門的政策鼓勵生態農業的發展。 [3] 

生態農業內涵

中國生態農業的基本內涵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規律,應該根據土地形態制定適宜土地的設計、組裝、調整和管理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系統工程體系。它要求把發展糧食與多種經濟作物生產,發展大田種植與林、牧、副、漁業,發展大農業與第二、三產業結合起來,利用傳統農業精華和現代科技成果,通過人工設計生態工程、協調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形成生態上與經濟上兩個良性循環,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 [1] 
“中國生態農業”與西方那種完全迴歸自然、摒棄現代投入的“生態農業”主張完全不同。它強調的是繼承中國傳統農業的精華——廢棄物質循環利用,傳統老品種篩選利用; 規避常規現代農業的弊病(單一連作,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等化學品, 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等); 通過用系統學和生態學規律指導農業和農業生態系統結構的調整與優化(如推行立體種植, 病蟲害生物防治), 改善其功能; 以及推進農户庭院經濟等。在從村到縣的各級生態農業的試點上, 曾普遍取得良好的效果。

生態農業特點

生態農業綜合性

生態農業強調發揮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以大農業為出發點,按“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全面規劃,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使農、林、牧、副、漁各業和農村一、二、三產業綜合發展,並使各業之間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綜合生產能力。 [2] 

生態農業多樣性

生態農業針對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資源基礎、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的情況,充分吸收我國傳統農業精華,結合現代科學技術,以多種生態模式、生態工程和豐富多彩的技術類型裝備農業生產,使各區域都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地區優勢,各產業都根據社會需要與當地實際協調發展。

生態農業高效性

生態農業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多層次綜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實現經濟增值,實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降低農業成本,提高效益,為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創造農業內部就業機會,保護農民從事農業的積極性。

生態農業持續性

發展生態農業能夠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污染,維護生態平衡,固碳減排,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變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常規發展為持續發展,把環境建設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的同時,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增強農業發展後勁。 [2] 

生態農業原則

德國生態農業的幾條原則

生態農業要求

德國生態農業 [2]  的要求是,不使用化學合成的除蟲劑、除草劑,使用有益天敵的或機械的除草方法;不使用易溶的化學肥料,而是有機肥或長效肥;利用腐植質保持土壤肥力;採用輪作或間作等方式種植;不使用化學合成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控制牧場載畜量;動物飼養採用天然飼料; 不使用抗生素;不使用轉基因技術

生態農業規定

作為生態產品必須符合“國際生態農業協會(IFOAM)”的標準,如產品如何生產,哪些物質允許使用,哪些物質不可使用等等。生態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其原料必須是生態的。所採用的附加料如在生產過程中必須使用,則允許部分附加料來自傳統農業,但不得高於25%。一旦使用了傳統農業附加料,則應在產品中標明使用的比例。只有95%以上的附加料來自生態的,才可作為純生態產品出售。某一企業欲加入“生態農業協會”,將其產品作為生態產品銷售,必須經過3 年的完全調整方可。並由國家授權的檢測中心對申請轉入生態農業生產的企業進行檢查,檢查至少每年進行一次,此外也可不定期進行抽查。如檢查不合格,則要延長調整期。 [2] 

生態農業標識

所有符合歐盟《生產規定》(注:德國生態農業協會的標準高於歐盟的生產規定)的產品,允許標以生態標識。統一的生態印章提高了德國生態食品的信任度和透明度,它給消費者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也為經營者帶來了很好的收益。
1999-2000年度,對150家生態企業的收益狀況調查表明,由於生態企業不使用化肥和農藥,產品產量雖有所下降,但生態產品價格遠高於傳統農產品,故企業總利潤及人均收入仍高於傳統農業企業。生態農業不使用化肥和農藥,土壤一直施用有機肥,並且採用輪作、間作種植方式,這樣不僅提高了土壤肥力,從長遠利益來看,生態企業產品產量會逐漸高於傳統農業 [2] 

生態農業模式類型

生態農業時空結構

這是一種根據生物種羣的生物學、生態學特徵和生物之間的互利共生關係而合理組建的農業生態系統,使處於不同生態位置的生物種羣在系統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陽能、水分和礦物質營養元素,是在時間上多序列、空間上多層次的三維結構,其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均佳。具體有果林地立體間套模式、農田立體間套模式、水域立體養殖模式,農户庭院立體種養模式等。

生態農業食物鏈型

這是一種按照農業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規律而設計的一種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系統。系統中一個生產環節的產出是另一個生產環節的投入,使得系統中的廢棄物多次循環利用,從而提高能量的轉換率和資源利用率,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並有效的防止農業廢棄物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具體有種植業內部物質循環利用模式、養殖業內部物質循環利用模式、種養加工三結合的物質循環利用模式等。 [2] 

生態農業綜合型

這是時空結構型和食物鏈型的有機結合,使系統中的物質得以高效生產和多次利用,是一種適度投入、高產出、少廢物、無污染、高效益的模式類型。

生態農業發展背景

20世紀初以來,為了克服常規農業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許多國家發展了多種農業方式以期替代常規農業,如“生態農業、生物農業、有機農業”等,其生產的食品稱為自然食品、有機食品和生態食品等。儘管叫法不同,但宗旨和目的均是指在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思想的指導下,按照農業生態系統內物種共生,物質循環,能量多層次利用的生態學原理,因地制宜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農業技術相結合,充分發揮地區資源優勢,依據經濟發展水平及“整體、協調、循環、再生”原則,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全面規劃,合理組織農業生產,實現農業高產優質高效持續發展,達到生態和經濟兩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三個效益” 的統一。 [3] 
簡單地説,生態農業吸收了傳統農業的精華,借鑑現代農業的生產經營方式,以可持續發展為基本指導思想,實現農業經濟系統、農村社會系統、自然生態系統的同步優化,促進生態保護和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3] 

生態農業發展前景

端正指導思想
調動並保護好農民的積極性,農民積極性的源泉在於農民的經濟利益。利益是“剛性”的,主宰着人們的經濟和政治行為利益推動是一般規律,對於農民羣體而言尤其如此。弄清這個規律十分重要,深化農村改革,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推進生態農業的建設,須把保護和照顧農民的利益作為處理農村、農民問題的出發點和歸宿。生態農業建設,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沒有農民羣眾和社會公眾的參與是不可能的,就無可持續而言。
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農村經濟滯後的原固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在於農民的行為只是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而不是他人和社會的需要為前提,以更換手段、增值為目的的商品生產。農村廣大地區仍處於簡單的人與自然界之間的能量交換之中。只有當農民個體生產行為納入到社會化生產的範疇,進入市場經濟,個人的生存狀態和發展機會才能發生真正的質的變化。建設生態農業,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就必須樹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觀點。生態農業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把農民從古老的、傳統的自然經濟的生產、生活方式中引導出來。
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
農業產業化主要包括規模化、專業化、商品化。從宏觀上講,要使農村的非農產業不斷髮展;農村的種植業、養殖業走上專業化,為商品化生產奠定基礎;農村經濟逐步走上工業化、現代化。從微觀而言,農村勞動力為主體的生產要素,從種植業大量流向非農產業;種植養殖的規模逐漸擴大,商品率不斷提高,使農民的勞動生產率和純收入不斷提高。在此條件下為科技紮根於農業、農村開闢了廣闊的道路,同時也為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創造了較好的環境。生態農業規劃專家談到:農業產業化是農業走上社會主義現代化不可逾越的一個過程,是生態農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份,也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出發點和內容。

生態農業存在問題

中國生態農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在生態農業的理論研究、試驗示範、推廣普及等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不能否認,還存在着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正成為限制生態農業進一步發展的障礙,
南方“豬-沼-果”能源生態農業模式 南方“豬-沼-果”能源生態農業模式
主要包括下面幾個方面。
(一)理論基礎上不完備
生態農業是一種複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包括農學、林學、畜牧學、水產養殖、生態學、資源科學、環境科學、加工技術以及社會科學在內的多種學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單一學科的,因此可能對這一複雜系統中的某種組分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較深入的瞭解,但是對於這些組分之間的相互作用還知之甚少。因此,需要進一步從系統、綜合的角度,對生態農業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別是要素之間的耦合規律、結構的優化設計、科學的分類體系,客觀的評價方法方面。這種研究應當建立在對現有生態農業模式進行深入的調查分析基礎上,必須超越生物學、生態學、社會科學和經濟學之間的界限,應當是多學科交叉與綜合,需要多種學科專家的共同參與,需要建立生態農業自身的理論體系。 [2] 
(二)技術體系不夠完善
在一個生態農業系統中, [2]  往往包含了多種組成成分,這些成分之間具有非常複雜的關係。例如,為了在魚塘中飼養鴨子,就要考慮鴨子的飼養數量,而鴨子的數量將受到水的交換速度、水塘容積、水體質量、魚的品種類型和數量、水温、鴨子的年齡和大小等眾多條件的制約。在一般情況下,農民們並沒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和經驗對這一複合系統進行科學的設計,而簡單地照搬另一個地方的經驗,也是非常困難的,往往並不能取得成功。在生態農業實踐中,還缺乏技術措施的深入研究,既包括傳統技術如何發展,也包括高新技術如何引進等問題。
(三)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態農業得到真正的普及和發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勵機制與保障體系。雖然中國農村經濟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對於生態農業的貫徹,還有許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於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農民缺乏對土地、水等資源進行有效的保護的主動性。而農產品價格方面的因素,有時也成為生態農業發展的一個限制因子。因為對於比較貧困的人口來説,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為重要;但對於那些境況較好的農民來説,較高的經濟效益,可能會成為刺激他們從事生態農業的基本動力。
(四)服務水平和能力建設不能適應要求
對於生態農業的發展,服務與技術是同等重要的。但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務體系,在一些地方,還無法向農民們提供優質品種、幼苗、肥料、技術支撐、信貸與信息服務。例如,信貸服務對於許多地方生態農業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對於從事生態農業的農民們來説,盈利可能往往在項目實施幾年之後才能得到,在這種情況下,信貸服務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務也是當前制約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方面,因為有效的信息服務將十分有益於農民及時調整生產結構,以滿足市場要求,並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另外,儘管必要的激勵機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態農業應當更趨向於開發一種機制,以使農民們自願參與這一活動。要想動員廣大的農民自覺自願、並能夠自力更生地通過生態農業發展經濟,能力建設自然就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並沒有建立比較有效的能力建設機制,對於更為重要的基層農民來説,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訓與學習的機會。 [2] 
(五)農業的產業化水平不高
發展生態農業的根本目的是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但在中國的許多農村地區,促進經濟的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項緊迫的任務。生態農業的實際情況還不能滿足之一需求,因為在一些地方,緊緊依靠種植業的發展,難以獲得比較高的經濟收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和中國加入WTO,既為中國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也使之面臨着新的挑戰。為適應這一新的形式,生態農業的發展還有許多的問題有待解決,而其中,農業的產業化無疑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人口問題一直是中國社會發展中的主要問題之一。據估計,到2030年前後,中國人口將達到16億人。土地資源相對短缺,耕地面積還在不斷減少,而人口在繼續增加,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也已經成為困擾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的一大障礙。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也必須通過在生態農業中延長產業鏈、促進農業的產業化水平來實現。
(六)組織建設存在着不足
在生態農業的發展過程中,組織建設是一個重要方面。正如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其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所指出的那樣,新的挑戰和問題的綜合與相互依賴的特徵,與當前的組織機構的特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為這些機構往往是獨立而片面的,與某些狹隘決策過程密切相關。中國當前的生態農業,也同樣存在這種組織建設的不足。
(七)推廣力度不夠 [3] 
雖然生態農業有着悠久的歷史,政府也較為重視,但仍然沒有在全國範圍內得到推廣。101個國家級生態農業縣與全國相比是一個非常小的數字。因為從總體而言,沉重的人口壓力,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態環境整體惡化的趨勢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農業的面源污染在許多地方還十分嚴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體和大氣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態功能退化等,已經成為制約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障礙。從某種程度上説,生態農業試點,還只不過是“星星之火”,還沒有形成“燎原”之勢。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