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韙

鎖定
趙韙(? -201年),巴郡安漢人 [10]  [20] 東漢末年官員。
早年隨劉焉入蜀,劉焉死後奉其子劉璋接替父職。擔任徵東中郎將,屯於朐䏰。
建安五年,聯合益州大族起兵反叛,但被劉璋手下東州兵擊敗,退入江州,被其部下龐樂李異殺害。
全    名
趙韙
所處時代
東漢末年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巴郡 [20]  安漢縣 [10] 
逝世日期
201年
官    職
徵東中郎將

趙韙人物生平

趙韙共赴益州

趙韙,為巴郡安漢人。 [10]  [20]  (安漢縣原在巴郡 [8]  ,直到建安六年,永寧改為巴郡,原巴郡變為巴西郡 [21] 
劉焉目睹東漢靈帝劉宏在位時期(167~189)的政治衰微敗壞,漢朝王室之中不斷髮生變亂,於是他向朝廷建議説道:“地方上的州刺史、郡太守們,通過行賄買官,他們殘害盤剝百姓,招致百姓對他們離心反叛。朝廷應該挑選那些有清廉名聲的朝中要員去擔任地方上的州郡長官,藉此來鎮守安定全國各地。”劉焉本人內心裏則想要謀求擔任交阯牧,意欲藉由這件事情來躲避世間的亂事。朝廷還沒有商議確定讓他立即擔任交阯牧,侍中廣漢郡人董扶私下對劉焉説道:“京師(國都即指東漢都城洛陽城)將要發生大亂,與益州相對應的天空星象區域卻出現了天子的雲氣。”劉焉聽了董扶的話後,心中便想要改任趕赴益州。恰逢此時益州刺史郤儉因為對百姓橫徵暴斂而惹得民怨沸騰,百姓們怨恨他的歌謠與言語遠近皆聞。幷州殺死了幷州刺史張壹、涼州的叛軍殺死了涼州刺史耿鄙,劉焉改任趕赴益州的謀劃終於得以實現。他出朝擔任監軍使者,並且兼任益州牧,封爵陽城侯,接受使命要去逮捕郤儉並且將其治罪。 [1] 
董扶也向朝廷請求讓自己去擔任蜀郡西部屬國的都尉,時任太倉令的趙韙也辭去職務,跟隨劉焉西去到了益州。 [2]  [9] 

趙韙進攻荊州

興平元年(194年),劉焉因背瘡發作而去世。時任帳下司馬的趙韙與治中從事王商等人因其子劉璋性情温順而且為人仁厚,就與益州羣臣共同上表推舉劉璋擔任益州刺史,恰逢遷都至長安城的東漢朝廷冊封潁川郡人扈瑁為益州刺史,扈瑁便進入了漢中郡。朝廷又頒下詔書冊封劉璋擔任監軍使者,兼任益州牧。劉璋的部將沈彌婁發甘寧反叛,與荊州別駕劉闔他們一起率領兵馬攻打劉璋。他們沒有取得勝利,便逃到了荊州。劉璋於是命趙韙擔徵東中郎將,率領軍馬進攻荊州牧劉表,趙韙屯軍於朐䏰縣。 [3-4]  [11-12] 
後來,趙韙建議分巴郡設兩郡。趙韙是安漢人,欲得巴郡舊名,因此對劉璋説:以墊江以上為巴郡,河南人龐羲擔任太守,治安漢;以江州至臨江為永寧郡,朐忍至魚復為固陵郡。 [8] 

趙韙益州之亂

張魯與劉璋反目後,劉璋命龐羲屯在閬中抵禦張魯。龐羲召漢昌賨民為兵,有人以此構陷龐羲,於是劉璋與龐羲產生嫌隙。趙韙多次進諫,劉璋都不從,趙韙也感到不滿。 [13] 
建安五年(200年),趙韙利用益州百姓怨恨之心,謀圖背叛劉璋。趙韙先是重金賄賂荊州請求和解,又聯合益州本土大族起兵反叛,獲得了益州勢力和民眾的支持,蜀郡廣漢犍為等地紛紛響應,勢力甚盛。 [5] 

趙韙兵敗被殺

建安六年(201年) [7]  ,趙韙圍攻成都東州兵恐一旦失敗被誅,於是同心協力,為劉璋奮戰,擊破趙韙軍。趙韙敗退江州,部下龐樂李異此時反叛,攻擊趙韙軍,趙韙兵敗被殺。 [6]  [14-15] 

趙韙人物評價

范曄《後漢書》:趙韙之在巴中,甚得眾心。 [19] 

趙韙參考史料

《三國志 卷三十一 蜀書一 劉二牧傳第一》 [16] 
《華陽國志》 [17-1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