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剛

(西魏、北周將領)

鎖定
趙剛,字僧慶,河南洛陽人。西魏、北周將領。北魏分裂後,投奔西魏宇文泰,曾出使南梁、與東魏作戰、平定氐羌叛亂,鎮服蠻夷。
本    名
趙剛
僧慶
所處時代
北魏-西魏-北周
主要成就
投奔關中,出使南梁、交戰候景等東魏各軍、征討氐、羌叛亂

趙剛人物生平

趙剛家世背景

趙剛,字僧慶,河南洛陽人。曾祖趙蔚,北魏幷州刺史。祖父趙寧,北魏高平太守。父趙和,太平中,趙和任陵江將軍,因南征而渡過淮河,聽聞父親去世,就返回了。相關部門將趙和定罪,趙和説:“父親的恩情,是無法報答。若是允許我回去參加父親的喪禮,等喪禮結束後我再受死,我死而無恨。”説完趙和大哭,悲傷之情感動旁人。主管部門將趙和的話彙報朝廷,於是朝廷寬恕了他。喪禮結束後,趙和拜寧遠將軍。大統初,朝廷追贈趙和右將軍、膠州刺史。

趙剛輾轉入關

趙剛年少便機智而長於言詞,有才幹和能力。初任奉朝請。累次升遷至鎮東將軍、銀青光祿大夫,歷任大行台郎中、徵東將軍,加金紫階,領司徒府從事中郎,加閣內都督。等到孝武帝與高歡結怨,趙剛秘密奉孝武帝的旨意,召集東荊州刺史馮景昭率兵來朝。但趙剛還未出兵,而高歡已逼近洛陽,孝武帝西入關中。馮景昭召集下署,商議以後的去路。其中司馬馮道和建議佔據本州等待洛陽朝廷的指示。趙剛説:“公宜當率兵趕赴皇帝那裏。”趙剛説完很久都沒人説話。趙剛見狀抽刀投向地上説:“公若為忠臣,就斬殺馮道和,如欲跟從叛賊,就應該被殺。”馮景昭醒悟,於是率軍赴關中。後來東魏將領侯景逼近穰城,東荊州人楊祖歡等起兵響應侯景,率領其部眾在半路上攔截馮景昭。馮景昭戰敗,趙剛於是投奔蠻族。後來趙剛自行交納錢物而逃脱。趙剛於是找到東魏東荊州刺史李魔憐,勸李魔憐投歸關中。李魔憐採納,派趙剛到幷州觀察形勢。高歡招待趙剛,並令趙剛帶着書信回荊州宣讀朝廷召命。趙剛回到荊州報告李魔憐,接着勸説李魔憐斬殺楊祖歡等,以荊州歸附關中。李魔憐於是派趙剛入關中。

趙剛出使南梁

大統初,趙剛在霸上拜見宇文泰,講述關東的形勢。宇文泰嘉獎他,封趙剛陽邑縣子,邑三百户,拜車騎將軍、左光祿大夫。因趙剛克復東荊州的功勞,進趙剛爵臨汝縣伯,邑五百户。當初,賀拔勝獨孤信在孝武帝西入關中後,都定居於南梁。此時趙剛進言西魏文帝,請求將二人追回朝。朝廷於是任命趙剛為兼給事黃門侍郎,派他出使南梁的魏興郡,帶着朝廷的書信與南梁的梁州刺史杜懷寶等通好,並請求與賀拔勝等通書信。杜懷寶即與趙剛盟誓,將趙剛移送至建康,並派人隨從趙剛回西魏報命。當年,朝廷又詔趙剛出使三荊(北魏設置荊州於穰縣、設置南荊州於安昌、設置東荊州於泚陽),允許趙剛可自行斟酌行事。趙剛回朝後,符合上意。趙剛進爵武城縣侯,拜大丞相府帳內都督。又再次出使南梁魏興郡,再次申訴之前的需求。不久南梁禮送賀拔勝、獨孤信回西魏。
不久,御史中尉董紹獻策,建議朝廷攻取梁漢之地。於是朝廷以董紹為行台、梁州刺史,率軍進討漢中。趙剛認為不可出軍,但朝議已決,於是董紹出軍。最終董紹無功而還,被免官成為庶人。朝廷拜趙剛潁川郡守,加通直散騎常侍、衞大將軍。

趙剛交戰東魏

趙剛隨從西魏大軍收復弘農,進拜大都督、東道軍司,節度開府李延孫等七軍,進攻復陽城,擒獲太守王智納,又轉陳留郡守。東魏行台吉寧率軍三萬攻陷郡城,趙剛突圍而出,退保潁川,重行潁川郡事。又被侯景擊敗,於是趙剛率餘眾奔赴洛陽。大行台元海派遣趙剛回潁川郡徵收糧食。當時侯景部眾已進入潁川,趙剛在潁川西招納陽翟二萬户,讓他們輸送糧食往洛陽。明年,洛陽失守。趙剛身處敵境,連續交戰擊敗東魏廣州刺史李仲侃。當時侯景的部將陸太、潁川郡守高衝等眾共八千人,入侵襄城等五郡。趙剛簡挑選五百步騎,大破高衝等。開府李延孫被其長史楊伯蘭殺害,趙剛斬殺楊伯蘭。趙剛又攻拔廣州,進軍陽翟。侯景從葉縣進入魯陽,與趙剛交戰。十三日後,趙剛回師宜陽。當時河南的形勢變幻莫測。趙剛又出軍伊、洛之間,侯景亦渡河修築城池。趙剛前後總共攻下了侯景的三個郡,擒獲郡守一人,又擊破侯景的行台梅遷,斬首千餘級。朝廷拜趙剛尚書金部郎中。東魏虎牢鎮將高慎歸附西魏,趙剛兼任大行台左丞,持節趕赴潁川節度義軍。回師後,趙剛又在南陸擊破侯景的前鋒軍隊,擒獲其郡守二人。
當時有流言指趙剛叛逃,高歡於是設反間計,聲稱派遣使者迎接趙剛。趙剛於是率騎兵襲擊下塢,攻拔了下塢,將捷報傳送西魏朝廷。宇文泰知道趙剛沒有異心,於是嘉獎他。授趙剛營州刺史,進爵為公,增邑二百户,加大都督、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

趙剛討伐叛亂

渭州民鄭五醜叛亂,與羌人傍乞鐵匆相應,朝廷令趙剛前往鎮壓。趙剛即將出發時,西魏文帝在內寢召見趙剛,舉對趙剛説:“昔日侯景在東,被你所困。叛姜小賊,哪能讓你謀慮呢。”當時鄭五醜已攻克數鎮,然後建立起營柵。趙剛率軍來到,全都攻破了叛軍的營柵,解散鄭五醜的黨羽。鄭五醜於是西奔傍乞鐵匆。
趙剛又攻破傍乞鐵匆偽設的廣寧郡。此時大將軍宇文貴等西討,朝廷詔令以趙剛行渭州事,負責提供軍糧。後來傍乞鐵匆被宇文貴討平,俘獲了羌兵千人,分配到趙剛軍中,教習他們兵事,羌兵們都為大軍效力。朝廷加趙剛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趙剛入朝任光祿卿。六官建立,趙剛拜膳部中大夫。
孝閔帝登基建立北周後,趙剛進爵浮陽郡公。又出任利州總管、利、沙、方、渠四州諸軍事。沙州氐族倚仗險要地形而叛亂,趙剛再次討伐鎮服他們。方州生獠,從此繳納賦税和服從徭役。

趙剛鎮撫無功

趙剛認為偽信州被濱江阻隔,遠在蠻夷地界,蠻夷蠻橫兇悍,世代不歸順朝廷,於是上表朝廷請求討伐。朝廷詔令趙剛率利、沙等十四州的兵員,兼都督儀同十人、馬步一萬前往經略。加授趙剛渠州刺史。趙剛初到,渠帥們畏懼趙剛的軍威,相繼降服。後來因為趙剛師出數年,士卒疲弊,渠帥們又都叛逃了。趙剛最終無功而還。趙剛又與所部儀同尹才不和,被徵召回朝。趙剛在回朝的路上患病去世。年五十七歲。朝廷贈趙剛中、淅、涿三州刺史。諡曰成。

趙剛主要成就

趙剛在北魏末年應孝武帝之命率軍回朝,孝武帝西入關中後,趙剛毅然決定西投關中,並因此説服東荊州刺史李魔憐歸附西魏。趙剛入西魏後,幾次出使南梁,趙剛不負使命,使南梁放回賀拔勝和獨孤信。隨軍收復弘農、攻克復陽城。之後多次率軍深入敵境,在河南地界內與侯景及東魏各軍交戰,屢有克捷。征討氐、羌叛亂,鎮服蠻夷。

趙剛親屬成員

曾祖:趙蔚
祖父:趙寧
父親:趙和
兒子:趙元卿

趙剛史籍記載

《周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 [1] 
《北史 卷六十九 列傳第五十七》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