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谷向陽

(原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編審)

鎖定
谷向陽(1944年7月2日-2021年5月28日),山東嘉祥人。原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編審。 [4]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自1966年起一直從事楹聯的研究,已有45年有餘。主編對聯類著作計16部1200萬字。楹聯創作近6000副。撰寫楹聯理論文章計80餘萬字。兼任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書法藝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書法協會副主席。
中文名
谷向陽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山東嘉祥
出生日期
1944年7月2日
逝世日期
2021年5月28日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主要成就
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
北京大學書法協會副主席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國當代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
中國北方畫院名譽院長
別    名
犁雲居士
代表作品
《中國楹聯學概論》《中國名勝楹聯大觀》
稱    號
中國楹聯學會授予“聯壇十傑”

谷向陽人物生平

谷向陽 谷向陽
谷向陽先生1944年7月2日生於山東省嘉祥縣。
1953年9月至1959年7月先後在嘉祥縣谷莊村小學、北馬官屯小學學習,1957年9月至1965年7月在嘉祥一中學習。
1965年9月進入北京大學俄語系學習,1970年3月畢業後留校,197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先後在北京大學無線電系、北京大學電化教學中心等部門工作,1983年6月進入北京大學東方學系從事雜誌編輯工作,2004年8月退休。
谷向陽先生曾任北京大學《東方世界》編輯部主任、北京大學書法協會副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兼書法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當代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北方畫院名譽院長、燕園書畫會理事等職,1994年榮膺中國聯壇十傑榮譽稱號。
2021年5月28日8時10分,谷向陽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 [4] 

谷向陽主要作品

谷向陽教授和高級編輯王克煜 谷向陽教授和高級編輯王克煜
1984年 《中國姓氏對聯史話》18萬字
1985年 《中國名勝楹聯大觀》120萬字
1986年 《中國店堂對聯集成》120萬字
1990年 《中國唐詩聯集成》120萬字
1994年 《中國楹聯大典》(主編)200萬字
1995年 《中國行業對聯大觀》120萬字
1998年4月,《中國對聯大典》(主編)上中下三卷共計25大類570萬字,原中國書法協會主席舒同先生題寫書名,收集古今對聯和辭條12萬之巨,成為中國楹聯大典之最
1998年5月, 《北大百年百聯》200副楹聯專集
2000年《谷向陽詩聯書法作品選 》50副
2003年《谷向陽聯墨作品精選》60副
2007年《中國楹聯學概論》谷向陽教授專著45萬字問世,由國學大師季羨林主編的“東方文化集成”結集出版
2007年7月,《對聯入門》(劉太品合作)25萬字發行12000冊
2008年春節,《話説楹聯六講》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連續六天開講,談古論今,深入淺出講解楹聯文化,社會反響強烈
2009年4月,《百家聯稿》專輯第六卷收錄精選楹聯270副
2010年3月,擬出版“《中國楹聯學概論》學術研討會專輯”
還有《中國名勝楹聯大觀》、《中國姓氏對聯史話》、《中國店堂對聯集成》、《中國唐詩集成》、《中國行業對聯集成》、《北大百年聯》;主編《中國楹聯大典》、《中國對聯大典》。
《風雨年代》、《腳印》、《苦澀的夢》、《尋春之路》、《逆水風帆》,被國家教委、團中央、出版總署譽為全國十佳圖書;主編“名人青年時代”叢書:《青春的旋律》、《青春似火》、《我的花季》、《風雨華年》、《無悔的青春》;主編中國名人“成功從這裏起步”叢書一套40冊。
主編《中國當代文藝名人辭典》、《廿世紀中國散文經典》等。 [1] 
嵌名楹聯
題嘉祥曾子祠聯:仁德、忠信、孝行,曾氏炎黃延一線;
修身、齊家、治國,憲言桑梓共千秋
題黃帝陵軒轅廟:北斗拱黃陵,肇啓文明崇初祖;東風來紫氣,頻添錦繡看今朝
題扶風法門寺聯:胸中有菩提,明月無私照東土;心內無邪念,清風有意惠斯門
題泰山雲步橋聯:瀑斜雲橋,仙梭織錦;空懸玉磴,天降布梯
題首都鋼鐵公司:首屈一指,鋼花璀璨;都下三光,鐵水奔流
題北大方正集團:方家綻數點梅花,放出無窮生意;正氣開一渠活水,引來不盡財源
題化州德寶酒店:德水長流,和雨諧風凝紫氣;寶山共仰,放懷賞月煮青梅
題八一情緣酒樓:八珍十斛,百味佳餚情萬縷;一諾千金,四時雅座緣九重
題南京總統府起居室:燕子不歸,幾重山幾重水;海棠依舊,一番雨一番風
題賀季羨林八十八壽:德藝雙馨,文壇泰斗;人天同化,學界楷模
題賀陳立夫百歲大壽:立功立德立言,共鑄千秋業;夫子夫君夫權,同懸百壽圖
題賀袁忠先、潘秀君花甲雙壽:忠門毓秀雙花甲,君子為先慶遐齡
題賀宋濤、谷笑寒伉儷新婚聯:笑談寒窗欣破卷,暢遊學海盡飛濤
題賀谷笑鵬、林曉芳伉儷新婚:曉日騰輝,惠千年芳草,谷林盈笑,看萬里鵬程
題賀池必卿、徐若冰伉儷金婚:寒冰如玉原為水,大智若愚必屬卿
慶香港迴歸:九九歸一,苦海浮生蓮花瓣;喜喜成雙,華夏笑迎世紀風
慶北大國旅開業:四海觀光,瀟灑每為歐美旅,五洲攬勝,休閒欣以亞非遊
又如其它類的楹聯,分別列舉一二:
自題聯:作無品師,執有品教;讀百家書,立一家言
即興聯:人忘名利開心酒,筆走龍蛇愜意書;耕耘天時地利,收穫道德文章
禪意聯:心靜不隨流水轉,意閒還拌墨花飛;能懷淡墨十分愛,自有靈犀一點通
格言聯:養德修文真富貴,明欺暗詐假文明;無學皆從閒裏過,有為須向苦中求
交往聯:朋友休談名利事,夫妻莫論是非功;待人終要寬心眼,處世尚須大肚皮
挽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聯:樸學經文,聯墨靜涵功德水;初禪貝葉,詩詞妙誦吉祥雲
喬石賦聯:“喬木有緣撐大廈,石磬無意拄長天”;
遲浩田聯:“浩氣一身能扛鼎,田園三味可興邦”;
贈“兩彈一星之父” 錢學森賦聯:“學富五車,彈驚宇宙;森羅萬象,星爍人寰”;
鄧小平主席賦聯:“小中見大撥迷霧,平裏藏奇握主旋”;
胡錦濤主席賦聯:“錦句催人合盛世,濤聲悦耳諧小康”;
谷向陽教授題寫自撰的嵌名聯、賀聯、名勝聯、行業聯是他最大的特色。除此之外,他博學強記,許多熟爛於心中的古今經典詩詞、散文和佛經偈語,也時常流著於手間揮墨而就,淋漓盡致。如《毛澤東詩詞16首》、《蘇軾詞8首》、《唐詩30首》、《宋詞15首》、《蘭亭序》、《愛蓮説》等等。《孫子兵法》、《道德經》、《心經》、《金剛經》、《論語》、《洛神賦》等長卷深受藏家青睞。
他書法作品如楹聯、條幅、條屏、扇面、冊頁、斗方、四尺、六尺、大小長卷等,極其講究佈局章法、疏密開合,其次保持字形平穩,線條富有變化,筆墨富有情趣,獨具特色而又豐富多彩,令人值得回味。
楹聯和書法藝術互為載體,密不可分。楹聯弘揚了書法,書法也弘揚了楹聯。楹聯和書法,互為錦上添花大放光彩,擴大了實用範圍並增強了使用功能。楹聯與書法,互為才子佳人,一對佳侶相得印彰。
在他的家中,客廳醒目位置擺放着一排造型精美的瓷瓶,細看有兩行字,原來是他撰寫的楹聯書法被鐫刻在上面。早在2000年,他應國家、軍委方面邀請,賦嵌名聯贈予前國家領導人喬石、鄒家華,前軍委首長遲浩田、劉華清、張震等,及科學家錢學森等嵌名聯書法作品。隨後有關方面又分別將他的聯墨真跡鐫刻、燒製在均瓷瓶、汝瓷瓶上,並饋贈他每個人各一份做為留念,遲浩田委員長親自致電表示感謝,今已成佳話。如:
當代黨政軍界、商界、文化影視界等諸多領域的人則紛紛以收藏他聯墨的藏家本人嵌名聯為榮。在現代社會人際交往中,嵌名聯用途日益廣泛,備受青睞。
如今,他的書法作品已經被陸續收錄在50多部專集中,鐫刻在北大校園、泰山、張家界、黃山、黃帝陵軒轅廟、杭州西湖以及台北、開封、雷州等地書法碑林達60多處的名勝古蹟景點。已為多達150餘種出版物題聯、題寫書刊名、賀詞,應邀撰寫序言50有餘。多次赴全國各省70多個大中市、縣進行楹聯書法藝術作品個展、連展、交流展,作品被多個博物館、專業機構、企事業單位及眾多私家收藏。
十幾年來,他聲譽遍及海外,曾受邀遠赴美國、日本、加拿大、泰國、香港、澳門等8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學者訪問。特別是2003年在美國紐約的中華公館隆重舉辦大型書法藝術個展,盛況空前,極大的弘揚了華夏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歷史和文明。
天安門廣場“毛主席紀念堂”楹柱上懸掛的就是一副谷向陽教授敬題的嵌名聯:
澤雨潤之,三陽開慧
東風向我,五穀呈祥
聯中不僅嵌入毛澤東(潤之)、楊開慧的名字,還不露痕跡地將谷向陽嵌入聯中。筆者請教教授,他欣然説道:“沒有毛澤東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新中國就沒有谷向陽。”又如:
贈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國顯神威開富貴,龍騰霄漢奼風雲
贈贈香港特首曾蔭權:蔭德應求天下利,權能何計一人榮
贈山東軍區司令員談文虎:文韜武略聖賢至,虎嘯龍吟將帥風
贈濟南軍區司令員範長龍:長風破浪千叢錦,龍勢騰空一聲雷
贈中國書協副主席張飆:張弛有度自然趣,飆落不驚造化功
贈國航總裁李家祥:家步每隨國步振,祥風長伴惠風和
贈青島市長夏耕:夏泰秋祺諧地利,耕雲播雨鑄人和
楊瀾、吳征夫婦伉儷:征途折桂凱威壯,瀾海揚波鳳凰鳴
贈《財富時代》雜誌主編翟恆岱:恆筆千磨三折秀,岱蜂一覽眾山低
為國家領導人題聯
為國家領導人題聯(5張)
贈北京新躍食府總裁王新躍:新知舊魚,八珍美饌開瓊宴;躍鯉烹鮮,一片冰心在玉壺

谷向陽人物軼事

2007年2月, 谷向陽教授專著45萬字《中國楹聯學概論》問世,是當今楹聯理論界一件令人欣喜的大好事。在我國楹聯學理論研究中,他第一次鮮明地確立“楹聯是一種獨立的文學體裁,它以獨特的形式、獨特的風格、獨特的格律、獨特的功能自立於文學之林。”這一個定位成為構建中國楹聯理論體系的基石。“楹聯,是我國文化藝術寶庫中閃爍着奇光異彩的瑰寶,是華夏漢族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集民族性、時代性、實用性、對稱性為一體,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谷向陽教授對於楹聯的本質、定位、特性、史略、分類、格律、修辭、創作和鑑賞等方面進行條理分明、深入細緻的闡述總結,可謂系統全面,準確精當。此書的誕生,為建立發展中國楹聯學理論體系的大廈,產生了廣泛而又深遠的影響。
“谷向陽楹聯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大學召開,國學大家季羨林老先生,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張飆、趙長青權希軍等,楹聯學家馬蕭蕭、孟繁錦、趙金光等,以及楊憲金張坤山沈一丹等各界名流40多人紛紛題賀詞、發來賀信;由國學家、楹聯學專家、社會學專家以及國內著名書法家等20多人包括北大學者白化文、張殿英、温儒敏、吳同瑞、吳新英、陳嘉厚等,楹聯界學者常治國、蔣有泉、高寶慶等在研討會上分別發言。
中國楹聯學會創會會長、著名楹聯學家馬蕭蕭老前輩曾高度讚譽“這是一本最能代表中國現代楹聯學理論、既繼承和發揚傳統又超越創新的的經典力作。
早在1998年,谷向陽楹聯專集《北大百年百聯》以精裝本出版。著名的國學泰斗啓功先生欣然題鑑書名。他為啓功賦嵌名聯贊曰:“智有方,書壇弘藝;高無量,學海揚波。”谷向陽教授撰寫了北大母校200副楹聯全部收錄,他飽含深情的文字,寄託了對母校的熱愛,並親自邀請啓功、季羨林、廖靜文、關山月、臧克家、沈鵬、歐陽中石、張海蘇士澍李鐸劉炳森權希軍、劉藝、周而復、連家生尹瘦石朱乃正孫軼青等150多位全國有名的書畫家,將他的絕大部分楹聯作品用書法題寫成聯墨藝術品真跡,計逾200副。5月4日,北京大學百年校慶時,谷向陽教授將這批真跡全部捐獻給北大,當時的轟動影響遍及海內外。黨和國家領導人田紀雲、李德生、雷潔瓊、程思遠、費孝通、盧嘉錫等紛紛題賀詞,刊印在《北大百年百聯》專集前頁上。這批不同尋常的禮物為北大的文化底藴注入了濃墨華章,已成為北大歷史上珍稀而寶貴的精神和物質財富,永遠流傳下去。
谷向陽教授在北京大學致力於東方文化的研究,酷愛國粹楹聯藝術,對楹聯文化事業的發展傾情投入了畢生精力,已逾45載春秋。不僅在楹聯領域,名人傳記領域也有谷向陽教授辛勤耕耘過的足跡。他曾經在北京大學校內的三角地主持創辦了“北大書屋”。擔任董事長期間,他編撰的《中國名人叢書》先後出版圖書50餘種,計600餘萬字。其中,他主編的中國名人青年和少年時代叢書、中國名人“成功從這裏開始”叢書被國家教委、團中央、出版總署評為全國十佳圖書;主編《中國當代文藝名人辭典》、《中國當代中西醫名人辭典》等6部中國當代名人大型圖書,已為廣大讀者所喜愛。 [2] 

谷向陽社會任職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兼書法藝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書法協會副主席,中國楹聯出版社《百家聯稿》叢書編委會顧問,山東聖域詩聯學會顧問,中國當代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北方畫院名譽院長,谷向陽聯墨畫院院長。

谷向陽外界評價

與博寶藝術網合作的谷向陽是生於山東嘉祥的書法家,也是一位曾經被授予““聯壇十傑”榮譽稱號的藝術家。這位熱衷於書法藝術探討和研究的書法家在進行書法創作的同時還前往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多個亞洲國家講授書法。在多年的創作中,先生的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參加書畫展,其中的一些優秀作品還被國內外的藏家廣泛收藏。
此次收藏於博寶寶珍商城中的書法作品就是出自谷向陽之手的佳作,也是將書法藝術的生命和創作者對於藝術的深厚情感很好融合在一起的作品。在這幅線條流暢、運筆精妙的作品中,我們感受到了輕重急緩到位的筆墨所展現的獨特美感。此外,作品中所呈現的生動氣韻和奔放筆勢,也讓這幅作品獨具一格。可以説,這樣一幅出版與《紀念朱德同志誕辰120週年全國詩聯書畫精品展作品集》的作品所展現的名家的風采和書法藝術的魅力都是博寶網藏友們收藏名家書畫作品時不可錯過的佳作。
欣賞了博寶藝術網書法收藏專家推薦的谷向陽的書法作品後,我們感受到了線條流暢靈活、筆墨輕重緩急的作品所呈現的富有張力的美感,也讓人體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書法所展現的特有魅力。這樣一幅出自名家之手的書法作品所具有的收藏價值和藝術價值都是藏友們不可錯過的。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