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讓·古戎

鎖定
讓·古戎(Jean Goujon,約1510-1566) 十六世紀法國著名的雕塑家,法國文藝復興雕塑的代表人物。1510年生於諾曼底,1540-1542年間在里昂工作,1544年到巴黎,1547年成為“國王雕刻師”。在巴黎期間,曾與著名建築師埃爾·萊斯科合作建造盧浮宮,併為盧浮宮作裝飾工作。1562年去意大利的波羅尼亞,並死於那裏。他的作品在藝術思想上深受意大利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精美典雅,有古典風格,並富有人情味。古戎對美的理解和對美的追求,在當時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對以後幾個世紀法國雕刻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代表古戎最高藝術成就的是其浮雕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為《無辜者之泉》所作的浮雕,並以其中的《仙女》最為出色。
中文名
讓·古戎
外文名
Jean Goujon
國    籍
法國
出生日期
1510年
逝世日期
1566年
職    業
雕塑家
出生地
諾曼底

讓·古戎個人成就

fatade of the cour carree (wing lescot) fatade of the cour carree (wing lescot) [1]
古戎(Jean Goujon)在雕塑史,尤其法國雕塑史上的意義怎麼評價都不過分。正如拉斐爾是盛期文藝復興中古典理想美的最突出代表,古戎則是在雕塑界的拉斐爾。古戎那流暢委婉、含蓄藴藉的藝術品令人歎為觀止。可是,關於古戎的生平,人們所知甚少。讓·古戎,1510年左右出生於法國的諾曼底(一説生於巴黎),據説青年時代曾遊學意大利,回國後,先在里昂,後在巴黎工作。古戎的卒年,有三種説法:1565,1566,1568年。 [2] 
讓·古戎生活的時代,正是雄心勃勃的弗朗索瓦一世(1515-1547年在位)大展宏圖的時期。中央集權的法國已經完成了它的統一,目光於是瞄向了阿爾卑斯山彼麓的意大利。弗朗索瓦在法意戰爭中不僅贏得了財富和土地,作為米蘭的統治者,弗朗素瓦還把達芬奇接到自己的宮中。弗朗索瓦一世的積極經營,使得巴黎在羅馬之外成為歐洲新的文化中心,並且逐漸有取羅馬而代之的趨勢。北方的尼德蘭、佛蘭德斯藝術與南方的佛羅倫薩、威尼斯、羅馬、米蘭等意大利藝術在此交融,法蘭西傳統藝術得到了豐富、提高和改造,一種新的傳統開始形成、確立。當此之時,可謂風雲際會,古戎出色地完成了歷史賦予他的偉大使命,法蘭西雕塑從此可以和古希臘、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爭雄論長。 [2] 
讓·古戎於1541年定居巴黎之前,可能是在魯昂工作。他與勒柯合作興建盧浮宮最早的側樓,也就是所謂的“老盧浮宮”。古戎雕刻的精緻的淺浮雕被作為盧浮宮建築的正面裝飾,而他的女像柱(即被用為支撐柱的女性雕像)則被收藏在女像柱廳裏。古戎還幫助勒柯修復了巴黎的聖熱曼洛塞華教堂。 [3] 

讓·古戎代表作品

讓·古戎《仙女》

仙女》又稱《山林水澤女神》該浮雕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著名的雕塑家古戎為“無辜者之泉”創作的裝飾性浮雕作品,也是作者所有作品中最令世人所稱道的。這樣的浮雕共有六塊,題材取自古希臘神話故事中山林水澤女神的形象。古戎以精湛的技巧刻畫了女神們的輕盈姿態。仙女們正在汲取清泉,水中似乎映出了她們的倒影;她們的身材豐滿而優美,起伏微妙,凹凸自然,姿態婀娜多姿,卻毫無弱不禁風之感,人物造型充滿了活力。雖然每個人物形象都被安排在一個狹小的空間中,但讓人感到轉動自由,毫無侷促之意;女神們有着不同的姿勢,柔和、輕快而富有韻律,充滿音樂的節奏感。
特別令人讚歎的是作品中對人物衣衫的刻畫,那些薄薄的衣衫彷彿已經被水浸濕,緊緊裹着女神們那富有青春活力的身體,衣褶細膩流暢,猶如是水中蕩起的漣漪一樣優美,將女性的韻味展現得淋漓盡致。這是通過這些優美的線條和迷人的起伏,山林水澤女神們被表現得個個如出水芙蓉,風姿秀逸。這些充滿青春活力的美麗形象,是對中世紀禁慾主義思想的衝擊,是對人、對自然的讚美,整個浮雕洋溢着清新的古典氣息,不愧是一件著名的傳世傑作。 [4] 

讓·古戎《帶鹿的狄安娜》

帶鹿的狄安娜 帶鹿的狄安娜 [5]
《帶鹿的狄安娜》是讓·古戎的另一組名作。獵神狄安娜帶着鹿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風行題材。身材修長勻稱的狄安娜,裸身斜倚在雄鹿旁,右手摟着鹿的頸脖,左手執弓。梳着時髦的高髻,容貌嫵媚,風情萬種。其淑靜的氣質與文雅的丰姿頗為誘人。有人認為,她是法王亨利二世的情婦狄安娜,普瓦提埃的寫照,對人體的讚美和人性的欣賞賦予了這組作品強烈的人文情趣。有人讚譽古戎的《帶鹿的狄安娜》是16世紀法蘭西最傑出的雕塑。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