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謨,漢語二級字 [3]  ,讀作謨(mó),常用做動詞。釋義為計謀、策略:例如~士(謀士),春秋戰國以前的公文體制( 臣下為君主就國家大事進行謀劃稱之曰謨)。 [1]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五    筆
YAJD
倉    頡
IVTAK
鄭    碼
SEKG
筆順編號
451222511134
四角號碼
34784
注    音
ㄇㄛˊ
部外筆畫
10
總筆畫
12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8C1F

基本解釋

謨者,謀也,略也。從言,莫聲。
◎計謀、策略:~士(謀士)、~猷(計謀,謀略)、宏~、雄~。

詳細解釋

出處

謨,謀也 ——《爾雅·釋詁
謨,議謀也。釋詁曰:謨,謀也。許於雙聲釋為議謀,詩巧言假莫為謨。從言,莫聲,莫胡切,五部。虞書曰咎繇謨,謂自曰若稽古咎繇,至帝拜曰往欽哉一篇也。——清代段玉裁『説文解字注』

用法

〈動〉〈名〉形聲,從言,莫聲

含義

1. 計謀、策略
小篆“謨” 小篆“謨”
遂獻宏謨 ——陸機《辯亡論下》周爰諮謨 ——《淮南子·脩務》
堪笑淺夫多自用,誰能捨己聽忠謨?——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用計謀招徠士人)——《莊子·大宗師
又如袁司馬(袁可立)之起廢讜論,李司農之裕國宏謨。——《睢州志·藝文》
常用詞組:謨士(有才略的人)謨臣(即謀臣),謨猷(計謀,謀略),遠謨,宏謨,雄謨,謨訓(謀議和教訓)。
2. 春秋戰國以前的公文體制( 臣子為君主就國家大事進行謀劃的動作行為稱之曰謨)
古代早期一種策劃謀議的文件:如《尚書》中的《大禹謨》、《皋陶謨》。
堯舜曰典,大禹皋陶曰謨。典者道之常行者也,謨者言之至嘉者也。謨即典,本一也。——宋袁燮撰《絜齋家塾書鈔

古籍解釋

〔古文〕𠻚𢜯譕《唐韻》《正韻》莫胡切《集韻》《韻會》蒙晡切,𠀤音模。《説文》議謀也。《徐曰》慮一事畫一計為謀,泛議將定其謀曰謨。《虞書》有《大禹謨》,《臯陶謨》。《傳》謨,謀也。大禹謀九功,臯陶謀九德。《詩·大雅》訏謨定命。《周禮·秋官·大行人》夏宗以𨻰天下之謨。
又《爾雅·釋詁》偽也。《注》謀而不忠。
又無也。《南唐書·黨與傳》越人謨信,未可速攻。《注》謨信,無信也。閩人語音。
又《集韻》《韻會》𠀤莫故切,模去聲。《前漢·敍傳》漢之宗廟,叔孫是謨。革自孝元,諸儒變度。謨,音慕。
又《集韻》《類篇》𠀤末各切,音莫。亦謨也。《前漢·班固·幽通賦》謨先聖之大繇。師古讀。
又葉滿補切,音姥。見《蔡邕·胡廣銘》。 《集韻》或作謩。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