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謝瑞階

鎖定
謝瑞階(1902—2000)曾用名謝寶樹,號就簡老人,筆名黃河老人;河南省鞏義市焦灣村人;中國現代著名國畫家書法家教育家;1921年入河南開封師範專科學校學繪畫;1924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曾任開封藝術學校校長、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河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全國政協委員等;書法以章草見長,早期清雅灑脱,晚期較倉勁厚重;謝瑞階創作的《大河上下浩浩長春》陳列於人民大會堂,被公認為是黃河畫的傑作,是現代山水畫發展的里程碑。 [1] 
中文名
謝瑞階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2年
逝世日期
2000年
畢業院校
上海美術專科學校
出生地
河南省鞏義市焦灣村
代表作品
《大河上下浩浩長春》
職    務
中國美協理事、中國書協理事
曾用名
謝寶樹

謝瑞階人物簡介

謝瑞階先生像 謝瑞階先生像
1902年11月生,1921年入開封師範專科學校攻讀美術、音樂,1923年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研習西畫,1924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1924年畢業後任教於開封東嶽藝術學校、北倉女子中學和女子師範學校。後一直從事藝術教育,1949年任開封藝術學校校長;1951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8年任鄭州藝術學院院長;1962年任河南省文聯副主席兼河南美協主席。歷任開封藝術學校校長、鄭州藝術學院院長、教授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河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全國政協委員等。
謝瑞階20年代創作以油畫為主,30年代始作中國畫。1934年編著出版《人物畫法簡述》一書,1935年人物作品《朗吟飛過洞庭湖》入選在南京舉辦的全國美術作品展覽,1946年在開封舉辦個人畫展,1955年《植棉能手石玉殿》入選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後以黃河為主題,創作大量表現黃河的作品,意境宏闊,氣勢磅礴,尤富特色;《黃河三門峽》入選1960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黃河在前進》入選1973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大河上下 浩浩長春》等分別為中國美術館、北京人民大會堂等處收藏,並被單幅出版。

謝瑞階藝術成就

謝瑞階先生在創作 謝瑞階先生在創作
謝瑞階的書法以章草見長,早期清雅灑脱,晚期較倉勁厚重。
他的國畫,中西結合,所畫黃河獨樹一幟,所作章草,古樸圓潤,蒼勁有力,均為書畫界所推崇。
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待廳陳列他的國畫《大河上下 浩浩長春》,受到中外人士的同聲贊絕,被稱為社會主義時代山水畫的里程碑。
更令人敬佩的是他終生熱愛教育事業,特別是把“育人”作為教育的根基,常抓不懈——在校時,以”教書教人傳正道”自勉;離休後,年愈耄耋,仍把社會育人作為己任;他以一個老共產黨員的責任心孜孜不倦地向人們,特別是青年精心講解作人之道,催人奮進,受到人們的普遍尊敬。
他創作的《黃河在前進》陳列於北京釣魚台國賓館
1982年,中國書法家協會和日本書道聯盟共同舉辦的“中日書法藝術交流展覽”,展出了他的《黃河出山即景聯》等作品。
1984年中國書協舉辦的全國70歲以上老人書法家作品展覽,展出了他83歲新作蘭亭序句“羣賢畢至”。

謝瑞階著述作品

謝瑞階著有《人物畫簡述》、《三門峽寫生集》、《謝瑞階畫選》等;代表作品還有《大河上下 浩浩長春》、《植物能手石玉殿》、《朗吟飛過洞庭湖》等。

謝瑞階人物生平

謝瑞階實業救國

謝瑞階先生代表作《大河上下 浩浩長春》 謝瑞階先生代表作《大河上下 浩浩長春》
謝瑞階約7-8歲時上學.其祖父,父親都是鄉村教師,因此受到了較好的教育.同時,因為他勤奮好學,又不愛活動,身體素質就不太好.1919年,16歲的謝,在父親的支持下,到附近的蠶桑學堂讀書.對於小瑞階來説,學堂裏的一切都是那麼新鮮.課程也與過去有很大不同.除學有關養蠶的專業科外,還有語文,數學等.
那時,正值五四運動前夕,新思想,新思潮也終於影響到了這窮鄉僻壤.老師講的許多知識,許多資料都來自西方國家,當然還有日本的. 在這些資料上,有許多植物,動物,特別是鳥類的掛圖,對小瑞階更有一種強大的吸引力. 有時,下課後,別的同學都外出活動了,他就躲在教室臨摹那些掛圖.後來,帶課老師發現了這個問題,他就讓小瑞階將這些圖畫到黑板上,以加深學生們的理解.因為他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又樂於助人,老師同學們都很喜歡他. 一溜8間房子,是他們的寢室,一人一鋪,共住十幾個人.晚上,這些孩子們也很開心,沒事時,就在牀上翻筋斗玩,從動翻到西. 但是這樣快樂的日子並未持續多久.也許是因為過分用功,在上學的第二年,小瑞階開始莫名其妙地頭痛.開始還較輕,只是偶然發作.後來逐漸加重.以致再也不能學習下去了.
那年的年底,經要求,學校同意他就休學了,准許他在治好病後繼續完成學業. 就要離開可愛的學校了,幾位要好的同學來送他.每次放學後,他們都要經過洛河岸邊.這時,他又看見那個熟悉的盲人從鐵路橋上走過,心中不由一動. 以前,在週末或月底,他總要和幾位同學從這裏走過.當時,橋下是有船,但較慢,還要花錢.橋上走,要跨過枕木,一步一步走,挺怕人的.但為了省錢,孩子們還是經常從橋上走.那時,他就多次看見這個盲人很熟練地從橋上走過,而且比他們走還快.那時只是感到驚奇.如今再看到這個盲人,他的心情卻不同以往. 依依不捨地與好友告別,他走過了橋,到了"雙井園"的碑前,他又忍不住停了下來.這是一塊水澆地,因兩頭各有一口井,所以叫"雙井園".以前回來時,他總要在這裏休息一會兒.今天的心情可不同以前,因為他謝寶樹以後再也沒有理由在這裏休息了.崐到此,他感到十分痛苦. 他在碑附近坐了很久.以後該怎麼辦?以後靠什麼生活呢? 這時,那個盲人過橋的身影又出現在他的眼前:他能生活,我謝寶樹為什麼不能生活呢?想到此,他一拍大腿,對自己説:謝寶樹,你一定要活下去!
然後,他站起身來,慢慢向家裏走去.看到兒子愁眉苦臉的樣子,謝友三並不感到意外,因為這是早以知道的事情.他心疼地看着兒子,許久,他也是一拍大腿,説"現在什麼也不管了...".小寶樹嚇了一跳,然後,又聽他父親説:"什麼也不管,先治病".這才明白父親的意思. 到那兒看病呢?謝友三首先想到了自己的好友,老中醫焦相樸(焦潤蘭),這傢伙醫術高明,人也很實在.
到了焦醫生家,焦很熱情地問老朋友有什麼事?友三很沉重的説,我這孩子有病,從學堂回來了,現在就交給你了. 老焦很喜歡這位朋友的兒子,因此心痛得不得了.望聞問切之後,他説這孩子是過於用功,導致腎虛,又加肝火過旺所致.
謝瑞階先生中國畫作品 謝瑞階先生中國畫作品
前前後後治了3個月,吃了許多劑中藥,結果頭不痛了.但小寶樹的右眼卻永遠看不見了. 他又開始準備養蠶.因自己沒有錢,就去幫一個焦振江的養蠶. 在學校前的一座古廟裏養蠶.養了一年,不賠不賺.他們發現,沒有自
己的桑園,僅靠買桑葉養蠶是不行的.但是家裏也就7畝地,那是養家餬口的命脈,是不可能用來作桑園的.那該怎麼辦呢? 於是,年僅17歲的他,過早地開始考慮今後的生計問題.人要活着,就必須吃飯,要吃飯,就必須有一技之長.這是父親一貫的教導.而我的一技之長是什麼呢? 無奈,只好一邊幫父親在小學裏教低年級算術,一邊仍跟着父親學些文史知識.一天,一個書販到學堂來賣書,小瑞階看到一本殘缺的<<芥子園畫譜>>;,如獲至寶.拿到家後,激動不已. 早在蠶桑學堂讀書時,教蠶桑課的李紹英先生小瑞階有畫畫才能,就讓他把掛圖上的松,鶴一類動物圖樣臨摹下來,掛在黑板上,這就增加了謝對畫畫的興趣.這是又有了[芥子園畫譜],他每天一有空就照着臨摹,越畫越有興趣.對於上面的繪畫理論,他也熟讀背誦,仔細揣摸.諸如南齊謝赫的六法,和其它的書畫論,得到啓發不少.

謝瑞階開封學藝

這時,他在一家小報上,看到開封藝術學校招生的消息,他受到很大震動. 由於從小受的教育,他字寫得比較好.逢年過節幫人寫對聯.又對畫畫感興趣. 謝第一次知道還有專門教繪畫的學堂,心想,能到那兒上學,該有多好. 洛河對岸的孝義集郵電局長與謝的父親相熟,也很喜歡小瑞階.小瑞階就與他商量,寫了一封信,謊稱是從開封熟人寄來的信,並蓋了郵戳. 幾天後,謝得知父親外出辦事.就到黑水關的鐵路橋有渡口的地方,交給船家,要他們轉交父親. 後來,父親拿到信後,並未説什麼.直接到了孝義鎮,問他的老友,這封信是怎麼回事? 在獲知真相後,他並未責怪自己的孩子. 與親友湊錢,送兒子去開封考試.這是謝瑞階第一次離開家鄉. 謝高高興興的來到了開封,考試後,住在一個開小鋪的同鄉家裏,晚上就睡在人家的櫃枱上.到了發榜那一天,因擔心自己考得不好,遲遲不敢前去看榜.後來,當他忐忑不安地來到學校,卻發現自己考的是第一名,他高興極了. 他急忙給父親寫了信,一家人都很高興.因家庭困難,他的父親向當時的縣教育局求幫.當縣教育局長知道這事後,非常高興.説他早看出來,這孩子有出息.特批50現洋.當他父親去領錢時,財政局是這是為鞏縣人爭了光,又給增加了20現洋.謝友三喜笑顏開.將70元現洋寄給兒子,於是就解決了學費問題. 在學校裏,他一心迷在繪畫上,發奮攻讀,成績特別優秀.因此老師們都喜歡他.畢業那年,周伯康老師帶他們到上海美專去參觀,以便開闊視野,他就請求留在上海蔘加報考.周老師對他很支持.經過一個假期的複習,他被錄取為該校的插班生.對油畫的設色和各名家風格作了比較系統地學習.

謝瑞階我是教師

謝瑞階先生中國畫作品 謝瑞階先生中國畫作品
我是一個教師.有人説我是畫家,書法家,我不敢承認,我卻可以承認我是一個教師.我覺得教師這個工作很光榮. 1924年,謝瑞階從上海美專洋畫系畢業後,回到了開封母校東嶽藝術學校任教.當時,他一回到開封,就面臨了一次畫家與教師的抉擇.兩股力量都在爭取他,一邊是搞美術的朋友,希望他當職業畫家;一邊是他那在鄉村學堂教書的父親和開封的老師們,希望他承業從教.後來一件事情刺激了他.有個軍閥為母做壽,託人以重金求他作畫慶賀.他畫了一幅[麻姑獻壽圖],送去後軍閥不滿意,還想讓寫上幾句恭唯的話,並落上畫者的名字.血性男兒不願為一個素不相識的闊人折損畫家氣節,斷然予以拒絕.由此他想到一個根本問題--究竟為哪個僱主服務?大多是官僚,資本家,是風雅或附庸風雅的前朝遺老,是賤買貴賣的畫商,是奔走高門大户的送禮人.教師的顧主又是誰呢,是學校,是校長,而真正的顧主還是學生.兩相權衡,天平徹底傾斜了.作一幅畫,不如培養一個人,何況這一個人還能培養更多的人!
儘管教師薪俸微薄,且常拖欠,往往僅夠餬口,但謝瑞崐階寧願受僱於學生,受僱於教育-- 那是,這位瀟灑而內秀的小夥子,是開封最早騎自行車的人之一,也算領了一番風騷.他除了在母校任教以外,還在北倉女中,開封高中兼課.後來,謝瑞階一直到70歲,還能騎自行車上班.

謝瑞階同情革命

1925年5月間,謝瑞階帶領開封東嶽藝術學校畢業班20名學生去南京上海杭州參觀,內容一是藝術教育,一是各地的藝術文物.出發前,報上登了上海工人罷工抗議日本槍殺中國工人顧正紅的消息.到南京時住南京工學院,在見到有撒傳單的,有演説宣傳的.到上海後他們住“梁溪賓館”.當他從江蘇教育學會回來,到旅館門口,門房告訴他,“你的學生已被捕了,你先別回屋子”.在發現沒有特務後,才讓他回房.次日,他又去找學生會,及原美專校長劉海粟,還有著名民主人士史良先生.等了幾天,學生們才被放回來. 在上海短短的三天時間,給謝瑞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外國人在中國辦廠,對工人極端殘酷,每天上下班要搜身,工作要18小時而工資卻低得可憐.顧正紅帶領工人與資本家鬥爭,日本人竟敢開槍將他打死.結果引起可上海以及全國各界的抗議與聲討,形成了震驚中外的“五卅運動”.而是在租界內,外國人可為所欲為,可一隨便逮捕中國人.中國的壞人跑到那裏可以受到保護.這種國家的恥辱令年青的謝瑞階終生難忘.

謝瑞階初戀與婚姻

謝老29歲結婚,他的夫人沈予荃小他10歲左右. 謝老的岳父原在開封一個富人家(南方人)做家庭教師,並帶女兒伴讀.後來,顧主回了南方,他就在開封與朋友們組織了一個"書畫協會".正好,年輕的謝瑞階也參加了這個組織.這時通過朋友介紹,彼此有了很深的瞭解,於是就促成立這一世紀奇緣. 沈女士也能書善畫,二人情趣相投,感情甚篤. 兩年前,夫人不幸去世,謝老十分難過.

謝瑞階獻身教育

謝瑞階先生油畫人物作品 謝瑞階先生油畫人物作品
謝瑞階80歲壽辰時,老人的學生前後三代近300人,在鄭州人民公園歡聚一堂.謝老寫下了"剛健,篤實,輝光"6字,與學生們共勉.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一副自己親筆題寫的字,老人花了一年的時間,一絲不苟地寫了幾百張.老人的學生中大部分業成了耄至老者,業多是一些有名望的專家,學者. 要剛健,即要意志剛強,思想品質健康; 要篤實,即實實在在做人,實實在在做事; 要輝光,即做人要光明正大,襟懷坦白. 老人以這高度概括凝練的6字來要求自己的學生,也是以此來作為自己做人的標準和生命的信條.這種信念即使是在"十年浩劫"的年代都不曾改變. 學生們記得,這是老師的橫貫半個世紀的不變主題:我們所追求的,就是要做一個自食其力,不剝削別人,還要造福別人的正直的人.--當教師必須慎重,任何言行都要有選擇,不苟且,勿對青年對別人產生絲毫不良影響.用自己的力量,在前進中為人類幸福和社會發展奠基。
38年的教育生涯中,從解放前任教於開封東嶽藝校,北倉女中,開封女師.,1949年籌辦省立開封藝術學校(後更名開封藝術師範學校)任校長,1955年任河南師專副校長,1966年任鄭州師專副校長,1958年任鄭州藝術學院院長,直到1961年到省文聯從事專業美術創作時為止,這是謝瑞階堅定不移的一種教育觀. 他在河南第一個向學生教唱進步歌曲[伏爾加船伕曲],並在兄弟開設的小書店裏賣當時違禁 的進步作品;他帶領20個學生赴上海蔘觀,之後參加了反帝大**;他把上海美專,上海師範專科學校的教材,教學方法,遠景規劃在開封進行實踐,如美術課堂的模特寫生,教學改革等,得到校方的認可,並一直延續下來;他提倡中等藝校要體育,音樂,美術,勞作四門兼修,一專多能,以便畢業到中小學,特別是分散的農村中小學時四門課都能勝任,拓寬了學生就業和發展的路子;他1935年出版了[人物畫法簡述]一書,借鑑西畫的人物解剖學原理,改進國畫的人物畫法;即使是抗日戰爭時期,開封女師遷至伏牛山區鎮平,內鄉,在油短糧缺,常常要拔野菜吃的7年半中,他也組織各種活動,引導學生樂觀向上度過困難歲月;新中國成立以後,他更是全力推進辦學,50年代成為河南藝術教育事業蒸蒸日上的黃金時期-- 謝老作為老師,熱愛教育事業,熱愛他的學生.在抗戰時期,有一個學生的身患重病,而她的哥哥又急於到抗日前線.情急之中,他就找人把自己的妹妹抬到了學校,拜託同在患難中的老師.後來,這個學生因病去世,但這件事這充分説明了謝老與學生的關係.

謝瑞階春到伏牛

謝瑞階先生油畫靜物作品 謝瑞階先生油畫靜物作品
謝瑞階在求學時,學的是西洋畫.20年代,主要是畫油畫,水粉畫和粉畫.後來他感到多數的中國人喜歡國畫,遂從30年代初開始自學國畫,後以國畫為主. 1926年,他在很艱苦的情況下,創作油畫[瓜農].這幅畫是通過一位瓜農曆盡艱辛,初得一點收穫後的喜悦之情.表現了中國農民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同時,這也是他自身處境的寫照.1935年,他結合教學,編寫的[人物畫法簡述]一書正式出版.
這個時期,他創作了人物畫[李清照],[草鞋老農][勇往只前][朗吟飛過洞庭湖]等.其中,[朗吟飛過洞庭湖]曾於1935年左右,參加在南京舉辦的全國美術展覽.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他隨開封女師遷到伏牛山區.那時,雖然條件艱苦,但師生們依舊很樂觀,很努力.他曾作一首[山居自喻],反映了當時的心境.詩曰:"手結茅屋芳草坡,鳥語花香共唱和,閒尋曲徑通幽處,歸來路迷忍飢渴".這一時期,他創作了大量作品,但因連年戰火,今已蕩然無存.自開封遷出,先到鎮平,後到內鄉縣夏館.抗戰期間,直至日本投降後七年半之久,他偶作打油詩,以記實況.如"茅屋數椽竹籬繞,山徑崎嶇賓客少.門前青山隱隱,牆外綠水滔滔.悶時漫步行吟,閒來登高長嘯.春花開得早,夏蟬枝頭鬧.霜葉醉紅秋未了,白雪飛絮冬又到.屈指人生容易老,展眉笑看日月小.一霎時,只留得兩袖清風,一枕黃粱,伴隨着爐煙嫋嫋.默默無語問青天,'何時曉?何時曉?'" 1946年夏天,過去的學生趙瑞突然來拜訪自己的老師.那時,抗戰剛剛勝利,趙瑞卻和自己的男友打算去南洋謀生.但因經濟困難,,連路費也沒有,只好向自己的老師求援.謝老當時急忙和自己的夫人商議.沈夫人翻箱倒櫃,總算找了20元錢,給了小趙.同時,他拿自己最喜歡的書《菜根譚》給了學生。
後來,趙瑞和男友到了新加坡的一所學校教書.男友移情別戀,和別人結了婚.極度痛苦中,小趙想起了老師給的書《菜根譚》,認真研讀後,她終於得到了解脱.幾年後,她去了美國.到一所華僑學校教書,開始了新的生活.而謝老師給她的幫助始終念念不忘. 1980年,一封信寄到了謝老原在開封的住處,又轉到了鄭州.1991年,年近古稀的趙瑞終於回到了祖國.她專程來鄭州看望自己的老師,表達自己的謝意.她説,是老師的資助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是老師的書救了自己的命.
1946年秋天,又一位不速之客敲開了謝老的家門.那就是豐子愷.豐子愷與謝老曾同為弘一大師的學生,但二人並不太熟悉.豐子愷從四川舉家遷移,到河南後沒了路費,就去找學友求救.當時,豐子愷有六個孩子,另外,還收養了他姐姐的一個孩子,所以生活十分困難.謝老又是全力支持.使豐順利到達上海.解放後,已成為著名作家,畫家的豐子愷,寫信到河南,對自己的老同學表示感謝. 抗戰時期,在洛陽,有一個學生,謝老給他介紹了許多佛教方面的書籍.後來這個學生終於度過了自己的困難時期.2天前(1998,6,26 是沈師母三週年祭日)在沈師母去世三週年之際,這個學生還從西安寄來100元錢,要他們代為祭奠.

謝瑞階走向黃河

謝瑞階先生中國畫作品《中流砥柱》 謝瑞階先生中國畫作品《中流砥柱》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他特別高興,國慶大典的當天,就在龍門湖畔口吟一《中州即景》:"中原拂天曉,嵩嶽起彤雲,龍門開伊洛,砥柱垂古今",表達了他的喜悦之情。
1949年,組織上讓他籌辦河南省省立開封藝術學校,任校長.1955年,他被調入河南師專任副校長,主管體育藝術科。
1956年,高等院校院系調整,改任鄭州師專副校長,併兼圖畫科主任.1958年,鄭州藝術學院成立,他任院長。這一段時間,河南藝術教育事業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景象,可到1961年以後,來了一股下馬風,有人提出要停辦藝術學院.儘管謝瑞階做了很大努力,也未頂住.後來鄭州藝術學院併入開封師範學院(即今河南大學).謝瑞階被調入河南省文聯,搞專業藝術創作.不久前,有家大報的記者採訪時問他:"你這一生最如意的事是什麼?最不愉快的事是什麼?"謝瑞階隨口答到:"最如意的事就是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最不愉快的事就是停辦藝術學院." 新中國成立後,他滿懷激情用繪畫來歌頌黨所領導的土地改革和翻身農民的喜悦.從1955年始,他的美術創作開始轉到黃河題材上來.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流域,山河壯麗,資源豐富,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曾是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但是,由於歷代統治者的腐敗,黃河得不到治理,中上游水土流失嚴重,下游洪水不時氾濫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成為舉世聞名的害河.從小在黃河邊長大的謝瑞階對此更有真切的感受. 在黃河的外貌上看來很少可供尤人玩賞的青山綠水,只是在沙灘,峽谷,黃土和平原上蜿蜒數千裏的一條巨大泥流.然而,一旦認識了它那大度有容,自強不息的高尚品格,將會肅然起敬的和它結為忘年之友,以滿腔的熱情去歌頌它,使之揚名於世界,梗大的造福於人類.黃河對中華民族的生息成長,發展,都有深遠重大的意義,所以歷代對它的治理都付出過無比的努力.夏禹的父親因治水不成而被殺,但禹仍然不畏艱險而繼承父業與洪水作鬥爭,乃至三過家門而不入,成為千古佳話.如是種種,都給了謝瑞階很大啓示和激勵,也可能是後來他畫黃河的潛在因素. 因了這種血脈相連的不可分割的親緣,也因了對黃河的風韻,風範的深深理解,自60年代起,謝瑞階就對黃河的全貌和重點水利設施作了比較系統的考察,老人行經甘肅,寧夏,內蒙,山西,陝西,河南,山東7省,行程萬餘里.正是有了這樣深厚的生活基礎,才有了對黃河這樣一往情深的赤子之愛,才有了相繼而出的《三門峽全景》、《雨後新晴》、《黃河入海流》、《壺口瀑布》、《黃河禹門》、《中流砥柱》、《黃河在前進》、《大河上崐下浩浩長春》等一系列巨幅傑作.謝瑞階在畫黃河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山水畫被稱為"社會主義時代山水畫的里程碑."
謝瑞階畫作 謝瑞階畫作
1952年10月30日,毛主席視察了黃河,併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1955年,國務院又制訂了綜合治理黃河的規劃.這個宏偉的規劃表達了億萬人民的心願,體現了黨對人民羣眾的關懷,十分鼓舞人心.30多年來,黃河流域人民和廣大治黃職工,積極相應毛主席的偉大高招,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轉戰大河上下,在根治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資源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下游,千里大堤培高加固,經受住幾次特大洪水的考驗,新中國成立一類,從未發生過決堤;在中上游植樹造林,減少水土流失,在全河的幹,支流上建成了上千座大,中,小型水電,水利工程,有力地支援了國家建設.看到這種史無前例的豐功偉績,謝瑞階抑止不住內心的激動,想用畫崐筆畫出這黃河的新面貌.
從1955年開始,謝瑞階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幫助下,先後多次沿黃河實地體驗生活.特別是在三門峽水電站,他呆的時間最長,並受到很大教育.他第一次到工地時,看到那裏有許多裝物資的大木箱子,上面標着北京發,上海發,哈爾濱發等字樣,心裏很激動,一方建設,八方支援,這是舊社會絕對辦不到的.另外,廣大幹部,工人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也是他深受鼓舞.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黃河畫好,為根治黃河做出崐一定貢獻. 通過幾年的實地考察,謝瑞階初步熟悉了黃河的地貌與特徵,為以後的創作打下了基礎.黃河的波浪看起來象是泥塑的,但又充滿動感.再之,黃河流域的山主要在中上游,多為黃土山,它既不象桂林的喀斯特地貌那樣異峯突起,山清水秀,也不象華山泰山那樣懸崖峭壁,險峻異常.由於長期的水土流失,在黃土山上形成了變化萬端的千溝萬壑.它一般林木較少,有些荒涼,但有的地方卻草木茂盛,一派生機,這些特點,不崐親自觀察,是根本畫不好的. 謝瑞階青年時代學的是西洋畫,後來才逐漸改畫國畫.為了更好地表現出黃河的特色,他嘗試着把西洋畫的透視和明暗處理技術運用到國畫中來,把國畫的筆墨和西洋畫的筆觸揉合起來,而又保持其國畫的特色.受到了羣眾的歡迎. 在創作了一些片段反映黃河的作品後,他想進一步比較全面地反映黃河面貌.1963年,他沿着黃河跑了甘肅,寧夏,內蒙,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等七個省直到山東墾利縣黃河入海處,行程二萬餘里,對黃河的全貌和重點水利設施作了比較系統地瞭解,積累了大量素材,為以後的創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謝瑞階困難歲月

謝瑞階先生 謝瑞階先生
在"文革"初期,謝瑞階與李準都被扣上了"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的大帽子,當遊街時高音;喇叭傳出的"打倒資產階級反動權威"的口號聲震天價響時,老人的心反而似秋天的黃河水般平緩清亮.老人的<;晴天彩虹>;被説成是"誣衊社會主義如彩虹一現",但這位老藝術家的心是坦然的,因為這幅畫飽蘸着他對黨,對人民,對社會主義深深熱愛之情的巨幅佳作,曾得到過藝術界的稱讚與推崇,人民的肯定與承認. 有一段時間,李準因作品全部被打成毒草,多少年的勞動成果都變成了條條罪狀,這為新中國生長起來的作家揹負着沉重的壓力.謝老勸他説:"這肯定不符合黨的政策,既然是他們的錯誤,就不要那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死,不可怕,因為人生下崐來的第一分鐘就註定要死","但是,人的有限生命可以創造無限的生命.我們是精神產品的勞動者,所以要愛惜生命.愛惜生命與怕死是兩回事".這些話,幾乎成了作家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也使作家至今難忘. 也是因了這種豁達與寬容,坦誠與無私的的精神,謝老無論在被遊街,批鬥,無論在自己心愛的畫稿和寶貴的書籍被洗劫一空的極度悲憤下,他始終不屈不餒,永遠保持着黃河般的一往無前的品格.在文革中,謝老曾長期與李準,張靜悟一起接受改造.謝老豁達的性格對他們都有很好的影響.張靜悟是我省著名的神經內科專家,曾長期擔任河南醫學院院長.現在98歲高齡的張老住在河南醫科大學家屬院內,兩位老朋友還經常聯繫.
1969年,70歲高齡的他被下放到位於黃泛區的西華縣勞動,有機會接觸到許多遭受黃河水害的農民羣眾,他們的悲慘遭遇更增添了謝瑞階反映新黃河的決心. 文革後期,謝老住農學院.有一天,謝雷來找伯父.他仔細地問了祖父幾十年前被安葬時的情景.然後他就去了開封,把祖父的遺骨啓了回來.帶回故鄉鞏縣與祖母合葬,了卻了謝老的一樁心願. 提起謝老的這個侄子,也是很不幸的.60年代初,因家庭實在困難,妻子離婚,嫁給了一個打油的,以圖有口飯吃.唯一的一個女兒,也是在很小的時候,被生產隊的拖拉機撞死.不過這個男人很堅強的活了下來.

謝瑞階走向輝煌

1972年,謝瑞階又拿起了擱下多年的畫筆,畫了一幅鹽鍋峽水電站.鹽鍋峽水電站位於黃河上游的蘭州附近,它是黃河上第一個完全依靠中國自己的力量建起的大型水電站.它的攔河大壩全長321米,高大55米.滔滔的黃河水從溢洪壩上飛濺而下,成為奇異的人工瀑布,氣勢雄偉,令人神往.在構圖上他以大壩和瀑布作為主題,上邊是平靜如鏡的水庫,下邊是奔騰的黃河水,題為[高峽出平湖].在紀念毛主席視察黃河20崐週年展覽會上,這幅畫受到了與會羣眾的稱讚.
1978年,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協助下,他再次到黃河的龍門,壺口一帶考察.後來,他以壺口瀑布,龍門雄姿,中流砥拄,和中原大地為題材,作了一幅國畫[大河上下浩浩長春],象徵中華民族的堅強性格和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欣欣向榮,自強不息的革命精神.
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待廳,懸掛着一幅6.86米*3.82米國畫鉅作<;大河上下浩浩長春>.泱泱華夏的母親--黃河,那磅礴的氣勢,那雄偉的風神,常常作為中國領導人接見外國貴賓的背景而出現,令人感心動魄,歎為觀止....這是"黃河畫家"謝瑞階80歲時應約赴京奮筆40余天留下的封筆之作. 到目前為止,在畫黃河這方面,謝瑞階尚是一高蹈獨步的一大手筆,已有人認為他是自宋代荊浩以後真正畫出北方山水神韻的第一人.
50年代以來,他的<;三門峽全景>,<;雨後新晴>,<;高峽出平湖>,<;黃河入海流>,<;壺口瀑布>,<;黃河禹門>,<;中流砥柱>,<;黃河在前進>,<;大河上下浩浩長春>;等系列畫卷,被稱做"社會主義時代山水畫的里程碑". 黃河,對於任何一個藝術家,都是一個永恆的題材.但自古以來,儘管關於黃河的詩賦字墨眾多,匯畫名作卻極為罕見."山林,樓觀,人物,花木,鳥獸,蟲魚,皆有定形,獨水之變不一,畫者每難之".尤其是黃河之水,與傳統山水畫中的山水相差甚遠."黃河的水含泥沙量是世界第一,黃昏的河牀變化也大,在下游還是一個水面高出堤外地面十幾米的'懸河',這就造成了黃河水獨特的流動規律.它的波浪乍看起來就好象是泥塑成的,但是運動感卻很強,很不容易畫,弄不好,不是畫成一般的河水,就是畫成泥塊塊...".從筆墨技法到畫法構思,畫家極難逞興揮灑.在宣紙上創造黃河,成為一種勞苦,一種不亞於黃河縴夫的勞苦. 然而應該強調的是,謝瑞階成功的決定因素,恰恰不止於技巧,而在於一以貫之的藝術觀,在於一位藝術大家的氣度. 謝瑞階之於黃河,黃河之於謝瑞階,是一種雙向的必然選擇. 謝瑞階選準了黃河.當他年逾半百的時候,已經完成了擁抱黃河的思想藝術雙重準備.這位河洛之子,前半生屢見河上的水患人禍,後半生欣逢"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時代壯舉.所以,用畫筆為黃河寫貌傳神,謳歌這條大河,謳歌這條大河召喚的這些建設者,謳歌大河流經
的這個時代,已是從他生命之根生長出來的強烈願望.而在此之前,20年代起研習西洋畫,水彩畫,水粉畫,30年代起涉獵中國山水畫,人物畫,木版畫,他一直沒有專事美術,從未隸屬哪個畫派.他的創作一反傳統文人畫那種"臨泉扶琴""梅妻鶴子"的情調,總以質樸,樂觀,生動見長.在<;李清照><;草鞋老農><;朗吟飛過洞庭湖><;灌園叟><;捕熒圖><;一呼山嶽動><;植樹能手石玉殿>,<;勞模蘇殿選><;魯迅像組成的畫廊上,充滿了和諧陽光與蓬勃生機,給人以希望和力量.特別是知命之年成熟以後,他的理念,情愫,才華都在渴望附麗一種更闊大,更堅實,更系統的寄託.這時,還有什麼比大度有容,自強不息的黃河更合適呢! 黃河也選準了謝瑞階.中央綜合治理黃河的規劃催生了畫家;黃河組畫>;的計劃,"個人小時空"從此融入"世界大時空",一切變得宏大.1955年起,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直接幫助下,謝瑞階多次深入水利建設工地體驗生活,與工人們一起吃飯聊天,一起坐空中吊車過河上班,其中在三門峽水電站呆得最長,工程的幾個主要階段都親睹親歷.與治黃的工人,農民,工程技術人員,幹部有了共同的語言和感情,"我也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當做一個治黃的職工,感到治黃的一切都與我有關係.20多年來,我雖然不是一直生活在黃河上,但心裏卻從來沒有離開過它."1963年,謝瑞階又風餐露宿,沿河跋涉甘寧蒙晉陝豫魯七省直至墾利入海口,行程萬餘公里,系統瞭解黃河全貌和重點工程,獲得了真切的感性理性認識,記錄了大量形象素材,然而,十年浩劫將他的宣泄從已不早了的六旬之年又推遲到了更不早了的七旬之年.挨鬥,遊街;在省文聯的第一批抄家中,幾十年積累的上萬份書畫資料和原始速寫被洗劫一空;黃泛區西華農場蘋果園裏,多了一位消瘦的看園子老 .....鬱積,壅塞,更加導致驚濤裂岸.此後,當一幅幅雲蒸霞蔚,氣吞八荒的黃河畫卷相繼面世一一展現與首都人民大會堂,釣魚台國賓館和鄭州火車站,黃河水利展覽會的時候,黃河好象已不太驚訝,因為母親對親生兒子的作為已視為必然. 畫黃河之難,一在河水質感,而在畫面佈局.謝瑞階潛心探索,筆墨中揉入西洋焦點透視和明暗處理等技法,畫出了黃水特有的顏色,質量,流速,氣勢.並且,以國畫散點透視的構圖方式,對河中和兩岸的主要景觀加以剪裁,拼接,概括,小中見大,局部中見整體,於尺幅之間凸現黃河形而上的魂魄.他的黃河一脈千姿,既有沸騰咆哮的威厲,也有一瀉千里的壯闊;既有怪石狂濤的奇,也有盡收眼底的坦蕩.更有<大河上下,浩浩長春>;,將最具代表性的壺口瀑布,龍門,中流砥柱和中原沃野掬於一幅,滿紙雄風獵獵,一派正氣錚錚.... 奇異的是,對黃河這樣的豪放狂縱的題材,謝瑞階竟是以一支嚴謹,凝重,樸實的畫筆出之.畫壇行家十分讚許畫家的這種"控制",這不僅是一種畫風,更是一種人品.他並不缺乏激情,黃河畫卷中展示着這位謙謙君子不常外道的一段胸襟,河水是他心中滾燙的熱血,河岸是他胸中奇的塊壘,然而這一切,都備籠罩在一片崇高,靜穆,端肅的光芒之下.這光芒來自於更廣義的一種熱愛,熱愛祖國,熱愛蒼生,熱愛光明,熱愛大自然--黃河已是謝瑞階的人格化了.
"我總認為,各種形式的藝術作品都應該是教材.我們常説要"感染"讀者,藝術家的功過就在於把讀者染成什麼顏色.因此,我在選擇題材上有兩條:一是對整個民族和四化建設的發展有促進作用的,二是我所理解和熟悉的.""我們畫畫不是為了個人出奇制勝,而應該是為了教育人民,鼓舞人民,培養人們的心靈美."書法也是如此. 從1980年至1991年同時兼任河南美協,書協主席的謝瑞階,書法上的成就絕不亞於美術.他的一手章草仙風道骨,冠絕一時,參加過全國第一、二、三、四、五屆書法展,1984年還曾隨中國最高規格的書法家代表團出訪東瀛.但他筆底恭謹瘦勁,從無戲墨.他常講的"立品",書壇後學們已能耳熟能詳:"這裏所説的品,既指人品,又指書品.書家,應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正派的書寫氣質.所謂的書品氣派,就是指書法作品應該讓人看後得到的感染是良好的,愉悦的,純潔的,既作品氣質莊重而不輕薄,高尚而不放蕩,以功力制勝而不譁眾取寵;所謂人品高尚,即作人不搞江湖那一套,相反,應體現出質樸端莊的思想情操." 作為新時期河南書壇的奠基人,從指導思想到具體活動,謝瑞階排除許多幹擾,始終不渝地維護書法藝術的獨立性,純潔性,堅持把我省的專業書畫機構"辦成北京的同仁堂",使書協工作一開始就形成了規範運作.短短十年中,面向全省,全國的書法函授院,書法獎勵基金和多次書法大賽大展,聲勢之壯,實力之強,使有關人士驚歎"河南書協就象書法界的深圳"迅速崛起,由原先的中下游躍居全國前列.
1991年11月,全省第二屆書法家代表大會結束時,謝老作為名譽主席,語重心長提出4句共勉:"事業效果的繼續,社會關係的依存,智慧開發的創造,克服困難的毅力".並在紙上蓋上一方印文贈給大家:"詩文莫為釣名餌,書畫羞作敲門磚."面對迎面刮來的"拜金主義"風潮,他諄諄告誡年輕人:"藝術不宜有絲毫塵濁,一時為名利,作品則必庸俗...."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坐在曾經花山畫水的老人身旁,撫着本當湧現更多傳世之作的寂寞畫案,不禁深深地遺憾.我輕輕問老人:"您還經常想黃河嗎?" 已經決定身後將骨灰撒入黃河的老人,沒有正面回答,他微闔雙目,似乎傾聽着什麼.窗外正在下雨,有一陣沉雷般的聲音在天邊隱隱響着,涼涼的水氣撲向臉龐--濤聲依舊.

謝瑞階大河赤子

謝瑞階書畫作品
謝瑞階書畫作品(17張)
當時間的指針飛轉至90年代時,這位歷經風雨滄桑的老黨員,老藝術家,已90多歲高齡了.他每天除有規律的安排自身的生活外,老人的精力幾乎全放在了對社會一帶新人的培育上.“活着,就要創造,眼看不清,寫不成了,但我還能説,我堅信‘以掌計水,微波可及全海’.”老人以自己的模範言行影響着社會上的學生們故鄉的鉅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使這位深深眷戀着故土,深深熱愛着故鄉人民的老人喜悦之情溢於言表."只有社會主義能夠就中國,只有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能夠富中國".是他堅定的信念.當他聽到家鄉有的產品信譽不太好的消息時,心裏很不平靜,老人不顧高齡和僅有的右眼也幾乎失明的狀況,在鞏義建市之際經心為父老鄉親構思了一幅平頭對聯,“鞏固既成業,再圖未就功,義內求財富,先存道德心.”誠心希望鄉親們要有自尊自愛和自強精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要為鞏義爭光.
1993年3月28日,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鞏義市委員會的第七屆一次全會上,全市的175名委員向全市場75萬父老鄉親發出了"向謝瑞階學習,為鞏義市爭光"的倡議.提出了學習他那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學習他那以勤勞為基石,遇挫不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奮鬥精神,造就一代四有新人,為鞏義市的雙文明建設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作出較大的貢獻.
委員們的倡議得到了光大幹部羣眾的一致贊同,參與和支持,大家説這個典型選得好.謝瑞階撰寫的兩萬冊的憶述錄,被人們當作珍品如飢似渴地讀起來.市內廣播,電視,報社等新聞媒介直至各單位的黑板報也宣傳了學習謝瑞階的活動,精神文明建設的春風正吹拂在鞏義市城市,鄉村,機關,學校的鄉親的心坎上-- 謝瑞階生於斯,長於斯的這片古老的土地,總面積不過1041平方公里.這個歷年來各項經濟指標在河南省縣級中持續保持領先地位,而且跨入了全國農村綜合經濟實力百強縣(市)行列的鞏義市,如今,正是在物質文明取得了顯著成績之後,為了實現在更高層次上的邁進,以故土成長起來的兒子的那種德高識深的精神為楷模,一期在兩個文明建設中取得新的成績. 最近,當謝瑞階聽説家鄉黃河與洛河交匯處的經濟開發和發展旅遊業的構思在逐步實現時,心中激動不已.他剛剛出院不久,就一手拿放大鏡,一手揮筆寫下了<借古今懷故鄉>: 相傳圖書出河洛,登臨邙山眼界闊,融會貫通恩澤遠,飲水思源福惠多. 遷流不息無終始,因緣和合創新作,羣賢畢至論今古,振衣高唱正氣歌.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河洛在孕育遠古華夏文化的同時,又孕育了人類無數傑出的人物.這裏曾是一代詩聖杜甫的故鄉,這裏也是新中國老一代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謝瑞階生長的地方.謝瑞階,一個充盈着黃河的氣質,黃河的品格的老人,他讓鞏義市驕傲,讓河南人自豪. 黃河若有知,也要為之唱起最美麗,最動聽的歌....

謝瑞階哲人境界

謝瑞階先生中國畫作品 謝瑞階先生中國畫作品
謝瑞階的最後一幅大型黃河畫卷作於1981年.少年左盲,晚年右眼又視網膜出血,視力極度微弱的他惜別丹青,迄今已經10餘年了.然而就在這樣的耄至之年,一個已經不帶任何光環的謝瑞階,超越了畫壇書界,只以一個人,一個飽經滄桑的過來人的形象,正在被社會上更多的人所認識,所接受,所感動,所敬仰.他憑藉的是深麼呢?當命運將他畢生倚持的讀,畫寫的能力幾乎剝奪怡盡的時候,他只剩下了説.説,用一個樸素真摯謙遜的聲音,用一口親切實在蒼勁的河南方言,説時代的嬗變,説歷史的規律,説人生的真諦--,不是報告,不是講演,只是一位幾乎可以稱得上世紀老人的知識分子的漫談. 他對鄭州大學,河南政法學院,河南醫科大學的大學生們娓委地説着;他對省老年大學,老幹部活動中心的離退休人員 悠由地説着;他對家鄉鞏義市的鄉親們緩緩地説着....
1993年2月,鞏義市政協175名委員發出向謝瑞階學習,為鞏義市爭光的倡議,得到全市人民的相應.連在北京的原民政部長王國權都來信説"謝老這人,我們很熟悉,他的憶述錄我也讀了,確實好.作為鞏義人,我也響應政協委員的倡議,向謝老學習." 長期僻居於省老幹部休養所一座平方理的謝瑞階,卻至今未弄清自己的聲波是怎樣象漣漪一圈連着一圈盪漾開去的.只有一個念頭橫亙在他的餘生:"活着就要創造.眼看不清了,寫不成了,但我還能説.....我不是來應酬的,我説話沒引經據典,我只想坐這裏把我的心思給大家説説,對我們的事業,我們的前途有一些好處....我堅信,以掌擊海水,微波可以及全海."
1983年離休之後,謝瑞階常吟一詩: 機緣成熟得離休,坐看彩雲任悠悠 漫理思緒就經緯,無掛無礙展眉頭. 回顧自己這幾十年,思緒就好比織布的經,織布的緯,一堆亂線....總結一生的經歷,體會和得失,有經有緯,還能不能織塊布呢?織不了好的,總可以織個麻包,也能裝點啥嘛!"--而實際上,漸入人生化境的老人,已向今人獻上了一幅思想的錦繡. 在這幅錦繡上,世界觀,人生觀勾勒出了簡約而壯美的畫圖,對世界的;理解,世是時間目古今是縱界是空間,是東西南北中,是橫.時空關係也就是經緯關係,經緯縱橫交織,才構成 了世界."在這中間,有世界大時空與個人小時空的關係,有無限生命與有限生命的關係,有本質與現象的關係,有繼承與創造的關係,有曲與直的關係,有升與沉的關係,有依與存的關係....而其中他歸結了一個最深切的體會,"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才能富中國". --試想,如果不是共產黨,不是社會主義,,我們能不能在這40年裏這樣渡過?新舊對比,社會主義比封建,半封建半殖民地,比資本主義優越性大.我們必須先弄清我們的思想支柱.今天雖然還有些壞人壞事,但我們的政權,對這些壞人壞事是痛恨而制止的,而不是支持的,更不是提倡的.要弄清楚現象與本質,不能因一時的缺點,錯誤,就否定我們的一切,動搖我們的根本.為什麼要弄清楚呢?怕再有變動或混亂的時候,我們自己心裏沒有定盤星." --任何嚮往都是直線的,我們想的是共產主義,想的是世界和平,但中間有一個過程,第一是曲折的,第二是升沉的,未知數是很大的,我們不要有天真的想法,要有思想準備.浮起來就要往前走,沉下來就要潛伏住.增加在曲折中的耐壓力,就壓不死.怎樣鍛鍊我們的潛水能力和耐壓力呢?最基本的因素,就是我們的信念." --現在講廉政.俗話説,廉生威.有人用行賄受賄的辦法來發財,那他心裏頭就有畏,不是威望的威,是害怕的畏.他們睡覺就沒有咱正常人睡得安穩,他並不愉快.心裏不愉快他就要喝酒,要狂歡,要找賭場等來麻醉自己.他這些表現就表示他內心説不出的害怕,説不出的痛苦.要知昨日因,今日受者是;要知明日果,今日做者是'.今天你做光明正大的事,明天就必然結好果,就啥事都不害怕.也有個別情況,人好,做事也不錯,結果卻遭受的不好.不要緊,你放心,歷史和羣眾是公正的.今天如果不在這裏結果,就在那個地方結.我是堅決承認這個道理的.
人生有兩個生命,我們每個人都有有限生命,無限生命,應該不斷創造有利於人類的事業,通過有限生命去創造無限生命.在曲折中間,也許生理上的有限生命被壓死了,但無限生命是壓不死的,象我們的先烈.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全世界,只有一個字可以代替這個意義,這就是公.想到公,我們就有力量." --正確的人生觀,正確的世界觀,就是要懂得世間萬物的依存關係.生與死,順與逆,忙與閒,苦與樂,現實與未來,局部與全體,互相依存,不依就不存...繼承是我們的權利,創造和發展是我們的義務.怎樣繼承先烈給我們留下的事業?我在抗日時期就有一幅題畫詩,叫{草鞋老農}:"自己要走自己路,紮緊鞋帶莫遲誤,種瓜種豆各有得,何必依樣畫葫蘆"!中國有中國的自身條件,有過去的精華和經驗,建設我們的社會主義,還是要堅持中國特色." .....
一幀幀思想的圖案,明澈高潔,雲淡風清,在世紀的梭機上淵源織出.織錦老人謝瑞階,如今仍在絲絲縷縷抽動心緒,繼續完成着他今生最後的這件大作.他頭頂的白髮稀疏的直立,眼瞼松垂的雙目微闔,紅潤的面頰上流佈着一種幸福感--對,是幸福感.思想的通透,哲理的徹悟,步入人生的大自在,這是一種最高層次上的愉悦.

謝瑞階強者風骨

雖然聲名遐邇,雖然年壽高邁,但謝瑞階還是我們中間的謝瑞階.他面臨的一切,柴米油鹽,伊食住行,與普通人一樣,甚至連普通人也不如.精神生活的峯巔,物質生活的底層,構成了他現在的生存狀態. 10年了,他近乎於盲,老伴全盲,老兩口僅靠半隻眼摸索生活.加上老伴久病心理有些失常,除了靠保姆外,九旬老人天天還要伏侍八旬老人,幫她拿杖,扶她入廁,為她洗臉,聽她嘮叨,平她煩躁.看遍家中,除了電視機和錄音機,連一台電冰箱老人也不讓添置,説是附近有菜場,長年素食為主,也沒有什麼需要存放.除了補還"文革"抄家物品時賠償給他的一張畫案還比較象樣,所有傢俱都是簡陋的舊物.老人書房的單人木牀上,是家織的灰白格子粗布棉被,一隻深藍色枕頭上盡是陣腳補丁.... 然而,這卻是一位最舒坦,最安適,最硬朗的壽者,1985年他曾被評為全省"健康老人",至今思路清晰,談談吐流暢,聽聞靈敏,步履從容,還擔任着省直老幹部休養所的黨支部委員.外出座談時,上樓從不許別人摻扶,以免"失了我的威風"....所以,時常有人驚險的向老人打聽有什麼秘法,會什麼"功"? 老人笑了.中醫有個治小孩病的常用單方,山楂,神曲,大麥芽,謂之"三消飲".他的"三消飲"也很簡單,第一動靜結合,第二生活規律,第三心情舒暢.每天清晨5點半,老人住室的燈光準時亮了,他堅持自己摸着疊被鋪牀,牙洗臉;不一會兒,他出現在操場上,半小時的慢跑中,一邊口唸古詩,一邊手轉鋼球,使生理心理達到協調;回家以後,幹些擦桌子之類的家務,這些保姆也能幹,但不如自己親手幹來令他愉快;然後拿些須臾不可離開的放大鏡,有放桌上的,有掛腰裏的,投合的,有抽的,滑過一本本畫冊書籍,陶醉在藝術的薰風裏;晚上,盤腿靜坐個把小時,諦聽鐘擺均衡的節奏,進入一片無限的空靈...他至今唯一為自己配備的享受,就是手植窗前的那株已經高崐及屋檐的翠竹了.窗户很大,淡綠的竹風徐徐吹來,聽着電視中的<;動物世界>;,想着人間的世理情態,"花枝春滿,天心月圓",他覺得每天的謝瑞階都是一個新生的謝瑞階.
這位引人注目的知名人士,至今堅持"名下應無虛",婉拒了一些紛至沓來的掛名頭銜.誰都明白,謝瑞階的任何一件書畫作品如果出售,都必定價值不菲,但他除了盡力為公益事業無償獻畫寫字外,個人從未賣過一幅作品.他對自己的一雙兒女和五個孫兒甚感欣慰."他們都沒有不良習慣,沒罵人的,沒不上班的.5個孫而都是老老實實考上大學的,一個也沒拿長輩的名義去走門路." 53歲就因肌肉萎縮症被蘇聯專家判定只能再活3年的謝瑞階,在92水電時候,笑對死亡宣稱:"死來不怕不作死"--"我們要珍惜這'晚晴'.每月照樣給我們發工資養活着我們,這省我們多少心.有人養,我們就得好好生活..."不作死,即一定要戒無度的貪,二要戒無謂的嗔,三研戒無知的痴.而且還有"三不";一不昧己心,不做不光明不合法的壞事,自己無意識的儘量不幹,自己有意識的堅決不幹;二不拂人情,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三不竭物力,不揮霍財富,不暴 天物....
站在第95級;台階上俯瞰人生,一個至少分子的攀登坎坷而漫長.過來的路愈走愈險.命運一次比一次殘酷,直至只在他眼前殘留一片昏花;2來的路也愈走愈寬,命運一次比一次慈祥,直至讓他心中已盛滿一派澄澈.只因為是一直向着光明攀登,他才能夠以風骨,以品格,以氣度,以靈魂,在高的峯頂站成一個強者。
參考資料
  • 1.    劉衞東主編,河南大學百年人物誌,河南大學出版社,2012.08,第13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