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海粟

(中國近現代中國畫家、油畫家、書法家、美術教育家、美術史論家、社會活動家)

鎖定
劉海粟(1896年3月16日—1994年8月7日) [5]  ,漢族,名槃,字季芳,號海 [15]  ,江蘇武進人,民盟盟員,中國近現代中國畫家 [13]  、油畫家、書法家、美術教育家、美術史論家 [10]  、社會活動家,其主要著作有《畫學真詮》《中國繪畫上的六法論》《歐遊隨筆》《石濤與後期印象派》《中國繪畫的繼承與創新》《存天閣談藝錄》《黃山談藝錄》《劉海粟藝術文選》《梵高》《高更》《馬蒂斯 [4]  以及譯著《現代繪畫論》等 [3]  ;主要油畫作品有《巴黎聖母院》《盧森堡之雪》《威尼斯》《羅馬鬥獸場》《向日葵》《威士敏斯達夕照》等;主要中國畫作品有《寒林》《飛瀑》《黃山古松》《五大夫》《嘯虎》等。 [11] 
劉海粟於1914年任上海圖畫美術院副校長 [15]  ;1915年—1952年,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校長;1932年,編輯出版《世界名畫集》,10月,在上海舉辦“劉海粟歐遊作品展覽會” [1]  ;1937年10月,創作油畫作品《四行倉庫》;1952年11月—1957年11月,任華東藝術專科學校校長;1957年,在上海美術館舉辦“劉海粟國畫油畫展覽”;1968年,創作國畫作品《葡萄圖》《牡丹圖》《寥廓江天萬里霜》《松石圖》等;1979年6月,“劉海粟繪畫展覽會”在中國美術館舉行;1979年6月—1983年3月,任南京藝術學院院長 [2]  ;1988年9月,“劉海粟十上黃山畫展”在上海美術館舉行 [11]  ;1991年3月,獲得香港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學位,並獲評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994年8月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8歲。 [3] 
中文名
劉海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96年03月16日
逝世日期
1994年08月07日
職    業
中國畫家、油畫家、書法家
代表作品
《巴黎聖母院》
《威尼斯》
《嘯虎》
籍    貫
江蘇武進
政治面貌
民盟盟員

劉海粟人物生平

1896年3月16日,劉海粟出生於江蘇常州武進縣青雲坊。
1901年,進私塾,讀《三字經》《千字文》等,課餘習字學畫。
1907年,創作國畫作品《螃蟹》。
1909年,在周湘所辦的佈景畫傳習所學習繪畫。
1910年,在家中青雲坊辦起了圖畫專修館。
1912年,與烏始光等創辦上海圖畫美術院。
1914年,任上海圖畫美術院副校長。 [15] 
1915年—1952年,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校長。
1918年11月,創辦了《美術》雜誌。
1919年,赴日本東京參加帝國第一次美術展覽會,並對日本美術教育事業進行考察。
1922年,舉辦“劉海粟油畫、水彩畫展覽”;3月,作品參加上海“天馬會”繪畫展覽。
1923年,編著出版畫集《海粟之畫》。
1924年,當選為江蘇省美術展覽會會長、審查長。
1927年,在東京朝日新聞社舉辦畫展。
1928年,編著出版《海粟近作》。
1929年—1935年,先後兩次遊歷歐洲,考察西方藝術,宣傳中國繪畫,探討藝術教育,與西歐畫家交遊論藝、舉辦個人畫展。
1929年9月,油畫作品《前門》參加法國秋季沙龍。
1930年,任國際美術展覽會評審委員,作品《向日葵》《休息》入選法國秋季沙龍;5月,油畫作品《森林》《夜月》《聖揚喬而夫之陋室》《玫瑰村之初春》參加蒂勒裏沙龍。
1931年,並在海德堡與法蘭克福舉行畫展;6月,在巴黎舉辦旅歐作品展。
1932年,編輯出版《世界名畫集》;10月,在上海舉辦“劉海粟歐遊作品展覽會”。 [1] 
1933年,編著出版畫冊《海粟油畫》 [20]  ;11月,在德國主持“中國現代繪畫展覽會”。
1934年—1935年,編著出版《海粟油畫第二集》。
1935年,創作作品《孤松圖》;2月,在《泰晤士報》上發表了“評論中國現代美術展覽”社論。
1936年,在上海、青島舉行二度歐旅作品展覽,另編著出版《海粟叢刊—西畫苑》。
1937年10月,創作油畫作品《四行倉庫》。
1940年,作品在印尼雅加達參加“中國現代名畫籌賑展覽會”。
1943年3月,創作中國畫作品《英雄落魄圖》。
1947年—1948年,在上海中國藝苑、台北中山堂舉行個展。
1947年1月,在《藝術論壇》創刊號發表“現代繪畫運動概説”。
1952年11月—1957年11月,任華東藝術專科學校校長。
1953年,作品《羣牛圖》參加全國國畫展覽會。
1954年,當選為江蘇省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常務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分會籌委會副主任;另創作油畫作品《黃山散花塢雲海》《玉屏樓望天都峯彩雲》《黃山温泉》《西海羣峯》《始信峯》《清涼台》等,創作中國畫作品《黃山西海門圖卷》《黃山後海圖卷》《攬天都之奇》《黃山冊頁》等。
1955年—1956年,獲評為一級教授。
1957年,在上海美術館舉辦“劉海粟國畫油畫展覽”。
1959年4月—1965年1月,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60年—1961年,創作作品《牧牛圖》《力田之餘》等。
1962年,特邀出席全國政協會議,並列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964年,在上海大廈創作油畫作品《上海大廈瞰視黃浦江》等。
1965年,創作作品《紅梅圖》《黃山後海羣峯圖》《師漢齋圖》。
1965年1月—1978年3月,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66年,創作作品《雲山圖》長卷。
1966年—1976年,在“文革”中慘遭迫害,種種磨難,均未能損折他的愛國之心和對藝術的追求。
1968年,創作國畫作品《葡萄圖》《牡丹圖》《寥廓江天萬里霜》《松石圖》等。
1970年,創作油畫作品《令箭荷花》。
1971年,創作國畫作品《設色荷花》《白牡丹》等。
1972年,創作作品《聽瀑圖》《紅梅圖》《墨荷圖》等。
1974年,創作作品《黃山圖》《紅梅圖》。
1975年,創作作品《廬山五老峯雪霽圖》《墨荷圖》;另編著出版《海粟大師山水小景》。
1976年,創作國畫作品《紅梅圖》《鯤鵬展翅九萬里》。
1977年,編著出版《海粟老人書畫》《海粟老人近作》等。
1978年,創作作油畫作品《復興公園雪景》;在北京為人民大會堂作巨幅國畫作品《黃山獅子林》;另在《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發表“二十年代圍繞模特兒問題的一場鬥”。
1978年3月—1983年6月,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79年6月,“劉海粟繪畫展覽會”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1979年6月—1983年3月,任南京藝術學院院長。 [2] 
1980年7月,創作作品《錦繡河山》。
1981年,在香港舉辦個人書畫展覽;7月,創作中國畫作品《黃山人字瀑》《百丈泉》《天都夕照》《黃山白龍潭》《蓮花天都風雲際會》《煙昏霧瞑千山雪》《可年開混沌》,創作油畫作品《西海門晴翠》《湯口寫生》《黃山温泉》《天都峯硃砂峯雲松》等;另赴北京參加中國畫研究院成立大會,當選為院務委員會委員。
1982年,當選為上海美術教育研究會名譽會長,另出版編著《劉海粟常用印集》;遊歷閩粵地區,創作油畫作品《日光巖》《福州鼓山》《廈門南普陀》《深圳西瀝秀色》《廣州紅棉》《石景山晚靄》《水頭灣望澳門》《揚州瘦西湖》等,創作中國畫作品《層波疊浪》《桃源洞》《雙壁擎天》《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三千里外蕉猶青》《石景山廓盡朝暉》《奇石名物圖》等;8月,創作中國畫作品《壁立千仞》《翠微峯》《天都煙雲》《清涼頂奇松》《曙光普照乾坤》等,創作油畫作品《黃山温泉》《迴音壁壯觀》《黃山湯口》等。
1983年,在釣魚台國賓館創作巨幅國畫作品《曙光普照神州》;另創作作品《岱廟漢柏》《泰山南天門》《東嶽大觀峯》《嶗山北九水》《金箋牡丹》《蓬萊閣》《青島海濱》;編著出版《劉海粟作品集》、《劉海粟中國畫選集》《黃山談藝錄》《海粟詩詞選》等。
1983年6月—1988年4月,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1985年,獲頒歐洲學院歐洲藝術大師獎;另在日本東京舉辦個人畫展。
1986年,赴法國參觀訪問。
1987年,赴新加坡訪問,舉辦畫展,另做了“談藝術創作”的專題講座,創作作品《潑墨黃山》。
1988年4月—1993年3月,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1988年9月,“劉海粟十上黃山畫展”在上海美術館舉行。 [11] 
1989年,在德國德累斯頓銀行舉辦個展。
1990年2月,在台灣台北歷史博物館舉辦個人畫展;5月,在美國洛杉磯大峽谷寫生。
1991年3月,獲得香港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學位;並獲評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1993年2月,赴北京出席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常務委員會會 [22]  ;3月,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8] 
1994年8月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8歲。 [3] 

劉海粟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劉海粟在家中排行第九,所以又名劉九。其父親劉家鳳為武進世家子弟,年輕時曾參加過太平軍,但在從政道路上未能成功,於是決心從商,與人合股經營錢莊。在劉海粟的啓蒙教育中,他的母親洪淑宜的影響最大。她是清乾嘉學者詩人洪亮吉的孫女,幼承庭訓,通曉詩文。劉海粟從小在母親的教育下,學習詩文,接受傳統文化教育。劉海粟的藝術天分在少年時也展露無遺,11歲時創作的繪畫作品《螃蟹》,參加第一屆全國兒童繪畫展覽會,作品被印在了展覽目錄的封面上。 [5] 
  • 婚姻家庭
劉海粟從小與表妹楊守玉青梅竹馬,兩人天生一對。但是被父親否決,劉海粟迫於父命,只能與丹陽大户、祖上曾做過知府的林佳小姐完婚。雖然拜了天地,但劉海粟拒絕和新娘洞房。母親的去世和包辦婚姻,讓劉海粟產生了遠走的願望。他便想到日本學習繪畫。新婚妻子林佳傷心無奈之下只能同意離婚。 [5] 
劉海粟的第二任妻子是張韻士,兩人育有四個孩子。 [5] 
1934年,劉海粟和第三任妻子成家和舉行了婚禮。他們在一起生活了10年,兩人生育了一女一男。 [16] 
1944年,劉海粟和夏伊喬在上海結婚,婚後,兩人育有三個兒女。 [5] 

劉海粟主要作品

  • 繪畫作品
創作時間
作品名稱
作品類型
作品規格
1924年
《言子墓圖》 [6] 
國畫
149cmx79.5cm
1929年
《月夜》 [7] 
油畫
81cmx60cm
1930年
《翡冷翠》 [7] 
油畫
55cmx46.3cm
1930年
《雨後比利時魯汶聖比得教堂》 [7] 
油畫
81.3cmx60.3cm
1930年
《珍珠少女》 [7] 
油畫
81.3cmx60.5cm
1930年
《陽台一隅》 [7] 
油畫
92cmx65.5cm
1930年
《肖像》 [7] 
油畫
80.8cmx116.3cm
1930年
《向日葵》 [7] 
油畫
91.7cmx65cm
1931年
《坐姿裸女》 [7] 
油畫
80.2cmx60.1cm
1931年
《旭日暮色》 [7] 
油畫
60.5cmx81cm
1931年
《繡球花》 [7] 
油畫
45.5cmx55.5cm
1932年
《五松圖》 [6] 
國畫
239.4cmx115.7cm
1933年
《棕》 [7] 
油畫
72cmx60cm
1933年
《紫霞洞》 [7] 
油畫
59cmx71cm
1933年
《雪》 [7] 
油畫
81.2cmx96.2cm
1935年
《朱松》 [6] 
國畫
130cmx77.6cm
1936年
《夜色》 [7] 
油畫
54cmx65cm
1937年
《繡球花》 [7] 
油畫
72.6cmx55cm
1937年
《夏山欲雨圖》 [6] 
國畫
32.8cmx265.5cm
1940年
《椰林落日》 [7] 
油畫
60cmx74cm
1944年
《萬山積雪圖》 [7] 
國畫
108.5cmx60cm
1946年
《葉密翡翠茸茸》 [6] 
國畫
136cmx68.8cm
1949年
《西湖高莊》 [6] 
國畫
22cmx69cm
1954年
《無錫太湖》 [6] 
國畫
127cmx67.3cm
1954年
黃山散花塢年》 [14] 
紙本水墨設色
135cm×65.6cm
1954年
《黃山雲海》 [23] 
油畫
62cm×75cm
1956年
《驪山圖卷》 [6] 
國畫
50cmx223.5cm
1956年
《一定要把淮海修好》 [6] 
國畫
49.5cmx264.5cm
1965年
《豔鬥漢宮春》 [6] 
國畫
103.5cmx108.4cm
1966年
《溪流中斷石》 [6] 
國畫
67.3cmx43cm
1971年
《雨中牡丹圖》 [6] 
國畫
132.5cmx67.5cm
1972年
《退卻紅衣學淡妝》 [6] 
國畫
50.5cmx129.3cm
1976年
《漁父圖》 [6] 
國畫
252.5cmx78.5cm
1977年
《天都峯雷雨》 [6] 
國畫
66.5cmx130cm
1977年
《水龍吟》 [18] 
紙本設色
180cm×96cm
1978年
《熊貓》 [18] 
紙本設色
138cm×64cm
1979年
《黃山立雪台晚翠圖》 [19] 
紙本設色
47.8cm×90.8cm
1980年
《滿庭芳(潑墨黃山)》 [23] 
國畫
68cm×137cm
1982年
黃山光明頂 [23] 
國畫
105cm×137cm
1982年
《曙光頂看始信》 [25] 
油畫
60cm×80cm
1985年
麻布油畫
81cmx110cm
1988年
《奇峯白雲》 [23] 
國畫
93.5cm×172cm
  • 著作文集
出版時間
專著名稱
出版社
1933年
《海粟油畫》 [22] 
商務印書館
1934年
《海粟油畫第二集》 [22] 
商務印書館
1936年
《海粟叢刊—西畫苑》 [22] 
中華書局
1982年
《劉海粟常用印集》 [22] 
杭州西湖藝苑

劉海粟創作特點

  • 藝術綜述
劉海粟擅長中國畫、油畫和書法,對詩詞亦有造詣。 [3] 
劉海粟始終以中國的繪畫傳統為根基,並不斷把前沿的西方藝術觀念融入自己的創作。其終其一生都在探索着打通中西美術觀念壁壘的融合之路,他的藝術語言也在這條探索之路中不斷變化、成熟,直至終成一派。 [15] 
劉海粟油畫創作的初期也是中國現代美術的萌芽初發之際,他在這一時期的創作參考和借鑑了後印象主義的創作語言。在色彩和筆觸上能看到類似後印象主義的特點,但其自幼所習中國傳統繪畫創作方式的慣性依舊存在於畫面之中。就劉海粟早期的油畫創作而言,可以看出其對中國傳統繪畫和後印象主義藝術語言的融合和轉化。 [15] 
1929年,劉海粟開啓為期3年的旅歐遊學生涯,這是他藝術生涯的轉折。他一邊研究西方近現代藝術的發展沿革,總結西方近現代藝術發展規律,一邊從事油畫創作。劉海粟的油畫創作確立了以傳統中國藝術為基點,結合西方現代主義觀念的創作方式,走上了具有個人特徵的中西合璧之路。在這一階段的創作中,塞尚的幾何構成方式、馬蒂斯的色彩表現,都被劉海粟以自己的理解融入畫面,這些新的創作元素被他的中國傳統寫意精神所驅動,創作出一批具有西方現代主義表徵,同時藴藏傳統中國審美取向的作品。 [15] 
歸國之後的劉海粟繼續探索着在繪畫創作和美術教育方面的中西合璧之道,對於中西藝術語言的融合實驗一直是他創作的初衷和線索。他不僅辦學、創作,也同時發表了關於西方藝術的譯文和著述,力圖從技法到思想革新舊中國的藝術窠臼。在此過程中,他領會到西方現代藝術所折射出的現代精神,並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融入創作過程中,這是隱藏在繪畫技法表象之下更深層次的“中西合璧”,劉海粟為中國美術的前進發展開闢了新的境界。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劉海粟深入地思考傳統中國藝術觀念融入油畫這種源自西方美術創作體裁的具體方法。他重新審視中國畫和油畫之間在藝術本體層面的關係,注重把中國傳統美術的具體技法直接融入油畫的創作,將自己所學習的西方各個流派的色彩、線條和造型方法,與中國繪畫的傳統相融合和改進,探索出可以推而廣之的創作方法論。 [15] 
20世紀80年代起,劉海粟對於油畫技法的運用早已融會貫通、酣暢淋漓。西方藝術語言融入傳統中國畫的筆法墨法,畫布為紙、顏料為墨,西方印象主義中的光色變換和野獸派的色彩與中國青綠山水的瑰麗淡雅在同一幅畫面中遙相呼應,融為一體。這是經過西方藝術洗禮和東方文化浸潤之後生髮成的灑脱和自信。西方現代主義中的反叛內核經過中國人文精神的提煉與內化,成為一種以油畫為媒介,融合西方現代精神與中國文人心性的藝術形式。劉海粟一生探求的“中西合璧”之道終於完成,造就了新的審美範式,也為油畫的民族化的探索鋪就了一條寬闊的大道。 [15] 
  • 色彩運用
劉海粟的油畫色彩濃麗強烈,用筆放達勁健,其筆觸借鑑了中國畫的用筆方法,奔騰起伏富有節奏感,具有濃烈的中國氣派。20世紀50年代以後他則將着眼點移到了“西體中用”、“借西融中”的藝術實踐上來。20世紀80年代以後,喜作潑彩法,用色愈加厚重濃烈,風格尤顯渾厚凝重,具有油畫的意味但不失中國畫的氣派與精神。其晚年的潑彩畫可以説代表了他一生藝術探索的成果,這就是以國學為基,以西畫(主要是油畫)為媒,以生活為源,以書法為骨,以氣韻為主,以精神為本,創造出了具有“大氣、逸氣”風貌卓異,不同凡響的中國畫的時代新作。 [26] 
  • 油畫畫作
作為油畫家,劉海粟在藝術上更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面貌、個性和膽識。他的油畫生氣蓬勃、感情飽滿。飽含作者對自然、對祖國河山、對生活的熱愛。他的油畫集中西之長而融會貫通,形成雄肆豪放、瑰麗沉厚的風格。他的油畫不論是風景、靜物、人物,都不是作冷漠的表面模寫,而是傾注了自己全部熱情,從而具有鮮明的個性和獨特風格。為了傾注感情,就不去追求表面細節和非本質的真實。為了傳神,就必須放棄一切繁瑣,繁瑣是藝術上的事務主義和平庸。自然不事柔媚,不落纖細,不為巧密,不居短淺,而寧可出以強烈的色彩、豪放的筆觸和線條,把自己所感受到的自然的內在生命,有力地呼喚出來。 [29] 
  • 國畫畫作
劉海粟的中國畫有三大特點:一是傳統的功底深。他對文人畫傳統有所鑽研,有很強的書法入畫的能力,能自由地用重墨抒發自己的感情;二是注意寫生和觀察自然,能夠不斷從自然中吸取創作的靈感;三是融合西畫表現方法,以適應現代人視覺和心理上的審美需求,適應現代環境的裝飾需求。他的作品既有整體的大效果,又有局部和細節的美,經得住遠看,也經得起近看,他的畫風自成一體,有強烈、鮮明的個性。 [27] 
  • 繪畫技法
劉海粟是在“青綠”“水墨淺絳”“潑墨”基礎上接受油畫的某些技法並融會貫通創造出來了大潑彩繪畫,有着從實驗摸索到逐漸完善的過程,經歷了從構線潑染到放筆潑染的變化過程,寫意化的程度進一步加強。 [28] 
劉海粟的潑墨潑彩不僅包括山水,而且還有花鳥,尤其潑彩荷花,成為潑墨潑彩的保留題材。在長期寫生的基礎上,形成了他的大潑墨潑彩的繪畫技法,運用這一方法進行繪畫創作,他的潑墨潑彩是一種重筆豪放的寫意畫法。 [28] 
劉海粟晚年的潑墨潑彩繪畫,多從寫生中得來,他善於捕捉大自然中的大美、壯美境象,將其作為繪畫的表現對象,於雄奇幽深的境象中藴涵着自己對世界的感受。他的潑墨潑彩繪畫有光色效果,他對後期印象派乃至野獸派等西方現代畫家的繪畫成分都有所吸收,用到潑墨潑彩上來,用色大膽概括,創造出斑駁陸離、綺麗幽深的光色效果。他的潑墨潑彩是對自然物象的高度抽象,空氣和光影,也在畫家的筆下得到幻化,有着真實感。劉海粟的潑墨潑彩有光色效果,更有寫意化的筆墨語言。他注重意境和筆墨的高質要求,注重骨法用筆與隨類賦採的兩向融合,把青綠山水與水墨寫意結合起來,把用線造型及潑墨潑彩的表現性因素結合起來,構線為骨,潑墨潑彩。他的筆墨首先是為造型服務的,然後才具有獨立審美意義的內容,他的筆墨往往通過山石樹木等具體的物象而呈現出來的深邃內容,這是他最為主要的繪畫特徵之一,藴涵了東西方繪畫的構成要素。 [28] 

劉海粟獲獎記錄

  • 作品獲獎
時間
獲獎作品
獎勵名稱
1984年
《白龍潭》 [20-21] 
第六屆全國美展榮譽獎

《九溪十八澗》 [13] 
比利時獨立百年紀念展覽會榮譽獎
  • 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81年
意大利國家藝術院院士 [20] 
意大利國家藝術院
1981年
意大利國家藝術院金質獎章 [20] 
意大利國家藝術院
1985年
意大利國家學院奧斯卡獎 [3] 
意大利國家學院
1985年
意大利國家學術研究中心世界文化獎 [3] 
意大利國家學術研究中心
1985年
歐洲藝術大纛獎 [3] 
歐洲學院
1985年
國際藝術家聯合會功勳證書 [3] 
國際藝術家聯合會
1985年
藝術騎士 [3] 
意大利培德利亞桑斯學院
1985年
大師院士 [3] 
意大利培德利亞桑斯學院
1991年
香港大學名譽文學博士 [3] 
1991年

英國劍橋國際傳略中心“傑出成就獎” [17] 
英國劍橋國際傳略中心

意大利歐洲學院“歐洲棕櫚金獎” [17] 
意大利歐洲學院

美國世界議會金焰獎 [21] 
美國世界議會

法國文化及通訊部文學藝術榮譽團一級勳章 [21] 
法國文化及通訊部

國際藝術家聯合會功勳證書 [21] 
國際藝術家聯合會

劉海粟人物影響

  • 藝術革新
在實踐西洋美術的教學中,劉海粟採取了不少革新手段,其中重大的貢獻即在美術教學課堂上使用了裸體模特,並在學校實行了一套人體模特的課堂寫生制度,運用人物造型作為基本功訓練 [9]  。這個事件在當時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引來了各方的指責和辱罵。但是劉海粟堅持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即便是遭到通緝也毫不畏懼,誓與封建思想抗爭到底。此爭論持續了十年,它使用人體模特被中國美術教育逐步接受,是中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次勝利。 [12] 
劉海粟創辦的上海美專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將“中國畫”這一門類納入正規現代教育體系的學校,其下開設畫論、金石學、詩畫題跋等各種課程,使之成為一個獨立完整且完備專門的系統學科 [9]  ;他主張解放思想,反對束縛個性,提倡大膽創造。教學上採取多形式教學方法,不拘泥某種藝術流派,提倡藝術風格自由發展。強調對傳統的學習,尤其重視基本功訓練。還特別加強了美術史論的教學和研究,注重學生的綜合文化修養,這在美術教育上也是首創 [12] 

劉海粟人物評價

“劉海粟是中國新美術運動的拓荒者,現代藝術教育的奠基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評) [3] 
“劉海粟老而彌堅,不僅創作甚豐,而且對藝術教育作出了許多新的貢獻;他的藝術成就卓著,享譽美術界;他學貫中西,藝通古今,獨樹一幟。”南京藝術學院評) [3] 
“劉海粟是傑出的中國畫家、油畫家、書法家、美術教育家和美術史論家,同時也是古代書畫收藏家和詩人。回看劉海粟的藝術人生,精彩又曲折,這是能傳之後世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劉海粟美術館評) [10] 
“劉海粟屢開中國新美術的先河,並以卓然的藝術成就,終成永鑄史冊的一代巨匠。”青海衞視評) [14] 
“劉海粟是中國近代美術教育事業的奠基人,是當今中國藝術界譽滿中外的傑出的美術教育家。”(央視網評) [20] 
“劉海粟的一生,是孜孜以求,不懈探索,不斷追求,不斷昇華的一生,他的開放的藝術理念,張揚的藝術個性在‘不息的變動’下,使他的藝術具備了強烈的民族氣息和獨特的性格特徵,成為二十世紀中國畫家的傑出代表。”(《中國書畫》評) [26] 
“在中國現代美術史上,劉海粟是一位重要人物,他的膽識、勇氣,很是令人敬佩,他是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最早重視藝術語言和藝術形式的先驅者之一,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在藝術上的創造性成就和他對發展中國藝術事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光明日報》評) [27] 

劉海粟後世紀念

  • 紀念故居
劉海粟舊居,位於上海復興中路512號,是一幢法式雙拼聯體四層花園洋房,從20世紀30年代起,劉海粟租下這裏居住,直到去世。 [13] 
  • 院館命名
劉海粟美術館是中國首座以個人名字命名的省市級國家美術館,是集收藏保管、學術研究、展覽陳列、教育推廣、文化交流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博物館。該館於1995年3月16日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 [30] 
2018年12月28日,劉海粟藝術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舉行。 [24] 

劉海粟作品保護

2023年5月,根據《國家文物局關於頒佈1911年後已故書畫等8類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單的通知》,其作品一律不準出境。 [3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