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交利物浦大學

鎖定
西交利物浦大學(Xi’an Jiaotong-Liverpool University),簡稱“西浦”,位於江蘇省蘇州市,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由江蘇省人民政府主管、中國西安交通大學英國利物浦大學合作創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大學。 [5]  [46]  中外合作大學聯盟成員、江蘇省省級碩士立項建設單位。 [3]  [47] 
2006年5月,西交利物浦大學正式揭牌成立,同時開始在中國本一批次招生。 [3]  [58]  9月,西交利物浦大學招收首屆本科學生。 [3]  2010年10月,學校獲准授予利物浦大學研究生學位。 [3]  2012年5月,教育部批准學校實施英國利物浦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教育。 [4]  2014年4月,學校啓動自主招生,6月,成立中外合作大學聯盟。 [3]  2016年7月,學校啓用南校區。 [3]  2017年6月,學校成為江蘇省省級碩士立項建設單位。 [2]  2021年4月,學校與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建西浦-集萃學院 [3]  2022年9月,西浦創業家學院(太倉)校園建成並正式啓用,千餘名學生遷入新校園。 [3]  2023年11月,西交利物浦大學產業家學院正式成立。 [23] 
截至2023年10月,西交利物浦大學具有南校區、北校區、西浦創業家學院(太倉)三個校區。 [38-39]  截至2023年8月底,學校總佔地面積89.60萬平方米。 [38]  學校設置20個學院,開設48個本科專業、48個碩士和17個博士專業。 [6]  具有2.5餘萬註冊學生,其中本科生17231人。 [5]  [38]  有教職員工2392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81人 [38]  校內環境與生態學科、工程學、計算機科學、社會科學為ESI全球前1%學科。 [52] 
中文名
西交利物浦大學
外文名
Xi’an Jiaotong-Liverpool University [46] 
簡    稱
西浦、XJTLU [5] 
創辦時間
2006年5月 [3] 
辦學性質
中外合作大學 [5] 
學校類別
綜合類 [5] 
學校特色
江蘇省省級碩士立項建設單位(2017年) [47] 
主管部門
江蘇省人民政府 [46] 
現任領導
洪軍(理事長)
陶文銓(校長)
席酉民(執行校長) [16] 
專職院士數
1人(截至2023年11月) [38] 
本科專業
48個(截至2023年10月) [5] 
碩士點
48個(截至2023年10月) [5] 
博士點
17個(截至2023年10月) [5] 
院系設置
20個學院(截至2024年4月) [6] 
校    訓
博學明道 篤行任事 [35] 
校慶日
5月22日 [48] 
地    址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獨墅湖科教創新區仁愛路111號 [25] 
院校代碼
16302 [49] 
主要獎項
中國教育盛典最具影響力中外合作院校(2011) [27] 
美通社"2019年新傳播年度大獎——品牌傳播獎"(2019) [28] 
十五屆“中國鋼結構金獎”(2023) [31] 
知名校友
呂騁 [32] 
吳相書 [34] 
洪辰瑤 [50] 
學生人數
國內外註冊學生25000餘人,其中本科生17231人(截至2023年10月) [5]  [38] 
教師人數
教職員工2392人(截至2023年11月) [38] 
佔地面積
896000 m²(截至2023年11月) [38] 

西交利物浦大學歷史沿革

西交利物浦大學建校準備

英國利物浦大學副校長方大慶 英國利物浦大學副校長方大慶
2003年3月,中國政府公佈《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後,英國利物浦大學校長布恩教授尋找與中國著名高校創辦聯合大學的機會。2003年9月,英國利物浦大學副校長方大慶與時任英國利物浦大學首席行政執行官藍誠訪問西安交通大學,雙方很快明確了合作辦學的意向,並提出將聯合大學設在蘇州工業園區,隨即開始實地考察工業園區的辦學條件及環境。 [58] 
2004年9月,兩校簽訂協議,在蘇州園區成立聯合大學。 [58] 
2005年3月,學校接受了教育部專家組的第一次評估。會後兩校決定加強籌建力度。詳細制定了在聯合大學批准後準備招生的課程結構,教學計劃和共171門相關課程的教學大綱,以及教學管理條例等。 [58] 
2006年3月教育部專家來學校評估 2006年3月教育部專家來學校評估
2005年8月,教育部正式批准籌建學校,學校在蘇州組建聯合籌備工作組,組織設備添置及教師隊伍建設等工作。11月,學校通過江蘇省教育廳專家組的評估,並由江蘇省教育廳呈報教育部進行第二次專家組評估。2006年3月,學校通過教育部的第二次評估。 [58] 

西交利物浦大學建校初期

西交利物浦大學首屆學生開學 西交利物浦大學首屆學生開學
2006年5月,西交利物浦大學收到教育部批發的准許設立西交利物浦大學的文件,西交利物浦大學正式揭牌成立,並同時准許學校在中國本一批次招生。6月,學校聘請了第一位老師,同時還建立了學校的主要行政部門,聘請了相關行政人員。 [3]  [58]  9月,西交利物浦大學招收首屆本科學生160餘名。 [3] 
2007年9月,學校招收第二屆本科學生570餘名。2009年4月,中國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訪問學校。2010年8月,西交利物浦大學首屆本科生畢業,10月,學校獲准授予利物浦大學研究生學位。2011年6月,西交利物浦大學科研發展基金啓動,首批基金共計600萬元;7月,舉行建校五週年慶典,西交利物浦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揭牌成立;7月,舉行第二屆本科生畢業典禮。 [3] 
中外合作大學聯盟新聞發佈會現場 中外合作大學聯盟新聞發佈會現場
2012年5月,教育部下發《教育部關於同意在西交利物浦大學實施英國利物浦大學研究生教育項目的批覆》的函,同意西交利物浦大學實施英國利物浦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教育。 [4]  12月,教育部副部長郝平視察西交利物浦大學,考察中外合作辦學和育人成果。2014年4月,學校啓動自主招生;6月,西交利物浦大學宣佈成立中外合作大學聯盟。與其他5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大學組成聯盟第一屆理事會。 [3] 

西交利物浦大學不斷髮展

西交利物浦大學十週年校慶活動 西交利物浦大學十週年校慶活動
2015年5月,西交利物浦大學附屬學校成立;7月,學校與蘇州工業園區簽署合作協議共建科技創新平台。2016年5月,學校舉辦十週年校慶系列活動之科研文化節;7月,學校在蘇州慶祝建校十週年,並啓用南校區。 [3] 
2017年2月,學校化學系應用化學專業獲得英國皇家化學學會認證,西浦成為中國國內第一個本科學位獲得該專業認證的中外合作大學;5月,學校舉行融合式教育“工業企業定製化培養” 項目宣講會,探索融合式教育。 [3]  6月29日,學校成為江蘇省省級碩士立項建設單位。 [2] 
西浦新時代發展研究院揭牌成立現場 西浦新時代發展研究院揭牌成立現場
2018年3月,學校與太倉市政府簽署合作框架協議;5月,學校與國家開發銀行蘇州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創建“西浦新時代發展研究院”;6月,西浦國際商學院(IBSS)獲歐洲質量發展體系EQUIS認證,IBSS已同時獲AACSBEQUIS兩項認證,以“最年輕商學院”創下商學院認證史上的記錄。 [3] 
學習超市全球啓動儀式 學習超市全球啓動儀式
2019年4月,學校與太倉市人民政府合作,其新校區創業家學院(太倉校區)動工開建。2020年3月,西交利物浦大學附屬太倉實驗學校舉辦開工奠基儀式;5月,學校舉行學習超市全球啓動儀式,運用學習超市的概念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創新型教育生態;11月,西交利物浦大學西浦慧湖藥學院成立。 [3] 
2021年4月,學校與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建西浦-集萃學院;5月,迎來15週年校慶,舉辦第六屆高等教育創新年會暨西浦15週年教育探索分享活動,西交利物浦大學西浦未來教育學院西交利物浦大學影視與創意科技學院、西浦創教院(大灣區)暨西浦3.0大灣區示範園(南沙)正式成立,西浦學習超市正式開放;11月,舉辦“尋找新時代中國傑出教育家”行動啓動儀式暨新時代教育峯會。 [3] 
西交利物浦大學數學物理學院成立儀式 西交利物浦大學數學物理學院成立儀式
2022年5月,學校舉辦首屆西浦年度教育變革大會。 [3]  9月,西浦創業家學院(太倉)校園正式啓用,千餘名學生遷入新校園。11月,西交利物浦大學舉行西浦慧湖藥學院兩週年暨新大樓破土動工儀式。 [3]  9月1日,西交利物浦大學數學物理學院成立儀式在學校中心樓舉行,開設5個系,涵蓋3個本科專業、2個碩士專業和1個博士專業。 [18] 
2023年4月8日,西交利物浦大學歐美同學會揭牌成立。 [19]  4月8日上午,西交利物浦大學數量金融研究院戰略委員會成立儀式在蘇州成功舉辦。 [20]  6月,西浦與新鋭導演、3D藝術家們合作,以AI技術創作併發布大學2023品牌宣傳片《教育·向未來而生》。 [3]  9月,由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西交利物浦大學和百度集團聯合共建的西浦-百度人工智能創新聯合體正式揭牌。 [3]  11月15日,西交利物浦大學產業家學院正式成立。 [23]  12月17日,牽頭成立蘇州高校影視聯盟。 [24] 
西交利物浦大學產業家學院成立儀式 西交利物浦大學產業家學院成立儀式

西交利物浦大學辦學條件

西交利物浦大學院系設置

截至2023年9月,學校設置20個學院, [6]  開設48個本科專業及方向。 [5]  涵蓋經濟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法學、藝術學和醫學學科。 [38] 
招生專業
機構
學院
本科專業
學院
未來教育學院
教育發展部
教育研究系
領導與教育前沿院
未來學習中心
-
西浦慧湖藥學院
生物製藥
應用統計學
藥學
西浦-集萃學院
-
影視與創意科技學院
影視藝術學院
影視攝影與製作
廣播電視學
數字媒體藝術
文化科技學院
-
數學物理學院
金融與精算數學系
應用數學系
基礎數學系
大學數學系
物理系
-
西浦創業家學院
(太倉)
人工智能與先進計算學院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芯片學院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智造生態學院
智能製造工程
產金融合學院
供應鏈管理
文化科技學院
藝術與科技
物聯網學院
物聯網工程
智能機器人學院
機器人工程
學院與教學中心
(蘇州工業園區)
理學院
生物科學系
化學系
健康與環境科學系
數學與應用數學
生物科學
生物信息學
應用化學
環境科學
精算學
金融數學
人文社科學院
中國研究系
國際關係系
媒體與傳播學系
文學與翻譯系
應用語言學系
漢語國際教育
國際事務與國際關係
傳播學
英語
翻譯
設計學院
工業設計系
建築系
土木工程系
城市規劃與設計系
工業設計
建築學
城鄉規劃
土木工程
西浦國際商學院
戰略與組織管理系
會計系
智能運營管理與市場系
經濟系
金融系
會計學
工商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市場營銷
國際商務
經濟學
經濟與金融
語言學院
英語語言中心
現代語言中心
-
數學與物理學院
應用數學系
金融與精算數學系
大學數學系
基礎數學系
物理系
-
智能工程學院
計算機系
電氣與電子工程系
通信與網絡工程系
智能科學系
智能機電系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電子科學與技術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機械電子工程
通信工程
信息與計算科學
數字媒體技術
中國文化教育中心
體育教育中心
資料來源: [6]  [38]  截至2023年11月,注:學校官網專業數據不對應

西交利物浦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9月,西交利物浦大學共有教職員工2392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81人,副教授272人,高層次人才31人;全職專任教師1121人,外聘教師193人,行政及學術支持人員1163人,專業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佔86.72%,具有碩士學位及以上的佔 99.73%。 [38] 
師資力量
類別
姓名
中國科學院院士
陶文銓(兼職) [11] 
國務院津貼專家
單文華 [51] 
蘇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
鄒怡、唐小南、劉伊娜、孟佳 [10] 
蘇州市青年創新領軍人才
劉淨心、武芳宇、丁萌 [61] 
蘇州市優秀教師
趙春 [60]  、沈鞠明 [59] 
蘇州工業園區優秀教育工作者
張曉軍、肖繼民、牛強 [10] 
截至2023年11月
西浦17位教師被授予“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稱號

西交利物浦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9月,學校開設有48個碩士專業及17個博士專業。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入選江蘇省“十四五”重點建設學科,社會科學學科、工程學、計算機科學和環境與生態學科為ESI世界前1%學科。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學科排名評定的11個學科中,計算機科學、社會科學、工程學、自然科學、商業與經濟學等5個學科上榜。 [38] 
學科建設
類別
專業
碩士研究生專業 [8] 
材料科學與工程、城市規劃、創業與創新、低碳電力與能源技術 (研究型)、多媒體通信、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分子生物學、高級化學(研究型)、工業設計、管理學、國際工商管理(非全日制)、國際關係、國際化教育、國際建築專業實踐、國際商務與全球事務、環境科學研究型、建築工程管理、建築設計、經濟與金融、精算學、金融計算、金融數學、金融學、計算機科學(研究型)、可持續建築、、可持續能源技術、媒介與傳播、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研究型)、人機交互、商業分析、社會網絡計算技術、數據科學、數字化教育、投資管理、土木工程、文化與創意產業、項目管理、藥物化學、藥學研究型、應用數學、應用統計學、應用信息學、應用語言學和多語研究、英語教育、運營與供應鏈管理、中國研究、智能工程科學與工業運營、專業會計
博士研究生專業 [9] 
城市規劃與設計、電氣與電子工程、公共健康、工業設計、國際關係、環境科學、化學、建築學、教育、教育學、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工程、商學、生物科學、數學科學、土木工程、英語文化與傳播、中國研究
江蘇省“十四五”重點建設學科 [38]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學學科排名 [53] 
計算機科學(501-600)、社會科學(501-600)、工程與技術(501-600)、商業與經濟學(501-600)、物理科學(601-800)
ESI全球前1%學科 [52] 
環境與生態學科、工程學、計算機科學、社會科學
截至2023年11月

西交利物浦大學教學建設

  • 教學模式
西交利物浦大學採用專業課全英文教學,學生在第一學年接受嚴格的學術英語(EAP)強化訓練,使學生具備在英語國家大學就讀所需的同等語言水平,併為其進一步學習專業英語打基礎。 [21] 
西交利物浦大學碩士研究生學制短,大多數專業需1.5年即可完成碩士學業。學校全英文授課,部分專業開設產業聯合培養方向,參與產業前沿課題研究。 [54]  學校與中國知名科研院所及行業龍頭企業合作開展博士生聯合培養,學生可前往利物浦大學進行研究訪學3-6個月,同時接受來自西浦和英國利物浦大學學者的指導,參與國內外學術會議、發表學術成果具有經費支持。 [55] 
  • 學制學位
西交利物浦大學的學位學制設置為“2+2”模式,即學生在大二第二學期確定是否選擇2+2留學模式,2+2留學模式沒有名額限制,但是大二各門課程評估須及格,部分專業不設2+2留學模式(即正常的4年)。 [1]  本科生畢業後同時獲得中國教育部認可的西交利物浦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和利物浦大學學士學位證書。研究生可獲得中國教育部認可的利物浦大學學位。 [5] 
  • 質量工程
截至2023年9月,西交利物浦大學借鑑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體系,24個專業獲得了60餘項國際專業認證 [21]  [38]  西浦英語語言中心成為中國大陸首家且唯一獲得英國學術英語講師協會(BALEAP) 及英國皇家特許語言家學會(CIOL)雙重認證的語言中心。 [38] 
質量工程
類別
名稱
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英國特許會計師協會(ACA)、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CIMA)、澳大利亞註冊會計師公會(CPA Australia)以及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ICAEW)認證專業 [38] 
會計學本科專業
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RIBA)第一階段認證,建築設計碩士專業獲得RIBA第二階段認證專業 [38] 
建築學本科專業
英國特許設計師協會(CSD)認證專業 [38] 
工業設計本科、碩士專業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SC)認證專業 [38] 
應用化學本科專業
英國皇家生物學會(RSB)認證專業 [38] 
生物科學本科專業
英國工程技術學會(IET)全面認證專業 [38] 
電氣與電子工程系
英國工程委員會監管機構(JBM)全面認證專業 [38] 
土木工程系
英國皇家物流與運輸學會(CILT)認證專業 [38] 
供應鏈管理專業
英國計算機協會(BCS)認證專業 [56]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和數字媒體技術本科專業;應用信息學、社會網絡計算技術、計算機科學、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四個碩士專業
英國工程技術學會(IET)認證專業 [56]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數字媒體技術、機械電子工程四個本科專業,可持續能源技術、多媒體通信兩個碩士專業
英國精算師協會(IFoA)考試豁免認證專業 [38] 
金融與精算數學系
英國學術英語教師聯合協會認證課程 [38] 
學術英語(EAP)
江蘇省品牌專業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國際商務
江蘇省特色專業 [38] 
生物科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精算學、金融數學
國際高等商學院協會(AACSB)、歐洲質量發展認證體系(EQUIS)認證以及英國工商管理碩士協會(AMBA)和商科畢業生協會(BGA)的聯合認證學院 [21] 
國際商學院
英國學術英語講師協會(BALEAP) 及英國皇家特許語言家學會(CIOL)雙重認證語言中心 [38] 
西浦英語語言中心
截至2024年5月

西交利物浦大學合作交流

  • 校企合作
西交利物浦大學的各個專業學科通過開展合作研究項目、輸送學生實習以及為畢業生拓展就業機會等多種形式,逐漸建立起與中國乃至世界知名企業的合作關係,包括為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公司提供蘇州高管學院的智囊團。 [57]  截至2024年4月,學校已與匯豐銀行渣打銀行西門子德勤阿爾斯通施耐德電氣中國工商銀行等500強企業達成了戰略性合作,並與美的、博世、聯想等184家國際知名企業結成戰略合作實習基地關係 [12]  [38] 
學校院系增強校企合作,教師參與的各類橫向及縱向科研項目,獲得校外單位和企業資助。例如,趙春博士獲得由廣東晉澤科技有限公司針對名為《基於溶液法制備金屬氧化物突觸晶體管及其神經形態系統應用》項目的資助金額 50 萬元,劉伊娜博士的《摩擦納米發電機動態電荷模型及性能增強機制研究》項目獲得國家自然基金30萬元,Eng Gee Lim 教授主持的《人工智能應用優質創新提升平台》項目獲得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科教創新區管委會資助50萬元。此外,還有有來自5個學院的8個校企合作項目申請了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累計獲得企業支持40萬元。 [38] 
此外,2017年,學校在蘇州市政府的支持下開展重點項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總投入1.2億元。構建了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西浦智庫、國際創新港、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等創新平台和載體。截至2022年底,項目已促成與包括香港大學、華威商學院、倫敦政經學院等超過80家院校,中國石化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蘇州系統所、英國德拉姆生物科學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上海博流資本、螞蟻金融、蘇州園林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及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園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等政府部門建立合作關係。 [45] 
  • 國際合作
截至2023年9月,西交利物浦大學與捷克、荷蘭、加拿大、意大利、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泰國等多國的高等院合作進行交換項目。 [13] 
國際合作項目
國家
海外合作院校
專業
澳大利亞
新南威爾士大學
應用數學
澳大利亞
伍倫貢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德國
奧拓貝森管理研究院
國際商務(西班牙語方向)
荷蘭
格羅寧根大學
經濟學
荷蘭
格羅寧根大學
經濟與金融學
捷克
布拉格經濟大學
經濟學
捷克
布拉格經濟大學
經濟與金融學
捷克
布拉格經濟大學
工商管理
加拿大
卡爾加里大學
經濟學
加拿大
卡爾加里大學
經濟與金融學
加拿大
卡爾加里大學
市場營銷
加拿大
多倫多都會大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加拿大
蒙特利爾高等商學院
工商管理
美國
密歇根州立大學
應用數學
美國
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
信息與計算科學
美國
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
人力資源管理
泰國
朱拉隆功大學
市場營銷
泰國
朱拉隆功大學
工商管理
西班牙
納瓦拉大學
國際商務(西班牙語方向)
意大利
都靈理工大學
建築學
英國
利茲大學
生物科學
數據來源: [13]  截至2024年4月

西交利物浦大學學術研究

西交利物浦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9月,西交利物浦大學具有省部級以上科研基地1個,蘇州市重點實驗室5個,區級科研基地4個,校級研究中心3個,校級科研平台2個,校級科研研究院2個。 [14] 
科研平台
類別
名稱
省部級以上科研基地
江蘇省數據科學與認知計算工程研究中心
蘇州市重點實驗室
蘇州市寬帶無線接入技術重點實驗室
蘇州市認知計算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
蘇州市新能源技術重點實驗室
蘇州市代謝綜合症新藥研究重點實驗室
蘇州市供應鏈技術重點實驗室
區級科研平台
退行性疾病藥物研究平台
西浦慧湖生物大分子表徵分析中心
蘇州市虛擬現實技術重點實驗室建設平台
第三代半導體電力電子器件與功率集成國際創新研究院
校級研究中心
城市與環境校級研究中心
西浦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
西浦文化傳播與社會研究中心
校級科研平台
和諧管理研究中心
西浦智庫
校級科研研究院
卓越運營和供應鏈研究院
數量金融研究院
資料來源: [7]  [14]  截至2024年4月

西交利物浦大學研究成果

  • 論文
截至2024年3月,西交利物浦大學共有6435篇論文被WoS核心合輯(WoS Core Collection)收錄。2023年,其出版物的平均CNCI(學科規範化引文影響力)達1.55。根據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顯示 ,近五年學校在工程學科領域、計算機科學領域、經濟與商業領域的論文產出較多。同時,其計算機科學和環境、生態學領域的ESI高被引論文數量位居前列。截至2024年3月,西浦的工程學領域,計算機科學領域、社會科學總論領域以及環境生態學領域的ESI排名均進入全球前1%。在2019至2023年間,學校通過國際合作共發表2563篇論著。 [43] 
  • 專利
截至2023年底,西交利物浦大學專利申請總量為521件,其中,中國專利申請(含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502件,PCT專利申請19件,其中8件進入國家階段,已獲授權專利共212件。學校專利申請類型主要為發明專利,佔到專利申請總數的82%。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基本電氣元件、計算、測量等領域中。 [44] 
  • 科研項目
西交利物浦大學於2009年成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依託單位,2012年正式成為承擔國家“863計劃”科研課題的成員單位。 [5]  截至2023年11月,西交利物浦大學獲得國家及省市級部門資助的科研項目和課題達486項,其中有國家級項目189項,包括973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66項;省級項目141項,包括江蘇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6項、江蘇高校自然科學研究項目53項;市級項目為109項,包括蘇州市科技計劃項目51項。獲得各級政府撥款經費超1.8億元。截至2023年底,西浦與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各界在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多個領域展開橫向科研項目439項,合作金額超過11340萬元。 [5]  [45] 
此外,學校編撰《2006—2020西交利物浦大學科研成果彙編——政府項目》,彙總了自建校以來196項已結項的政府資助科研項目取得的成果,其中包括自然科學143項,社會科學53項。項目涵蓋了國家、省、市各級包括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醫學工程產業、先進環保產業、 生物醫藥產業、社會科學等在內的13個學科領域。學校獲得專利授權和軟著登記266項,包括髮明專利108項,實用新型專利86項。 [38]  [45] 

西交利物浦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3年12月,西交利物浦大學圖書館由位於蘇州工業園區校園的中心樓圖書館和位於太倉校園的圖書館組成。中心樓圖書館於2013年8月投入使用,總面積22000平方米。太倉校園圖書館於2022年9月投入使用,總面積6500平米。圖書館內90%以上的紙本館藏為英文專業書刊,涵蓋科學、工程、商業、管理、人文社會科學和藝術等領域。館藏紙質圖書72萬餘冊,紙質中文雜誌及期刊355種,紙質外文期刊154種,中英文報紙36種。圖書館引進國內外各地各類電子資源及電子圖書,其中電子數據庫170餘種,包含學術期刊10萬餘種,電子圖書406萬餘冊,覆蓋現有及計劃開設學科領域。此外,圖書館展開館際交流與合作,與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等建立了館際互借業務 [38]  [42] 
西交利物浦大學圖書館 西交利物浦大學圖書館
  • 學術期刊
《國際學術英語的研究與實踐(International 《國際學術英語的研究與實踐(International
《國際學術英語的研究與實踐(International of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Research and Practice)》 (IJEAP)創辦於2021年,由亞太EAP協會,中國EAP協會,英國EAP協會,以及西交利物浦大學聯合主辦,每年出版兩期。 [36-37]  期刊旨在廣泛涵蓋和發表學術英語(EAP)領域中的實踐和研究,創辦跨文化間的教學經歷分享平台,調研高等教育中學術英語(EAP)的學習與教學的原則與實踐。其刊登的文章主題包括EAP課程設計,教學方法分享,評估與測試,寫作理論與實踐,信息技術,教師發展和相關書評等。 [36-37] 

西交利物浦大學校園文化

西交利物浦大學學校標誌

  • 校徽
西交利物浦大學的校徽由學校執行校長、英國利物浦大學副校長席酉民設計。校徽呈盾形,在盾形輪廓內,三隻利物浦城市的象徵利物鳥包圍着西安交通大學齒輪環繞的鐵砧狀校徽,底色是標準的利物浦藍。校徽設計展示了學校的淵源,融合兩所母體學校的文化與傳統,傳達大學的願景與使命,彰顯其辦學理念和人文精神。 [15] 
校徽 校徽

西交利物浦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西交利物浦大學校訓分別用拉丁文、英文和中文表示為“Aethera ac ucem petimus”“Light and Wings”“博學明道,篤行任事”。其校訓傳承了利物浦大學校訓中“知識照亮道路”的意境,借鑑了西安交通大學校訓“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中的精神。 [35] 
其中文校訓“博學明道,篤行任事”中,博學意為通過深刻的學習和廣泛的博覽,可以明白道理;明道意為通過博學可以明道,以務實的辦法去做事,養成追夢的能力;篤行意為踏踏實實地去做一件事,做好、做成每一件事。 [35] 
拉丁文校訓“Aethera ac ucem petimus”由原西交利物浦大學副校長賀安峻擬定,來源於英國利物浦大學的拉丁文校訓“Fiat Lux”,其英譯為“let there be light”,意指Education “shedding light” on knowledge (教育照亮知識),賀安峻提出要給學生以“wings to fly”(展翅翱翔的翅膀),結合兩者,他提出了這一拉丁文校訓。 [35] 
英文校訓“Light and Wings”,意即“light to see”和“wings to fly”,意指學習使人明道,教育幫人鑄翅。 [35] 

西交利物浦大學社團文化

2021年西交利物浦大學社團文化節 2021年西交利物浦大學社團文化節
截至2024年5月,西交利物浦大學擁有類學生組織約160個,涵蓋各類功能性學生組織以及學術類社團、藝術類社團、體育類社團、公益實踐類社團和逸趣類社團等。這些學生組織和學生活動在豐富校園生活、繁榮校園文化的同時,推動學生知識體系的完善、能力體系的鍛鍊以及素養體系的提升。 [62]  2021年11月,西交利物浦大學舉辦社團文化節,學校120餘個社團參與活動,社團文化節分為“魔法集市”和“無限樂章”兩大板塊,六大council的社團藉助快閃表演、社團集市、現場聯動等形式宣揚社團文化,盡展社團風采。 [63] 

西交利物浦大學校區情況

西交利物浦大學具有南校區、北校區、西浦創業家學院(太倉)三個校區。 [39]  截至2023年8月底,學校含非學校產權在內的學校校園總佔地面積89.6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11.08萬平方米。 [38]  西交利物浦大學的校園規劃和理科樓羣由全球十大建築設計公司之一的美國帕金斯威爾(PERKENS&WILL)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完成。其設計融合了西方現代、時尚、簡約的風格與中國傳統園林山水植物的意境。 [38] 

西交利物浦大學南校區

西交利物浦大學南校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獨墅湖科教創新區仁愛路111號。 [40]  其與北校區由地下隧道相連,截至2022年8月底,南校區總佔地面積115605平方米,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的建設面積(地上)約132000平方米。南校區建設分三期工程,建有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人文和社科樓、新興科學樓、設計樓和國際科研中心、食堂、體育館和影視藝術學院等建築。 [38]  建築圍繞着一個帶有下沉式廣場的中央景觀庭院。 [41] 
西交利物浦大學南校區

西交利物浦大學北校區

西交利物浦大學北校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獨墅湖科教創新區仁愛路111號。 [40]  其與南校區由地下隧道相連。截至2023年12月,北校區佔地面積為15351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為20.9萬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積為15.7萬平方米。校園內建有基礎樓、理科樓、中心樓、工科樓和公共樓(羣)。 [38]  其中,校園中心樓由全球第四大建築事務所——英國凱達環球(Aedas)設計完成。設計概念源於中國古代四大名石之首 “太湖石” ,整座大樓如太湖石般切片的空間分割,象徵着知識碎片的獨立與整合,大樓內部設圖書館、博物館和行政中心,建築曾獲CNBC評選的 2009 年亞太區商業地產建築獎。 [38]  [41] 
西交利物浦大學北校區

西交利物浦大學西浦創業家學院(太倉)

西交利物浦大學西浦創業家學院(太倉)坐落於蘇州太倉市婁江新城科教創新區,於2022年9月正式啓用,學院總面積約546畝,總建築面積約49.7萬平方米。其主體建築以環狀結構的學習超市為核心,連接七棟磁鐵形狀的教學樓,分別是智造生態學院、人工智能與先進計算機學院、產金融合學院、智能機器人學院、物聯網學院、文化科技學院、芯片學院這七所行業學院,樓內還配有實驗室和實驗機房。 [38] 
西浦創業家學院(太倉)

西交利物浦大學校園環境

西交利物浦大學北校區

整個校園以綠色建築理念為基礎。北校區提供先進的教學、實驗室、研究和輔助設施,建築風格獨特,令人印象深刻。北校區的標誌性建築中心樓由英國亞洲建築事務所——凱達環球(Aedas)設計完成。該樓的設計概念源自中國古代四大名石之首“太湖石”,內設圖書館、博物館和行政中心。該建築獲得了2014年世界建築節的提名 [68] 
北校區

西交利物浦大學南校區

南校區由英國建築事務所BDP設計,採用現代化的設計風格。校園內建有國際科研中心、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人文和社科樓、設計樓以及新興科學樓,圍繞着一個帶有下沉式榮譽廣場的中央景觀庭院。西浦國際商學院所在的標誌性建築,則充分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減少太陽輻射 [68] 
南校區

西交利物浦大學西浦創業家學院(太倉)

西浦創業家學院(太倉)根據西交利物浦大學對未來大學的理解和融合式教育(SE)模式而設計,體現了“未來”、“共生”、“共享”、“科技”和“生態”的原則。其包括七個行業學院和一個創業與企業港,每所學院都坐落於U型建築體中,並由一條環形走廊連接起來,彰顯了吸引人才的包容態度和融合式教育理念 [68] 
西浦創業家學院(太倉)

西交利物浦大學行政管理

西交利物浦大學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理事,執行校長
席酉民
副理事長
TIM JONES
理事長
洪軍
理事、執行校長
理事、副校長
副校長
阮周林 、 丁憶民
理事、校長
陶文銓
理事
單智偉、Gavin Brown、單文華、Nicola Davies
參考資料: [16] 

西交利物浦大學歷任領導

歷任領導
職務
姓名
任期
執行校長
宋永華
2006-2008
理事長
王建華
2006-2014
黨委書記
楊民助
2008-2019
理事長
王樹國
2014-2017
理事長
宋曉平
2017-2021
資料來源: [17] 

西交利物浦大學校友情況

校友情況
名稱
備註
劉子儀
JobEnE·職嶼創始人 [33] 
呂騁
百度智能家居硬件總經理、曾入選《福布斯》30位30歲以下亞洲人物榜 [32] 
吳相書
蘇州玻索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34] 
朱童
西浦和利物浦大學一等榮譽雙學位,研究鐵電性和多鐵性材料的軟化學制作方法 [64] 
薛伯特
首位打入英國舞曲榜的中國音樂人 [65] 
洪辰瑤
《最強大腦》選手、小紅書80萬粉絲博主 [50] 
董泠歌
導演 [69] 

西交利物浦大學所獲榮譽

所獲榮譽
時間
名稱
2011年11月
中國教育盛典最具影響力中外合作院校 [27] 
2019年12月
美通社"2019年新傳播年度大獎——品牌傳播獎" [28] 
2021年12月
WAN 世界建築新聞大獎未來教育類別前三名 [30] 
2022年1月
“最佳企業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倡議”獎 [29] 
2023年5月
十五屆“中國鋼結構金獎” [31] 
2023年12月
其“學習超市——全民終身學習平台”作品獲得由創新中心頒發的“高等教育數字化先鋒案例獎” [67] 
2024年5月
授予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蘇南中心“培訓基地”銅牌 [6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