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使兼送孟學士南遊

鎖定
《西使兼送孟學士南遊》是唐朝詩人盧照鄰創作的一首贈別詩。該詩通過敍述自己將與友人別離各奔西東和臆想離別之後的情景,表達了作者羈旅之愁與送別友人之悲交織在一起的複雜之情,和自己雖未獲功名卻仍積極進取的樂觀向上精神。全詩採用了情景交映、虛實結合等手法,語言流暢自然,一氣呵成而又起伏跌宕。 [1] 
作品名稱
西使兼送孟學士南遊
作    者
盧照鄰
創作年代
唐朝
作品出處
《全唐詩》 [2] 
作品體裁
五言排律

西使兼送孟學士南遊作品原文

西使兼送孟學士南遊
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東
相看萬餘裏,共倚一徵蓬
零雨悲王粲,清樽別孔融
徘徊聞夜鶴,悵望待秋鴻
骨肉胡秦外,風塵關塞中
唯餘劍鋒在,耿耿氣成虹 [2] 

西使兼送孟學士南遊註釋譯文

西使兼送孟學士南遊詞句註釋

⑴西使:出使西方。孟學士:即孟利貞。《舊書》本傳:“受詔與少師許敬宗……等撰《瑤山玉彩》五百卷,龍朔二年奏上之。累轉著作郎,加弘文館學士。垂拱初卒。”學士,指在學之士,學者。南北朝以後,以學士為司文學撰述之官。唐代翰林學士亦為文學侍從之臣。南遊:遊歷江南。
⑵地道:隘道,此當指長江三峽一帶狹窄處。巴陵:郡名,唐改嶽州為巴陵郡,治所在巴陵(今湖南嶽陽市)。
天山:指橫亙在今肅、青海一帶的祁連山,匈奴人稱天為祁連;唐時稱伊州(今新疆哈密)、西州(今新疆吐魯番東南)以北一帶山脈為天山。弱水:古人稱淺水或不流舟楫的河流為弱水,意為水弱不能勝舟;傳説甚至有不勝芥或不勝鴻毛的。古籍所載弱水甚多,這裏指西北絕遠之處,即今青海一帶。
⑷萬餘(yú)裏:一萬多里,極言其遠,非指實有裏數。餘,同“餘”。
⑸倚:倚靠。徵蓬:蓬草,也叫飄蓬、飛蓮,枯後根斷遇風飛旋,用以比喻經常遠行的人。
⑹零雨:下雨。化用西晉詩人孫楚《徵西官屬送於陟陽侯作詩》“晨風飄歧路,零雨被秋草”兩句意。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西南)人,東漢末文學家、詩人,“建安七子”之一。這裏代指王勃
⑺清樽:清酒一杯。清,指酒。樽,酒器。孔融:字文舉,魯(今山東曲阜)人,孔子第二十代孫,官至北海(今山東昌樂西)相,故世稱孔北海,東漢末年文學家、詩人,“建安七子”之一。這裏以孔融比喻孟學士。
⑻徘徊:往返回旋的樣子。夜鶴:鶴夜裏鳴叫。
⑼悵:失意,懊惱。鴻:大雁,季候鳥,秋來冬去,有鴻雁傳書之説。
⑽骨肉:比喻至親。胡秦外:指詩人家鄉幽州范陽。胡,古代對北方和西方各少數名族的泛稱。秦,古邑名,即秦城、秦亭,在今甘肅清水縣東北。秦代祖先非子始封於此,是秦的最早都邑。
⑾風塵: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也指污濁、紛擾的生活。這裏的風塵指仕宦。關塞:關山要塞,指出入的要道。
⑿唯:唯獨,只有。劍鋒:寶劍的鋒刃,代指寶劍,這裏指胸中抱負。
⒀耿耿:光明的樣子,這裏用來形容“劍鋒”的光芒。 [3-5]  [6] 

西使兼送孟學士南遊白話譯文

(孟學士)要通過三峽前往巴陵的北邊,(而我)經過天山到達弱水的東邊。
我們所去的地方都有萬里之遙,此次分別我倆都像飄蓬一樣行蹤不定。
自己西去像王粲避難荊州一樣,孟學士南遊像孔融賦閒在家一樣。
往返回旋能聽到鶴在夜裏鳴叫,悵然若失地望着大雁秋來能帶去信息。
分離的至親還在家鄉,我還在辛苦行走在關山要塞之中。
自己雖讀書未獲功名,但積極進取的志氣並未泯滅。 [1] 

西使兼送孟學士南遊創作背景

唐高宗顯慶五年(660年),盧照鄰奉命調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即將離開長安之時,適逢因編撰《瑤山玉彩》五百卷有功而累轉著作郎加弘文館學士的友人孟利貞遊江南,於是創作該詩贈予好友。 [7-8] 

西使兼送孟學士南遊作品鑑賞

西使兼送孟學士南遊文學賞析

該詩是一篇感情真摯濃郁的友情詩。詩的前四句是説即將與友人離別,友人孟學士將要南下湖湘,此行可能經過狹窄陡峭的長江三峽,而自己則要西出塞外,與友人天各一方,相距萬里之遙,故不勝悲傷。這幾句筆力蒼勁飛動,寫得很有氣勢,特別是開頭兩句,場面開闊宏大。
“零雨悲王粲”一句中的王粲是東漢末詩人,“建安七子”之一。這裏代指王勃。唐人詩中用典,多喜用今人與前代名人同姓者比附,此即一例。這句是因王勃被貶斥而生悲傷借愛之情。“清樽別孔融”中的“孔融”是東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這裏當代指孟學士,以其才能、好客喜士與孔融相似而設喻。兩句用典,一以姓同而比,一以事類,都很貼切身份。“徘徊”兩句是設想之辭,説自亡與孟學土分別後將會徹夜不眠,望眼欲穿,等待大雁把信捎來。“骨肉”兩句亦寫別後情狀,唯“胡秦外”與“關塞中”措語略嫌重複,只涉自己“西使”,而未切友人“南遊”,但從通篇來看,不過是白璧微遐。
最後兩句説劍鋒耿耿,一則是比喻友人一腔正氣,充沛天地。同時也暗示出自已“抱劍欽專”,“但令一顧重,不餒百身輕”(《劉生》),為國家蕩平外寇、剷除奸佞的凌雲壯志。
該詩送人而兼寓自已襟懷抱負,故題旨就比一般單純寫送別的詩深刻,特別是最後兩句,使全篇陡然一振,豪情洋溢,託興深遠,就更非一般小兒女態臨歧沾襟、悽楚傷感之作可比了。 [5] 

西使兼送孟學士南遊名家點評

明朝詩人、文藝批評家、詩論家胡應麟詩藪》:“凡排律起句,極宜冠裳雄渾,不得作小家語。唐人可法者,盧照鄰: ‘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東。’駱賓王: ‘二庭歸望斷,萬里客心愁。’杜審言: ‘六位乾坤動,三微歷數遷。’沈儉期:‘閶闔連雲起,巖廊拂露開。’此類最為得體。” [9]  [10] 
明朝詩論家許學夷詩源辯體》:初唐五言,雖未成律,然盧照鄰“地道巴陵北”、駱賓王“二庭歸望斷”及陳子昂“日落蒼江晚”三篇,聲體盡純而氣象宏遠,乃排律中翹楚,盛唐諸公亦未有相匹者。 [11] 
明末清初文學家唐汝詢唐詩解》:“遍讀盧集,温雅俊整,此詩(《西使兼送孟學士南遊》)為冠。” [11] 
明末清初書畫家、文學家周珽《唐詩選脈箋釋會通評林》:“雅調精語,無限低徊,真老作家。 郭溶日:敞明中眼界特高。 陸時雍日:嚴緊。”
明末清初學者仇兆鰲《杜詩詳註・嚴公廳宴同詠蜀道畫圖得空字》:“當時四傑之詩,盛傳於世,杜公亦每用其句法。如盧照鄰‘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東’。……此‘劍閣星橋北,松州雪嶺東’”所自來也。” [10] 
清朝詩人、學者沈德潛唐詩別裁》: “前人但賞其起語雄渾,須看一氣承接,不平實,不板滯。”“‘骨肉胡秦外’一句言不相關。” [9]  [10] 
清散文家、詩人姚鼐《五七言今體詩鈔》:“四句出於尹式而勝之(首四句下)。” [11] 
清朝學者盧麰、學者王溥《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陳德公日:首末四韻,爽亮沉雄,中二稍為率直。四傑筆法多爾。 人手領清西南二緒,向後抒寫情景便彼此共之。南遊而翻言北,西使而故日東,造語特別。 [11] 

西使兼送孟學士南遊作者簡介

盧照鄰(約632-695),字升之,自號幽憂子,幽州范陽(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唐朝詩人,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傑”。盧照鄰工詩,尤其擅長七言歌行,對推動七古的發展有貢獻。著作有《盧升之集》(一稱《幽憂子集》)。 [12-13] 
參考資料
  • 1.    肖劍主編.《唐詩鑑賞大典》:長征出版社,1999.11:第51頁
  • 2.    黃勇主編.《唐詩宋詞全集 第1冊》: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07:第145頁
  • 3.    陶敏編撰.《全唐詩人名考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08:第21頁
  • 4.    趙建莉選析.《初唐詩歌賞析》:廣西教育出版社,1990.09:第66-67頁
  • 5.    霍松林主編.《古代言情贈友詩詞鑑賞大觀》: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08:第796-797頁
  • 6.    陳書良主編;羅敏中,肖希鳳選注.《初唐四傑》:嶽麓書社,2000.10:第288頁
  • 7.    彭慶生著;韓經太,陳亮編選.《彭慶生文集》:新華出版社,2018.12:第75頁
  • 8.    (唐)盧照鄰著;任國緒箋註.《盧照鄰集編年箋註》: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08:第165-166頁
  • 9.    呂來好編著.《古代送別詩詞三百首》: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4.09:第48頁
  • 10.    周蒙,馮宇主編.《全唐詩廣選新注集評 1》:遼寧人民出版社,1994.08:第191-192頁
  • 11.    陳伯海主編;孫菊園,劉初棠副主編;陳伯海書系主編;朱易安,查清華副主編.《唐詩匯評 增訂本 1》: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1:第74頁
  • 12.    周曲編著.《中外人文大講堂》:中國華僑出版社,2017.06:第272頁
  • 13.    張志英.《唐詩宋詞全鑑 珍藏版》:中國紡織出版社,2017.06:第5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