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裝甲汽車

鎖定
在很多革命歷史題材影片中,經常能看到一些外形怪異、火力猛烈的戰車,它們在片中常被稱為“裝甲車”或“鐵甲車”。
這些車輛的學名是裝甲汽車,它們不僅是陸軍機械化裝備的始祖,也一度是各國陸軍的重要力量。
中文名
裝甲汽車
別    名
鐵甲車
特    點
外形怪異
屬    性
陸軍機械化裝備

裝甲汽車簡介

就在最近二、三年裏,一種外形與“內在”神似當年裝甲汽車的新型軍用車輛,迅速且大量地出現在以駐阿富汗伊拉克部隊為主的各國陸軍海軍陸戰隊的序列裏。雖然各國對它們的稱謂不同,如“輪式裝甲輸送車”、“防地雷反伏擊車”、“機動步兵車”、“多用途輪式裝甲車”、“防雷裝甲車”、“裝甲巡邏車”、“裝甲高機動車”等,而且隨着越來越多的國家為其軍隊研製和裝備這類車輛,它們的名字還在繼續增加中。但這些車輛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車頭和底盤改自軍用越野卡車,採用現成的越野卡車發動機,駕駛室佈置也與普通軍用卡車完全相同;絕大多數採用防彈玻璃車窗且無裝甲防護板,無火控系統和夜戰能力(只有極少數型號例外),只在車頂上裝一個比較簡單的機槍炮塔;載員艙有幾分像步兵戰車,卻多開有傳統步兵戰車(無論履帶式還是輪式)沒有的車窗和側窗;這些車輛的防護雖然對於穿甲彈和破甲武器來説頗為脆弱,卻能有效抵禦地雷和各種爆炸物,以及子彈和炮彈破片對車內乘員的殺傷。這些都與當年的裝甲汽車有諸多相通之處。

裝甲汽車各國情況

俄羅斯 俄羅斯卡馬斯聯合汽車生產集團以“卡馬斯”-4326型越野卡車為基礎推出的BPM-97“射擊”輪式裝甲輸送車,或許是當今世界上火力最強的新型裝甲汽車。BPM-97大量採用成熟的軍、民用零部件,全長6.82米,寬2.5米,高2.24米,戰鬥全重10.44噸,乘員3人(車長、駕駛員及炮長),載員6~8人,最大公路速度達90公里/時,最大行程1100公里,0~60公里/時的加速時間不超過35秒,最小轉彎半徑9米,十分有利於戰術機動及在城市街道內執行作戰任務。此外,BPM-97還可牽引拖車或火炮,牽引重量為7噸(公路)或5噸(越野)。該車的車體和炮塔都採用高強度裝甲板焊接結構,車體主裝甲厚度達16毫米,且具有良好的防彈外形,車體斜上裝甲可抵禦300米距離上12.7毫米穿甲彈的攻擊,斜下裝甲及車體後部可抵禦任何距離上7.62×54毫米大威力步機彈和炮彈破片的攻擊。車底部分還進行了加強防護,採用了防地雷性能良好的“V”形結構設計,能有效致偏車底爆炸物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此外,設計人員還將該車的防彈主油箱安置在駕駛艙底部,使之能夠在前輪引爆爆炸物時對駕駛員及車長起輔助防護作用。

裝甲汽車俄羅斯

BPM-97車體中部安裝一個單人炮塔,炮長位於炮塔吊籃正中央。炮塔頂部設置有三具TNPO-115型晝夜間潛望鏡和帶有紅外大燈的夜間廣角瞄準具供炮長觀察、瞄準。可選擇安裝在炮塔上的武器包括:“懸崖”12.7毫米大口徑機槍、AG-17外置式30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和AT-4反坦克導彈發射裝置;卡馬斯集團改進的火力增強型則在炮塔上配備了2A72型30毫米機關炮和7.62毫米PKT並列機槍;BPM-97的炮塔兩側各裝有三具煙幕彈發射器,可在必要時發射煙幕以增強車輛的生存能力。
BPM-97及其火力增強型目前已裝備俄羅斯內衞部隊邊防部隊海軍陸戰隊和戰略火箭軍的一些輔助單位亦有少量購買。此外,該車還得到了哈薩克斯坦的訂單,伊拉克南非孟加拉等國也對其表示了濃厚的興趣。雄心勃勃的卡馬斯集團已制定了一系列BPM-97發展型號及變形車的計劃,包括步兵戰車自行迫擊炮、裝甲通信指揮車、裝甲救護車和裝甲消防車等。
美國 在伊拉克“治安戰”中飽受“路邊炸彈”之苦的美軍也迎來了他們的新坐騎——各種型號的“防地雷反伏擊車”(MRAP)。自從2007年起,這些新型裝甲戰車越來越多地取代了機動性高卻十分脆弱的“悍馬”,出現在巴格達街頭,駐阿富汗美軍也已批量裝備了MRAP。

裝甲汽車美國

最初,美軍高層對引進這些外形奇特、裝甲厚實卻又略顯笨重的車輛反響一般,五角大樓對是否同意由駐伊拉克西部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指揮官們率先提出的購買MRAP的要求遲疑不決。然而,隨着用來襲擊美軍的簡易爆炸裝置變得越來越精緻,威力也越來越大,2006年年底,新上任的美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終於批准為駐伊美軍裝備這種單價高達100萬美元的獨特戰車。需要説明的是,防地雷反伏擊裝甲車並不是一個型號甚至一個種類的裝甲車,而是對三個類型、多種型號車輛的總稱,包括MaxxPro、輕型“凱門鱷”、RG-31、4×4型RG-33四款可攜帶6名乘員的“用於巷戰的防雷通用車輛”(MRUV);“凱門鱷”和6×6型RG-33兩款可運輸10名乘員的“聯合爆炸物處理快速反應車”(JERRV);“水牛”和“美洲豹”兩款可乘坐12名乘員的掃雷、清障專用車;未來還可能出現MaxxPro+、改進型“凱門鱷”和RG-33、“公牛”等防護能力更強的型號。另外,MRUV選型中的兩個失敗的型號——“戈藍”和“阿爾法”,也小批量生產了一部分,並裝備了美國海軍罪案調查處、聯邦調查局、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等執法部門。
雖然性能與用途不盡相同,但無論是何種類型、哪個型號的防地雷反伏擊車,都是以越野卡車為基礎發展而成。MaxxPro來自國際7000重型卡車,“凱門鱷”源於美國陸軍中型戰術卡車,RG-31和RG-33則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於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在南非和津巴布韋為防地雷而專門製造的加固卡車演化而來。所有型號的防地雷反伏擊車,車體均採用防爆炸、抗衝擊設計,具有厚實的裝甲和良好的防彈外形,可以有效抵擋伊拉克反美武裝普遍使用的大威力槍彈——7.62×54毫米大威力步機彈以及炮彈破片,為了抵禦大威力“路邊炸彈”的破片和衝擊波,還有已經在伊拉克反政府武裝組織中氾濫的RPG-7型反坦克火箭筒的攻擊,防地雷反伏擊車可以加裝幾乎覆蓋車體的附加裝甲和格柵裝甲。為了抵禦地雷和大威力“路邊炸彈”,所有防地雷反伏擊車的車底防護也得到了加強並採用了“V”形結構設計。
各型MRUV和JERRV的車體頂部都可以安裝包括12.7毫米M2大口徑機槍、7.62毫米M60通用機槍和40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在內的各種武器。在伊拉克執行任務時,駐伊美軍更多地在車體頂部加裝一個由防彈鋼板和防彈玻璃構成的半封閉射擊/觀察堡,在射擊/觀察堡的武器架上安裝這些武器。另外,所有型號的防地雷反伏擊車上都裝有多種信號干擾裝置,以破壞反美武裝對遙控爆炸裝置的控制,畢竟能“不被炸”比“能扛炸”更安全。
德國 歐洲和“準歐洲”盟國,也都紛紛推出了多種外形和作用類似的MRUV,並且把它們推向國際市場,其中的一些型號甚至還獲得了美國的訂單,比如德國的“澳洲野犬”2型全防護車。

裝甲汽車德國

説到“澳洲野犬”2,就不得不説“澳洲野犬”系列全防護車。本世紀初,德國克勞斯-瑪菲威格曼(KMW)公司自籌資金(德國防務技術和採辦部的聯邦辦公室提供了部分研製經費)研製了“澳洲野犬”1全防護車,隨後該車被德國陸軍採用,命名為ATF。德國陸軍先後訂購了3批共計147輛“澳洲野犬”1,全部配備給駐巴爾幹和阿富汗的北約多國穩定部隊中的德軍部隊。
在使用了一段時間“澳洲野犬”1之後,德陸軍對生產商提出生產具有更大載荷和空間、更優異的防護性和機動性,並且能夠達到歐洲環保最新規定的新型車輛的要求。KMW公司很快研製出尺寸更大、性能更高、功能也更全面的“澳洲野犬”2全防護車。需要説明的是,“澳洲野犬”2是與“澳洲野犬”1定位完全不同的兩種車輛,後者尺寸比較小,只能搭載4名乘員,德國陸軍計劃用來替代“澳洲野犬”1的是規格類似的GeFas未來裝甲戰車。
“澳洲野犬”2全防護車採用了由梅塞德斯-奔馳公司開發的U-5000型4×4越野卡車底盤,搭配的梅塞德斯-奔馳柴油機完全滿足歐洲3號排放標準。該車具有全封閉式乘員艙,車長和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6名乘員座椅位於後部(3個座椅向後,另外3個向前),乘員通過車體兩側的車門上下車,當車輛在斜坡上時,則需要使用專門設備幫助開關車門;防彈/防崩濺玻璃為乘員提供了車前、側方向良好的視野,駕駛員還配備了後視攝像機,有利於在城市環境下駕駛車輛。“澳洲野犬”2的乘員艙被做成類似MaxxPro防地雷反伏擊車的“膠囊形狀”,即防護裝甲安裝在乘員艙下,而不是底盤下,據説這種佈局可使車輛抵擋7公斤級別地雷的衝擊力。駕駛艙和載員艙都具有“三防”能力,也可以防禦7.62×54毫米大威力步機彈及炮彈破片的攻擊。另外,“澳洲野犬”2還降低了紅外信號特徵,據稱具有一定的隱身性能。
“澳洲野犬”2的武器系統可根據任務需要進行選裝,其基本配置為KMW研製的遙控武器站,可裝備一挺7.62毫米M240或12.7毫米M2機槍,也可換裝一部40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炮長可在車內進行瞄準、射擊。該車還配有轉向助力、停車加熱器、ABS防滑制動系統、泄氣保用輪胎、中央輪胎壓力調節系統、三防系統和空調系統,其配置可以與任何高級越野貨車相媲美。此外,“澳洲野犬”2全防護車還具有較高的數字化水平,具有指揮—控制系統,其中包括顯示車輛和部隊位置的平板顯示器;空中機動能力方面,一架C-130運輸機能夠同時運送兩輛。
由於載荷和內部空間較大,“澳洲野犬”2能夠執行多種任務,現已發展出人員輸送車、救護車、貨車、指揮控制車、防空車和前線觀察車6種車型。作為前線觀察車時,車輛將安裝可伸縮桅杆,桅杆上安裝有傳感器組、白光/熱成像觀察設備和護眼型激光測距儀等設備。
目前,“澳洲野犬”2已經交付在阿富汗執行“多國穩定任務”的德國部隊,澳大利亞也少量購買了一些,比利時則十分看好這種“新型裝甲汽車”,第一批就訂購了132輛,裝備世界各地的比利時“維持穩定部隊”。另外,美國的達信公司和通用動力公司地面系統分部也與KMW簽署了許可證生產協議。就在不久前,KMW還因為通用動力公司打算將自己按許可證生產的“澳洲野犬”2出售給以色列用於“鑄鉛行動”,與通用動力公司乃至美國政府鬧了些不愉快。2005年,KMW再接再厲,推出了改進型“澳洲野犬”2,進一步增大尺寸,乘員數量增至8人,並且可以加掛模塊化附加裝甲,提高了防護能力。德國和其他一些歐洲國家都已經表示將會採購改進型“澳洲野犬”2。
波蘭 另一個在美國發起的“反恐戰爭”中表現活躍的“歐洲盟國”——波蘭,也研製和生產了成系列的裝甲汽車,並將其命名為“野豬”。該車是波蘭AMZKutno特種車輛公司和波蘭國防部下屬的WITPIS裝甲暨自動技術研究院於2004年應波蘭政府“用於反恐作戰”的要求和資助開發的裝甲巡邏車,同樣具備新型裝甲汽車的所有特點。

裝甲汽車波蘭

“野豬”採用了意大利SCAM公司開發的SM55“全地形卡車”底盤,車長5.43米,車寬2.01米,車體高2.24米,載員6~8人。為了滿足“反恐作戰”的需要,“野豬”的底盤經過了裝甲加強,據稱“能防禦地雷擊穿車底板”。該車的車體裝甲(駕駛艙和乘員艙)可防禦7.62×54毫米大威力步機彈及炮彈破片,車窗與側窗也由防彈玻璃製成,“野豬”的車窗具有與BPM-97類似的裝甲蓋板,這在同類型號中是比較少見的。
“野豬”的車頂部裝有一個用薄裝甲板焊接而成的簡易炮塔,可選裝的武器包括一挺7.62毫米MG3M240M60或PK機槍、12.7毫米M2或Dshk機槍,也可以換裝一部40毫米榴彈發射器。出於節約成本的考慮,“野豬”沒有采用遙控武器站,只有簡單的人工操縱炮塔,不過這種情況在新型裝甲汽車中也是普遍現象。
“野豬”已經量產並裝備了波蘭憲兵部隊,波蘭為歐洲跨國軍事警察部隊組建的“遠征ZM營”也裝備了該車,而在北約快速反應部隊建制內的另一個“遠征ZM營”則配備了其改進型“野豬”2。“野豬”2的尺寸有所增大,乘員增至10~12人,防護性能和抗撞能力也有提高。駐伊拉克的波蘭軍隊也裝備了“野豬”2,隨着波軍分階段從伊拉克撤出,這些“野豬”2也分批移交給了“伊拉克新軍”。將來以美軍為首的各國軍隊撤走(這只是個時間問題)後,伊拉克很可能會變成“新型裝甲汽車的樂園”。美國打算購買近1.5萬輛防地雷反伏擊車,其中70%被用在伊拉克。駐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英國、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和愛沙尼亞軍隊裝備的各型防地雷反伏擊車總數也在1000輛以上,這還不包括“野豬”2、“澳洲野犬”2及其改進型,以及我們後面會提到的其他型號的新型裝甲汽車。
土耳其和以色列 作為兩個在地理上要屬於亞洲、但在國際事務和地緣政治中經常作為“歐洲國家”出場的“美國盟國”——土耳其和以色列,也在新型裝甲汽車上花了不少的功夫。

裝甲汽車土耳其和以色列

土耳其在地面武器方面的研製和生產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的發展可謂迅速,尤其是在對工業基礎的要求相對較低的輪式車輛方面。土耳其不僅自行研製了6×6和8×8系列輪式步兵戰車,還開發出了BMG裝甲偵察車和系列軍用卡車,並在BMG軍用卡車的基礎上發展出了新型裝甲汽車。雖然目前關於土耳其國產新型裝甲汽車的相關消息還比較少(不過這種技術含量説不上高、國家間競爭也不激烈、製造商卻急於搶佔市場的東西,相信很快就會有具體信息被披露出來),但從2009年土耳其防務展上的照片來看,BMG新型裝甲汽車的尺寸大致和改進型“澳洲野犬”2相當,載員艙的佈局與MaxxPro和“澳洲野犬”2十分類似,顯然具有很強的防地雷能力,也可以加掛模塊化附加裝甲,車載武器則是一挺裝有簡易護盾的7.62毫米MG3機槍。
薩達姆政府垮台後,盤踞在伊拉克北部和土耳其南部地區的“庫爾德工人黨”愈發活躍,已經形成“獨立王國”,而且多次揚言要在該地區“建立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國家”。由於伊拉克現政府完全無力控制北部地區,土耳其頻繁地出動軍隊對伊北部的“庫爾德工人黨”武裝實施跨境打擊。這種軍事行動有“常態化”的趨勢,土耳其開發新型裝甲汽車,可能也是出於為在庫爾德地區行動的部隊提供一種安全、靈活且低成本的運載工具的考慮。目前,在該地區活動的土耳其軍隊主要使用BTR-80A輪式步兵戰車,這種俄製戰車價格不低且依靠進口,在車臣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以色列亦十分重視新型裝甲汽車的研製和使用。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雖然廣泛參與了各國步兵戰車的開發和改進工作,但至今沒有為本國陸軍研製和裝備“佈雷德利”、“武士”之類的履帶式步兵戰車和“遊騎兵”、“斯特瑞克”一類的輪式步兵戰車,目前也看不出有相關的計劃(筆者認為這類武器並無保密的價值和必要)。以色列軍方從實際使用出發,主導開發了多種另類的戰車,其中就包括新型裝甲汽車。
以色列開發的第一款新型裝甲汽車是拉菲爾公司於2004年推出的“狼”式多用途裝甲車,該車採用美國福特公司的F550型4×4越野卡車底盤,車長5.75米,車寬2.38米,車高2.35米,基本型全重8噸;“狼”專門配置有兩種輪胎,一種適合在平坦的公路上行駛,一種則用於越野行駛;載員彈性也相當大,標準乘員為5人,但在應急情況下最多能搭載12人。“狼”同樣十分重視防地雷和反伏擊的能力,其模塊化裝甲組件能夠為載員艙(包括車底、車頂、側面、後部及車窗)、動力裝置和車輪提供全方位的防護,其中車窗除採用新型防彈玻璃外,還特別安裝了一層格柵式防護罩,以確保萬無一失。車頂可安裝(但不是所有“狼”的標配)拉菲爾公司開發的遙控武器站,可選裝一挺7.62毫米M240機槍、12.7毫米M2機槍或一部40毫米榴彈發射器。該遙控武器站的一大特點是採用全無線遙控,通過特殊的電磁裝置吸附在裝甲車頂部,從而無需鑿穿車頂安裝。目前,以色列國防部已訂購了100輛“狼”,全部裝備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執行任務的6個步兵連。
2008年8月,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又推出了新一代新型裝甲汽車——“山貓”,該車由捷克太脱拉越野卡車發展而成,採用4×4底盤,能容納12名全副武裝的士兵以及相應的後勤保障物資。“山貓”的底盤和載員艙佈局與MaxxPro以及“澳洲野犬”2完全相同。事實上,這種設計本來就是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先提出,後來出售給美、德兩國的相關企業的,而MaxxPro的裝甲鋼板也購自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由此可見以色列在這一領域的強大實力。“山貓”採用模塊化裝甲,具有3個級別的防護等級:第1級別防護等級能防禦7.62×54毫米穿甲彈;第2級別防護等級能防禦“簡易爆炸裝置”(IED)和14.5毫米穿甲彈;第3級別防護等級加掛反應式裝甲,能抵禦RPG-7一類聚能裝藥破甲武器和自鍛破片武器的攻擊。此外,“山貓”還配有熱煙幕發射裝置和“戰利品”主動防禦系統。“山貓”也裝備(作為標準配置)有拉菲爾公司開發的遙控武器站,性能與“狼”的相同。
“山貓”已經完成軍方測試並投入小批量生產,與“狼”一樣,“山貓”也將配備給部署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的以色列部隊。處於中東這片多事之地的以色列,在“用什麼武器對付什麼樣的對手”方面一直是比較清醒的,“狼”和“山貓”只適合用來對付“哈馬斯”之類缺乏有效反坦克武器的巴勒斯坦武裝(偶爾用大量炸藥摧毀“梅卡瓦”的“戰果”並不能改變整體反裝甲能力低下的情況,況且以色列不難獲得美國防地雷反伏擊車上使用的破壞遙控炸彈的信號干擾裝置),卻不會拿去和真主黨這樣擁有大量反坦克火箭武器甚至反坦克導彈的武裝組織交火。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大洋洲的兩個主要國家——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研發和裝備了大量新型裝甲汽車。其中,澳大利亞的4×4型“大毒蛇”機動步兵車在防護性能、運載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和舒適性等方面,均堪稱國際同類產品中的佼佼者,其廣泛裝備駐伊拉克阿富汗的澳大利亞部隊,是澳大利亞新組建的“新型摩托化步兵旅”的最主要車輛,而是還贏得了相當數量的國外訂單,成為能與美國MRUV、德國“澳洲野犬”2相提並論的國際主流新型裝甲汽車。

裝甲汽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大毒蛇”由位於澳大利亞阿德萊德的派利工程公司研製,愛爾蘭添尼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部份技術協助,並有法國和美國的軍事技術和汽車工業公司參與生產和銷售的步兵運載車輛。該車發展自一款愛爾蘭設計製造的越野卡車,澳大利亞陸軍稱“大毒蛇”為“機動步兵車”,以區別於裝甲和火力更強的輪式步兵戰車。雖然大量用於海外行動,但“大毒蛇”的設計初衷卻為澳大利亞軍隊在本土實施長途機動。在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部隊實施摩托化機動很可能需要長時間乘車,尤其是北部沙漠地區,環境乾旱、人煙稀少、晝夜温差大,這對步兵運載車輛的環境適應能力和舒適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毒蛇”戰鬥全重15噸,其最大速度100公里/時,最大行程1000公里,內部空間十分寬敞,能夠運載10名乘員及其個人裝備和食品連續行駛3天,乘員座椅也比其他同類型號更加舒適且方便休息,還裝有性能可靠的空調和淨水系統。
“大毒蛇”的底盤採用“V”形結構,具有較強的防地雷能力,所有車窗均為防彈/防崩濺玻璃製造,整車可防禦任何距離上7.62×54毫米步機槍彈的攻擊。相比之下,“大毒蛇”的火力以及對射手的保護比其他型號要弱一些,駕駛艙後方頂部的一個可以開啓的艙蓋口前端裝有一個槍架,可以安裝一挺7.62毫米M60M240機槍、12.7毫米M2機槍或一部40毫米榴彈發射器。乘員艙後方頂部也有兩個可以開啓的艙蓋,艙蓋口前端也各裝有一個槍架,可以安裝一挺5.56毫米“米尼米”機槍。這些射擊位置並未採取任何防護措施,目前也沒有消息顯示澳大利亞或其他國家的“大毒蛇”有安裝遙控武器站的計劃。不過由於“大毒蛇”的車體大,因此具有足夠的升級空間,加裝簡易炮塔或遙控武器站都沒有多少技術難度。
前面已經説過,“大毒蛇”並不是專門為“反恐戰爭”而設計的,而是作為澳大利亞“新型摩托化步兵旅”最主要的運載車輛,少量配備給“新型摩步旅”的“皮蘭哈”則作為重點突破和火力支援戰車使用。澳大利亞陸軍還有戰鬥力更強的“新型機械化步兵旅”,採用LAV-25“皮蘭哈”輪式步兵戰車作為主要運載車輛,但由於裝備採購和維護的開銷更高,因此澳大利亞才組建了成本較低的“新型摩托化步兵旅”。當然,從“實用”的角度上看,現在最適合“大毒蛇”的地方無外乎就是阿富汗和伊拉克。除了澳大利亞以外,其他兩個購買“大毒蛇”的國家——英國和荷蘭,都將它們交給了駐阿富汗的部隊,駐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澳大利亞軍隊也是兩支以“大毒蛇”為主力、輔以少量“皮蘭哈”的“特遣隊”。英國和荷蘭各購買了100輛以上的“大毒蛇”,使其成為銷量僅次於MRUV和“澳洲野犬”2的新型裝甲汽車。
另一個大洋洲的主要國家新西蘭,也為其陸軍開發了新型裝甲汽車——“重挽馬”。“重挽馬”是新西蘭車輛技術公司(ALT)於2005年推出的裝甲防護車,已經獲得新西蘭陸軍60輛以上的訂單。
“重挽馬”是一系很有意思的車輛,不僅因為它採用了新型裝甲汽車中不多見的6×6底盤,更因為“重挽馬”系列竟然發展出了傘兵突擊車。2004年,ALT推出了“重挽馬”6×6全地形越野卡車並於當年年底獲得了新西蘭陸軍首批20輛的訂單,截止2005年4月,新西蘭陸軍共訂購了310輛“重挽馬”系列車輛,其中包括由越野卡車改造而成的野戰指揮車、野戰救護車、“班組武器運送車”等變型車。令人驚奇的是,ALT還開發出了“重挽馬”骨架式傘兵突擊車,可以通過C-130“大力神”運輸機空投或用CH-47“支奴幹”直升機吊運。
2005年初,ALT推出了“重挽馬”裝甲防護車。該車的基本外形相比全地形越野卡車幾乎沒有變化,只是在“重挽馬”卡車的基礎上加強了裝甲防護並且用薄鋼板(據説是新型合金裝甲鋼板)焊接出了載員艙,載員艙內有4個獨立座椅和2張長椅(位於車體後部兩側),因此乘員數量應當在8~10人之間。“重挽馬”的結構比較簡單,底盤並未作重新設計,只是增加了有一定防地雷能力的車底裝甲,因此防地雷能力可能會比MRUV、“澳洲野犬”2和“山貓”等型號要低。“重挽馬”的武器配置比較簡單,只在乘員艙頂部一個可以開啓的艙蓋口前端設置了一個槍架,不過槍架上的標配是12.7毫米M2重機槍,所以“重挽馬”的火力倒不比其他同類低。和“大毒蛇”類似,“重挽馬”目前並沒有為射手提供任何防護,也沒有安裝遙控武器站的計劃。
新西蘭陸軍現已裝備了60輛武裝型“重挽馬”裝甲防護車,新西蘭警察部隊則採購了更多不安裝武器的“重挽馬”裝甲防護車。英國陸軍也通過美國的一家公司採購了少量武裝型“重挽馬”裝甲防護車,用於駐阿富汗的英軍部隊。英國在購買新型裝甲汽車方面興趣廣泛,不僅有本國BAE公司旗下交通和防護分公司開發的“凱門鱷”系列、地面系統公司開發的RG-33和參與開發的RG-31,還採購了美國的“美洲豹”、澳大利亞的“大毒蛇”和新西蘭的“重挽馬”,數量和品種都僅次於美國。

裝甲汽車相關評論

與生物進化史上一種生物滅絕後不可能在自然條件下重新出現不同,在技術的發展過程中,一些曾經消失的事物在若干年甚至更長的時期過後以另一種形式再次出現的例子,即使不能説“屢見不鮮”,也可以説是時有發生。軍事技術上也不例外,二戰德軍式樣的鋼盔成為現代頭盔的典範;一度銷聲匿跡的“瓦爾特”型潛艇,成為時下流行的AIP潛艇的先祖;二戰後就基本絕跡的“雷擊艦”,有了“導彈艇領艦”這樣的“後代”……而當代的各種外軍新型裝甲汽車也與歷史上的裝甲汽車相似,由卡車改造而來。而且為了提高防護能力,大多數新型裝甲汽車的車頭部分經過重新設計,比作為原型的軍用卡車突出許多,卻和歷史上的裝甲汽車長得更相似了。在使用方式上,兩者也有很多相似之處,歷史上的裝甲汽車常常用於鎮壓暴動和起義,新型裝甲汽車則被用來應對“反恐戰爭”中的“治安戰”。與當今各國在開發大多數武器裝備時彼此競爭激烈相比,新型裝甲汽車的研製者之間卻經常能“團結協作”,甚至出現很多已經自行生產和裝備了新型裝甲汽車的國家,還去購買他國同類產品的“互助場面”。這可能是因為裝備新型裝甲汽車的國家絕大多數都是參與到“反恐戰爭”中的“盟國”,而新型裝甲汽車主要也就是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使用,短期內不大可能發生新型裝甲汽車之間的戰鬥的緣故。
事物總是在不斷變化發展之中的。在2008年法國薩託利防務展上,法國奈克斯特公司展示了新研製的“艾瑞維斯”多用途輪式裝甲車。這種由“烏尼莫格”4×4越野卡車發展而來的新型裝甲汽車的最大速度可達120公里/時,車體可抵禦14.5毫米重機槍子彈在任何可抵禦距離上的攻擊,配置的遙控武器站可以安裝20毫米機關炮,這樣的性能在同類產品中可謂十分突出。作為迴應,德國克勞斯-瑪菲威格曼公司很快就宣佈將與意大利依維柯公司聯合研製更先進的全防護車,另一些國家也躍躍欲試,技術上的競爭已經悄悄展開……
而在一些西方國家的軍隊眼中,由新型裝甲汽車組成的“新型摩托化步兵部隊”,作為空中和公路機動能力超過輪式步兵戰車、僅次於高機動車,但戰場生存能力要遠大於脆弱的高機動車的機動載具,而且乘員舒適性比輪式步兵戰車好許多,適合長時間乘坐,駕駛員視野相當於普通卡車,也比輪式步兵戰車更開闊,方便長距離駕駛,儼然是快速反應部隊的理想坐騎之一。德國陸軍已經組建了由“澳洲野犬”1和改進型“澳洲野犬”2組成的信息化快速反應部隊,未來將換裝GeFas未來裝甲戰車和KMW更新一代的全防護車,俄羅斯和波蘭也有分別以BPM-97“射擊”和“野豬”為運載工具的新型機動部隊。
事實上,當代新型裝甲汽車的功能已經日益多樣化。俄羅斯的BPM-97“射擊”和德國的“澳洲野犬”2都已經有多種變形車或相應的發展計劃。如果把世界各國的各種新型裝甲汽車的變形車(包括規劃中的)型號一一列舉,我們可以發現指揮控制車、偵察車、反坦克導彈發射車、防空車、工程車、迫擊炮車……其品種已經基本覆蓋了“斯特瑞克”家族的所有系列。也就是説,將來完全可能出現以新型裝甲汽車及其變形車組成的、作戰效能可以與“斯特瑞克”旅相比肩的新型摩托化步兵部隊。與履帶式和輪式步兵戰車相比,新型裝甲汽車的技術門檻要低得多,只要有説得過去的汽車工業,就可以開發出新型裝甲汽車。而越是缺乏研製履帶式和輪式步兵戰車能力的國家,越有可能寄希望於新型裝甲汽車。
如果我們把思路再打開一些,卡車馱載炮和自行火箭炮、由卡車運輸的無人機甚至“火力陰影”和“泰帆”一類的新概念武器“巡飛彈”,都可以成為新型摩托化步兵部隊編制內的武器,使其更具威力。另一方面,以新型裝甲汽車作為機動載具帶來了部隊整體成本的降低,就可以省下更多的錢購買新型單兵裝備,使士兵的個體生存能力進一步加強。目前西方諸國軍隊中,單兵裝備最好的正是那些駐伊拉克阿富汗的新型裝甲汽車部隊,無論是單兵PDA、軍用筆記本電腦、單兵夜視儀和先進的通訊器材等個人裝備,還是“標槍”、“長釘”之類的輕型反坦克導彈,加上前面提到的卡車炮無人機和“巡飛彈”,或許會使新型摩托化步兵部隊具有挑戰“斯特瑞克”旅甚至機械化部隊的戰鬥力。
曾經裝甲汽車從一戰的塹壕戰中走進歷史,又在二戰的鋼鐵洪流中消失;今天的新型裝甲汽車在“911”事件引發的“反恐戰爭”中誕生,並且和當年一樣發展和壯大。它們的將來會走向何方,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