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重機槍
- 外文名
- heavy machine gun
- 研製時間
- 1883年
- 發明者
- 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
- 釋 義
- 裝配有固定槍架的機槍
重機槍作用
編輯重機槍構成
編輯主要由槍身、瞄準裝置和槍架構成。
①槍身。為導氣式或槍管短後坐式,導氣裝置設有氣體調節器,可調節火藥燃氣流量以適應各種氣象、環境條件下的射擊。閉鎖機構多為槍機迴轉式,也有的採用槍機偏轉式、中間零件偏轉式或滾柱閉鎖式等。通常採用連發擊發機構,射手控制射擊彈數,實施短點射(3~5發)、長點射(5~8發)或連續射擊。具有較高的理論射速,一般為600發/分。槍管皆選用耐熱、耐磨的優質合金鋼材料。供彈方式多采用彈鏈供彈,並配有大容量彈鏈箱。一般採用威力較大的機槍彈和特種彈,如使用穿甲、燃燒、曳光以及組合作用的彈頭,以增加對目標的毀傷效果。
②瞄準裝置。配有光學瞄準具和夜視瞄準具。為了便於修正橫風造成的射彈偏差,或對地面活動目標射擊,多數重機槍都有橫表尺。
③槍架。多用杆式三腳架,也有的用輪式三腳架。杆式三腳架較輕,便於長途轉移搬運,架杆可調節火線高和調正槍身。輪式三腳架雖然較重,但適於在平坦地形上近距離機動作戰。槍架可進行平射與高射狀態轉換。槍身經適當改造,可作車載機槍、航空機槍或艦艇機槍等。
[1]
重機槍發展
編輯重機槍是輕武器發展史上出現最早的自動武器。
1884年研製成功第一挺以火藥燃氣為能源的馬克沁重機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較著名的有法國M1914式哈其開斯機槍。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較著名的有蘇聯DShK和美國M2HB重機槍。
早期的重機槍多采用水冷方式散熱,以減小持續射擊時槍管過熱對武器性能的影響,但因存在野戰供水困難、水蒸氣易暴露陣地、寒冷時水套容易結冰凍壞,以及中彈後漏水等缺點,後來改用氣冷或在槍管外壁加工出散熱槽、快速更換備份槍管等方法解決槍管過熱的問題。
隨着戰場上裝甲目標的逐漸增多,中等口徑的重機槍威力日顯不足。戰後重機槍向大口徑化、車載機動方向發展,而攜行使用的中口徑重機槍則逐步被通用機槍所取代。典型的有中國1989年式12.7毫米重機槍、俄羅斯KORD12.7毫米重機槍等。
重機槍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威力更大的大口徑重機槍向車載使用發展;攜行重機槍儘量減重;致力於新彈種的開發,研製具有穿甲、爆炸、燃燒等多種毀傷效應的彈藥,力求對有生目標和裝甲目標達到更好的毀傷效果。
[1]
重機槍中國
編輯中國自19世紀晚期開始使用機槍,所使用過的機槍是五花八門,列強國家的機槍都能在舊中國看到身影。最早使用的是加特林重機槍,其後各省和各派軍閥都想方設法的引進或者仿造外國機槍,其中使用比較多的有馬克沁重機槍,德國MG08重機槍,以及法國生產的機槍,國民黨軍隊還仿製過美國的重機槍以及德國的MG15重機槍。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抗日武裝還繳獲過很多日本的92式重機槍。
重機槍53式機槍
重機槍54式高射機槍
1954年為增強部隊的野戰防空能力仿製前蘇聯德什卡M36/46式高射機槍,生產了54式12.7毫米高射機槍並大量裝備部隊。54式高射機槍裝備後,進行了多處改進:去掉原槍管上的散熱片;在槍管上增設提把,便於槍管更換;重新設計了輕型三腳架,取消防盾和兩個輪子,重量從127.5千克減少到53千克,並定名為65式高射機槍槍架;高射瞄準鏡增加了副尺,使瞄準範圍擴大了一倍,並取消了“兩用測距尺”,改用望遠鏡測距。
重機槍56式班用機槍
1956年,參照蘇聯提供的圖紙、技術資料及樣槍,又生產出56式7.62毫米班用輕機槍。該槍最大射程2000米,有效射程800米,全槍重7.4公斤,戰鬥射速150發/分。1963年,對56式輕機槍進行了改進,生產定型56-1式輕機槍。
重機槍58式機槍
58式機槍仿自蘇聯RP46 7.62mm連用機槍,於1958年生產定型,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閉鎖片撐開式閉鎖方式。58式機槍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閉鎖片撐開式閉鎖方式,彈鏈、彈箱供彈,將彈鏈供彈機構取下後,可換裝53式輕機槍的彈盤供彈;採用可更換槍管。
重機槍67式機槍
經過十幾年的仿製過程後,北京工業學院、人民解放軍軍械研究所與有關軍工廠於1967年聯合研製成功一種輕重兩用機槍,命名為1967年式7.62毫米通用機槍或稱67式輕重兩用機槍。它是新中國自行研製並大量裝備軍隊的第一種機槍。在該槍基礎上,此後又推出性能更優的67-1式和67-2式通用機槍。它們伴隨步兵戰鬥,能對付地面有生目標、薄壁裝甲及低空飛行目標。機槍上的瞄準裝置可平射、高射,也能在夜間使用。
[2]
重機槍81式機槍
81式7.62毫米輕機槍是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個班用槍族中的輕機槍,它與81式自動步槍構成班用槍族,有65個零件通用。1981年設計定型,大量裝備部隊,81式機槍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閉鎖方式為槍機迴轉式,擊錘迴轉式擊發機,可以半自動單發和連發射擊;採用75發彈鼓供彈,其攻彈具能夠與81式自動步槍的30發彈匣互換。
重機槍QJZ89式機槍
QJZ89式12.7毫米重機槍是中國第一種以平射為主的大口徑重機槍,現已陸續裝備部隊。該槍首次採用槍管短後坐-導氣式混合式自動原理;機頭回轉閉鎖機構,供彈系統採用環型槓桿傳動機構;槍架採用球形鉸鏈結構;配有白光瞄準鏡和微光瞄準鏡。
重機槍77式高射機槍
77式12.7毫米高射機槍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種高射機槍,1977年設計定型,1980年生產定型,大量裝備部隊。 該槍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氣管直吹式導氣裝置;短閉鎖片強制閉鎖和滑脱開鎖式閉鎖機構;採用卡將機身與槍架連接;採用60發開式彈鏈節/箱供彈,實施連發射擊;平射瞄準具為準星照門式,立框式標尺,高射瞄準鏡為間易光學縮影環形瞄準鏡,放大倍率為2倍。
重機槍85式高射機槍
- 參考資料
-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
- 2. 中國67式機槍叱吒中東戰場 曾是世界最差重機槍 .新浪網.2015年11月18日[引用日期2019-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