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計量單位)

鎖定
裏,是長度計量單位。常用於計量地理距離,現在被稱為華里、市裏,一里等於500米,是中國古代使用的長度計量單位。
中文名
別    名
市裏
屬    性
計量單位

基本信息

1929年民國推行計量改革以來,一里特指一市裏,舊稱一華里。用於計算路程、地理距離。如:里程碑(設於路邊計算裏數的標誌)。裏作為計量單位,源於中國古代的井田制,井田制被廢除之後,由面積單位演化為長度單位

換算公式

一市裏=500米,一千米(公里)=1000米。一英里≈1609.344米,一海里≈1852米(公尺)。
交叉換算:
市裏
公里
英里
海里
一市裏(華里)
0.5
約0.31強
約0.27弱
一千米(km)
2
約0.62強
約0.54弱
一英里(mile)
約3.22弱
約1.61弱
約0.87弱
一海里
約3.704
約1.852
約1.15強
注:1海里(nautical mile)=子午線長度的兩倍÷360÷60≈1852.25-9.31cos(2δ)米。δ是緯度。當δ=0度,即在赤道上時,一海里的長度最短,為1842.94m;在兩極最長(δ=90度),為1861.56m。約在44度14分處,一海里等於1852m。

古文記載

《春秋·穀梁傳》宣公十五年(前594年):“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畝,公田居一。”
《漢書·食貨志上》:“理民之道,地著為本。故必建步立畝,正其經界。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方一里,是為九夫。”
《漢書·西域傳上》: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扜泥城,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
古文註釋:
《説文解字段注》引《穀梁傳》曰:“古者,三百步為裏。”
明《續文獻通考》卷108《樂8》載:“周以八尺為步”,“秦以六尺為步”,同時又引《律學新説》指出,二者是相等的。
《小爾雅·廣度》篇中載:“跬,一舉足也;倍跬謂之步。”

古制換算

井田制一里為九百畝。古人借面積單位作長度單位,隨着商鞅變法廢除井田制,一里的含義,逐漸由長寬各三百步的面積單位,變成距離三百步的長度單位。隋唐改一里為三百六十步,後沿用至明清未變。
相對於表面數據,歷代度量衡的實際值,存在不同程度變化。秦漢以六尺為步,一尺長約23釐米。隋唐以五尺為步,一尺長約30釐米。相比起來,人類步幅幾乎不變。一步(一左一右)基本是1.4~1.5米。

換算表一

根據歷代尺長計算結果,如表格所示:
時期
一尺長度(換算單位:釐米)
一里(換算單位:米)
註釋
商周
約16.95(標準值)
約406.8(推算)
後世推算:一步約八尺餘(約135.6釐米)
秦漢
約23.1(標準值)
約415.8(標準)
一步六尺(約138.6釐米),一里三百步
隋唐
約30(取整,或29~31)
約540(標準)或530
一步五尺(約一米五),一里三百六十步
明清
約32(取整,或31~33)
約576(清光緒34年)
沿用隋唐制度,新數據為清末(1908年)測定
現代
約33.33……(一米等於三尺)
500
一里等於一千五百尺
注:據史料稱唐長安城周長為67裏,今考古實測約35.5公里摺合唐代一里為530米。雖然秦漢一尺標準取值為23.1釐米,但考古實測結果基本為23~23.7釐米,隋唐尺長也有類似情況。

換算表二

如果拋開尺長,直接以步幅來計算,結果如下表所示:
步幅
三百步為裏
三百六十步為裏
註釋
一步1.4米
420米
504米
秦漢六尺一步
一步1.45米
435米
522米
先秦六尺四寸一步
一步1.5米
450米
540米
隋唐五尺一步
一步1.47222……米
略……
530米
根據唐長安城推算

方圓一里

井田制一里為九百畝(300步*300步/100平方步)。也就是呈正方形時長一里寬一里。
井田制被廢除以後,裏畝制度發生不同變化。其中,一畝實際值僅僅是變大。而一里的含義,則因為古人借面積單位作長度單位,由長寬各三百步的面積單位,變成距離三百步的長度單位。但方圓一里的含義,仍然是一平方里,簡稱一方里。不過,隨着畝制變化,方圓一里的面積僅等於540畝(360步*360步/240平方步)。

井田制與裏坊制

中國古代城市居民聚居之處。又名閭里、坊。裏的平面一般呈方形或矩形,圍以牆,設里門出入,裏內排列居民住宅。裏原為農村的聚居形式,後移入城市。裏坊制城市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盛於西漢至唐代。西漢長安城有160閭里,分佈在城北及長樂宮未央宮之間。北魏景明二年(501),洛陽城築裏323個,每裏300步見方。隋唐改稱城內裏為坊。隋唐長安城有110坊,坊內闢十字街或橫街,佈置巷曲。北宋以後,陸續拆除城牆,封閉式的裏坊制至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