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蚤目

鎖定
蚤目(Siphonaptera)是節肢動物門、有顎亞門、六足總綱、昆蟲綱、有翅亞綱的一個目。是一類體型側扁,以吸血為生的全變態昆蟲。該目昆蟲成蟲一般體小(幾毫米,個別可達10餘毫米),光滑,黃至褐色。體肢着生向後的鬃刺或櫛,藉以在動物毛羽間向前行進和避免墜落。其針狀具刺的口器適於穿刺動物皮膚,以利吸血,甚至起固定於動物皮內的作用。
中文名
蚤目
拉丁學名
Siphonaptera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蚤目
領    域
生命科學

蚤目形態特徵

蚤目具有刺吸式口器且無翅,是昆蟲綱中一冷較小的目,也是一個十分特化的目,俗稱虼蚤或跳蚤,簡稱蚤。全世界已記載約2050餘種,我國已記錄700餘種。
成蟲體型微小,能爬善跳,體壁堅韌,體表多鬃毛,身體側扁,黑棕色或黑褐色,觸角棒狀,口器剌吸式,無翅,後足發達,為跳躍足。
完全變態。幼蟲為蠕蟲型,白色或淡黃色,咀嚼式口器,取食有機物碎屑或成蟲糞便。胸,腹部無足,僅尾節上有1對短小的臀足。幼蟲老熟後吐絲結繭,並在其中化蛹,蛹為離蛹。
雌雄蟲均吸血,耐飢餓能力較強。一般情況下,雌蚤需吸食正常宿主的血後,才能交尾產卵。一隻雌蟲能產卵數百粒,產卵期可延續數月之久。卵散產於鳥和哺乳動物的巢穴、糞堆、居室牀蓆或地板、牆角的塵土中。幼蟲活潑,生活在陰濕的地面、縫隙等處,取食成蟲的糞便或宿主的皮屑等。幼蟲期2-3周,3個齡期。多數種類僅成蟲吸血時才到宿主身上。成蟲刺叮,吸血後引起宿主劇烈瘙癢,還能傳播鼠疫、鼠源性斑疹傷寒、絛蟲等多種疾病 [2] 

蚤目生活習性

該目昆蟲尋找宿主,通常是在宿主棲息的洞巢內,但在宿主離棄或侯鳥遷出以及失足“異鄉”的環境下,它們在短距離內依賴觸覺(温暖、氣流等)、嗅覺(二氧化碳、體臭等)、或視覺(掠影)接近和找到宿主。有些善跳的蚤種能直跳橫躍約200倍於體長的距離。另外一些居高棲巢或特殊環境的蚤種,與其跳躍,毋寧爬行更為安全,甚至還有個別完全不能跳的蚤種。
該目昆蟲經常遷移和轉換宿主。宿主竄洞、散居、季節性遷徙、洞道交叉、染病死亡、互相殘食、猛獸猛禽和人類的捕獵,以及蚤類自身的遷移、離屍和散佈等,均為蚤類遷移和更換宿主(個體或種類)提供了機會,特別是宿主染疫死亡和蚤類的離屍活動具有人畜動物間流行病學的意義,值得人們重視。

蚤目相關信息

蚤目昆蟲通稱跳蚤,體小型,成蟲體長1.0-8.0mm,雌性體型大於雄性。體側扁,無翅。頭小,與胸緊密連接。觸角粗短,隱藏於頭側的溝內。口器刺吸式,具發達的下顎須及下唇須。無複眼,僅於複眼部位具若干單眼。胸部小,由可活動的3個體節構成。腹部10節,具一對不分節的尾須。成蟲體和足具特化的櫛和剛毛,以保護節間膜和氣門,抓住毛髮或羽毛,防止寄主理毛時脱落。足粗壯、特化,適於在寄主的毛髮或羽毛間活動,或跳躍到別的寄主上,基節大,跗節5節,具爪。鳥體上的鳥蚤比哺乳類體上的蚤有更多更細長的剛毛。蚤目有雌雄二型現象。此外,雄性第8腹節腹板、第9腹節背板和生殖器高度特化,雌性只有第7腹節腹板顯著變形;雄性頭背面通常有縱溝(後頭溝),頭的前方後部分裂呈明顯的縫線或溝,雌性頭部有或無分裂;雄性觸角一般長於雌性。蚤目形態上多樣特化,如頭、胸和腹櫛的形態,外骨骼的骨化程度,剛毛的長度與數量,發育的口器,跗爪,在附器上組合的鬃,氣門的特徵,發育的複雜生殖器(尤其是雄性)和內部解剖特徵的多樣性等,均反映其符合各自寄主種類的多樣性。
內部解剖特徵對蚤目的系統發育研究同樣重要。雌蚤具1或2個受精囊,通常認為具2個受精囊代表原始的現象;大多數蚤只有單一的受精囊,但殘存着另一個受精囊退化形成的盲管。大多數科具6個直腸墊、1個具刺的前胃和l條腹神經索;但潛蚤科只有2個直腸墊,前胃無刺,神經索移位背部。
完全變態。成蟲營寄生生活。卵小,橢圓形,珍珠白色至深褐色或黑色,直徑0.5-1.4mm;剛從母體產出時常附有一層膠質;大部分卵產於寄主的棲息地,如窩巢內,或產在寄主逗留處。卵期通常幾天。幼蟲蛆形,長0.55-10.0mm。頭硬化,胸部3節,無附肢,腹部10節。通常有3個齡期,成熟三齡幼蟲作一絲網狀繭,外表粘附碎屑物。幼蟲脱皮變蛹,稱為離蛹。
幼蟲多營自由生活,生活在寄主的窩內或周圍環境中,以動物的血粉、皮屑和排泄物為食。成蟲刺入寄主毛細血管或切人組織吸血為食。雌、雄蚤吸血後卵細胞和精子才會發育。雌、雄蚤交配過程複雜:雄蟲在雌蟲下方,兩者同一方向;雌蟲基腹板的腹緣鑲嵌在雄蟲的後頭溝內;雄蟲觸角從兩側扣抱雌蟲腹方的基腹板,並用鞭節內側的小吸盤吸住雌蟲;雄蟲尾端上翹,利用兩側的抱器緊扣抱住雌蟲尾端,可動突和不動突將雌蟲的第7腹節腹板扣夾,陽莖端和鈎突伸人雌蟲的生殖腔,通過陽莖杆輸入精子到雌蟲受精囊中。
蚤目包含5總科16科:蚤總科Pulicoidea(蚤科);蠕形蚤總科Vermipsylloidea(蠕形蚤科);柔蚤總科Malacopsylloidea(棒角蚤科,柔蚤科);多毛蚤總科Hystrichopsylloidea(切唇蚤科,多毛蚤科,臀蚤科,盔蚤科,櫛眼蚤科,柳氏蚤科,奇蚤科);角葉蚤總科Ceratophylloidea(蝠蚤科,鈎鬃蚤科,細蚤科,角葉蚤科,劍鬃蚤科)。共計2575種(含亞種),約5%寄生於鳥類,95%寄生於哺乳類,不寄生於兩棲類和爬形類。
蚤目或許早在1.4億年前就隨同其寄主哺乳動物出現。然而,已知的化石記錄僅有5種,其中3種產于波羅的海的琥珀中(距今4000萬年至3500萬年),另2種產於多米尼加的琥珀中(距今2000萬年至1500萬年)。化石標本中體軀上特殊的櫛、剛毛和附器遺蹟與現代種類相似。此外,分子和形態學研究揭示,長翅目雪蠍蛉科中的雪蠍蛉與蚤目中的雪蚤是姐妹羣。有學者認為,雪蚤非真正的蚤,因其非寄生性,而與營寄生的蚤目不同。
蚤類因其寄主遍佈各大動物地理區,適應了其寄主身體及生活環境,分佈廣泛。例如,在氣温0℃以下寒冷的南極洲,一種蚤寄生在鳥類身體上和鳥窩裏。多種蚤類盛興於乾燥的沙漠地區,寄生在齧齒動物體上和洞穴中。大多數蚤寄生於哺乳動物。每種蚤的延續,依賴於成功找到寄主。遇到寒冷天,蛹期會延長,或一直等待且到寄主臨近,寄主走近時產生的振動會刺激蛹立即羽化為成蟲。蚤的視力弱,但寄主的陰影、體温和釋放的二氧化碳誘使它跳向寄主。
蚤目有6科分佈在北半球(角葉蚤科、多毛蚤科、細蚤科、蠕形蚤科、切唇蚤科、鈎鬃蚤科),6科分佈於南半球(柔蚤科、棒角蚤科、盔蚤科、臀蚤科、劍鬃蚤科、奇蚤科),3科南、北半球均有分佈(櫛眼蚤科、蝠蚤科、蚤科) [1] 

蚤目內容簡介

印鼠客蚤 印鼠客蚤
蚤目通稱跳蚤。高度特化。體型側扁,小型,體長多為1-3毫米,棕黑色,長有許多排列規則的鬃毛,藉以在動物毛羽間向前行進和避免墜落。口器刺吸式,適於穿刺吸血,或起固定作用。觸角1對,粗短,位於角窩內,不僅是感覺器官而且常是雄蚤在交配時豎起和抱握雌體腹部的工具。頭壯,藏於觸角溝中。無翅。後足節粗大,善跳,根據體長和跳躍之比,堪稱動物之最。全變態。幼蟲蛆形,無足,自由生活,吐絲結繭並化蛹後,繭外粘着土粒塵屑。成蟲寄生於鳥類和哺乳動物吸血,是鼠疫斑疹傷寒的傳播者。成蟲的壽命約自幾周至年餘。完成整個生活史所需的時間,視蚤種和環境條件而異,從2周、幾月至1年左右。與宿主的關係可分為廣宿主、寡宿主和單宿主3型,絕大多數為寡宿主型。全世界已知約2300餘種和亞種,我國已知519種和亞種

蚤目分類

1、根據與宿主的關係分類:可分為廣宿主、寡宿主和單宿主三型。禽角頭蚤、禽角葉蚤、人蚤為廣宿主型,可寄生數以十、百種計的鳥獸,個別為單宿主型,絕大多數的蚤種均為寡宿主型。
2、根據對宿主吸血的頻度和依附宿主身體的久暫可分為4個類型:
①巢蚤,較多時間棲息於洞巢內,要求温度較低,耐飢力較長,吸血間隔時間較久,如新蚤屬、纖蚤屬等。
②毛蚤,較多時間消耗於吸血,要求温度較高,耐飢力較差,吸血頻率較繁,如客蚤屬、鬃蚤屬等。以上兩型包括大多數蚤類。
③半固定蚤,雌蚤可將口器固定於宿主皮下,相當長期地吸血,隨之腹部膨大產卵,經一時期可以更換部位或不同宿主,進行吸血。例如蠕形蚤屬和長喙蚤屬
④固定蚤,雌蚤一生只寄生一個宿主個體,具有鑽入皮下的構造和功能,鑽入宿主皮下後,僅在皮上留一小孔,供呼吸、排糞、產卵之用,從此持續吸血產卵,腹部呈豌豆大小,營皮下終身寄生,穿皮潛蚤和盲潛蚤等均屬此型。就解剖和生理來看,巢蚤與毛蚤顯示週期性的吸血消化過程,而半固定蚤和固定蚤則顯示持續性的吸血消化過程。毛蚤對傳播蚤媒流行病的意義較大,巢蚤對保持自然疫源性的作用較大,其餘兩型在流行病學上沒有重要意義,但可成為人畜動物的害蟲。

蚤目種屬分佈

該目昆蟲全世界已知約2300餘種和亞種,隸屬於3總科、16科、250餘屬。中國已知519種和亞種,隸屬於2總科、8科、72屬。中國已知種類比1949年所知80種增加了5倍有餘。在區系方面分為2界3亞界7區19亞區,以三北和西南地區較多。迄今約有258種和亞種為我國所獨有,這表明高度的地方性。
該目昆蟲地理分佈主要取決於宿主的地理分佈,在食蟲目翼手目、兔形目、齧齒目、食肉目、偶蹄目、奇蹄目、鳥綱等温血動物身上常有蚤類寄生,而寄生於齧齒目的較多。地方性種類廣見於南、北極、温帶地區、青藏高原、阿拉伯沙漠以及熱帶雨林,其中有些蚤種已隨人畜家禽和家棲鼠類的活動而廣佈於全世界。

蚤目危害

該目是醫學、獸醫昆蟲學中的重要類羣之一。醫學上的重要性表現兩個方面:首先是直接的侵襲,蚤類於人畜家禽寄生吸血後,其涎液可導致皮炎、奇癢或變態反應,影響生活甚至生命安全。例如,熱帶非洲和中南美洲的穿皮潛蚤雌蟲主要由土面鑽入人畜足趾皮下寄生,而由皮膚傷口引起繼發性感染以至死亡。長期大量寄生貓狗的櫛首蚤、寄生綿羊、牛類的蠕形蚤和長喙蚤以及寄生雞的禽角頭蚤,都是世界著名的害蟲。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蚤類可直接傳播蚤媒病,特別是腺鼠疫。歐洲中世紀曾因鼠疫流行而奪去1/4人口的生命。世界不少地區仍然存在動物鼠疫自然疫源地。全世界自然感染鼠疫菌的蚤類近200種和亞種,中國已知36種和亞種,在這些疫源地仍須採取監測措施。此外,蚤類,特別是印鼠客蚤,還是鼠源性斑疹傷寒的主要媒介。在齧齒動物和哺乳動物之間,蚤類保持和傳播土拉倫菌病和俄國春夏型腦炎。歐洲兔蚤傳播兔粘性腫瘤病毒,在英國曾引起養兔場的災難。
櫛首蚤 櫛首蚤
大洋洲由於傳入的歐洲穴兔猖獗成災,曾有意地利用歐洲兔蚤進行生物學滅兔。很早以前有人發現蚤類是犬絛蟲宿主,蚤類在犬貓間、偶爾在兒童間傳播,造成絛蟲病

蚤目分類進化

蚤目的祖先可能發源於長翅目,兩者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主要包括:前胃內壁有刺、腹方神經索都表現性別二態現象(雄蟲多一神經結)、6個直腸腺、卵巢簡單、精子構造同屬一型——具一活動的鞭毛或尾,缺乏九小管的外環。長翅目中的雪蠍蛉屬分泌節肢動物蛋白的構造和方式與蚤目相似。雪蠍蛉翅退化;幼蟲基本營地表生活,看來實非偶然。大洋洲曾發現2億年前的化石蚤,另2個歐洲化石蚤(漸新世)則被認為與“近代”蚤相似。
蚤目內部的進化缺乏古生物的資料,只能根據系統發育材料和寄生蟲的一般進化規律,瞭解一些情況。從寄生方式來看,可能是從巢蚤向毛蚤→半固定蚤→固定蚤發展,也就是從週期性吸血消化向持續性吸血消化發展,從獨立於宿主的繁殖向全受宿主繁殖的控制發展。從宿主動物來看,顯然是先寄生於獸類,特別是洞居的齧齒類,至“近代”則發展到鳥類寄生,或由寄生洞居獸類逐步發展到寄生裸露的獸類。隨着寄生方式或寄生宿主的演變,勢必帶來形態上的改變,例如從體外寄生的多鬃(櫛、刺)向皮下寄生的少鬃發展;又如寄生有蹄類就導致口器的長度和分節的增加等。
總之,只有從體外寄生向皮下寄生才能保證無限豐富的血源供應,有利於增加產卵和繁衍種族。特化最高的潛蚤屬即其代表。

蚤目蚤目 Siphonaptera分類

盔冠蚤科 Stephanocircidae
蝠蚤科 Ischnopsyllidae
多毛叉科(列毛蚤科) Dolichopsyllidae
盲蚤科 Hystrichopsyllidae
蚤科 Pulicidae
縮胸蚤科 Hectopsyllidae
潛蚤科 Tungidae
參考資料
  • 1.    吳鴻等總主編;孫長海本卷主編,天目山動物志 第5卷=Fauna of Tianmu mountain,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01,第208頁
  • 2.    彩萬志,李虎編著,中國昆蟲圖鑑,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5,第2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