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虛極靜篤

鎖定
虛極靜篤,漢語詞語,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十六章。 原文為:“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含義:使心靈保持虛和靜的至極篤定狀態,不受影響,為的是萬事萬物並行發生時,我用這種心態觀察事物循環往復的規律。這是老子告訴世人求道的方法,何為道,道是客觀世界運行規律,是自然的(自然:自己本身就這樣)的內在趨動因素。
中文名
虛極靜篤
出    自
《道德經》
作    者
老子
類    型
詞語

目錄

虛極靜篤釋義

“致虛極”,“致”是動詞,是做到、達到的意思,虛是無物,極是極致。“致虛極”,就是要做到空到極點,沒有一絲雜念與污染,空明一片,湛然朗朗。“虛”從道家角度來看和佛家的“空”有些相似,是一種精神狀態,從現代科學角度看,是把自身對世界認知的主觀意識去掉,達到空和虛的狀態,才能夠接受足夠多的信息用以分析事物變化的真正規律。
“守靜篤”,與上句句式相同,守住靜的狀態保持篤定。寂然不動曰“靜”,是一種認識世界的方法或者説態度,從現代科學角度看,守住自己對世界本源規律求索的初心,保持篤定,不受外界負面因素干擾,最終才能真正的求得”道“。

虛極靜篤出處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1] 

虛極靜篤作品簡介

《虛極靜篤》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十六章。 [1] 
道德經 道德經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説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説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虛極靜篤導讀

“致虛極,守靜篤” 出自道德經十六章,是養生實踐派的心法基石;其哲學思想和指導見解,在修身養性方向,影響古今各大丹道派系。
在哲學實踐派的眼中:“致虛極,守靜篤”是靜功實踐之法,配合 《道德經》隱含的“無憂絕學”(學習契合聖賢德行,即是無憂絕學的核心,是自然無為、和光同塵思想的運用),內外兼修方能探索“致虛極,守靜篤”的玄妙之處;
“致虛極,守靜篤” 是描述目標是靜到一定等級狀態;傳統上實踐派靜分三個等級:身靜、心靜、意靜;其屬於第三等級,意靜;身靜和心靜都不能稱為 “虛極,靜篤”,冠一“致”也説明其有一個過程才能做到。
“意靜” 狀態下,是唯有意識獨存的情況;意識所屬空間,八面虛空,上下左右前後內外不見一物,稱為“虛極”;意識在這個空間清明自在,獨守清靜稱為“靜篤”;
“致虛極,守靜篤” 後面的“萬物並作...” 等在實踐中是“心靜”階段的描述見解:心靜階段身體感官已經關閉,念頭紛飛已經止住;只剩潛意識活動,潛意識活動會根據大腦深處的記憶和執着,把你帶入逼真的幻境場景(其不再像夢境那樣錯亂);意識在幻境中清醒着,身臨其境記憶中比較留戀熟悉的場景不知所以然。因為是記憶和執着幻化,所以場景可被主意識重複經歷觀察,穩定彷彿真實,清明可以思考;與清明夢的差別很大。觀復歸根,就是看破後止住所有主動意識和潛意識活動,唯流清明;
“致虛極,守靜篤”的實踐思想在《文始》、《清靜經》、《圓覺靜》、《莊子》等經典中都有相通之處,如:
《文始》:“無愛道,愛者水也;無觀道,觀者火也;無逐道,逐者木也;無言道,言者金也;無思道,思者土也。惟聖人不離本情而登大道。心既未萌,道亦假之。”
《清靜經》:“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圓覺經》:“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
《莊子》:“道與之貌,天與之形,無以好惡內傷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勞乎子之精,倚樹而 吟,據槁梧而瞑。天選子之形,子以堅白鳴。”
等皆提倡實踐清靜之道,修養身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