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藥理學

(2019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藥理學》是2019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書    名
藥理學
作    者
馬越鳴
類    別
高等教育醫學教材
出版社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9年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47843802

藥理學內容簡介

藥理學是研究藥物與機體(含病原體)之間相互作用規律的科學,本教材包括總論和各論。總論部分對於藥物效應動力學和藥物代謝動力學的相關概念及其影響因素等進行介紹。各論部分介紹作用於外周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內臟系統以及自身活性物質、激素類、抗病原微生物、抗寄生蟲病、抗惡性腫瘤等藥物,教材中每章節遴選了一些重點藥物,並儘可能用較成熟的理論闡明其體內過程、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臨牀應用及不良反應,除表達本課程應包括的知識外,反映與本課程相關聯的其他知識,並將學科的前沿知識適當地擴充到教材中去。在內容安排和編寫形式上,力求體現出“精、新、實”的特色,讓學生讀得懂,愛讀。“精”就是在教材內容上突出精選性,既保證教材內容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完整性,又努力做到內容精練清晰,文字簡明準確;“新”就是在資料選用上突出新穎性,在新增加了藥物依賴、抗老年性痴呆症藥等章節的同時,還注意充實近年來國內外藥理學研究中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取得的一些突出而有啓發性的新進展、新成果、新理論,把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資料編入教材;“實”就是在編寫要求上突出實用性,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滿足學生學習掌握本學科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需要,使學生學而致用。此外,在編寫形式上突出獨特性,既採取設置“導學”、插入“關聯提示”(MEMO)和漫畫形式的英文關聯對答、增加中英文關鍵詞(包括藥名)索引、重新編寫和編排附錄等方式增強可讀性,又重新繪製了所有插圖,運用了大量的圖表,採取圖文並茂的方式增加趣味性,儘量做到與以往的教材有所區別、有所提高。

藥理學圖書目錄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藥理學基本概念 / 1
第二節藥理學發展簡史 / 2
第三節藥理學研究方法 / 4
第二章藥物效應動力學6
節藥物基本作用 / 6
一、藥物作用 / 6
二、藥物作用規律 / 7
第二節量效關係與構效關係 / 9
一、 量效關係 / 9
二、 構效關係 / 12
第三節藥物作用機制 / 12
一、 藥物作用的受體機制 / 12
二、 藥物作用的非受體機制 / 17
第三章藥物代謝動力學19
節藥物的跨膜轉運 / 19
一、脂溶擴散 / 20
二、 膜孔擴散 / 21
三、載體轉運 / 21
第二節藥物的體內過程 / 22
一、吸收 / 22
二、 分佈 / 25
三、 轉化 / 27
四、 排泄 / 28
第三節藥物代謝動力學基本概念 / 29
一、 藥物濃度時間曲線 / 29
二、 藥物消除類型 / 30
三、 房室模型的基本概念 / 31
四、 藥物代謝動力學的主要參數 / 32
第四章影響藥效的因素及合理用藥原則37
節藥物方面的因素 / 37
一、 劑量、劑型、製劑與給藥途徑 / 37
二、 給藥時間與次數 / 37
三、 聯合用藥及藥物的相互作用 / 38
第二節機體方面的因素 / 39
一、 年齡與性別 / 39
二、 個體差異 / 40
三、 遺傳異常 / 40
四、 病理情況 / 40
五、 心理因素 / 41
六、種族差異 / 41
七、長期用藥引起的機體反應性變化 / 41
八、腸道菌羣 / 42
第三節環境因素 / 42
一、污染 / 42
二、時間節律 / 43
三、社會及家庭環境 / 43
第四節合理用藥原則 / 43
第五章傳出神經系統藥理學概論44
節概述 / 44
一、 傳出神經系統的解剖學分類 / 44
二、 傳出神經按遞質分類 / 44
第二節傳出神經系統的遞質和受體 / 45
一、 傳出神經的突觸結構 / 45
二、 傳出神經系統的遞質 / 45
三、 傳出神經系統的受體 / 47
第三節傳出神經系統的生理效應 / 49
第四節傳出神經系統藥物的作用方式和分類 / 51
一、 傳出神經系統藥物的作用方式 / 51
二、 傳出神經系統藥物的分類 / 52
第六章擬膽鹼藥53
節直接作用於膽鹼受體的擬膽鹼藥 / 53
一、 膽鹼受體激動藥 / 53
二、 N膽鹼受體激動藥 / 57
第二節抗膽鹼酯酶藥和膽鹼酯酶復活藥 / 57
一、 易逆性抗膽鹼酯酶藥 / 58
二、 難逆性抗膽鹼酯酶藥 / 59
附膽鹼酯酶復活藥 / 60
第七章抗膽鹼藥62
節M膽鹼受體阻斷藥 / 62
一、 天然生物鹼 / 62
二、 半合成衍生物 / 65
第二節NN膽鹼受體阻斷藥 / 66
第三節NM膽鹼受體阻斷藥 / 66
一、 去極化型肌松藥 / 67
二、 非去極化型肌松藥 / 67
第八章擬腎上腺素藥69
節α受體激動藥 / 69
第二節β受體激動藥 / 72
第三節α、β受體激動藥 / 73
第四節α、β受體及多巴胺受體激動藥 / 75
第九章抗腎上腺素藥76
節α受體阻斷藥 / 76
第二節β受體阻斷藥 / 78
一、 β1、β2受體阻斷藥 / 80
二、 選擇性β1受體阻斷藥 / 80
三、 α、β受體阻斷藥 / 80
第十章麻醉藥81
節局部麻醉藥 / 81
第二節全身麻醉藥 / 84
一、 吸入性麻醉藥 / 85
二、 靜脈麻醉藥 / 86
三、 複合麻醉 / 87
第十一章鎮靜催眠藥88
節苯二氮類 / 89
第二節巴比妥類 / 91
第三節其他鎮靜催眠藥 / 93
第十二章抗癲癇藥及抗驚厥藥94
節抗癲癇藥 / 94
一、 概述 / 94
二、 抗癲癇藥物的分類 / 95
三、 常用抗癲癇藥 / 96
第二節抗驚厥藥 / 99
附抗癲癇藥物的使用原則 / 100
第十三章抗精神失常藥101
節抗精神病藥 / 102
一、 吩噻嗪類 / 102
二、 丁酰苯類 / 105
三、 硫雜蒽類 / 105
四、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 / 106
第二節抗抑鬱藥 / 107
一、 三環類抗抑鬱藥 / 107
二、 5HT再攝取抑制藥 / 108
三、 NA再攝取抑制藥 / 109
第三節抗躁狂藥 / 109
附抗精神病藥物的合理使用 / 110
第十四章治療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藥111
節抗帕金森病藥 / 111
一、 擬多巴胺藥 / 112
二、 中樞抗膽鹼藥 / 113
三、 促進中樞多巴胺的釋放與激動多巴胺受體藥 / 113
第二節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藥 / 114
一、 膽鹼酯酶抑制藥 / 114
二、 M膽鹼受體激動藥 / 115
三、 其他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藥 / 115
第十五章鎮痛藥117
節阿片生物鹼類鎮痛藥 / 118
第二節人工合成的阿片類鎮痛藥 / 121
第三節其他鎮痛藥 / 122
第四節阿片受體拮抗藥 / 123
第十六章解熱鎮痛抗炎藥及抗痛風藥124
節解熱鎮痛抗炎藥 / 124
一、 水楊酸類 / 127
二、其他解熱鎮痛抗炎藥 / 129
第二節抗痛風藥 / 132
第十七章影響自體活性物質的藥物134
節組胺和抗組胺藥 / 134
一、 組胺 / 134
二、 抗組胺藥 / 135
第二節膜磷脂代謝產物類藥物及其受體阻斷藥 / 138
一、 細胞膜磷脂和花生四烯酸的代謝和生物轉化 / 138
二、 前列腺素和血栓烷 / 138
三、 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受體阻斷藥 / 140
四、 白三烯及抗白三烯藥 / 140
第三節5羥色胺及其受體激動藥和阻斷藥 / 141
一、 5羥色胺 / 141
二、 5HT受體激動藥 / 141
三、 5羥色胺受體阻斷藥 / 141
第十八章利尿藥及脱水藥143
節利尿藥 / 143
一、利尿藥作用的生理學基礎 / 143
二、常用利尿藥 / 145
第二節脱水藥 / 149
第十九章抗高血壓藥150
節抗高血壓藥的分類 / 151
第二節常用抗高血壓藥 / 152
一、利尿降壓藥 / 152
二、鈣通道阻滯藥 / 153
三、β受體阻斷藥 / 153
四、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藥 / 154
第三節其他抗高血壓藥 / 157
一、交感神經阻滯藥 / 157
二、血管舒張藥 / 158
第四節抗高血壓藥的應用原則 / 159
第二十章抗心律失常藥161
節抗心律失常藥的電生理學基礎 / 162
一、 正常心肌電生理 / 162
二、 心律失常發生的電生理學機制 / 163
三、 抗心律失常藥的分類 / 165
第二節常用抗心律失常藥 / 165
一、 Ⅰ類鈉通道阻滯藥 / 165
二、 Ⅱ類β受體阻斷藥 / 169
三、 Ⅲ類延長動作電位時程藥 / 169
四、 Ⅳ類鈣通道阻滯藥 / 171
第三節抗快速型心律失常藥的選用 / 172
一、 結合心律失常的類型進行治療 / 172
二、 不輕易採用聯合用藥 / 173
三、 警惕藥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 173
第二十一章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藥174
節強心苷類 / 175
第二節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藥 / 178
一、血管緊張素Ⅰ轉化酶抑制藥 / 178
二、 AT1受體阻斷藥 / 180
第三節β受體阻斷藥 / 180
第四節利尿藥 / 181
第五節其他藥物 / 181
一、血管擴張藥 / 181
二、非強心苷類正性肌力藥 / 181
第二十二章抗心絞痛藥與抗動脈粥樣硬化藥183
節抗心絞痛藥/ 183
一、冠脈循環特點和影響心肌耗氧的因素 / 184
二、常見抗心絞痛的藥物 / 184
第二節調血脂藥和抗動脈粥樣硬化藥 / 190
一、調血脂藥 / 191
二、抗氧化劑 / 194
三、多烯不飽和脂肪酸類 / 194
四、保護動脈內皮藥 / 194
第二十三章作用於血液系統的藥物195
節抗貧血藥 / 195
第二節升高白細胞藥 / 197
第三節抗凝血藥 / 197
第四節纖維蛋白溶解藥 / 202
第五節抗血小板藥 / 203
第六節止血藥 / 205
第七節血容量擴充劑 / 207
第二十四章作用於呼吸系統的藥物208
節平喘藥 / 208
一、 氣道擴張藥 / 209
二、 抗炎平喘藥 / 211
三、 抗過敏平喘藥 / 211
第二節鎮咳藥 / 212
第三節祛痰藥 / 213
附呼吸興奮藥 / 213
第二十五章作用於消化系統的藥物215
節抗消化性潰瘍藥 / 215
一、抗酸藥 / 215
二、抑制胃酸分泌藥 / 216
三、胃黏膜保護藥 / 219
四、抗幽門螺桿菌藥 / 220
第二節助消化藥 / 221
第三節止吐藥與增強胃腸動力藥 / 221
一、止吐藥 / 221
二、胃腸促動力藥 / 223
第四節瀉藥 / 223
一、容積性瀉藥 / 224
二、刺激性瀉藥 / 225
三、潤滑性瀉藥 / 225
四、注意事項 / 225
第五節止瀉藥 / 225
第六節利膽藥及膽石溶解藥 / 226
第七節肝病輔助用藥 / 227
第二十六章作用於子宮平滑肌的藥物228
節子宮平滑肌興奮藥 / 228
第二節子宮平滑肌鬆弛藥 / 231
第二十七章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232
節糖皮質激素 / 232
第二節鹽皮質激素 / 239
第三節促皮質素及皮質激素抑制藥 / 240
第二十八章甲狀腺激素及抗甲狀腺藥241
節甲狀腺激素 / 241
第二節抗甲狀腺藥 / 244
一、 硫脲類 / 244
二、 碘及碘化物 / 245
三、 放射性碘 / 245
四、 β受體阻斷藥 / 246
第二十九章胰島素與口服降血糖藥247
節胰島素 / 248
第二節口服降血糖藥 / 250
一、 磺酰脲類 / 251
二、 雙胍類 / 251
三、 α葡萄糖苷酶抑制藥 / 252
四、 胰島素增敏藥 / 252
五、 其他新型降血糖藥 / 253
第三十章性激素類藥及避孕藥254
節雌激素類藥物及雌激素拮抗藥 / 255
一、雌激素類藥 / 255
二、雌激素拮抗藥 / 256
第二節孕激素類藥和孕激素拮抗藥 / 257
一、孕激素類藥 / 257
二、孕激素拮抗藥 / 258
第三節雄激素類藥及雄激素拮抗藥 / 258
一、雄激素類藥 / 258
二、同化激素類藥 / 259
三、雄激素拮抗藥 / 260
第四節避孕藥 / 260
一、主要抑制排卵的避孕藥 / 260
二、抗着牀避孕藥 / 261
三、男性避孕藥 / 261
第五節男科用藥 / 262
一、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藥物 / 262
二、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藥物 / 262
第三十一章抗病原微生物藥物概論264
節常用術語 / 264
第二節抗菌藥物作用機制 / 265
第三節細菌耐藥性及其產生機制 / 266
一、細菌耐藥性產生的方式 / 267
二、細菌耐藥性產生的機制 / 267
第三十二章β內酰胺類抗生素269
節天然青黴素 / 270
第二節半合成青黴素 / 272
第三節頭孢菌素類抗生素 / 274
第四節其他β內酰胺類抗生素 / 276
第三十三章大環內酯類及林可黴素類抗生素278
節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 278
一、藥理作用及機制 / 278
二、耐藥機制 / 279
三、常用藥物 / 279
第二節林可黴素類抗生素 / 280
第三十四章氨基糖苷類及多肽類抗生素282
節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 282
一、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共性 / 282
二、常用藥物 / 284
第二節多肽類抗生素 / 285
一、多黏菌素類 / 285
二、萬古黴素類 / 286
第三十五章四環素類及氯黴素類抗生素288
節四環素類 / 288
第二節氯黴素類 / 290
第三十六章人工合成抗菌藥292
節喹諾酮類 / 292
一、 喹諾酮類藥物概述 / 292
二、 常用喹諾酮類藥物 / 294
第二節磺胺類藥和甲氧苄啶 / 296
第三節硝基呋喃類和硝咪唑類 / 299
附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 / 300
第三十七章抗真菌藥、抗病毒藥及抗艾滋病藥303
節抗真菌藥 / 303
一、抗真菌抗生素 / 303
二、合成抗真菌藥 / 304
第二節抗病毒藥 / 306
第三節抗艾滋病藥 / 307
一、核苷類似物逆轉錄酶抑制藥 / 308
二、非核苷類似物逆轉錄酶抑制藥 / 308
三、蛋白酶抑制藥 / 308
第三十八章抗結核病藥及抗麻風藥310
節抗結核病藥 / 310
一、 常用抗結核病藥 / 311
二、 抗結核病藥的應用原則 / 313
第二節抗麻風藥 / 314
第三十九章抗寄生蟲病藥316
節抗瘧藥 / 316
一、瘧原蟲的生活史及抗瘧疾藥作用環節 / 316
二、抗瘧藥分類 / 317
三、常用抗瘧藥 / 317
第二節抗阿米巴病藥和抗滴蟲病藥 / 320
一、抗阿米巴病藥 / 320
二、抗滴蟲藥 / 322
第三節抗血吸蟲病藥和抗絲蟲病藥 / 322
一、抗血吸蟲病藥 / 322
二、抗絲蟲病藥 / 324
第四節抗腸蠕蟲藥 / 325
第四十章抗惡性腫瘤藥物328
節抗惡性腫瘤藥的分類及不良反應 / 329
一、 抗惡性腫瘤藥的分類 / 329
二、 抗惡性腫瘤藥的不良反應 / 331
第二節常用抗惡性腫瘤藥 / 331
第三節抗惡性腫瘤藥聯合應用原則 / 335
一、 根據細胞動力學規律用藥 / 335
二、 根據抗惡性腫瘤藥物的作用機制用藥 / 335
三、 根據藥物的毒性用藥 / 335
四、 根據抗瘤譜用藥 / 335
五、 給藥方法 / 335
第四十一章免疫調節藥337
節免疫抑制藥 / 337
第二節免疫增強藥 / 339
第四十二章基因工程藥物與基因治療342
一、 概述 / 342
二、 基因工程藥物 / 343
三、 基因治療 / 345附錄348一、 產生依賴性的藥物 / 348
二、 FDA妊娠期安全性分級為X的藥物(部分) / 352
三、 運動員禁用藥(部分) / 353
四、 常用藥物劑量折算法 / 355
五、常用藥物通用名與商品名、別名對照目錄 / 356
常用藥名與術語漢英對照373
常用藥名與術語英漢對照388

藥理學作者簡介

主編馬越鳴,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藥理教研室主任, 從事藥理學教學與科研35年,國內知名藥理學專家,曾主編藥理學、中藥藥理學等教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