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藥理學

(201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藥理學》是201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正新、葛曉羣。
中文名
藥理學
作    者
許正新、葛曉羣
出版時間
2015年9月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ISBN
9787030457950 [1] 

藥理學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43章,內容包括藥理學的基本理論、各章節主要的藥理學知識點、重點藥物、常用藥物,尤其密切關注的是所介紹內容的實用性。

藥理學圖書目錄

封面
藥理學
內容簡介
專家指導委員會
《藥理學》編輯委員會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緒言
一、藥理學的性質與任務
二、藥物與藥理學的發展史
三、新藥研究與開發
第二章 藥物代謝動力學——藥動學
第一節 藥物分子的跨膜轉運
一、藥物通過細胞膜的方式
二、影響藥物通透細胞膜的因素
第二節 藥物的體內過程
一、吸收
二、分佈
三、生物轉化
四、排泄
第三節 房室模型與藥物消除動力學
一、房室模型
二、藥物消除動力學
第四節 體內藥量變化的時間過程
一、單次給藥的時-量曲線下面積
二、多次給藥的穩態血藥濃度
第五節 藥物代謝動力學重要參數
一、消除半衰期
二、消除速率常數
三、清除率
四、表觀分佈容積
五、生物利用度
第三章 藥物效應動力學——藥效學
第一節 藥物的基本作用
一、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
二、治療效果
三、不良反應
第二節 藥物劑量與效應關係
一、量反應的量-效曲線
二、質反應的量-效曲線
第三節 藥物的作用機制
第四節 藥物與受體
一、受體的概念與特性
二、受體的類型
三、藥物與受體相互作用
四、作用於受體的藥物分類
五、細胞內信號轉導
六、受體的調節
第四章 影響藥物效應的因素
第一節 藥物方面的因素
一、藥物劑型和給藥途徑
二、聯合用藥及藥物相互作用
第二節 機體方面的因素
一、患者的生理因素
二、遺傳因素
三、病理狀態
四、機體對藥物反應的變化
第五章 傳出神經系統藥理學概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傳出神經系統的遞質及受體
一、傳出神經系統的遞質
二、傳出神經系統的受體
第三節 傳出神經系統藥物基本作用及其分類
一、傳出神經系統藥物基本作用
二、傳出神經系統藥物分類
第六章 膽鹼受體激動藥
第一節 M、N膽鹼受體激動藥
第二節 M膽鹼受體激動藥
第三節 N膽鹼受體激動藥
第七章 抗膽鹼酯酶藥和膽鹼酯酶復活藥
第一節 膽鹼酯酶
第二節 抗膽鹼酯酶藥
一、易逆性抗膽鹼酯酶藥
二、難逆性抗膽鹼酯酶藥——有機磷酸酯類農藥
第三節 膽鹼酯酶復活藥
一、氯解磷定
二、碘解磷定
第八章 膽鹼受體阻斷藥(Ⅰ)——M膽鹼受體阻斷藥
第一節 阿托品及其類似生物鹼
一、阿托品
二、其他阿托品類生物鹼
第二節 顛茄生物鹼的合成、半合成代用品
第九章 膽鹼受體阻斷藥(Ⅱ)——N膽鹼受體阻斷藥
第一節 NN受體阻斷藥——神經節阻斷藥
第二節 NM受體阻斷藥——骨骼肌鬆弛藥
一、除極化型肌松藥
二、非除極化型肌松藥
第十章 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
第一節 α腎上腺受體激動藥
一、去甲腎上腺素
二、間羥胺、去氧腎上腺素和甲氧明
第二節 α、β腎上腺受體激動藥
一、腎上腺素
二、多巴胺
三、麻黃鹼
第三節 β腎上腺受體激動藥
一、異丙腎上腺素
二、多巴酚丁胺
第十一章 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第一節 α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一、非選擇性α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二、選擇性α1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三、選擇性α2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第二節 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一、非選擇性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二、選擇性β1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第三節 α、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一、拉貝洛爾(柳胺苄心定)
二、卡維地洛
第十二章 麻醉藥
第一節 局部麻醉藥
一、藥理作用
二、麻醉方法
三、常用局麻藥
第二節 全身麻醉藥
一、吸入性麻醉藥
二、靜脈麻醉藥
三、複合麻醉
第十三章 鎮靜催眠藥
第一節 苯二氮(卓)類
第二節 巴比妥類
第三節 其他鎮靜催眠藥
一、唑吡坦
二、扎來普隆
三、佐匹克隆
四、其他
第十四章 抗癲癇藥和抗驚厥藥
第一節 抗癲癇藥
一、苯妥英鈉
二、苯巴比妥
三、卡馬西平
四、乙琥胺
五、丙戊酸鈉
六、苯二氮(卓)類
第二節 抗驚厥藥
第十五章 抗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藥
第一節 抗帕金森病藥
一、擬多巴胺類藥
二、中樞性抗膽鹼藥
第二節 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藥
一、膽鹼酯酶抑制藥
二、其他常用治療AD的藥物
第十六章 抗精神失常藥
第一節 抗精神病藥
一、經典抗精神病藥
二、非典型抗精神病藥
第二節 抗躁狂症藥
第三節 抗抑鬱症藥
一、5-HT及NA再攝取抑制劑
二、選擇性NA再攝取抑制劑
三、選擇性5-HT再攝取抑制劑
四、其他
第十七章 鎮痛藥
第一節 阿片生物鹼類鎮痛藥
一、嗎啡
二、可待因
第二節 人工合成的阿片受體激動藥
第三節 阿片受體部分激動藥和激動-拮抗藥
第四節 阿片受體拮抗藥
一、納洛酮
二、納曲酮
第十八章 解熱鎮痛抗炎藥
第一節 非選擇性環氧合酶抑制藥
一、阿司匹林
二、對乙酰氨基酚
第二節 選擇性環氧合酶-2抑制藥
第十九章 鈣通道阻滯藥
第一節 鈣通道阻滯藥的分類
一、選擇性鈣通道阻滯藥
二、非選擇性鈣通道阻滯藥
第二節 鈣通道阻滯藥的藥理作用和臨牀應用
第三節 常用鈣通道阻滯藥
第二十章 抗心律失常藥
第一節 心律失常的電生理學基礎
一、正常心肌電生理學特徵
二、心律失常發生的電生理學機制
第二節 抗心律失常藥的基本電生理作用及藥物分類
一、抗心律失常藥的基本電生理作用
二、抗心律失常藥物的分類
第三節 常用抗心律失常藥
一、Ⅰ類——鈉通道阻滯藥
二、Ⅱ類——β受體阻斷藥
三、Ⅲ類——延長動作電位時程藥
四、Ⅳ類——鈣通道阻滯藥
五、其他類藥
第二十一章 抗高血壓藥
第一節 抗高血壓藥物的分類
第二節 常用抗高血壓藥物
一、利尿藥
二、鈣通道阻滯藥
三、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四、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藥
第三節 其他抗高血壓藥物
一、中樞性降壓藥
二、血管擴張藥
三、神經節阻斷藥
四、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阻斷藥
五、其他新型抗高血壓藥
第二十二章 治療心力衰竭的藥物
第一節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抑制藥
一、血管緊張素Ⅰ轉化酶抑制劑(ACEⅠ)
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AT1)阻斷藥
三、醛固酮拮抗藥——螺內酯
第二節 利尿藥
第三節 β受體阻斷藥
第四節 強心苷類正性肌力藥
第五節 血管擴張藥
第六節 非苷類正性肌力藥
第七節 其他治療心力衰竭的藥物
第二十三章 調血脂藥與抗動脈粥樣硬化藥
第一節 調血脂藥
一、主要降低TC和LDL的藥物
二、主要降低TG和VLDL的藥物
第二節 抗氧化劑
第三節 其他類
第二十四章 抗心絞痛藥
第一節 硝酸酯類
一、硝酸甘油
二、硝酸異山梨酯
第二節 β受體阻斷藥
第三節 鈣通道阻滯藥
第二十五章 利尿藥和脱水藥
第一節 利尿藥
一、袢利尿藥(高效利尿藥)
二、噻嗪類及類噻嗪類利尿藥(中效利尿藥)
三、保鉀利尿藥(低效能利尿藥)
四、碳酸酐酶抑制藥
第二節 脱水藥
第二十六章 作用於血液系統及造血器官的藥物
第一節 抗凝血藥
一、肝素類
二、香豆素類
三、枸櫞酸鈉
第二節 抗血小板藥
第三節 纖維蛋白溶解藥
第四節 促凝血藥
一、維生素K
二、凝血因子製劑
三、纖維蛋白溶解抑制藥
第五節 抗貧血藥及造血細胞生長因子
一、抗貧血藥
二、造血細胞生長因子
第六節 血容量擴充藥
第二十七章 組胺和抗組胺藥
第一節 組胺
第二節 抗組胺藥
一、H1受體阻斷劑
二、H2受體阻斷劑
第二十八章 作用於呼吸系統的藥物
第一節 平喘藥
一、支氣管擴張藥
二、抗炎平喘藥
三、抗過敏平喘藥
第二節 鎮咳藥
一、中樞性鎮咳藥
二、外周性鎮咳藥
第三節 祛痰藥
一、痰液稀釋藥
二、黏痰溶解藥
第二十九章 作用於消化系統的藥物
第一節 抗消化性潰瘍藥
一、抗酸藥
二、抑制胃酸分泌藥
三、胃黏膜保護藥
四、抗幽門螺桿菌藥
第二節 消化功能調節藥
一、助消化藥
二、止吐藥
三、增強胃腸動力藥
四、瀉藥
五、止瀉藥與吸附藥
六、利膽藥
第三十章 子宮平滑肌興奮藥與抑制藥
第一節 子宮平滑肌興奮藥
一、縮宮素
二、麥角生物鹼
三、前列腺素類
第二節 子宮平滑肌抑制藥
第三十一章 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
第一節 糖皮質激素
第二節 鹽皮質激素
第三節 促皮質素及皮質激素抑制藥
一、促皮質素
二、皮質激素抑制藥
第三十二章 甲狀腺激素及抗甲狀腺藥
第一節 甲狀腺激素
第二節 抗甲狀腺藥
一、硫脲類
二、碘及碘化物
三、放射性碘
四、β受體阻斷藥
第三十三章 胰島素及其他降血糖藥
第一節 胰島素
第二節 口服降血糖藥
一、磺酰脲類
二、雙胍類
三、胰島素增敏藥
四、α-葡萄糖苷酶抑制藥及餐時血糖調節藥
第三節 其他新型降血糖藥
一、以胰高血糖素肽-1(GLP-1)為作用靶點的藥物
二、胰澱粉樣多肽類似物
第三十四章 抗菌藥物概論
第一節 抗菌藥物的常用術語
第二節 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
第三節 細菌耐藥性
第四節 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原則
第三十五章 β-內酰胺類抗生素
第一節 青黴素類
一、天然青黴素
二、半合成青黴素
第二節 頭孢菌素類
第三節 其他β-內酰胺類
第三十六章 大環內酯類、林可黴素類及萬古黴素、桿菌肽
第一節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一、紅黴素
二、羅紅黴素
三、克拉黴素
四、阿奇黴素
第二節 林可黴素類抗生素
第三節 萬古黴素、桿菌肽
一、萬古黴素類
二、桿菌肽
第三十七章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及多黏菌素
第一節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一、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共性
二、常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第二節 多黏菌素類抗生素
第三十八章 四環素類及氯黴素類
第一節 四環素類抗生素
一、四環素
二、多西環素
第二節 氯黴素類抗生素
第三十九章 人工合成抗菌藥
第一節 喹諾酮類抗菌藥
一、喹諾酮藥物概述
二、常用喹諾酮類藥物的特點
第二節 磺胺類抗菌藥
一、磺胺類藥物概述
二、常用的磺胺類藥物
第三節 其他合成抗菌藥
一、甲氧苄啶(TMP)
二、硝基呋喃類藥物
三、硝基咪唑類藥物
第四十章 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
第一節 抗真菌藥
一、抗生素類
二、唑類
三、丙烯胺類
四、嘧啶類
第二節 抗病毒藥
一、抗皰疹病毒藥
二、抗艾滋病病毒藥
三、抗流感病毒藥
四、其他
第四十一章 抗結核病藥與抗麻風病藥
第一節 抗結核病藥
一、一線抗結核病藥
二、二線抗結核病藥
三、抗結核病藥的應用原則
第二節 抗麻風病藥
第四十二章 抗寄生蟲藥
第一節 抗瘧藥
一、主要用於控制症狀的藥物
二、主要用於阻止復發和傳播的藥物
三、主要用於病因性預防的藥物
第二節 抗阿米巴病藥
第三節 抗血吸蟲病和抗絲蟲病藥
一、抗血吸蟲病藥
二、抗絲蟲病藥
第四節 抗腸蠕蟲藥
第四十三章 抗惡性腫瘤藥
第一節 抗惡性腫瘤藥的藥理學基礎
一、抗腫瘤藥物的作用機制
二、耐藥性產生的機制
第二節 常用的抗惡性腫瘤藥
一、影響核酸生物合成的藥物
二、影響DNA結構與功能的藥物
三、嵌入DNA干擾轉錄過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藥物
四、抑制蛋白質合成與功能的藥物
五、影響體內激素平衡的藥物
六、分子靶向藥物
七、其他
第三節 抗惡性腫瘤藥的聯合應用
主要參考文獻
封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