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藝術媒介

鎖定
藝術媒介又稱藝術材料,指藝術家在藝術創作過程中用於藝術表現的物質手段,即用來表現藝術構思的物質材料。藝術媒介是藝術家審美創造活動的產物,是傳達審美信息的物質載體。藝術傳達的完成要靠藝術媒介來實現,藝術媒介在整個藝術實踐活動系統中起着相當重要的中介作用。
中文名
藝術媒介
外文名
Art Media
別    名
藝術材料
説    明
用於藝術表現的物質手段
舉    例
畫布、顏料或紙、墨、炭

藝術媒介基本介紹

因而,沒有藝術媒介,也就沒有藝術作品的誕生,人類的一切藝術活動也就成為空無。不同的藝術門類採用不同的藝術媒介,創作出不同形式的藝術體裁、品種或樣式,其目的在於指事造形、窮情寫物。如文學藉助語言的媒介,描寫生活,表情達意;繪畫則以畫布、顏料或紙、墨、炭等為物質材料;音樂以聲音、節奏、旋律為物質材料;舞蹈以人體動作為物質材料等。藝術媒介還是溝通藝術家與欣賞者的紐帶和橋樑。一般説來,在藝術家與欣賞者之間存在着一道相互隔閡的屏障,他們之間要想溝通交流,發生聯繫,構成一個完整的藝術實踐活動的整體,就必須謀求一種能夠相互理解的中介物,這一中介物就是藝術媒介。因此,對一個藝術家來説,熟悉藝術媒介的性能並能熟練地運用它們自如地塑造藝術形象,是最起碼的要求。

藝術媒介藝術流派

(邊霞)指在藝術發展的一定歷史時期內出現的由若干思想傾向、藝術見解、創作風格、審美趣味基本相同或近似的藝術家自覺或不自覺形成的藝術集團或派別。藝術流派是藝術發展過程中的產物。不同藝術流派的出現及相互之間的競賽和鬥爭。是推動藝術發展和繁榮的重要條件。藝術流派的產生是藝術發展到成熟階段才出現的現象。形成藝術流派的先決條件是必須具有一定數量的藝術家隊伍和較為豐富多樣的藝術表現手段。一種藝術流派的形成與藝術思潮、創作方法、藝術風格、藝術表現手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藝術流派的形成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有的成立組織,發表共同的藝術主張,有自己的刊物,如歐洲現代表現主義繪畫中的“青騎士”派;有的只是彼此藝術見解、風格、傾向、愛好等大體相同,並沒有什麼組織,如西方現代戲劇中的“荒誕派”;有的是在某一著名藝術家周圍,有一羣藝術家追隨他,如中國京劇中的“梅派”;有的是同時或先後成名的一些藝術家,由於創作傾向和藝術風格相近,被當時或後人稱為一個流派,如19世紀中葉東、北歐的民族樂派等。我們黨歷來提倡不同藝術流派的自由競爭、互相競賽、百花齊放、自由發展,共同推動社會主義藝術事業的昌盛繁榮。

藝術媒介藝術批評

指藝術批評家藝術欣賞的基礎上,運用一定的理論觀點和批評標準,對藝術現象所作的科學分析和評價。藝術批評的對象包括一切藝術現象,諸如藝術作品、藝術運動、藝術思潮藝術流派、藝術風格、藝術家的創作以及藝術批評本身等。其中心是藝術作品。藝術批評既可以指一種活動,也可以指這種活動的結果。藝術批評離不開藝術鑑賞,但二者有根本的區別。藝術鑑賞帶有更多的感性活動的特點,藝術批評則是以理性活動為特徵的科學分析、論斷活動。藝術批評是藝術界的主要鬥爭方法之一,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在藝術活動中的具體體現。開展正確的藝術批評,可以幫助藝術家總結創作經驗,提高創作水平;可以幫助藝術鑑賞者提高鑑賞能力,正確地鑑賞藝術作品;還可以使各種藝術思想、創作主張、藝術流派、藝術風格相互交流和爭論。由於藝術批評者總是根據一定的世界觀、審美觀藝術觀對藝術現象作出分析和評價,因而帶有很強的主觀意識成分。藝術批評應儘可能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對藝術現象作出合乎實際、恰如其分的分析和闡釋,以推動社會主義藝術的繁榮和發展。

藝術媒介鑑賞能力

指鑑賞者進行藝術鑑賞活動的主觀條件。具體地説,指鑑賞者以綜合的心理形式去感受、領悟藝術作品的內涵,形成一種與藝術形象相應的審美心理結構,從而把握藝術形象的審美價值的能力。按照法國哲學家狄德羅的説法,所謂藝術鑑賞能力,就是由於反覆的經驗而獲得的敏捷性,它表現在能使它美化的情況下,抓住真實和良好的東西,並迅速而強烈地為它所感動。藝術鑑賞能力,主要包括藝術感受能力、藝術想象能力、藝術理解能力、藝術判斷能力等。只有關於藝術作品的某些知識,而沒有藝術鑑賞能力,是不可能開展藝術鑑賞活動的。鑑賞主體藝術鑑賞能力的高低,則決定它在何種程度上鑑賞藝術作品,獲得怎樣的審美感受審美享受。藝術鑑賞能力受鑑賞主體先天素質的制約,但主要是在後天的藝術鑑賞實踐中逐漸養成的。對於藝術鑑賞者來説,除了培養自己的藝術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判斷能力外,尤其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培養自己的藝術通感能力和共感能力,以及把握人類生命存在的深層意藴的意識能力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