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藝人

(泛稱)

鎖定
藝人,自古以來,泛指有才藝、有才藝者,也用於身份自稱,它與文人有一個規範的叫法,即“文化藝術工作者”(文藝工作者),多指娛樂工作者(影視歌)。
2018年1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宣傳例會上,宣傳司司長高長力提出廣播電視邀請嘉賓應堅持“四個絕對不用”的標準,即:對黨離心離德、品德不高尚的演員堅決不用;低俗,惡俗、媚俗的演員堅決不用;思想境界、格調不高的演員堅決不用;有污點有緋聞、有道德問題的演員堅決不用。另外,總局明確要求節目中紋身藝人、嘻哈文化、亞文化(非主流文化)、喪文化(頹廢文化)不用。
中文名
藝人
外文名
Artist
拼    音
yì rén
基本釋義
雜技、戲曲、民間歌舞、曲藝演員
古    稱
優伶、俳優、倡優、伶人
規範的叫法
文化藝術工作者

藝人定義

詞目:藝人
拼音:yì rén
基本釋義:
(1) [artists,including actors,actresses,etc.]∶雜技戲曲、民間歌舞、曲藝演員
(2)[artisan;handicraftsman]∶手工藝人 [1] 

藝人性質

藝人現代

現代藝人 現代藝人
現代娛樂事業的發展,令藝人這個稱呼變得更廣。為了增加知名度以獲取更多報酬和機遇,歌手演員、模特兒、舞者等從事娛樂事業的人士不止只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展,而是向多方面發現。歌手不一定只唱歌,有時也可能會演戲;而演員也可能從事舞台劇、電影及電視劇等的演出工作。為了統一稱號,藝人便被用作統稱這些娛樂工作者,令藝人這個稱呼變得中性化。
現代資訊傳播的進步,利用電視、電影等放映媒介,藝人已經不再是侷限於某地區或是某國家。而表演的內容更是千變萬化,各式各樣。科技的發達,電腦與網絡的進步,甚至還出現了只靠不同的包裝而隱藏自己真實身份的網絡藝人,以及完全出自於創作出來動畫中的虛擬藝人。

藝人古代

在中國古代,對藝人的稱呼有優伶俳優倡優伶人等。在現代,古代的女性藝人給人的印象多數是屬於一種貧賤、不好的職業,因為古代的女性藝人如歌妓藝妓舞妓被誤認為是女性性工作者。然而事實上靠技藝維生的歌妓、藝妓、舞妓等女藝人並非女性性工作者,意義完全不同,不能混為一談。近代又稱女歌手為歌女。表演戲劇的工作者也都是屬於藝人,、末、(現已將生、末合併為生)都是專門於表演的演員。而自古以來各地戲劇甚至各國的戲劇都有不同的觀感跟職種,以表演技藝為生的藝術表演者同屬於藝人。

藝人應用

1、耕種的人。
戲劇藝人
戲劇藝人(9張)
明·吳承恩 《葉太母輓詩序》:“碩果登矣,然後藝人始息。”
2、有才藝的人。
《書·立政》:“大都小伯、藝人、表臣百司。”
孔傳:“大都邑之小長,以道藝為表幹之臣。”
蔡沉集傳:“藝人者,卜祝巫匠執技以事上者。”
晉·葛洪 《抱朴子·行品》:“創機巧以濟用,總音數而竝精者,蓺人也。”
唐·柳宗元 《送楊凝郎中還汴宋詩後序》:“聖人於是撫以表臣,贊以藝人。”
3、指戲曲、曲藝、雜技等演員。
宋·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宰執親王宗室百官入內上壽》:“藝人或男或女,皆紅巾彩服。殿前自有石鐫柱窠,百戱入場,旋立其戱竿。”
清·俞樾 《茶香室續鈔·婦人裸撲》:“召諸色藝人,各進技藝。”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四:“在七七週年紀念以後,為了保衞大武漢 ,他竟把武漢三鎮的主要的民間藝人組織起來了。”
4、手工藝工人。 [1] 
柯巖 《奇異的書簡·東方的明珠三》:“影片拍好之後,把這鏡頭千百次地慢放,好讓藝人們(刺繡工人)細細地、反覆地觀察它(貓)的神態。” [1] 
5、現代含義:藝人是一種利用自己本身的技藝與才能來娛樂他人,以賺取報酬之人的一個總稱。藝人可以包括多種娛樂工作者,例如歌手、演員、模特兒、舞者,甚至於不在台前的配音演員等。藝人統被稱為“娛樂工作者”。

藝人功夫藝人

近代比較著名的中國功夫藝人有: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甄子丹洪金寶吳京劉家輝吳樾趙文卓鄭佩佩楊紫瓊、洪金寶、樊少皇梁小龍於承惠鄒兆龍元華元彪元秋狄龍徐少強計春華周比利許冠傑黃日華、劉家輝、釋小龍陳國坤釋行宇陳之輝李奇龍、郝邵文、謝苗曹駿、陳佳佳、谷文澤、等等。

藝人變臉藝人

藝人龍越

龍越,男,民間藝人,川劇變臉演員,出生於1988年06月20日(農曆 五月初七),祖籍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巴蜀變臉王親傳弟子。15歲時進入中國遂寧川劇團拜巴蜀變臉王為師學習川劇變臉藝術,隨後進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進修。其以“川劇變臉”身份強勢跨入演藝圈,逐漸發展至演員。

藝人王道正

王道正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變臉藝術傳人。他的“變臉”是中國戲曲中獨樹一幟的獨門絕活。王道正具有“變臉”的先決條件,他自幼主攻武生,有扮相,有嗓子,有硬功夫,曾在《白蛇傳》中飾演男青兒,《呂布與貂蟬》中飾演呂布,革命現代戲《智取威虎山》中飾演楊子榮,唱做雙美。

藝人彭登懷

彭登懷,漢族,四川資陽人。1951年出生,現為四川省川劇學校表演系講師。四川省職業藝術學院教授,世界著名川劇變臉大師,國家一級演員,專業編劇、導演、作曲,美國國際文化科學院院士,世界戲劇家協會理事,莫斯科全球華僑華人推動中國和平統一大會“和平使者”,四川巴蜀名星聯合會會長,四川省慈善大使、四川省慈善救助活動形象大使。1994年底從內江市文化藝術進修學校調入省川劇學校。1993年開始學習變臉。彭登懷的愛人精於縫紉工藝,幫助他製作變臉的臉譜。由於他能在25秒內變14張臉,有人稱其為“變臉大師”。

藝人相關規定

2021年9月2日消息,中央宣傳部近日印發《關於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進一步強化行業管理。加大對違法失德藝人的懲處,禁止劣跡藝人轉移陣地復出。規範明星廣告代言。提高准入門檻,規範藝人經紀。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