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東政法大學

鎖定
華東政法大學(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簡稱華政(ECUPL),位於中國上海,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舉辦,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86]  學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院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 [1]  。以法學學科為主,兼有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工學等學科的多科性大學。 [2] 
學校原名華東政法學院,1952年6月由聖約翰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吳大學廈門大學滬江大學安徽大學、上海學院、震旦大學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會系合併,在聖約翰大學舊址成立。 [2]  1958年,學校併入上海社會科學院;1963年再次籌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銷;1979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第二次覆校。2000年,學校由司法部劃歸上海市管理。2007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更名為華東政法大學。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19]  1995年,成為全國首批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試點單位。1998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1] 
截至2024年6月,學校有松江、長寧、普陀三個校區,佔地面積75萬餘平方米;設有19個學院(部),開設26個本科專業;各類在校生18000餘人,教職工1300餘人。截至2022年9月,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擁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個上海市一流學科。 [1-2]  [4]  [54] 
中文名
華東政法大學 [2] 
外文名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3] 
簡    稱
華政(ECUPL) [2] 
創辦時間
1952年 [1]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86] 
學校類別
政法 [2] 
學校特色
省部共建大學 (2000年入選) [1] 
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2014年入選) [1] 
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2017年10月入選) [55]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117] 
全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117]  展開
學校特色
省部共建大學 (2000年入選) [1] 
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2014年入選) [1] 
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2017年10月入選) [55]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117] 
全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117] 
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119] 
最高人民法院自貿區司法研究基地 [120] 
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2] 
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 [2]  收起
主管部門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86] 
現任領導
郭為祿(截至2024年6月,黨委書記) [92] 
葉青(截至2024年6月,校長) [92] 
本科專業
26個(截至2024年6月) [2]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截至2024年6月) [2]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53個(截至2022年) [4]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截至2024年6月) [2]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4個(截至2022年) [4]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2個(截至2023年10月) [113] 
國家重點學科
1個(截至2022年9月) [114] 
院系設置
19個學院(部)(截至2024年6月) [2] 
校    訓
篤行致知,明德崇法 [6] 
校    歌
《明珠之光》 [6] 
校慶日
11月15日 [86] 
地    址
松江校區:上海市松江大學園區龍源路555號 [2] 
長寧校區:上海市長寧區萬航渡路1575號 [2] 
普陀校區在建 [95] 
院校代碼
10276 [7] 
主要獎項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7項(截至2023年底) [8]  [10-11] 
知名校友
應松年 [12] 
曹建明 [12] 
張雪樵 [13] 
徐家新、姜啓波、卞耀武 [14] 
佔地面積
750000 m²(截至2024年6月) [2] 
學生人數
18000餘人(截至2024年6月) [2] 
教職工人數
1300餘人(截至2024年6月) [2] 

華東政法大學歷史沿革

  • 昨日芳華(1879年-1952年)
聖約翰大學校門 聖約翰大學校門
華東政法大學的前身是聖約翰大學,由施約瑟創立的,以格雅和度恩書院為基礎進行建設,校址位於梵皇渡路(今萬航渡路),總面積達到23.2公頃。 [17]  1952年在全國院系調整中,聖約翰大學各院系被拆分併入上海多所高校,其中政治系併入在該校原址成立的華東政法學院。 [1] 
  • 創設與初建階段(1952年-1979年)
1952年6月,經華東軍政委員會批准,華東政法學院在聖約翰大學的舊址上應運而生。當時,由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安徽大學、震旦大學、上海學院、東吳大學法學院、滬江大學、聖約翰大學、廈門大學等六所學校的法律系、四所學校的政治系和一所學校的社會學系組合而成,是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 [19] 
1958年,華東政法學院撤銷並停止招生工作,與上海財政經濟學院、中國科學院上海經濟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歷史研究所、復旦大學法律系合併成立了上海社會科學院
1979年覆校時的校門 1979年覆校時的校門
1963年8月,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小組和教育部根據《中共中央批轉中央政法小組、教育部黨組關於加強高等政法教育和調整政法院系問題的請示報告》,向市委提出《關於籌辦華東政法學院的意見》。9月市委批覆同意,提出以上海社會科學院政治法律研究所為基礎籌辦,由該所黨組書記袁成瑞為籌委會辦公室主任,行政上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教育部雙重領導,以最高人民法院為主。 [19] 
1964年,正式覆校。 [19]  1972年,經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共上海市委決定,華東政法學院第二次撤銷,師資隊伍再次解體,大部分流向復旦大學。學校則先後被上海社會科學院、復旦大學分校、上海市衞生學校、普陀區衞生學校、果品公司、蔬菜公司、水文站、水上派出所等八個單位瓜分。 [19] 
1979年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教育部聯合向國務院發出的《關於恢復華東政法學院的請示報告》被下發到上海市,經上海市委的批准,擬恢復華東政法學院。 [18-19] 
  • 覆校與進步階段(1979年-2000年)
大草坪上的“辦公室”——帳篷 大草坪上的“辦公室”——帳篷
1979年9月,華政迎來複校後的第一批303名學生。 [1]  1981年,學校開始研究生教育,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法制史和國際法獲批成為學校首批碩士學位點。 [19] 
1991年,本科在華東六省一市均進入第一批招生,並迅速擴展到全國。1994年,成為上海市自主招生的八所試點院校之一。1995年,獲批招收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是全國首批8所試點單位之一。1996年,學校獲准接受外國留學生攻讀學士、碩士學位,同年又獲准招收港澳台地區學生,該校的國際經濟法學科成為司法部重點學科,是學校首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在鞏固和發展法學學科的同時,學校增設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等學科。1998年,該校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由此,學校建立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1] 
畢業照片 畢業照片
  • 發展與跨越階段(2000年至今)
松江校區一期工程竣工啓用 松江校區一期工程竣工啓用
2000年,在國家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學校由原司法部管理的院校改為教育部與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為主的高校。2001年,華東政法學院向上海市人民政府提出將“華東政法學院”更名為“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6月9日,華東政法學院正式更名為華東政法大學。 [18]  2012年11月,學校成為教育部和中央法委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52] 
華東政法大學正式揭牌 華東政法大學正式揭牌
2014年,學校成為全國接收“中國政府卓越獎學金”7所高校之一,入選上海市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52]  2015年4月,學校入選首批上海教育立法諮詢與服務研究基地。 [24]  11月,由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與華東政法大學、華東地區檢察機關共建的全國首個檢察智庫“華東檢察研究院”在華政揭牌成立。 [23]  2016年1月,學校與國家檢察官學院簽署合作協議。 [26]  學校與法制日報社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8]  7月,學校與中國作家協會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31]  9月,學校馬院入選上海高校示範馬克思主義學院; [33]  學校與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合作局簽訂合作協議; [30] 
10月,由中國作家出版集團和華東政法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廉政與法治文學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華政舉行; [27]  由教育部政法司、上海市教委、華東師範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聯合組建的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協同創新中心”正式揭牌。 [34]  12月,學校“華東檢察研究院”入選首批中國智庫索引(CTTI)來源智庫; [32] 
華東政法大學松江校區 華東政法大學松江校區
2017年2月,華東政法大學榮獲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稱號。 [35]  3月,大數據流通與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大數據政策法律研究中心落户學校。 [36]  華東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獲聯合國婦女署頒發《聯合國中國社會性別研究與倡導基金受資機構證書》; [37]  上海市依法治市領導小組辦公室與華東政法大學簽訂“共建‘互聯網+法律’大數據平台”合作框架協議。 [38]  7月,學校舉行上海市軟科學研究基地“上海科技創新法治保障研究中心”揭牌儀式。 [39] 
2018年4月,上海市委宣傳部與學校正式簽約共建華東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40]  6月,首批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 [41]  同年,學校被遴選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 [52] 
2019年1月,華東政法大學作為上海唯一的市屬高校入選獲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40所高校名單; [42]  入選首批上海市依法治校示範校。 [43]  4月,學校獲評首屆上海市文明校園; [44]  最高人民檢察院授予學校檢察基礎理論研究基地。 [46]  9月,學校與上海國際仲裁中心、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簽署合作協議與合作備忘錄; [45] 
2020年6月,發起並加入法學教育創新聯盟 [47]  10月30日,華東政法大學紀檢監察學院成立。 [75]  11月12日,全國首家涉外法治學院在華東政法大學成立。學院將努力打造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助力上海建設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示範區。 [76]  11月13日,華東政法大學新文娛法治研究院在華政長寧校區宣佈成立。 [77] 
2022年11月26日,慶祝華東政法大學建校70週年大會在松江校區富田體育館舉行。 [78]  12月15日,華東政法大學中國法治戰略研究院成立大會暨科研智庫建設研討會召開。 [79]  12月,華東政法大學中國法治戰略研究院正式成立。 [80] 
2023年2月17日,上海市政府立法研究基地成立暨合作共建簽約儀式舉辦。會上,華東政法大學與上海市司法局簽訂合作共建協議,正式成為市政府立法研究基地。 [81]  3月31日,華東政法大學在長寧校區舉行涉外法治研究院成立大會。 [85]  6月,華東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正式成立。 [87]  8月,華東政法大學國際調解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88] 
2024年2月,華東政法大學行政檢察研究南通基地成立。 [90] 

華東政法大學辦學條件

華東政法大學院系設置

截至2024年6月,學校設有19個學院(部),開設26個本科專業。 [2] 
華東政法大學院系本科專業一覽表
教學院系
專業名稱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
法學 [121] 
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
法學(經濟法方向) [122]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
法學(國際經濟法方向) [123] 
法學(滬港交流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實驗班) [123]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金融法律學院
法學(涉外卓越金融法律人才實驗班) [124] 
法學(英國利茲大學雙學位項目班) [124] 
法學(國際金融法律方向) [124] 
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
法學(刑事法方向) [125] 
法學(刑事司法方向) [125] 
法學(網絡與信息法方向) [125] 
偵查學 [125] 
治安學 [125] 
邊防管理 [125]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與信息安全方向) [125] 
華東政法大學商學院
經濟學 [126] 
會計學(司法會計方向) [126] 
國際經濟與貿易 [126] 
工商管理(國際企業管理方向) [126] 
金融學 [126] 
華東政法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社會工作 [127] 
社會學 [127] 
社會政策 [127] 
華東政法大學政府管理學院
行政管理 [109] 
勞動與社會保障 [109] 
政治學與行政學 [109] 
公共事業管理 [109] 
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
知識產權 [56] 
華東政法大學傳播學院
新聞學
文化產業管理 [51] 
網絡與新媒體 [51] 
漢語言文學 [51] 
華東政法大學外語學院
日語 [48] 
翻譯 [48] 
德語 [48] 
英語 [48] 
華東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公共法律服務學院(律師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
其他教學科研部門:文伯書院、體育部、國際教育學院、涉外法治學院和紀檢監察學院、中國法治戰略研究中心
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6月,參考資料來源: [50] 
備註:表格內容與學校官網簡介頁面數據不一致

華東政法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有法學、公共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碩士學位授予權,應用經濟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法律、公共管理、金融、社會工作、翻譯、新聞與傳播、會計等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建有24個博士學位二級授權學科、53個碩士學位二級授權學科, [4]  [53]  以及法學、公共管理2個博士後流動站。 [113]  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2012年學科評估中,法學一級學科位列全國五強;2016年學科評估中,法學獲評A級,政治學獲評B級;2018年公佈的全國首次專業學位水平評估結果中,法律碩士專業獲評A檔。 [4]  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個上海市一流學科;1個上海市高峯學科和1個高原學科以及3個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 [54] 
博士後流動站彙總表
類別
名稱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
法學、公共管理 [113] 
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23年10月
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彙總表
類別
名稱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
法學、公共管理 [53]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4個)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軍事法學、司法鑑定、法政治學、知識產權、社會法學、刑事司法學、法律方法論、教育法學、智能法學、黨內法規、行政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社會保障、社會公共安全、政黨與國家治理 [4]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
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公共管理、應用經濟學、法學、社會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 [53]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3個)
區域經濟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軍事法學、司法鑑定、法政治學、知識產權、社會法學、刑事司法學、法律方法論、教育法學、智能法學、黨內法規、文化產業管理、法律與金融、傳播法學、衞生健康法學、國家安全法學、紀檢與監察法學、法治文化、法律與語言、涉外法治、政治學理論、中外政治制度、國際政治、比較政治、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社會主義法制教育與傳播研究、黨的建設、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新聞學、傳播學、數字傳媒與文化產業、行政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社會保障、社會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社會公共安全、政黨與國家治理。 [4]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
法律(非法學)、法律(法學)、公共管理、金融、社會工作、翻譯、新聞與傳播、會計 [53] 
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22年
重點學科
序號
學科名稱
級別
1
法律史
國家重點學科
2
國際經濟法
省(部)級重點學科
3
法制史
4
經濟法
5
刑法
6
法學
7
法學
上海市一流學科
8
公共管理
9
國際法
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
10
司法鑑定
11
民法與知識產權
12
法學
上海市高峯學科
13
公共管理
上海市高原學科
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6月,參考資料來源: [54] 

華東政法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9月,學校現有專任教師近900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400餘人。先後3人入選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4人獲評“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3人入選“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5人入選青年長江學者 ,1個教師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人獲評“國家級教學名師”,5人獲評“全國優秀教師”,1人獲評“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人獲評“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獲評“全國留學回國先進個人”,1人任“馬工程”首席專家,2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4人入選“上海市領軍人才”,6人獲評“上海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6人獲評“上海市優秀中青年法學家”,13人入選“上海東方學者”(其中包含2名客座教授),9人入選“上海青年東方學者”,31人獲評“曙光學者”,7人獲得“上海市人才發展資金”資助,35人入選“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17人獲評“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 [20] 
高級人才
類別
名稱
國家百千萬工程人選(5人)
何勤華、馬長山、李秀清、王遷、金可可 [53] 
教育部新世紀人才(6人)
崔永東、馬長山、金可可、劉風景、王遷、章志遠 [53] 
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
何勤華、劉憲權 [53] 
顧功耘、劉憲權、王立民、高富平、杜志淳、吳弘、李秀清、葉青、張明軍、金可可 [53] 
東方學者(9人)
顧敏康、陳峯、張紅、Stphen、李連江、冷靜、江利紅、Sheldon、X.Zhang [53] 
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17年11月
高水平地方高校創新團隊建設名單(2019年入選)
序號
團隊名稱
負責人
學科
類別
1
世界法治文明演進與中國法治理論發展
何勤華
法學
戰略創新
2
新時代政治學理論的創新與發展
張明軍
政治學
3
一帶一路建設的法律保障機制研究
林燕萍
法學
重點創新
4
依法行政與公正司法的中國進路研究
葉青
法學
5
科創中心建設的法制保障
劉憲權
法學
6
全面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治創新
金可可
法學
7
基層治理與上海公共安全
吳新葉
政治學
8
民族復興與比較政治理論創新
高奇琦
政治學
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19年12月,參考資料來源: [49] 

華東政法大學教學建設

截至2024年6月,學校有4門國家精品課程, [96]  4門教育部第一批“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 [100]  1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 [102]  1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101]  3門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103]  37門上海高校市級精品課程, [97]  76門上海高校市級重點課程, [98]  2門上海高校市級體育和健康教育精品課程, [96]  2個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104]  [128]  8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99]  1個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105]  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106]  1個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項目, [107]  2個教育部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 [108]  1個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116] 
學校積極推進智庫培育和建設,提升知識創新和社會服務能力,截至2017年11月,擁有2個國家級教學實驗項目及中心,8個省部級研究基地。學校是最高人民法院自貿區司法研究基地、上海市教育立法諮詢與服務研究基地,中國(上海)自貿區法治創新研究基地、法律文明演進研究是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外國法與比較法研究院、政府體制改革與監管模式創新法治保障研究中心、經濟法律戰略研究院是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社會治理研究院是上海市高校知識服務平台。經濟法學刑法學為上海市法學重點研究基地。 [53]  2023年10月,教育部政策法規司與華東政法大學共建教育法研究院。 [89] 
國家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
負責人
獲評年份
法律史本科教學團隊
何勤華
2007年 [21] 
經濟法學本科教學團隊
顧功耘
2010年 [29] 
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10年7月
特色項目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
法學綜合實驗教學中心 [106] 
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項目(1個)
開放型國際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107] 
教育部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2個)
基於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政產學研協同育人機制創新與實踐、“五新五融”全面育人的新法科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108] 
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21年11月
特色專業
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
法學、 [104]  偵查學 [128]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8個)
法學、政治學、 [115]  行政管理、新聞學、知識產權、 [5]  社會工作、翻譯、文化產業 [99]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個)
偵查學、新聞學、知識產權、 [115]  金融學、翻譯、 [5]  會計學、公共事業管理 [99] 
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
偵查學 [105] 
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6月
精品課程
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
外國法制史、中國法制史、經濟法學、司法鑑定概論 [96] 
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4門)
經濟法學、司法鑑定概論、外國法制史、中國法制史 [100] 
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
走近司法鑑定 ——科學證據應用與展望(1~28講) [102] 
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
開啓疑案之門的金鑰匙——司法鑑定 [101]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3門)
刑事訴訟法學、刑法學總論、國際私法 [103] 
上海市級精品課程(37門)
外國法制史、中國法制史、經濟法學、司法鑑定概論、外國法制史、國際經濟法、刑法學、中國法制史 、商法概論、經濟法學、法理學、偵查學、刑事訴訟、法學、民法學、國際私法學、司法鑑定概論、著作權法、訴訟證據學、政治學原理、貨幣銀行學、金融法學、法醫學、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知識產權法、金融犯罪研究、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大學生心理健康、國際反壟斷法、現場勘查學、新聞法規與職業道德、公司法學、刑事專案偵查、漢語與寫作I、II、國際商事仲裁法學、商業秘密法、憲法學、行政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國際公法、傳播法研究、英漢-漢英法律翻譯 [97] 
上海高校市級重點課程(76門)
刑法學、經濟法學、法理學、刑事訴訟法學、貨幣銀行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法、金融證券犯罪研究、憲法學、外國民商法導論、社會保障概論、國際私法學、民法總論、證據學、證券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國際經濟學、國際經濟法學、中國法制史、國際公法、司法文書、政治學原理、法醫學、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金融法學、知識產權法 國際反壟斷法、漢語與寫作Ⅰ、Ⅱ、刑事疑難案例評析、法律英語、邏輯學、發展與就業、商法總論、體育-羽毛球、新聞法規與職業道德、電子商務法、翻譯理論與實踐——涉外法律專業、法律基礎、經濟法總論、偵查學原理、現場勘查學、國際商事仲裁法學、商業秘密法、治安學總論、婚姻家庭繼承法、税法學、學術論文寫作、勞工關係、市政學、中國書法、廣播電視新聞業務、傳播法研究、專利法、社會調查、刑事專案偵查、債權法學 、信息犯罪與計算機取證、英漢—漢英法律翻譯、公共關係學、中國古代文學史、財政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商標法、形體訓練綜合課程、中國近代史綱要、文化產業學、公共管理學、邊境管理學、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西方社會學理論、外國公司法概覽、經濟法案例研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計算思維與計算文化、籃球、論語導讀 [98] 
上海高校市級體育和健康教育精品課程(2門)
羽毛球、大學體育(板球) [96] 
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6月

華東政法大學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9月,先後與46個國家和地區的191所高校、機構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亞洲法律學會、歐洲律所聯盟等9個國際性、區域性組織簽訂協議。 [2]  2012年,學校獲得接收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的資格,2014年,成為全國接收“中國政府卓越獎學金”6所高校之一。 [25]  2017年9月29日,華東政法大學加入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 [55]  2018年11月6日,成為滬港大學聯盟創始成員。 [118] 
截至2017年11月,學校已經與37個國家和地區的147所院校建立並常年保持良好的校際合作交流關係,主要包括美國(23所)、英國(15所)、澳大利亞(6所)、日本(15所)和韓國(16所)。同時,與我國台灣地區7所大學建立起合作關係。學校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的“聯合培養國際商法碩士項目”、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合作的“聯合培養高級法律碩士項目”運行多年,形成了穩定有效的運作體系、完備先進的課程設計,提升了學校研究生教育的國際聲譽。 [53] 

華東政法大學學術研究

華東政法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6月,學校擁有180餘個科研機構, [2]  還獲批國家涉外法治研究基地, [5]  2015年11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與該校共建司法智庫研究機構華東檢察研究院, [22]  同年,智庫型研究機構—華東檢察研究院在華東政法大學揭牌成立, [23]  2017年3月,國家工程實驗室大數據政策法律研究中心落户華東政法大學, [57]  2019年9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批准該校為檢察基礎理論研究基地, [46]  2019年12月,該校司法學研究院入選國家CTTI來源智庫, [59]  2021年1月,成為公共法律服務協同創新與數字治理研究基地, [130]  同年4月,獲批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項目 [15]  2022年1月,華東政法大學中國法治戰略研究院成立。 [58] 
科研平台
類別
名稱
國家工程實驗室(共建單位)
大數據流通與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大數據政策法律研究中心 [57] 
國家CTTI來源智庫(3個)
華東檢察研究院、 [23]  司法學研究院、 [59]  中國法治戰略研究院 [58] 
部級項目
公共法律服務協同創新與數字治理研究基地、 [130]  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項目 [15] 
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6月

華東政法大學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2月,華東政法大學已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403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5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9項,一般、青年、後期資助、冷門絕學等項目共359項。華東政法大學已獲國家自科基金項目立項12項。 [60-61]  [91] 
截至2024年6月,華東政法大學在《中國社會科學》多次發表論文,有《清代法律淵源考》《中國移植蘇聯民法模式考》《中國行政糾紛解決的制度選擇》等15篇。 [60]  另外,該校還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期刊,發表論文一百多篇。 [84]  [93-94] 
  • 科研獲獎情況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序號
成果名稱
作者
所獲獎項
1
The Emergence of "Black Society"Crime in
China
張筱薇
第四屆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三等獎 [82] 
2
《中國法學史》
何勤華
第三屆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三等獎 [83] 
  • 科研項目情況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序號
立項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項目負責人
1
2011年
法律文明史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何勤華
2
2012年
中國特色虛擬社會管理模式研究-基於網絡關係結構的多主體協同治理方案及其法律支撐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何明升
3
2013年
信息服務與信息交易法律制度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高富平
4
2014年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創新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童之偉
5
2014年
涉信息網絡違法犯罪行為法律規制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劉憲權
6
2014年
堅持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相統一的互動關係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張明軍
7
2014年
法治引領推動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難點與路徑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劉曉紅
8
2014年
互聯網領域知識產權重大立法問題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王 遷
9
2014年
構建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的核心問題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管建強
10
2014年
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劉松山
11
2015年
完善我國海洋法律體系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趙勁松
12
2015年
中國能源革命與法律制度創新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肖國興
13
2016年
驅動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的職務發明制度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何 敏
14
2018年
新時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法治化機制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馬長山
15
2018年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立法過程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劉風景
16
2018年
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改革與建設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高奇琦
17
2018年
新興學科視野中的法律邏輯及其拓展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陳金釗
18
2018年
軍民融合戰略下海上通道安全法治保障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馬得懿
19
2018年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文本翻譯、研究及數據庫建設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屈文生
20
2018年
中國特色網絡內容治理體系及監管模式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何明升
21
2019年
媒體融合中的版權理論與運用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王遷
22
2019年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外關係法律體系構建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杜濤
23
2019年
中國租界法制文獻整理與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王立民
24
2020年
中華法系與中華法律文化問題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重大委託項目
何勤華
25
2023年
全球知識產權治理面臨的主要挑戰和中國方案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叢立先
參考資料來源: [61]  [91] 
國家自科基金項目
序號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項目負責人
1
技術創新、國際技術轉移的非線性增長模型及其實證模擬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唐曉雲
2
基於國際專利制度的同族專利行為及其態勢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唐 春
3
城市關鍵基礎設施暴雨洪澇災害風險評估--以上海地鐵為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廉 鵬
4
城市關鍵基礎設施暴雨洪澇災害風險評估一一以上海地鐵為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權瑞松
5
企業實施國際化雙元戰略的創新效應及關鍵影響因素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吳 航
6
基於量化指標體系的中國綠色大學影響機制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趙萬霞
7
開放式創新環境下制度壓力對技術商業化的影響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蔡新蕾
8
跨國併購整合過程中制度複雜性的戰略響應研究:創新機制與選擇動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吳 航
9
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多元主體協同、治理網絡與演化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李智超
10
基於ESG理念的私募股權投融資估值與風險管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卞鈺祥
11
基層網格化政策動員機制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楊帆
12
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參與全球價值鏈對中國製造業空間集聚的影響機制、效應評估及政策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曹希廣
參考資料來源: [60]  [71]  [91] 

華東政法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3年10月,華東政法大學擁有圖書館3個,圖書館總面積27,127.59m²,閲覽室座位數2,556個。學校擁有紙質圖書272.65萬冊,當年新增34,300冊,生均紙質圖書128.07冊。擁有電子期刊6.62萬冊,學位論文2.1萬冊,音視頻95,259.5小時。2022年圖書流通量4.415萬本次,電子資源訪問量2,925.68萬次,當年電子資源下載量986.96萬篇次。完成了“雲教參”平台、法學學科外文原版數字化平台、圖書館文獻傳遞平台等多項建設,是華東地區最大的法律文獻中心,中外文法學數據庫在全國法律院校中名列前茅。學校擁有“聯合國文件收藏圖書館”,含中文類圖書及報告3517冊,西文類圖書3322冊,西文類主要機構當年的決議和年度報告會議資料7322冊。 [113] 
  • 學術期刊
《法學》 《法學》
法學是由華東政法大學主辦的一本中文法律類期刊,是中國為數不多的法律理論類月刊,創刊於1956年;是英國、美國等國會圖書館收藏的中國為數不多的法學刊物之一;是《中文核心期刊(法律類)》”、“全國百強社科學報”、“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 [63]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創刊二十多年,包含專題研討、信息社會與未來法治、法學論壇、域外發苑和評案論法五個模塊,還被選為CSSCI法學來源期刊、中文法律核心期刊和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法學核心期刊,並獲評“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全國高校社科精品期刊”“上海市最佳學報”。 [69] 
青少年犯罪問題雜誌創刊於1982年,是中國公開發行的青少年犯罪研究專業期刊,由華東政法大學主辦、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管;該刊主要反映有關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青少年權益保護以及犯罪學領域的新動向、新觀點、新問題、新經驗;致力於整合犯罪學、法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多學科資源,已經連續兩屆被遴選為CSSCI期刊,曾獲法學類核心期刊稱號。 [66] 

華東政法大學校園文化

華東政法大學學校標誌

  • 校名
校名 校名
  • 校標
學校校標形狀是三邊為弧形的等邊三角形,上半部弧形部分為華東政法大學英語譯名全稱,其中間主體部分為由“HDZF”(“華東政法”漢語拼音大寫首字)四個字母組成的學校韜奮樓建築造型,底部由天平和書本圖形組成。 [64] 
校標 校標

華東政法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篤行致知 明德崇法

出典:
篤行——“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篤行,表示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切實追求,注重實踐。
致知——“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禮記·大學》)
致知,表示尋求知識,探求真理。
明德——“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尚書·君陳》)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禮記·大學》)
明德,表示追求完美的德性。
崇法——“上賢以崇德,簡不肖以絀惡。”(《禮記·王制》)
崇,表示尊敬、推重。
法,法律,法治。表示我們學校主要的專業。
崇法,表示崇尚法律,追求法治。
校訓含義:
篤行致知,其含義是以自己踏實的態度,認真實踐,積極探求科學知識,追求科學真理。
明德崇法,其含義是要崇尚完美的德行,追求法治;這和中國實行“依法治國”、“以德治國”的方略相銜接,將國家的治國方略和學校的校訓結合起來,正説明了,該校作為一所以法學教育為主、兼有其他管理類學科教育的著名院校,她的歷史使命所在。
校訓前後兩部分,“篤行致知”表明學校教育的要求、方式和途徑,“明德崇法”表明學校的辦學理念、方針和使命,兩部分互相補充,相互支撐,構成了一個整體,比較全面、鮮明地點出了該校的特點和辦學目標。 [65] 
校訓碑 校訓碑
  • 校歌
《明珠之光》

芳草地紅磚牆
百年學子拼搏場
坎坷復坎坷
潮落又潮漲
生生不息如長江
師恩沐幼苗
勤學成棟樑
華政英才走四方
莫忘,莫忘
莫忘,莫忘
祖國未來擔肩上
不負青春時光
風雲起鐘聲揚
千年中華盼飛翔
依法治中國方能致富強
有志青年聚東方
秉公斷曲直
執法我強項
人民利益高無上
莫忘,莫忘
莫忘,莫忘
祖國未來擔肩上
耀我明珠之光
耀我明珠之光 [65] 
校歌 校歌

華東政法大學校區情況

截至2024年6月,學校有長寧、松江、普陀三個校區,佔地面積75萬餘平方米。 [2] 

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

長寧校區位於萬航渡路1575號,校內的“聖約翰大學歷史建築羣”被列入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7-68] 
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
1949年5月26日夜晚,中共中央華東局和上海市委領導人員與中共中央上海局以及中共上海地下市委的負責人抵達上海,在聖約翰大學交誼樓(1952年11月15日,華政首屆開學典禮在此樓的大交誼廳舉行)會面,詳細討論上海解放後的接管工作。 [9]  [16] 
華政長寧校區26、27號樓原為中國奧委會前身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辦公舊址。為進一步發揮高校服務社會、傳承文化的職能學校依託長寧校區歷史文化資源,建設體育文化博物館,於2016年10月17日正式開館。 [112] 

華東政法大學松江校區

松江校區位於松江區松江大學園區龍源路555號, [2]  建立於2003年,2005年學校主體遷入該校區。 [1] 
華東政法大學校史館於2017年11月15日建成,位於松江校區明珠樓一樓,包括兩個展廳及出入口長廊,總面積為648平方米,序廳長廊仿長寧老校區40號樓建築設計而成。 [110] 
李昌鈺法庭科學博物館於2017年11月4日正式開館,位於華政松江校區明實樓,共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為博物館主展區,另一部分則是實驗區,是全球首家以其名字命名的法庭科學類博物館。 [111] 

華東政法大學普陀校區

華東政法大學普陀校區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旨在打造蘇州河濱水人文示範校區,建成高品質的研究生生活園區,包括學生公寓及生活配套設施,會堂、游泳池、球場等各類文體設施,以及地下車庫等。還有開放的社區公共空間。四盡齋作為保護建築修繕。 [95] 

華東政法大學行政管理

華東政法大學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校長
葉青 [92] 
黨委副書記
葉青、韓強、陳玉剛、虞瀟浩 [92] 
黨委常委
郭為祿、葉青、韓強、陳玉剛、虞瀟浩、羅培新、周立志、曲玉梁、戴瑩、楊忠孝 [92] 
副校長
虞瀟浩、羅培新、周立志、洪冬英 [92] 
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6月

華東政法大學歷任領導

歷任領導
學校名稱及起訖年月
姓名
職務
任期
華東政法大學
2007年3月-2018年9月
曹文澤
黨委書記
2015.5-2018.9
何勤華
校長
2007.3-2015.6
杜志淳
黨委書記
2007.3-2015.5
華東政法學院
1952年6月-2007年3月
杜志淳
黨委書記
2003.6-2007.3
何勤華
院長
1999.12-2007.3
祝林森
黨委書記
1999.12-2003.6
曹建明
院長
1997.8-1999.12
史煥章
黨委書記
1995.3-1998.10
代理黨委書記
1985.8-1989.1
院長
1985.8-1997.8
陸慶壬
黨委書記
1991.11-1995.3
臨時黨委書記
1989.1-1991.11
莊詠文
黨委書記
1984.4-1985.8
陳天池
院長
1984.4-1985.8
劉少儻
黨委書記
1979.6-1984.4
徐盼秋
院長
1979.6-1984.4
魏明
院長
1965.7-1972.4
黨委書記
1964.6-1972.4
雷經天
黨委書記
1957.12-1958.8
黨委第一書記
1956.10-1957.12
院長
1956.6-1958.8
趙野民
黨委書記
1956.5-1956.10
鄭文卿
院長
1955.5-1956.6
黨委書記
1953.5-1956.5
代理黨委書記
1953.1-1953.5
魏文伯
院長
1953.2-1955.5
參考資料來源: [70] 

華東政法大學校園環境

華東政法大學松江校區的原型來自於早期哥特式建築,具有哥特建築冷峻向上的氣質,但又不像真正的哥特建築那樣瘋狂。“扶壁”也是華東政法大學造型的主要元素。無論是圖文信息中心柱廊的“收分式”巨柱,還是公共教學樓牆身中段的靠牆扶壁柱,靈感都來自於“飛扶壁”,而行政會議中心圓形大廳扶壁的靈感則來自於佛羅倫薩大教堂穹隆頂上的天窗柱。“拱門”的透視意向是從老華東政法大學移植而來的。 [62] 
華東政法大學松江校區 華東政法大學松江校區
華東政法大學新校區的建築風格延續老校區的建築文脈,體現“中西合璧、古樸典雅和內斂穩重”的特徵。採用古典三段式的建築語彙,材料上採用紅磚黛瓦,外形則是在老校區建築和其他古典建築基礎上進行創新。不僅能看到老校區的影子,也滿足現代建築簡約、經濟和高效的要求。 [62] 

華東政法大學校友情況

校友情況
姓名
職位/榮譽
莊亨浩
曾任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張斌生
曾任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全國十佳律師(1995)
江仁寶
曾任山東省司法廳廳長
劉乃雄
曾任浙江省司法廳廳長
應松年
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會長 曾任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主任
倪正茂
上海政法學院教授 九三學社中央委員
幹以勝
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
李佩佑
曾任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鄭魯寧
曾任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高建平
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劉玉珠
文化部黨組成員 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
劉 華
江蘇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齊 奇
曾任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薛江武
安徽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黨組書記
李 靜
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
申嶽東
江蘇省610辦公室主任
黃 平
盛源集團董事局主席
車 俊
浙江省委書記 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孫華璞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審判委員會委員
馬新嵐
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周傳有
中金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魏旋君
中共湖南省委副秘書長、省編辦主任
鄭肇芳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
劉福壽
法規部主任
曹建明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蔣家開
新疆天雪律師事務所主任 全國十佳律師
孔祥俊
最高人民法院高級法官 全國十大中青年法學家
李鈺君
景潤房地產董事
孫 潮
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省委政法委委員
袁月全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高級法官 中國法官十傑(2005) 中國十大法治人物(2007)
周梅芳
廣東省深圳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 全國十佳公訴人
程九龍
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長(正局級)、黨委副書記
沈志先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內務司法委員會主任
郝鐵川
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長 曾任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馬春雷
上海市嘉定區委書記
柴崢濤
紹興市新昌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全國十佳公訴人
滕一龍
曾任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黎淑蘭
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全國三八紅旗手(2008)
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09年7月,參考資料來源: [72] 

華東政法大學所獲榮譽

所獲榮譽
時間
名稱
2005年12月26日
教育部依法治校示範校 [129] 
2014年7月11日
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119] 
2019年3月5日
上海市依法治校示範校 [74] 
2019年4月19日
上海市文明校園 [44] 
2020年1月19日
上海市徵兵工作先進單位 [7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