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莢蒾

(五福花科莢蒾屬植物)

鎖定
莢蒾(Viburnum dilatatum Thunb.)是五福花科,莢蒾屬落葉灌木,高可達3米。葉片紙質,倒卵形,復傘形式聚傘花序稠密,花生於第三至第四級輻射枝上,花冠白色,輻狀,花葯小,乳白色。果實紅色。橢圓狀卵圓形,核扁,卵形,5-6月開花,9-11月結果。
莢蒾中國原產種,主產浙江、江蘇、山東、河南、陝西、河北等省;日本也有分佈。生長在海拔100-1000米的山坡或山谷疏林下,林緣及山腳灌叢中。莢蒾温帶植物,喜光,喜温暖濕潤,也耐陰,耐寒,對氣候因子及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最好是微酸性肥沃土壤,地栽、盆栽均可,管理可以粗放。
枝葉清熱解毒,疏風解表,用於疔瘡發熱,風熱感冒;外用治過敏性皮炎。根:辛、澀,涼。祛瘀消腫。用於瘰癧,跌打損傷。祛瘀消腫。
(概述圖參考:中國自然標本館 [2] 
中文名
莢蒾
拉丁學名
Viburnum dilatatum Thunb. [8]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川續斷目
五福花科
莢蒾屬
莢蒾
命名者及年代
Thunb.,1784

莢蒾形態特徵

莢蒾 莢蒾
落葉灌木,高1.5-3米;當年小枝連同芽、葉柄和花序均密被土黃色或黃綠色開展的小剛毛狀粗毛及簇狀短毛,老時毛可彎伏,毛基有小瘤狀突起,二年生小枝暗紫褐色,被疏毛或幾無毛,有凸起的墊狀物。葉紙質,寬倒卵形、倒卵形、或寬卵形,長3-10(-13)釐米,頂端急尖,基部圓形至鈍形或微心形,有時楔形,邊緣有牙齒狀鋸齒,齒端突尖,上面被叉狀或簡單伏毛,下面被帶黃色叉狀或簇狀毛,脈上毛尤密,脈腋集聚簇狀毛,有帶黃色或近無色的透亮腺點,雖脱落仍留有痕跡,近基部兩側有少數腺體,側脈6-8對,直達齒端,上面凹陷,下面明顯凸起;葉柄長(5-)10-15毫米;無托葉。 [1] 
復傘形式聚傘花序稠密,生於具1對葉的短枝之頂,直徑4-10釐米,果時毛多少脱落,總花梗長1-2(-3)釐米,第一級輻射枝5條,花生於第三至第四級輻射枝上,萼和花冠外面均有簇狀糙毛;萼筒狹筒狀,長約1毫米,有暗紅色微細腺點,萼齒卵形;花冠白色,輻狀,直徑約5毫米,裂片圓卵形;雄蕊明顯高出花冠,花葯小,乳白色,寬橢圓形;花柱高出萼齒。果實紅色,橢圓狀卵圓形,長7-8毫米;核扁,卵形,長6-8毫米,直徑5-6毫米,有3條淺腹溝和2條淺背溝。花期5-6月,果熟期9-11月。 [1] 
該種的主要特徵為其幼枝、葉柄和花房均被開展的剛毛狀糙毛。在該種分佈區的西部和西南部,即從西藏向東經雲南和廣西北部至湖南、江西北部及湖北西部,有一個植物體的毛被往往更稠密和更粗硬、葉基部較寬而多少帶心形的類型,過去許多學者都鑑定為“Viburnum corylifolium Hook. f. et Thoms.”,但它同該種其他地區的標本存在着複雜的過渡現象而難以截然區分,故《中國植物誌》編委們仍作為同一個種來看待。 [1] 

莢蒾生長環境

莢蒾 莢蒾
生長在海拔100-1000米的山坡或山谷疏林下,林緣及山腳灌叢中。 [1]  莢蒾温帶植物,喜光,喜温暖濕潤,也耐陰,耐寒,對氣候因子及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最好是微酸性肥沃土壤,地栽、盆栽均可,管理可以粗放。 [4] 

莢蒾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河北南部、陝西南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廣東北部、廣西北部、四川、貴州及雲南(保山);日本和朝鮮也有分佈。 [1] 
北京:
海淀
河北:
涉縣、沙河
江蘇:
南京、浦口、無錫、宜興、金壇、蘇州、句容
浙江:
杭州、臨安、鎮海、泰順、安吉、武義、開化、天台、麗水、遂昌、慶元、景寧、龍泉
安徽:
黃山、歙縣、休寧、祁門、滁州、全椒、巢湖、金寨、東至、青陽、績溪
福建:
建寧、南平
江西:
浮樑、萍鄉、蓮花、九江、廬山、九江、武寧、修水、星子、彭澤、瑞昌、贛縣、大餘、上猶、崇義、安遠、全南、興國、會昌、尋烏、石城、瑞金、遂川、安福、永新、井岡山、宜春、宜豐、靖安、銅鼓、黎川、宜黃、廣昌、廣豐、玉山、鉛山
山東:
青島
河南:
欒川、嵩縣、魯山、焦作、濟源、盧氏、靈寶、南陽、西峽、內鄉、淅川、信陽、新縣、商城
湖北:
竹溪、興山、五峯、荊門、孝感、羅田、通城、隨州、利川、建始、巴東、咸豐、來鳳、鶴峯、神農架
湖南:
長沙、炎陵、衡陽、南嶽、衡山、祁東、邵東、新邵、邵陽、洞口、綏寧、新寧、城步、武岡、平江、石門、慈利、桑植、桃江、沅江、郴州、宜章、資興、東安、道縣、寧遠、藍山、江華、沅陵、會同、芷江、洪江、湘西、花垣、永順、龍山
廣東:
仁化、乳源、樂昌、信宜、博羅、龍門、豐順、五華、河源、陽山、連山、連州
廣西:
南寧、柳城、鹿寨、融水、桂林、臨桂、靈川、全州、興安、灌陽、龍勝、資源、東興、欽州、靖西、那坡、凌雲、樂業、隆林、賀州、南丹、天峨、羅城、金秀、扶綏、龍州
重慶:
南川、豐都、武隆、奉節、巫山、巫溪、酉陽
四川:
都江堰、峨眉山、筠連、漢源、石棉、天全、寶興、康定、瀘定、鹽源、雷波
貴州:
貴陽、修文、清鎮、盤縣、道真、江口、石阡、印江、松桃、興義、興仁、普安、貞豐、安龍、凱里、榕江、荔波、三都
雲南:
富源、保山、綏江、麗江、文山、廣南、富寧
陝西:
太白、華陰、城固、洋縣、寧強、佛坪、安康、寧陝、平利、山陽
甘肅:
文縣 [7] 

莢蒾主要變種

廬山莢蒾Viburnum dilatatumThunb. var.fulvotomentosum(Hsu)Hsu,)幼枝、葉柄和花序均被由黃褐色簇狀毛組成的絨毛;葉幹後至少上面變灰黑色至黑色,有8-9對側脈,下面脈腋有發達的集聚簇狀毛,花序下的一對葉常中下部最寬。特產江西(廬山、武寧、尋烏)。 [1] 
廬山莢蒾 廬山莢蒾

莢蒾繁殖方式

莢蒾 莢蒾
莢蒾用播種繁殖。莢蒾果實為核果,外果皮和內果皮肉質,果核多呈壓扁狀,內果皮木質,堅韌,黃色至灰褐色,內含有一粒種子。果核與種皮不易分離,種皮膜質,種胚被堅實的硬肉質或嚼爛狀具有韌性的胚乳包圍,其種胚位於胚乳尖端內,一般未發育完全,隨着成熟逐漸長成形。秋冬採種,種子具休眠期,莢蒾種子休眠一般採用冷暖層積交替處理來打破種子的休眠。由於莢蒾種子的胚在果實成熟時還未完全成熟而使種子處於休眠狀態,在種子胚發育和萌發發生前一般需要温層積處理(≥15℃)或者冷層積處理(≤10℃),或者兩種處理交替使用。Gierbach(1937)將胚根已萌發的種子置於10℃下分別放置兩個半月和4個月後發現種子上胚軸萌發率分別為61%和81%。 [3]  解除休眠於翌年春播種。

莢蒾栽培技術

莢蒾移植

移植過的莢蒾 移植過的莢蒾
帶土移植莢蒾是提高成活率的關鍵措施,還可以縮短起苗到栽植時間。最好做到當天起苗當天栽植。如果運輸距離過長,途中一定要嚴密覆蓋,防止因風吹造成嚴重失水,影響成活率。
根據莢蒾土球大小,嚴格按照技術要求挖好樹坑,坑儘可能挖大點,土球放入後,周圍最少要有20~30釐米填土空間,將所填土充分踩實,使土球和周圍新土緊密結合。
澆第1次水,儘量把圍堰做大一些,以便儲存更多的水,使土球充分滲透。第1次充分澆透水非常重要,帶土球的莢蒾,只有當新根萌出扎入周圍新添土內,澆水才能和日常管理一樣。
栽植深度以新土下沉後,莢蒾基部原土,即與地平面平行或稍低於地面3~5釐米為準;栽植過淺,根系易乾燥失水,抗旱性差,根莖易受灼傷;栽植過深,造成根莖窒息,導致莢蒾生長衰落
修好灌水圍堰後,解開捆紮在樹冠上的草繩,使枝條舒展。 [4] 

莢蒾養護

控制水分莢蒾移植後,水分管理是保證栽植成活的關鍵,新移植的莢蒾栽種後,須保證連續灌3次透水,確保土壤充分吸水並與根系緊密接合,以後根據土壤和氣候條件適時補水,新移植的莢蒾根系吸水功能減弱。在日常養護管理時,只要保持根系土壤適當濕潤即可,灌水量及灌水次數可根據樹木生長情況及土壤、氣候條件決定,做到適時適量,否則土壤含水量過大,反而會影響土壤透氣性能,抑制根系呼吸,對髮根不利,嚴重時導致爛根、整樹枯亡。 [4] 

莢蒾施肥

施肥過的莢蒾 施肥過的莢蒾
施肥可促進新植莢蒾地下部根系生長恢復和地上部枝葉萌發生長,有計劃地合理追施一些有機肥料,更是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新植莢蒾基肥補給,應在樹體確定成活後進行,用量一次不可太多,以免燒傷新根。施肥選擇天氣晴朗、土壤乾燥時進行,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莢蒾要定期施肥。在莢蒾休眠期或秋季樹木落葉後至土壤結凍前施肥,能確保樹木正常生長髮育。 [4] 

莢蒾修剪

莢蒾在栽植前需修剪。適當剪去一些枝葉及斷枝,減少水分蒸騰,保持樹體水分代謝平衡,有利於樹木成活,儘快恢復生長。 [4] 

莢蒾鋤草鬆土

新植莢蒾栽植後要視情況鬆土。及時清除雜草,並清理運出,保持樹堰內清潔。 [4] 

莢蒾病蟲防治

夏季易發生蚜蟲葉蟎類,注意消滅越冬蟲源以控制翌年發生量。病害發生前噴灑65%代森錳鋅600倍液、50%石硫合劑500-800倍液,可起到保護作用。平時養護管理中及時剪除患病枝葉。 [4] 

莢蒾主要價值

莢蒾觀賞

莢蒾枝葉稠密,樹冠球形;葉形美觀,入秋變為紅色;開花時節,紛紛白花布滿枝頭;果熟時,累累紅果,令人賞心悦目。如此集葉花果為一樹,實為觀賞佳木,是製作盆景的良好素材。

莢蒾藥用

性味歸經:味酸;性微寒。 [5] 
功能主治:疏風解毒;清熱解毒;活血。主風熱感冒;疔瘡發熱;產後傷風;跌打骨折。 [5] 
根:辛、澀,涼。祛瘀消腫。用於瘰癧,跌打損傷。 [6] 
枝、葉:酸,涼。清熱解毒,疏風解表。用於疔瘡發熱,暑熱感冒;外用於過敏性皮炎。 [6]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外洗。 [5] 
各家論述:《唐本草》:主三蟲,下氣,消谷。煮樹枝汁和粥以飼小兒,殺蛔。 [5] 
藥理作用
抗菌作用:本品煎劑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炭疽桿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乙型鏈球菌、朋腸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 
抗腫瘤作用:莢蒾葉甲醇提取物50μg/ml,在體外對人表皮樣瘤鼻咽癌(KB)細胞有明顯抑制作用,其抑制率為36.2%。果實無效。 [5] 
抗膽鹼酯酶作用:本品甲醇提取物對人血漿膽鹼酯酶在體外試驗中有顯着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大於80%。 [5] 

莢蒾化學成份

葉含莢蒾螺內酯(dilaspirolactone),谷甾醇(sitosterol),熊果酸(ursolic acid),谷甾醇-β-D-葡萄糖甙(sitosteryl-β-D-glucoside),異槲皮甙(isoquercitrin),對-羥基苯-β-D-阿洛糖甙(p-hydroxyphenyl-β-D-alloside),對羥苯基-6-O-反-咖啡酰基-β-D-葡萄糖甙(p-hydroxyphenyl-6-O-trans-caffeoyl-β-D-glucoside),對-羥苯基-6-O-反-咖啡酰基-β-D-阿洛糖甙(P-hy-droxyphenyl-6-O-trans-caffeoyl-β-D-葡萄糖甙[4-ally-2-methy-oxyphenyl-6-O-β-D-apiosyl(1→6)-β-D-glucoside],熊果酚甙(ar-butin),呋喃卡甙(furcatin),毛柳甙(salidroside),乙酰膽鹼(acetylcholine),山奈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左旋及右旋表兒茶精(epicatechin),山柰酚-3-O-刺槐二糖甙(daemp-ferol-3-O-robinobioside),山柰酚-3-O-芸香糖甙(kaempferol-3-O-rutinoside),山柰酚-3-O-(2G-鼠李糖基)芸香糖甙[daempferol-3-O(2G-rhamnosyl)rutinoside],山柰酚-3-O-龍膽二糖(daempferol-3-O-gentiobioside),芸香甙(rutin),槲皮素-3-O-(2G鼠李糖甙)芸香糖甙[quercetin-3-O-(2G-rhamnosyl)rutinoside],蘇型和赤型1-(4-羥基-3-甲氧苯基)-2-[2-羥基-4-(3-羥丙基)苯氧基]-1,3-丙二醇-1-O-β-D-吡喃葡萄糖甙。 [5] 
參考資料
  • 1.    莢蒾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2.    莢蒾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15-04-26]
  • 3.    肖月娥; 周翔宇; 張憲權; 胡永紅; 田旗;莢蒾屬(Viburnum)種子休眠與萌發特性研究進展[J];種子;2007-06-25;56
  • 4.    陳華;李鐵軍;莢蒾移植栽培技術[J];農村科技;2012-08-15;64
  • 5.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5[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250-251
  • 6.    莢蒾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5-04-26]
  • 7.    莢蒾 Viburnum dilatatum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2-07-09]
  • 8.    莢蒾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8]
  • 9.    付彥榮主編.野花圖鑑[M].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