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孛兒只斤·忽都魯揭裏迷失

鎖定
孛兒只斤·忽都魯揭裏迷失(1259年—1297年),又譯忽都魯堅迷失、忽都魯怯裏迷石、忽篤怯迷思(Qutlugh Kelmish,突厥語意為“福氣到來”)。元世祖忽必烈之女,母為阿速真可敦。她是元朝第一個下嫁到高麗的公主,嫁給高麗忠烈王王昛,生高麗忠宣王王璋。高麗尊為元成公主,元成宗封為安平公主,死後高麗上諡莊穆仁明王后(後改稱仁明太后),葬於高陵。元武宗追贈齊國大長公主。
本    名
孛兒只斤·忽都魯揭裏迷失
別    名
忽都魯堅迷失
忽都魯怯裏迷石
忽篤怯迷思
所處時代
元朝
民族族羣
蒙古族
出生日期
1259年7月30日(己未年六月二十八日)
逝世日期
1297年6月11日(大德元年五月二十一日)
封    號
元成公主(高麗封號);安平公主(元朝封號);齊國大長公主(死後追贈)
諡    號
莊穆仁明王后→仁明太后
陵    墓
高陵

孛兒只斤·忽都魯揭裏迷失人物生平

孛兒只斤·忽都魯揭裏迷失遠嫁高麗

忽都魯揭裏迷失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庶女,母親是阿速真可敦,可能是阿速特人,地位不高。 [1]  [16]  生於己未年(1259年)六月二十八日。 [9-10] 
13世紀,蒙元與高麗展開了長達四十年的蒙麗戰爭,戰爭後期,高麗王室投降蒙古,並欲藉助蒙古力量剷除架空王室的武臣政權,於是在燕京的高麗元宗王禃於至元七年(1270年)二月向忽必烈請婚。但忽必烈説這得觀高麗後效,並稱自己的親女兒都已嫁人,不願將親女兒嫁給高麗王室。 [2]  由於高麗王室效忠元朝,剿滅反蒙的高麗武臣政權與三別抄,同時又協助元軍東征日本,於是忽必烈不僅同意與高麗聯姻,還下嫁了親女兒。在元日戰爭前夕的至元十一年(1274年)五月十一日(《元史》記載為五月二十一日),忽必烈正式將忽都魯揭裏迷失嫁給在元大都當質子的高麗世子王諶(後改名王昛)。 [3-5] 
忽都魯揭裏迷失下嫁一個月後,高麗元宗就去世了,世子王諶回國繼位,是為忠烈王。其後忽必烈派脱忽護送公主去高麗。 [1]  十月十九日,忠烈王率百官赴元朝東寧府迎接忽都魯揭裏迷失,二十五日在肅州(今朝鮮平安南道肅川郡)與忽都魯揭裏迷失會合。 [6-7]  十一月五日與忽都魯揭裏迷失同坐一輦,進入開京,高麗父老都慶賀道:“不圖百年鋒鏑之餘,復見太平之期!”可知元朝公主的下嫁被高麗人認為是和平的來臨。 [8] 

孛兒只斤·忽都魯揭裏迷失母儀海東

在忽都魯揭裏迷失下嫁時,忠烈王的原配王氏被貶為貞和宮主(又稱貞和院妃、貞信府主),遷居別宮,不能再與忠烈王接觸。 [11]  至元十二年(1275年)正月初六日,忽都魯揭裏迷失被高麗尊為元成公主,宮號叫“敬成宮”,殿號叫“元成殿”,府號叫“膺善府”,設置官屬,以安東京山府(今韓國慶尚北道星州郡)作為湯沐邑 [12-13]  此時忽都魯揭裏迷失已懷有身孕,於同年九月三十日在離宮沙坂宮生下一子,取名王謜(後來的忠宣王王璋)。 [14]  此後三年,她又生了一女一子,但都早夭,其後忠烈王服用了忽必烈所賜的南宋醫生練德新研製的助陽丸,反而影響了生育能力,忽都魯揭裏迷失便不再有孕。 [19] 
作為從元朝下嫁的公主,忽都魯揭裏迷失在高麗享有很高的地位與權力。此前高麗除了千秋太后與思肅太后有“攝政”或“臨朝”的記錄外,其他王妃都深居宮中,不預外事,而忽都魯揭裏迷失則廣泛參與包括朝會、宴享、巡幸、狩獵等大小活動,甚至可以坐在國王的上位。如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元平哈丹之亂後的宴會上,忽都魯揭裏迷失坐在中間,元主將那蠻歹大王坐右側,忠烈王坐左側。 [15]  她甚至有權干預高麗的司法與人事,如金方慶謀反案就是她和忠烈王一起審問,金周鼎也因為頂撞她而被罷職。 [17-18]  她可以推翻忠烈王的決定,如在懲治忠烈王異母弟順安公王琮時,忠烈王準備等元世祖批准後再抄他的家,而忽都魯揭裏迷失要求馬上抄家,忠烈王不得已同意,她趁機將順安公府的各種財寶據為己有。 [47]  她甚至敢公然毆打忠烈王。
忽都魯揭裏迷失回元朝省親,往往都會奉命挑選一批高麗良家女子獻給父親忽必烈,為此派隨從(忽赤)搜刮良家女子,鬧得雞犬不寧。 [20]  宰相洪文系(後改名洪奎,恭愍王外祖父)的女兒被選中,卻不肯去元朝,剪髮明志,忽都魯揭裏迷失對她嚴刑拷打,用鐵鞭亂捶,使她體無完膚,又將洪文系流放到元朝,並將此女嫁給元使阿古大(阿高歹)。 [21]  此外,她知道高麗的松子、人蔘可以賣到元朝江南獲得暴利後,派宦官在高麗到處搜刮松子、人蔘,有些不產松子、人蔘的地方也是搜刮對象,導致“民甚苦之”。 [22]  她所帶來的怯憐口(私屬人)張舜龍(原名“三哥”,回回人)、印侯(原名“忽刺歹”,蒙古人)、車信(原名“車古歹”或“車忽䚟”,被蒙古俘虜的高麗人)等人也在高麗作威作福,爭權奪利。 [33-35] 
雖然忽都魯揭裏迷失的下嫁給高麗造成了一些麻煩,但對高麗的國家利益還説還是利大於弊。由於忠烈王成為黃金家族塔布囊,所以他可以請求元朝撤回一些對高麗不利的政策,如召還達魯花赤及駐軍、歸還高麗被擄人,甚至收回了東寧府,元使也不得不面對高麗國王東西對坐,收斂了對高麗國王的凌辱,從而使元朝控制下的高麗獲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間與尊嚴。 [23] 

孛兒只斤·忽都魯揭裏迷失英年早逝

忽都魯揭裏迷失只是庶女,在重視嫡庶的蒙古社會,她的地位不高。雖然高麗方面給她了一個“元成公主”的尊號,但在忽必烈一朝則始終沒有得到“公主”的稱號。 [24]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忽必烈死後,其孫鐵穆耳繼位,是為元成宗。忠烈王入朝時專門提及“請冊公主” [25]  ,元朝才在五月二十九日封給她一個“安平公主”的稱號。 [26-27] 
大德元年(1297年)五月,忽都魯揭裏迷失最後一次與丈夫從元朝回國,看到壽寧宮芍藥盛開,忽都魯揭裏迷失折下一朵,賞玩許久,為之感泣。不久就一病不起,於五月二十一日去世,享年三十九歲。 [28]  死後葬於高陵,諡號莊穆仁明王后。 [29]  她的兒子王謜當時在元為質,聽説母喪後回國,並聲稱母親是被人詛咒致死,於是處死了忠烈王寵愛的宮女無比、宦官陶成器、崔世延等人,流放四十多人。 [30]  翌年王謜受禪繼位,是為高麗忠宣王,改諡母為“仁明太后”。 [31]  後來忠烈、忠宣王父子傾軋,忠宣王通過扶植元武宗上位而恢復權力,復位後請求元武宗褒贈三代,忽都魯揭裏迷失也在至大三年(1310年)被元朝追贈為皇姑、齊國大長公主、高麗王妃。 [32] 

孛兒只斤·忽都魯揭裏迷失軼事典故

孛兒只斤·忽都魯揭裏迷失毆打國王

有一次忠烈王和忽都魯揭裏迷失到天孝寺,忽都魯揭裏迷失不滿隨從太少而掉頭返回,忠烈王只能跟着返回,忽都魯揭裏迷失“以杖迎擊之”,忠烈王把帽子丟在前面,然後追逐印侯説:“都是你的錯!我一定要治你的罪!(此皆汝曹所為,予必罪汝)”忽都魯揭裏迷失稍微息怒,重新到天孝寺後,又嫌忠烈王不等她而先入,對忠烈王“且詬且擊”,準備上馬回竹坂宮。高麗大臣文昌裕對另一大臣薛公儉説:“辱豈有大於此者乎?” [36]  有時候大臣遲到,忠烈王亦不得不使出苦肉計,先遲到的大臣囚禁,然後釋放,並告訴他們這是為了避免公主“責我且囚府吏”而迫不得已,讓他們不要埋怨自己。 [37] 

孛兒只斤·忽都魯揭裏迷失搶奪金塔

忽都魯揭裏迷失曾擅自拿走高麗興王寺(國寺)黃金塔,要毀而用之,忠烈王“”禁之不得,但涕泣而已”。 [38]  後來忠烈王生病,大臣趁機請還塔,忽都魯揭裏迷失同意,忠烈王才喜笑顏開。 [39] 

孛兒只斤·忽都魯揭裏迷失妒忌成性

忽都魯揭裏迷失不允許忠烈王接觸其他女子。她生下王謜後,忠烈王前妻貞信府主也來參與賀宴,宮人小尼準備將她的坐席安排在東廂,但忠烈王卻要求安排在正寢,與忽都魯揭裏迷失平起平坐。忽都魯揭裏迷失在聽到怯憐口盧英(式篤兒,原西夏人)給她打的報告後,勃然大怒,自己搬到有高榻的西廂。宴會過程中,貞信宮主向忽都魯揭裏迷失行酒時,忠烈王看了一眼,忽都魯揭裏迷失又大罵忠烈王説:“何白眼視我耶?豈以宮主跪於我乎?”於是命令罷宴,後在乳母的誓死請求下才回到宴席上。其後忽都魯揭裏迷失命盧英將貞信府主的事情報告給忽必烈,但盧英在高麗大臣印公秀的勸告下沒有報告。 [40]  後來中郎將金仲卿給忠烈王獻美女,也被忽都魯揭裏迷失抓進巡馬所(元朝在高麗設立的治安機關)。 [19]  為了躲避河東獅吼,忠烈王甚至不得不以出獵為藉口幽會愛妾。 [41] 

孛兒只斤·忽都魯揭裏迷失善言善行

忽都魯揭裏迷失並非一味任性、蠻不講理,有時她也能通情達理,有善言善行。她剛來時,有個叫朱悦的高麗大臣給她敬酒,朱悦長得很醜,鼻子就像爛掉的橘子一樣,忽都魯揭裏迷失感到噁心,説:“何遽令老醜鬼近前耶!”忠烈王説:“此老貌醜如鬼,心清如水。”忽都魯揭裏迷失一改態度,對朱悦十分敬重,舉杯而飲。 [42] 
當時,忠烈王沾染蒙古習俗,喜愛打獵,忽都魯揭裏迷失看不下去了,曾規勸:“惟遊田是務,奈國事何?”令忠烈王“慚怒”。忠烈王打獵前往往會燒燬一片田地,忽都魯揭裏迷失對趙仁規説:“民之病已不可言,扈從者亦勞矣,盍歸乎?” [43]  忠烈王又愛聽音樂,忽都魯揭裏迷失派人告訴忠烈王説:“以絲竹而理國家,非所聞也。”忠烈王乃罷樂。 [44] 

孛兒只斤·忽都魯揭裏迷失歷史評價

李齊賢:①齊國大長公主性嚴明,左右有過,毫髮不貸。 [45]  ②公主性嚴明果斷,內外震懾,王濟之以柔,事無過舉 [46] 

孛兒只斤·忽都魯揭裏迷失親屬成員

  • 父親:元世祖忽必烈
  • 母親:阿速真可敦
  • 丈夫:高麗忠烈王王昛
  • 兒子:高麗忠宣王王璋

孛兒只斤·忽都魯揭裏迷失影視形象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