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英靈
- 拼 音
- yīng líng
- 釋 義
- 烈士的靈魂
- 注 音
- ㄧㄥ ㄌㄧㄥˊ
英靈基本解釋
編輯[spirit of the brave departed; spirit of a martyr] 烈士的靈魂;受崇敬的人去世後的靈魂。也説“英魂”
[1]
英靈引證詳解
編輯1、英明靈秀(指資質)
《後漢書·王劉張李等傳論》:“觀其智略,固無足以憚 漢祖 ,發其英靈者也。”
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記詩》:“ 方叔祭 東坡 文雲:‘皇天后土,實表平生忠義之心;名山大川,復收自古英靈之氣’。”
清 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一三九:“遙憐 屈 賈 英靈地,樸學奇材張一軍。”
2、指傑出的人才
唐 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詩:“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唐 杜甫《陪諸公上白帝城宴越公堂之作(越公楊素所建)》:英靈如過隙,宴衎願投膠。莫問東流水,生涯未即拋。
清 孫枝蔚 《歷陽懷古·楚霸王廟》詩:“將軍多恐英靈盡,萬古 長江有戰船。”
3、精靈;神靈
唐 高適《三君詠·魏鄭公》:“寂寞卧龍處,英靈千載魂。”
曹禺等《膽劍篇》第四幕:“拜倒,向鐘聲起處拜倒,朝那巍巍 大禹 閃英靈的廟。”
4、猶英魂,對死者的美稱
宋 司馬光《祭寵穎公文》:“心焉隕絕,言不成章,英靈有知,臨此薄酹。”
明 劉基《題乜先進德祖母徐氏節義傳後》詩:“丈夫殉節殞烽矢,英靈在世何曾死。”
[2]
光未然《英雄鑽井隊》詩:“為黨獻身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啊,人民歌頌你不死的英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