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興慶區

鎖定
興慶區,隸屬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位於銀川市東部,是首府銀川市的核心區,自治區科技、文化、教育、經濟、金融和商貿物流中心。中心位置位於北緯38°28′、東經106°17′之間。東與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前旗接壤,西臨唐徠古渠,南北分別與靈武市永寧縣賀蘭縣平羅縣接壤,轄區總面積828平方千米。 [12]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興慶區常住人口為808282人。 [11]  截至2024年2月,興慶區轄12街道、2個鎮、2個鄉,區政府駐地北京東路471號。 [16] 
興慶區,始建於唐儀鳳三年(678年)。宋天禧四年(103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建立西夏國,定國都在興慶府。200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區劃重新調整,更名為興慶區。轄區內有承天寺塔海寶塔玉皇閣等多處古建築。 [1] 
2020年,興慶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1.05億元,同比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0.09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1.60:13.31:85.09,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0.1%、11.73%、88.17%。 [1]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與上年持平;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9.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5%和6.5%。 [13] 
中文名
興慶區
別    名
老城區
行政區劃代碼
640104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地理位置
銀川市區東部
面    積
828 km²
下轄地區
12街道、2個鎮、2個鄉
政府駐地
銀川市興慶區北京東路471號
電話區號
0951
郵政編碼
750001 750004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氣候
著名景點
黃沙古渡鳴翠湖橫城黃河軍事文化博覽園
機    場
銀川月牙湖機場
車牌代碼
寧A
地區生產總值
551.05 億元(2020年)
人    口
808282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興慶區歷史沿革

興慶區 興慶區
興慶區,始建於唐儀鳳三年(678年),時為懷遠縣城。
宋天禧四年(103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建立西夏國,此為西夏國都興慶府。
明代,設置寧夏鎮,是中國“九邊重鎮” 之一。
清代,設寧夏府治此,為“西陲一大都會”。
200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區劃重新調整,更名為興慶區。 [1] 

興慶區行政區劃

興慶區區劃沿革

2002年11月,興慶區轄原城區的行政區域和原郊區的紅花鄉、滿春鄉、大新鄉、永固鄉、掌政鄉、通貴鄉,區人民政府駐北京東路471號。 [2] 
2003年12月3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石嘴山市陶樂縣。將原陶樂縣的紅崖子鄉、高仁鄉、馬太溝鎮劃歸平羅縣管轄,月牙湖鄉劃歸銀川市興慶區管轄。
2004年9月,原靈武市臨河鎮橫城村已正式劃歸興慶區掌政鎮管轄。 [2] 
2015年,銀川市興慶區調整8個街道行政區域,並對街道所轄社區進行部分調整。

興慶區區劃詳情

截至2024年2月,興慶區轄12街道、2個鎮、2個鄉。 [16]  興慶區人民政府駐北京東路471號。
(2個):掌政鎮大新鎮
(2個):通貴鄉月牙湖鄉

興慶區地理環境

興慶區位置境域

興慶區地處銀川市區東部, [18]  中心位置位於北緯38°28′、東經106°17′,東與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前旗接壤,西臨唐徠古渠,南北分別與靈武市永寧縣賀蘭縣平羅縣接壤。區總面積828平方千米。 [12] 

興慶區地形地貌

興慶區地處銀川平原北部,地勢由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海拔1107.5~1112.5米。地形開闊、平緩。 [18]  地形分為山地和平原兩大部分。西部、南部較高,北部、東部較低,略呈西南—東北方向傾斜。地貌類型多樣,自西向東分為賀蘭山地、洪積扇前傾斜平原、洪積沖積平原、沖積湖沼平原、河谷平原、河漫灘地等。地面坡度為2‰左右,土層較厚。
銀川西部的賀蘭山為石質中高山,呈北偏東走向。全長約150千米,寬20~30千米。最高峯海拔3556米,是阻擋西北冷空氣和風沙長驅直入銀川的天然屏障。

興慶區地質

興慶區 興慶區
興慶區位於中國東、西兩大構造帶的樞紐部位。在大地構造上,屬於中朝準地台鄂爾多斯西緣拗陷帶的賀蘭山台陷和銀川地塹,為賀蘭山褶皺帶與鄂爾多斯地台間的山前拗陷區。是中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和中國首批確定的38個抗震設防城市之一。
地塹北起石嘴山,南至青銅峽,長約160千米,最寬為55千米。地塹東西兩側分別受黃河斷裂和賀蘭山東麓斷裂控制,地塹內還有兩條規模較大的斷裂,即蘆花台斷裂和銀川—平羅斷裂。這4條斷裂共同控制着銀川地塹的形成和發展。周邊縣市地塹內發生3級以上地震,對銀川市區即有影響;地塹內發生6級以上地震對市區將會造成破壞。

興慶區土壤

興慶區土壤類型分為9大類、28個亞類、48個土屬及500多個土種或變種。賀蘭山西乾渠之間主要為山地灰鈣土、草甸土和灰褐土,東部沖積平原主要為長期引黃灌溉淤積和耕作交替而形成的灌淤土,局部低窪地區有湖土和鹽土分佈。灌淤土土質適中,理化性好,有機質含量高,保水保肥適種性廣。土壤類型的多樣性適合發展農業生產和多種經濟作物生長。

興慶區氣候

興慶區氣候屬中温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主要特點為乾旱少雨,蒸發強烈,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晝夜温差大;冬季無奇冷,夏熱少酷暑,春季多風沙,秋季雨集中,春遲、夏短、秋早、冬長;無霜期短而多變。 [18] 

興慶區水文

興慶區東部為黃河流經地,多年平均流量1050立方米/秒,最大流量3570立方米/秒,年引水量18.2億立方米,且水源充沛,水質良好;加之城區周邊湖泊眾多,民間有“七十二連湖”之説,地表水資源也很豐富。 [18] 
黃河是興慶區的主要河流,流經銀川市80多千米,南北貫穿。銀川平原引用黃河水自流灌溉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引黃乾渠有唐徠、漢延、惠農、西乾等渠,年引水量數10億立方米。配套排灌干支斗渠千餘條,長數千千米,形成灌有渠、排有溝的完整的灌排水體系,保證了13萬多公頃農田的灌溉。

興慶區自然災害

興慶區主要自然災害有山洪和黃河凌汛。汛期在每年5~8月,黃河凌汛是比較特殊的自然災害,一般發生在每年1~2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6年1月25日。 [18] 

興慶區自然資源

興慶區生物資源

興慶區境內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數十種、鳥類數百種,野生動物主要分佈在黃河以東荒漠草原區,鳥類主要分佈在永久性的湖泊、濕地,特別是轄區內的鳴翠湖、章子湖、孔雀湖等,是內陸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驛站和棲息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鳥類有黑鸛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等,二級重點保護的有大天鵝小天鵝鴛鴦等。 [18] 

興慶區礦產資源

興慶區礦藏資源有氣煤,位於銀川市興慶區紅墩子地區,礦區面積30.85平方千米。 [18] 

興慶區人口

截至2019年末,興慶區常住人口75.5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963人。其中:城鎮人口68.02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90.04%;回族人口15.34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20.3%;女性人口39.14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51.82%。人口出生率為9.2‰,死亡率為3.9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26‰。 [1]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興慶區常住人口為808282人。 [11] 

興慶區政治

興慶區主要領導
區委
區委書記
區委副書記
王建剛 [19] 
區委常委
王利宏、劉漢毅、葉力寧、王一凡、馬曉春、張偉、馬洪梅
人大
主任
王旭
副主任
王利明、柴麗雲、周澤雲、邢波
政府
區長
張靜(代理)
副區長
王一凡、騰巧麗、楊冬生、張俊平、卿峯、白輝、馬萬永
政協
主席
張建立
副主席
陳德衞、何維君、馬巍
截至2024年02月,參考資料來源: [17]  [22-25]  [27-28] 

興慶區經濟

興慶區綜述

2019年,興慶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31.58億元,同比增長6.6%。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8.76億元,同比增長1.9%;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74.28億元,同比增長9.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448.54億元,同比增長6.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1%,按可比口徑計算(剔除增值税因素影響),增長5.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2%;全口徑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28.3%,按6+3模式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22.6%,剔除濱河新區同比下降16.8%;地方公共預算收入完成9.71億元,同比下降15.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1218.4元,同比增長7.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7128.7元,同比增長7.7%。 [1] 
2019年,興慶區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7.83億元,比上年增長100.2%。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71億元,比上年下降15.1%,其中,税收收入8.24億元,比上年下降5.5%,税收收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84.9%。全年完成地方財政支出41.19億元,增長7.2%。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7.14億元,下降8.6%。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28.7%,公共安全支出增長28.7%,教育支出增長4.5%,科學技術支出下降3.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下降22.4%,衞生健康支出下降10.7%,節能環保支出下降50.0%,城鄉社區支出下降22%。 [3] 
2020年,興慶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1.05億元,同比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0.09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1.60:13.31:85.09,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0.1%、11.73%、88.17%。 [1]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與上年持平;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9.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5%和6.5%。 [13] 

興慶區第一產業

2019年,興慶區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6%。
2019年,興慶區全年糧食種植面積9.06萬畝,比上年減少1.88萬畝。其中,小麥種植面積1.52萬畝,減少1305畝;水稻種植面積5.99萬畝,減少1.97萬畝;玉米種植面積1.55萬畝,增加2115畝。蔬菜種植面積3.74萬畝,增長435畝。
2019年,興慶區全年糧食總產量4.51萬噸,比上年減產1.18萬噸,減少20.69%。全年小麥產量4864噸,下降13.45%;水稻產量3.15萬噸,下降27.99%;玉米產量8800噸,增長16.09%。
2019年,興慶區全年蔬菜產量16.23萬噸,比上年增長4.51%。 [3] 
2019年,興慶區新建高標準農田5300畝,持續推進濱湖春色等產業融合項目,示範稻漁生態種養2000畝,劃定水稻生產功能區6萬畝,建成月牙湖肉牛養殖園區。落實糧食、瓜菜、水產種養殖22.9萬畝,奶牛存欄3.3萬頭。 [4] 

興慶區第二產業

2019年,興慶區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2%。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下降31.8%,重工業增長13.7%。分門類看,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8.5%;燃氣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2.4%;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0.9%;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20.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增長15.6%。
2019年,興慶區具有資質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203家,全年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10億元,比上年增長14%。建築業企業房屋建築施工面積695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房屋竣工面積221萬平方米,增長13%;竣工產值96億元,下降5%。 [3] 

興慶區第三產業

2019年,興慶區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28.3%;剔除濱河新區同比下降16.8%。
2019年,興慶區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66.34億元,比上年下降12.6%。其中,住宅投資43.84億元,下降7.7%;辦公樓投資11.17億元,增長620%;營業用房投資10.33億元,下降43.49%。商品房銷售面積152.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0.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134.4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8.9%。商品房銷售額100.2億元,同比增長37.8%,其中:住宅銷售額87.17億元,同比增長64.4%。
2019年,興慶區全年接待遊客216.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53億元。建成花卉示範園12個,花卉組培研發生產中心投入運行,舉辦第四屆中國西部花卉產業發展大會,實現花卉產值2.1億元。 [4] 
2019年,興慶區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3.1%。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3.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0.7%。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零售額增長2.82%,住宿餐飲業零售額增長6.03%。分經濟類型看,國有經濟零售額增長1.1%,集體經濟零售額下降19.5%,股份制經濟零售額下降2.8%,私營經濟零售額下降1.3%,個體經濟零售額增長10.7%,其他各種經濟零售額增長3.2%。
2019年,興慶區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0.5%,飲料類增長5.0%,煙酒類下降4.4%,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12.6%,化妝品類增長14.8%,金銀珠寶類下降8.8%,日用品類下降18.5%,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23.6%,中西藥品類增長32.9%,文化辦公用品類下降30.8%,通訊器材類下降13.7%,石油及製品類增長5.3%,汽車類下降21.4%。 [3] 

興慶區交通運輸

  • 綜述
興慶區境內已形成由公路、鐵路、航空3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 [18] 
  • 公路
興慶區境內有青銀高速公路,福銀高速公路,京藏高速公路,109國道,銀川繞城高速北段、東段、南段過境。其中京藏高速境內長13千米,雙向4車道,有賀蘭山路、銀川東2個出口;青銀高速境內長8千米,雙向4車道,有銀川東一個出口。109國道境內長11千米,雙向8車道;203省道境內長39千米,雙向2車道。 [18] 
銀川汽車南站位於興慶區清和南街以西、勝利南街以東、六盤山路以南。銀川旅遊汽車站(汽車北站)位於興慶區清和北街以西。
  • 鐵路
興慶區境內有包蘭、京包、中寶、中太鐵路過境。 [18] 
  • 航空
興慶區境內有銀川河東國際機場。 [18] 

興慶區社會事業

興慶區教育事業

興慶區 興慶區
截至2019年末,興慶區擁有普通中學27所,專任教師2768人,在校學生數41499人;普通小學51所,專任教師2999人,在校學生數62855人。 [3] 
截至2019年末,興慶區有幼兒園85所,其他各類學校72所,轄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9萬餘人,在園幼兒22000多人。率先通過自治區“教育強區”“兩基”國檢、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驗收。 [1] 

興慶區科技事業

興慶區是科技人才比較集中的智力密集區,是發展本地區科技、經濟的優勢所在。每萬人擁有科技人員380人,在西部地區(西南西北9省區)的城市中是最高的,比西安高2.8倍,比蘭州高21%;每千人擁有自然科技人員21名,比中國平均擁有量多12人;工程師以上科技人員2993人,其擁有量居中國295個城市中的第52位,居同類81個城市中的第15位。

興慶區醫療衞生

截至2019年末,興慶區有有二級以上公立醫院6家,民營醫院27家,鄉鎮衞生院4家,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37個,村衞生室35家,民營診所門診部等338家。 [1] 

興慶區社會保障

2019年,興慶區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18.4元,比上年增加2911.3元,增長7.6%;實現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28.7元,比上年增加1224.6元,增長7.7%。
2019年,興慶區發放扶貧小額貸款7831萬元。移民地區新增學位630個,發放貧困學生補助520萬元,醫療救助2164人。5個貧困村脱貧出列,1085户4779名建檔立卡户脱貧退出,投入兜底保障資金6484萬元,救助困難人羣15.64萬人次。辦理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1329人。培育創業實體553個、帶動就業1615人,城鎮新增就業12449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884人。建成兒童之家119個,21家養老服務站點專業化運營,5家日間照料中心建成投運,服務對象達1.5萬人。 [4] 

興慶區歷史文化

興慶區宗教文化

銀川宗教歷史悠久,有佛教、伊斯蘭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佛教在兩晉時期傳入銀川,主要寺院有:海寶塔寺、承天寺、報恩寺、高台寺、戒壇寺、賀蘭山佛祖院、五台山寺、慈恩寺等。伊斯蘭教於元代初年傳入銀川,主要清真寺有:納家户清真寺、中大寺、西關清真寺、南關清真寺等。道教傳入時間不詳,但明清《寧夏方誌》記載,當時寧夏府城(銀川)道教盛行,主要道觀有關王廟、嶽王廟、三皇廟、城隍廟、清寧觀、三清觀等50處廟觀。天主教於17世紀末傳入銀川,主要教堂有銀川天主教堂、北關天主教堂等。基督教於元初傳入銀川。
大部分回族羣眾信仰伊斯蘭教,清真寺是穆斯林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清真寺的主體建築為禮拜大殿,也叫上殿,建在寺院的中軸線上,坐西面東,朝着伊斯蘭教聖地麥加的方向。作為宗教建築,清真寺的總體風格莊嚴肅穆、宏偉典雅,但在具體構造上又各有千秋,豐富多彩。穆斯林羣眾一般奉行五項“功課”:念、禮、齋、課、朝。回族與宗教有關的傳統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又稱宰牲節)和聖紀節三大節日。

興慶區文物古蹟

  • 綜述
興慶區有承天寺塔海寶塔玉皇閣、鼓樓等多處古建築。
  • 海寶塔
海寶塔,位於銀川市興慶區民族北街海寶塔寺內,俗稱北塔。始建年代不詳,相傳為南北朝時期大夏國王赫連勃勃重修。現塔為清乾隆三年(1738年)地震後重修。塔建在高約6米的方形包磚台基上。塔身九層,高48米,為方形樓閣式空心磚塔。塔身正中向外凸出,並設券門式明窗,其兩側各設壁龕。每層之間挑出稜角牙子和疊澀磚檐。剎座呈四角攢尖頂,上置綠琉璃桃形剎頂。整體線條簡潔明快,觚稜秀削,在中國古塔建築中別具一格。1961年,海寶塔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海寶塔
  • 南薰門
南薰門,俗稱南門樓,坐落於銀川市興慶區南薰路與中山南街交叉口處,為明清時期寧夏古城六座城門中僅存的一座。門樓坐北朝南,通高27.5米。台基為不規則長方形,夯土築成,外包青磚,高7米。台基正中闢有一南北向拱券門洞,門洞兩側各有台階可登樓。台基中央建三重檐二層歇山頂樓閣,室內有木梯上二樓,二樓外側圍廊環繞。整座建築結構嚴謹,氣勢宏大。南薰門始建年代不詳,明洪武年間重修寧夏衞城,有“南曰南薰,上建南薰樓”之記載。清乾隆三年(1738年)發生8級大震,府城盡毀,城門亦坍塌。乾隆五年又重建,有“南樓秋色”一景。清宣統三年(1911年),南薰門毀於戰火。民國六年(1917年)由寧夏地方政府重建。2005年,南薰門被公佈為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6] 
  • 鼓樓
銀川鼓樓
銀川鼓樓(2張)
鼓樓坐落在銀川市興慶區解放東街和鼓樓步行街交叉處,又稱“十字鼓樓”、“四鼓樓”、“四牌樓”,俗稱“鼓樓”。樓總高26.4米,佔地595平方米,由台基、樓閣、角坊組成。台基呈正方形,邊長24.4米,高8.4米,夯土築成,外包青磚。台基中部闢有十字形門洞。四面洞額有石刻題字,東曰“迎恩”,南曰“來薰”,西曰“挹爽”,北曰“拱極”。東面門洞兩側各闢一券門,南券門額上題“坤闔”,內為一耳室;北券門額上題“乾闢”,內砌暗道可登至基頂。
銀川鼓樓始建於清道光元年(1821年),為寧夏知府趙宜喧主持建造,並手書了洞額石刻題記。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寧夏地方紳商捐資在台基上又建了二層樓樑架,後因“款絀停輟”。直到民國六年(1917年),才由寧夏縣知事餘鼎銘接續重建,並在四角增蓋了券棚頂角坊。
鼓樓還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建築。民國十五年(1926年)9月,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為配合中國共產黨在國民軍中的工作,以李臨銘為負責人的寧夏第一個共產黨的組織—“中共寧夏特別支部”成立,辦公地址就設在鼓樓的東北角坊。在這裏,中共寧夏特支領導了寧夏城的革命鬥爭。1949年寧夏解放,9月26日,時任十九兵團司令員及政委的楊得志、李志民與地方人士一同在鼓樓上檢閲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入城式。1988年,鼓樓被公佈為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鼓樓被公佈為銀川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7] 

興慶區風景名勝

悠久的歷史給興慶區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和風景名勝,轄區內有承天寺塔、海寶塔、玉皇閣等多處古建築,每年吸引大批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20] 

興慶區榮譽稱號

2018年10月22日,興慶區入選2018年中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8] 
2018年12月29日,興慶區被國家民委命名第六批中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單位)。 [9] 
2020年4月,興慶區入選2020中國醫療服務百佳縣市。 [10] 
2021年9月1日,興慶區被中國科協命名為2021~2025年度第一批中國科普示範縣(市、區),示範期為5年。 [14] 
2021年9月8日,興慶區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15] 
2022年12月,獲評“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 [21] 
2023年12月,被公示為全國生育友好工作先進單位擬表彰對象。 [2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