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臨港新城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

鎖定
臨港新片區(Shanghai Lin-Gang Special Area)位於上海東南,北臨浦東國際航空港,南接洋山國際樞紐港,是上海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節點,海運空運、鐵路、公路、內河、軌交構成了十分便捷的綜合交通優勢。 [1] 
臨港新片區由核心承載區、戰略協同區兩部分組成。核心承載區為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經濟管轄範圍,面積為386平方公里(含先行啓動區);戰略協同區主要指新片區其他範圍內的奉賢、浦東、閔行區域,面積約為456平方公里。 [2] 
2019年8月6日,國務院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先行啓動南匯新城、臨港裝備產業區、小洋山島、浦東機場南側等區域,面積為119.5平方公里。 [3] 
截至2020年10月,區域建成區面積是63平方公里,人口83萬,GDP約1000億元,至2035年,建成區面積將會達到292平方公里。 [4] 
中文名
臨港新城
外文名
Lin-gang Special Area
別    名
臨港新片區
上海臨港
行政區類別
特殊經濟功能區
所屬地區
上海
地理位置
長江與杭州灣交匯處
面    積
873 km²
下轄地區
涉及浦東新區、奉賢區、閔行區
政府駐地
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申港大道200號
電話區號
021
郵政區碼
201306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83 萬 [4] 
著名景點
滴水湖
東海大橋,中國航海博物館
機    場
浦東機場
火車站
蘆潮港火車站
車牌代碼
滬C
地區生產總值
1000 億元 [4] 
方    言
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南匯話
港    口
洋山深水港、上海南港、蘆潮港碼頭
軌道交通
軌道交通16號線
管理機構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
成立時間
2019年8月6日

臨港新城概況信息

臨港新城區域概況

臨港
臨港(2張)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以下簡稱“新片區”)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在上海大治河以南、浦東機場南側區域設置,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原則,先行啓動南匯新城、臨港裝備產業區、小洋山島、浦東機場南側等區域。
設立新片區是進一步擴大開放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彰顯我國堅持全方位開放鮮明態度、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新片區按照在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大力度推進全方位高水平開放的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到2025年,建立比較成熟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體系,到2035年,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成果,打造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成為我國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
新片區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在適用自由貿易試驗區各項開放創新措施的基礎上,實施具有較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政策和制度,加大開放型經濟的風險壓力測試,實現新片區與境外之間的投資經營便利、貨物自由進出、資金流動便利、運輸高度開放、人員自由執業、信息快捷聯通。
新片區鼓勵國際優質資本進入教育、醫療、養老、文化體育、園區建設、城市運行等公共服務領域,加強各類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提升高品質國際化的城市服務功能,打造開放創新、智慧生態、產城融合、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新城。 [5] 
臨港新片區先行啓動區域四至範圍
一、臨港地區南部區域共76.5平方公里
區塊一47.2平方公里,四至範圍:東至南蘆公路,南至杭州灣,西至新四平公路、中港,北至平宵路、大泐港、東兩港大道、雲水路、正茂路、新元南路、長空路。
臨港先行區範圍 臨港先行區範圍
區塊二10.5平方公里,四至範圍:東至滬蘆高速、蘆潮引河,南至環南一路、環南二路,西至南蘆公路,北至勝利塘、順翔路。
區塊三18.8平方公里,四至範圍:東至H61路、北護城河、S10路、B42路、環湖二路、E7路,南至海塘大堤,西至滬蘆高速、蘆潮引河、海港大道、環湖西路、B41路、環湖三路、S7路、北護城河、隨塘河、海西路,北至三三公路。
二、小洋山島區域共18.3平方公里
四至範圍:小洋山島全域。
三、浦東國際機場南側區域共24.7平方公里
四至範圍:東至東海大道,南至下鹽路、上飛路,西至上海繞城高速,北至申嘉湖高速、圍場河路、緯十一路。 [6] 

臨港新城開發歷史

臨港滴水湖 臨港滴水湖
上海臨港地區開發始於2002年,隨着南匯區併入浦東,原臨港地區行政管理模式發生較大調整。原屬於市級機構上海臨港新城管委會的相關單位管轄權轉到浦東新區政府旗下的浦東臨港新城管委會名下,隸屬於浦東新區政府,並於2012年4月26日改稱為“南匯新城管委會” [7]  。但產業區仍屬上海臨港產業區管理委員會管理,歸屬於上海市政府。 [8]  2012年09月19日,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體制進行了調整完善:合併上海臨港產業區管委會和南匯新城管委會,成立上海市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委會和南匯新城鎮。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為上海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委託浦東新區管理。 [9] 蘆潮港鎮和原申港街道合併,成立南匯新城鎮 [10]  2019年8月6日,國務院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先行啓動區域面積為119.5平方公里。 [11] 

臨港新城經濟管轄範圍

臨港新片區區位圖 臨港新片區區位圖
核心承載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經濟管理範圍具體為:北至大治河,西至G1503高速公路—瓦洪公路—兩港大道接中港,東、南至規劃海岸線圍合區域,浦東機場南側區域,小洋山島區域,總面積386平方公里。 [12]  核心區以外的區域為戰略協同區,面積456平方公里。

臨港新城區域行政

臨港新片區所覆蓋的鄉鎮範圍 臨港新片區所覆蓋的鄉鎮範圍
臨港新片區873平方公里主要涉及浦東新區(11鄉鎮):南匯新城鎮、泥城鎮、書院鎮、萬祥鎮、大團鎮、老港鎮(部分區域)、惠南鎮(部分區域)、航頭鎮(部分區域)、宣橋鎮(部分區域)、新場鎮(部分區域)、祝橋鎮(部分區域)。
奉賢區(5鄉鎮):海灣鎮、奉城鎮、金匯鎮、青村鎮、四團鎮
閔行區(1鄉鎮):浦江鎮(部分區域)

臨港新城南匯新城鎮

南匯新城鎮位於長江與杭州灣交匯處,東臨大海、北倚浦東、南與嵊泗及大小洋山島隔海相望,距上海市中心約70公里,南匯新城鎮由原申港街道蘆潮港鎮老港鎮大治河以南(不含大河村和東河村)的區域合併組成。東至長江,南至杭州灣,西至奉賢區和浦東新區泥城鎮、書院鎮邊界,北至大治河。 [13]  南匯新城鎮是《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建設的五大新城之一。 [14] 
南匯新城鎮 南匯新城鎮
南匯新城地處浦東新區南部,東至長江,南至杭州灣,與嵊泗及大小洋山島隔海相望,西至奉賢區,北至大治河,地處浦東國際機場和洋山深水港之間,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發展區域及重點發展新城之一。圍繞滴水湖,重點培育文化、科技創新、商貿等核心功能,形成輻射浦東南部、對接寧波和舟山地區的區域綜合服務中心。南匯新城是“十三五”全市新城建設的重中之重,將始終堅持一張藍圖幹到底,以十年磨一劍的毅力推進開發建設,真正體現未來城市的發展理念。到2020年要把南匯新城鎮基本建成功能綜合、產城融合的現代化海濱新城,成為濱江沿海發展廊道上的節點城市,以先進製造、航運貿易、海洋產業為支撐的濱海未來之城,是以自貿區制度創新、產業科技創新、智慧文化創新為動力的我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先行示範區。 [15] 
南匯新城鎮面積152.15平方公里,規劃人口65萬,下轄申港社區、蘆潮港社區、綜合社區三個社區,轄13個居委會、2個居民委員會籌建組、1個行政村。 [16]  南匯新城是《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建設的五大新城之一。 [17]  2019年8月6日,國務院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南匯新城鎮被納入119.5平方公里的先行啓動區其中。 [18] 
南匯成陸於唐代前後,《舊唐書》記載,由“揚子江水出海後受海潮頂託,折旋而南,與錢塘江水在此交匯”而成陸,因該地曲突入海,形狀如嘴,故稱“南匯嘴”,曾稱“海曲”、“南沙”。根據《上海市政區類地名保護名錄》,南匯屬於“第一保護等級”的地名。按照《保護名錄》的規定,還在使用的地名不得隨意撤銷或更名,對屬於第一保護等級的地名,尤其要加強保護。 [19] 
2012年4月26日,上海浦東新區機構編制委員會下發《關於上海市浦東臨港新城管理委員會(籌)更名的通知》,臨港新城正式更名為南匯新城(鎮) [20]  。4月27日,中共上海市浦東新區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又下發了《中共上海市浦東新區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做好上海市浦東臨港新城管理委員會(籌)更名為上海市南匯新城管理委員會相關工作的通知》對更名後的相關工作進行了安排。 [21] 
“十三五”期間,南匯新城將始終堅持一張藍圖幹到底,以十年磨一劍的毅力推進開發建設,真正體現未來城市的發展理念。到2020年要把南匯新城鎮基本建成功能綜合、產城融合的現代化海濱新城,成為濱江沿海發展廊道上的節點城市,以先進製造、航運貿易、海洋產業為支撐的濱海未來之城,是以自貿區制度創新、產業科技創新、智慧文化創新為動力的我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先行示範區。 [22]  到2020年要把南匯新城鎮基本建成功能綜合、產城融合的現代化海濱新城,成為濱江沿海發展廊道上的節點城市,以先進製造、航運貿易、海洋產業為支撐的濱海未來之城,是以自貿區制度創新、產業科技創新、智慧文化創新為動力的我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先行示範區。 [23] 
南匯新城的開發建設目標,是建設一座充分體現新世紀上海建設水平、相對獨立、功能完善的綜合型濱海新城。它是一座結合田園都市理念和現代功能需求,適合45萬人口居住的理想城市。城市規劃面積約70平方公里,其中水系、園林覆蓋率高達60%。截至2012年,南匯新城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1億元,灘塗圈圍成陸33平方公里,修築海防大堤13.5公里,建設道路總長72公里、橋樑46座、河道水系39公里。在新成陸的鹽鹼土地上建設綠化210萬平方米,完成各類建築開發總面積484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開發270萬平方米,各類辦公樓26幢、酒店3座、大中專院校及中學5所、醫院1家、博物館1座。 [24] 

臨港新城泥城鎮

泥城 泥城
臨港之門——泥城 [25]  。臨港泥城分城區是新城城市建設區的組成部分,是臨港產業區和臨港物流園區生活服務配套基地。將建設成為環境優美、配套設施齊全、以生活居住用地為主的生態型城市社區。臨港泥城分城區基地總面積約7.12平方公里,規劃居住人口10萬。距浦東國際機場18公里,距蘆潮港碼頭4公里,距滴水湖約10公里,南鄰浦東鐵路和臨港產業區,東鄰國際物流園區,北部與規劃中的主產業區相對,西接郊區環線、滬蘆高速公路(S2),交通便捷,四通八達,是上海市規劃的地區級商業中心。 [26] 
“泥城”的名字和海神信仰有關,清朝道光、咸豐年間該地區成陸,因江河海上行船之人都普遍崇尚白鶴大帝,咸豐年間在海邊修建了供奉海神“白鶴大帝”趙炳的“白鶴廟”,為了防止海水淹沒海神廟,周邊民眾自發在白鶴廟四周建造圍合土堤以抗潮水,形如小城池,久而久之便稱之為“泥城”,泥城一名由此而得。 [27] 
浦東新區規劃圖 浦東新區規劃圖
臨港泥城分城區城市規劃由德國著名的AS&P設計事務所設計,規劃體現“現代德國理性主義”基本風格定位,規劃遵循這一定位,以圍合的空間、立體的造型、簡約的線條和先進的現代建築技術,着力構建結構嚴謹、功能實用、富有空間層次感的城市風貌。 [28]  臨港泥城分城區分別依託原泥城和彭鎮設立社區功能軸的兩個核心,以對原有的設施按最先進的城市設計理念和標準予以更新完善;圍繞社區功能軸建設社區中心綜合組團,有社區的市民廣場、文化中心、中心公園、商業服務中心、體育中心、醫療服務中心以及公共交通樞紐。沿中心綜合組團南北兩側分別建成六個居住組團。工業小區(含配套工業區和都市工業區)設於社區西北角。 居住社區根據不同人羣居住要求, 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按照現代居室要求,將居住用房、 周邊產業區生活配套用房建設成景觀獨特、配套齊全的現代化社區。按照未來 10萬人口湧入標準,設計完整的商業生態規劃和商業佈局格式,將商業設施與便利商業服務相結合,娛樂與人文相結合,營造人氣凝聚、配套便捷、服務齊備的商業環境。
泥城分城區產業區將積極配套臨港產業區,重點發展技術精、税收高、就業廣、環保優的產業項目,同時積極促進本地現有工業結構相應調整,構建完備的生態產業鏈。
“泥城”名稱由來:白鶴廟周邊抗擊海潮所建的土堤。清朝咸豐年間,有一寧波虞姓人氏,在一泥墩上,只見一隻白鶴立地歡唳,聲音悦耳動聽。虞叫家人前往欲擒,那白鶴飛飛落落,虞氏家人終不得手。虞氏對白鶴飛行方向作了觀察,發現它飛行軌跡恰恰兜了個四四方方的圈子。虞氏心想:白鶴是吉祥之鳥,此地定是塊風水寶地,於是定居於此開墾建莊園。又據白鶴飛的蹤跡築起了數尺高的土堤。以防海潮侵襲,利於開墾堤內土地。後虞氏把莊園改建成廟宇,因沒有改變外面的白壁瓦屋,故此白鶴廟成了遠近聞名的與眾不同的廟宇,自此四方百姓視此地有神佛保佑,紛紛遷居於此。後人把白鶴廟周邊抗擊海潮所建的土堤,稱之為“泥城”。 [29] 

臨港新城書院鎮

臨港之翼——書院 [25]  臨港書院分城區位於南匯新城主產業區北翼,總規劃面積約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近8萬。城區北倚新城內河航運幹道---大治河;東鄰連接浦東國際航空港和洋山深水港的快速交通幹道---兩港大道;南接南匯新城重要交通幹道---東大公路;西靠主產業區交通幹道---Y6路;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是南匯新城活力十足的分城區。分城區主要分為產業區、西北社區、西南社區、東北社區、東南社區及中央公園社區六大區域,通過運用國際先進設計理念,全面打造與南匯新城相匹配、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化生態城區和產業配套區。
“書院”名稱由來:租税糧倉庫的名字。清朝嘉慶年間,當時的清政府為了儲存書院地區的租税糧,建造了5開間兩廂房的倉庫,當地人叫它“收租廠”。因為這些租税糧專用於南匯縣的私塾和各類教育經費,故又叫“書院廠”,簡稱“書院”。書院聞名四鄰,後以此取名。 [30] 

臨港新城萬祥鎮

臨港奉賢園區平安鎮 臨港奉賢園區平安鎮
臨港之窗——萬祥 [25]  萬祥分城區位於南匯新城的西北部的主產業區內,是新城的北門户,距離張江高科僅40公里(車程約40分鐘),與浦東國際機場相距12公里(車程約15分鐘),總面積為23.4平方公里。 [31]  分城區緊靠 A30 郊環線和浦東鐵路。產業區五大功能定位:航空科技產業園、廠房區、裝備製造區、物流配送區、總部經濟區萬祥分城區產業區融合於整個臨港主產業區內,建設面積約為4平方公里,用地範圍東至Y8道路、南至白玉蘭大道、西至Y10道路、北至X9道路。萬祥分城區社區結構佈局主要以“三層結構 三層佈局-永續環境 永續生活永續生命”為核心思維。社區通過建設四高標準的新型生活區,將逐步成為環境優美、配套設施齊全並與新城協調發展的新型生態型城市社區。高標準的生活社區將為產業工人提供居住、休閒、娛樂的最佳場所。 [32] 

臨港新城大團鎮

大團鎮位於浦東新區東南部,鎮域面積50.7平方公里。始建於公元1568年(明朝隆慶二年),因歷史文化悠遠、商賈雲集,曾有“金大團”之稱。鎮域內水系發達、田野肥沃、桃產業鮮明,是桃花盛開的江南小鎮,在新區發展規劃中,被定位為農業板塊。 [33] 

臨港新城奉城鎮

奉城集鎮所在地原名“青墩”,又名“墩明”,因海寇來犯時,墩上舉火為號,因此得名。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此地設青墩鹽場,後綠樹成蔭,改稱“青林”。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築裏護塘後,鹽民、漁民羣居,漸成村落,青林遂改名“青村”。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築青村城堡御倭,置守禦“千户青村所”。明正德年間,改稱守禦“青村中前千户所”。奉賢縣署初居南橋,雍正九年遷青村所城,從此“奉賢縣城”一名代替“青村所城”,後簡稱“奉城”。 [44] 

臨港新城青村鎮

該地最早原名青溪。宋初有移民徙此居住,漸成漁村,因有溪水穿村而過,直通大海,故被呼作青溪。元末明初,青溪逐漸發展,遂成濱海小鎮,隸於陶宅巡檢司。明嘉靖年間,青溪便成了沿海商品集散之地。清雍正九年(1731年),縣令舒慕芬引南橋塘水,經益村壩疏青村港以通城壕,青溪且為青村所千總駐地,故易名青村港。 [45] 

臨港新城四團鎮

四團興起於明末清初,跟鹽業生產有關。“團”相當於一個煮鹽單位,明朝將下沙鹽場下轄的鹽場由南向北劃分為九個“團”,於是,“團”又成了鹽區的行政單位名稱,因此地為下沙鹽場第四團,故名。 [45] 

臨港新城金匯鎮

得名於一座橋:金彙集鎮原名金匯橋,金匯鎮成鎮於南宋年間,以金姓聚族建橋而得名。民國時置金匯鄉,1959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4年置鎮。 [45] 

臨港新城海灣鎮

此地原為濱海荒灘,因農墾得名。1979年,成立“新海公社”,為海濱新建單位而名新海。1984年,建鄉時,因與崇明新海農場同名而改奉新,取“奉賢濱海新建單位”之意。2003年,奉新鄉和南部若干國營農場合並設立海灣鎮。 [45] 

臨港新城自然環境

區域位於上海市東南,氣候潮濕多風,30%的規劃面積是新城規劃後圍墾成陸。以圍墾前海岸線為基準,規劃區全部位於距離海岸線10km範圍內,處於陸地生態系統與海洋生態系統的交匯點,屬於典型生態過渡特點的海岸帶地域系統。同時位於上海市域主導風向東南沿海前沿的區位還決定了南匯新城是颱風、風暴潮經常的登陸點。這兩重屬性決定該區域複雜、開放的生態系統特徵,既有較高的生物多樣性.也具有易受擾動的生態敏感性。由於地處東海沿岸,臨港地區土質均為鹽鹼沙土。據上海市園林科研所的採樣分析,主城區土壤pH值大於8.5的土地佔97.5%,而一般植物適宜的土壤pH值為6.5至7.5之間。此外,當地土壤含鹽量極高,多半為重鹽土和中鹽土,植物生長環境惡劣。 [34] 
臨港地區濕地面積較大.具有較高的生物生產量。濕地面積達1089kin,佔規劃區總面積的36.72%。沿海灘塗濕地和縱橫交錯的河流湖塘濕地形成了多樣的水生植被羣落,也為野生動物的棲息、繁衍提供了有利的生態環境,是上海市域生物多樣性較高的地區之一。

臨港新城產業經濟

臨港新城第一產業

農業主要存在於南匯新城、泥城、書院、萬祥四鎮,由於地理位置偏僻,工業基礎比較薄弱,東四鎮一直是以種養和捕撈為主要產業的傳統農業鎮,加之當前東四鎮受到新城開發建設規劃的控制和影響,短時期內在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等方面難以取得長足的進展。 隨着南匯新城開發建設的深入,大量農田被徵用,農業在整個生產總值中的比重越來越小,對於已經開發的村,由於土地已經全部被徵用,農民全部變為市民,因此發展農業的問題已經不復存在。但是,對於半開發村和未開發村而言,農業作為基礎產業,依然是農民維持生計和收入的重要來源。這些半開發和未開發村發展農業面臨的瓶頸問題主要表以下兩個方面:①在產業佈局上,農業並非主導產業,由於開發建設的推進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大量農業用地被控制、儲備或徵用以等待開發,因此區域開發的前景不夠明晰,導致農業發展缺乏明確的方向,農户不敢輕易投入資金開展產業化、農業集約化、設施化規模經營,因此這種“過渡型”農業發展的未來尚不明朗。②由於不少土地已經被徵用、自家土地受控,在農業生產技術方面有一技之長的農民在當地已經無用武之地,農村、農業和農民存在的最大問題還在於如何真正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臨港新城第二產業

臨港地區第二產業主要分佈在“上海臨港產業區”內,臨港產業區呈現出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上海臨港產業區已引進產業項目130個,產業項目總投資額達430億元,其中外資14.2億美元,已落户產業項目的達綱產值預計將達1200億元。
重裝備區規劃面積65平方公里,重點發展以"高、新、先"為特色的高端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物流園區規劃面積16平方公里,着力打造成港口物流、產業物流、特種物流協調發展的綜合物流樞紐。
主產業區規劃面積108平方公里,主要聚焦發展民用航空、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
綜合區規劃面積41平方公里,以研發為主的生產性服務業和輕型製造業,重點發展電子通訊、信息技術、光電子、機電設備、航空配套等產業。
奉賢園區規劃面積17平方公里,將建設成為集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綜合貿易物流及商業配套服務等一體化發展的現代化綜合性園區。 [35] 

臨港新城第三產業

進入2013來,以現代服務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第三產業的啓動,臨港即將迎來一個第三產業發展階段。

臨港新城教育文化

臨港新城教育資源

臨港寶龍廣場 臨港寶龍廣場
南匯新城鎮:工商外國語職業技術學院附小、南匯一中臨港校區、蘆潮港秋萍學校、蘆潮港幼兒園。另有上海中學東校,它是面向全市自主招生。
泥城鎮:泥城幼兒園、 泥城小學,泥城中學,臨港外國語實驗學校(中、小部)
書院鎮:書院幼兒園、新港幼兒園、書院鎮中心校、新港中學、新港中心小學、書院鎮初級中學
萬祥鎮: 萬祥學校、 萬祥幼兒園

臨港新城文化產業

上海國際傳媒產業園 上海國際傳媒產業園
上海國際傳媒產業園位於泥城社區新址東北角,地塊呈三角形,北緣A2高速公路、東至E5路、西臨老團蘆港、南沿同盛大道,佔地面積約720畝,其中建築用地為520畝。這一區塊南接臨港重裝備產業區,東靠物流園區和主城區,北臨主產業區,東南與綜合區相呼應,這是一塊四通八達的核心地段。為使專業園區紮紮實實的打好基礎,當實體園區尚未建設之前,園區經營者用園區的定位和專業服務引進文化傳媒企業。經過7年的虛擬招商,已有800餘家行業企業註冊在此。上繳税收累計已達1.8億元以上,其中95%以上為創意傳媒類企業。

臨港新城城市景點

臨港新城滴水湖

滴水湖部分景觀 滴水湖部分景觀
滴水湖又名蘆潮湖,距離上海市中心約76公里,是南匯新城的中心湖泊,由法國GMP公司的總體規劃設計,於2002年6月開始建設。平均水深3.7米,最深處6.2米。當水位在2.7米時,其湖水容量為1620萬立方米。滴水湖呈正圓形,直徑約2.6公里,總面積約5.56平方公里,蓄水量約1620萬立方米,最深約6.2米,湖中還有三個總面積為0.48平方公里的小島,湖水源自大治河,水質為五類地表水。北島佔地約23.5萬平方米,西島佔地約6萬平方米,南島佔地約14萬平方米。滴水湖水利配套工程包括春漣河、夏漣河、秋漣河三條鏈狀河道以及赤風港、橙和港、黃日港、綠麗港、青祥港、藍雲港、紫飛港七條射狀河道,還有滴水湖出海閘、蘆潮引河出海閘、黃日港節制閘、綠麗港節制閘,形成了防汛擋潮、引排自如的水利體系。滴水湖建成後改變了浦東地區沒有湖泊的歷史,為第九批國家水利風景區 [36] 

臨港新城南匯嘴觀海公園

南匯建築景觀 南匯建築景觀
南匯嘴觀海公園在上海陸域的最東南處,在吹沙填海灘塗上新建而成,是近海海岸濕地景觀紀念性公園。清晨的時候,日出東方,蔚藍的天空被紅光照亮,漸漸顯出一片魚肚白,南匯嘴觀海公園眼前這片美景就像一幅畫一樣,一定要帶上相機,記下這一刻。 [37] 

臨港新城中國航海博物館

臨港景觀建築 臨港景觀建築
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中國第一家國家級航海博物館,旨在弘揚中華民族燦爛的航海文明和優良傳統,建構國際航海交流平台,培養廣大青少年對航海事業的熱愛,營造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文化氣氛。博物館建築面積46,434平方米,室內展覽面積21,000平方米。館內以“航海”為主題,“博物”為基礎,分設航海歷史、船舶、航海與港口、海事與海上安全、海員、軍事航海六大展館,漁船與捕魚、航海體育與休閒兩個專題展區,並建有天象館、4D影院、兒童活動中心,涵蓋文物收藏、學術研究、社會教育、陳列展示等功能。 [38] 

臨港新城上海鮮花港

上海鮮花港位於美麗的東海之濱,北鄰國際航空港,南鄰洋山深水港,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自2002年9月,一個佔地面積為100萬平方米的上海鮮花港崛起在浦東國際航空港與洋山深水港之間的東海之畔;並已成為一個服務全國,以花農培訓、花卉種植、新品展示、新品研發、種苗出口為主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同時被列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企業、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榮獲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狀、“上海市花園單位”、“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 [39] 

臨港新城濱海森林公園

濱海森林公園 濱海森林公園
濱海森林公園位於上海市南匯區東面臨海處,比鄰建設中的海港新城中心區,北距浦東國際機場18公里,南離蘆潮港碼頭20公里,西至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60公里。濱海森林公園是上海市重點建設項目洋山深水港配套新城,臨港新城的生態休閒居住區一部分,也是上海市最具魅力和個性,環境優化的現代生態居住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40] 

臨港新城洋山深水港

洋山深水港 洋山深水港
洋山深水港,全名“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位於杭州灣口、長江口外的嵊泗崎嶇列島(洋山景區),由大、小洋山等數十個島嶼組成。洋山深水港氣勢磅礴,是外海島嶼上的離岸式集裝箱碼頭。遊客可先到遊客接待中心,再近距離觀看洋山深水港模型及集裝箱碼頭、聆聽洋山深水港的發展規劃等。 [41] 

臨港新城紅色泥城主題館

泥城主題館 泥城主題館
臨港泥城堪稱浦東的延安,發生過聞名全國的泥城暴動,也在這裏打響了浦東抗日第一槍,開闢了第一個抗日革命根據地。上海浦東臨港“紅色泥城主題館”佔地面積790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2000平方米。紀念館由大型紀念廣場、史蹟展館和泥城頌廳三個部分組成。真實展現了第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各個革命時期浦東兒女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事蹟以及建設發展時期浦東人民在紅色精神指引下勇立潮頭,勵精圖治的輝煌業績。紀念館涵蓋文物收藏、學術研究、社會教育、陳列展示等功能,為浦東新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4年4月,紅色泥城主題館正式開館,重新對外免費開放。 [42] 

臨港新城周邊交通

臨港新城軌道交通

上海軌道交通16號線(龍陽路站至滴水湖站)。上海軌道交通16號線在臨港地區設有三站:書院站臨港大道站滴水湖站 [43] 

臨港新城蘆潮港火車站

蘆潮港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是鐵道部全路18箇中心站中第一個建成的,也是第一個建在港口的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蘆潮港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位於南匯新城,緊鄰物流園區,採用縱列式佈置,2010年設計能力172萬TEU,到發場設4股道,裝卸場設4線束共8條裝卸線,設有進出站門區、綜合辦公區、冷藏箱區、特種箱區、專用箱區、空箱及備用箱區、箱管區、裝卸機械停車場以及集裝箱清洗維修等場地。蘆潮港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集裝箱班列轉場為順向作業,作業效率較高。裝卸線按照具備發車條件設計,集裝箱班列可從裝卸場直接發出,而到達列車接入到達場後,再由機車頂送方式進入裝卸場。2006年,蘆潮港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投入運營後的第一年,完成鐵路集疏運量僅有0.5萬標準箱,只佔洋山深水港區集裝箱當年吞吐量323.6萬標準箱的0.2%。2007年1~6月份,蘆潮港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完成集疏運量1.1萬標準箱,佔洋山深水港區集裝箱吞吐量270萬標準箱的0.5%。截止2007年上半年,蘆潮港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已經陸續開行了至合肥、南昌、蘇州的班列。其中,合肥班列每週開行二至三次,南昌每週一列班列,蘇州每週一列班列,並着手準備試運行常州班列。公司對外經營的範圍將逐步向中西部地區拓展,積極發揮鐵路長距離運行的優勢,進一步加強洋山保税港區與內陸地區的聯繫,為洋山保税港區吸引更多的貨源。

臨港新城蘆潮港碼頭

蘆潮港車客渡碼頭遠通寧波、舟山、普陀山,近至大小洋山,是出海遊客的必經之地;如今,嵊泗遊、普陀山遊成為兩條火爆的旅遊路線,每年有50萬左右的遊客從這兒渡海,只要幾個小時,便能踏上嵊泗、普陀山的沙灘。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