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脾氣虛

鎖定
中醫基礎術語,又稱脾氣不足、脾胃虛弱。多因飲食失調,勞累過度,以及憂思、久病損傷脾氣所致。症見納少、腹脹,食後尤甚,大便溏薄,肢體倦怠,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形體消瘦,浮腫等。
中醫病名
脾氣虛
別    名
脾氣不足
別    名
脾胃虛弱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出    處
《素問·方盛衰論》

目錄

脾氣虛概念

脾氣虛,又稱脾氣不足、脾胃虛弱。主要表現為納少、腹脹,食後尤甚,大便溏薄,肢體倦怠,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形體消瘦,浮腫等。

脾氣虛解讀

脾氣虛,又稱脾氣不足、脾胃虛弱。多因飲食失調,勞累過度,以及憂思、久病損傷脾氣所致。症見納少、腹脹,食後尤甚,大便溏薄,肢體倦怠,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形體消瘦,浮腫等。這些表現體現兩方面的病理變化,一為脾臟運化功能的減弱,脾失健運,精微不布,水濕內停,故納氣腹脹,便溏;脾虛失運,水濕氾濫,故肢體浮腫。二為氣血生化不足,脾主四肢肌肉,脾氣不足,肢體失養,故肢體倦怠;氣血虧虛中氣不足,故精神不振,少氣懶言,形體消瘦,面色萎黃不同年齡,脾氣虛證臨牀表現有所不同,嬰幼兒脾氣虛,多表現為消化不良,嘔吐,肚腹脹大,身體消瘦,面色萎黃;年老體弱或大病久病者,多表現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倦怠嗜卧,或消瘦乏力,語聲低微,面色萎黃。《素問·方盛衰論》:“脾氣虛則夢飲食不足,得其時則夢築垣蓋屋。”《諸病源候論·五臟六腑病諸侯》:“脾氣不足,則四肢不用,後泄,食不化,嘔逆,腹脹腸鳴,是為脾氣之虛也。”

脾氣虛中醫應用

脾氣虛證
病因病機:多因飲食失調,或勞累過度,或思慮傷神,或稟賦不足、素體虛弱,及他髒病變的影響,致脾氣耗傷,運化失常而成。
臨牀表現:腹脹食少,食後脹甚,大便溏薄,肢體倦怠,神疲乏力,氣短懶言,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緩弱。
證因分析:脾氣不足,水谷不化,氣機不暢,故見食少,腹脹;食後脾氣更虧,故食後脹甚;脾失健運,水濕不化,清濁不分,流注腸中,故大便溏薄;脾氣不足,精微不能輸布,氣血生化乏源,不能充達四肢、肌肉,機體失養,故肢體倦怠,神疲乏力,氣短懶言,形體消瘦;若脾氣虧虛,水濕不運,泛溢肌膚,則可見肥胖、浮腫;氣虧血少,不能上榮,故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緩弱為氣虛之徵。
辨證要點:腹脹、食少、便溏和氣虛症狀共見。
治法:健脾益氣。
方藥:四君子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人蔘、白朮、茯苓、炙甘草);或參苓白朮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人蔘、茯苓、白朮、山藥、扁豆、蓮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
[1-4] 
參考資料
  • 1.    主編:李經緯、餘瀛鰲、蔡景峯、張志斌、區永欣、鄧鐵濤、歐明.《中醫大辭典》第二版:人民衞生出版社,2004年4月
  • 2.    總編:吳大真,餘傳隆.《中醫辭海·下》: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9年2月
  • 3.    唐濤,周明成,白雲冰編著.《中醫診斷書》: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5年
  • 4.    王琦主編.《中醫藏象學》: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