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濕內停

鎖定
水濕內停,出自《中國傳統醫學》。
中文名
水濕內停
出    處
中國傳統醫學
定義
津液的輸布及排泄過程障礙,致使津液大量停滯體內而形成的證。包括痰、飲、水三種病理產物停聚體內,引起的各種病理變化。其臨牀表現複雜多樣,病變範圍較廣,幾乎可累及身體的各個系統,如西醫的支氣管哮喘、胸膜炎、肝病腹水,心、腎疾患所致的浮腫等病均可見到本證。   
生理狀態下,津液依靠脾的運化,肺的宣降,腎和膀胱的氣化,以及三焦通調水道的功能,得以正常輸布與排泄。若外感六淫,飲食勞傷,七情過度刺激等致病因素侵襲人體,使脾氣虛弱,運化失司,或肺失肅降,治節無權,或腎失開闔,氣化不利,或三焦壅滯,氣機閉塞等,均可導致津液輸布及排泄異常,水液停聚,而成水濕內停證。水濕包涵機體津液停聚所形成的一切病理性液體,據液體性狀及停聚部位不同,又可具體分為痰、飲、水三類。痰多粘稠,隨氣而行,遍及全身,無處不到;飲多稀薄,常留於胸腹及胃腸之中;水則常常流溢於四肢及肌膚之間。水濕內停證的臨牀表現及治療方法隨痰、飲、水的不同而有一定區別。   
痰 
津液積聚,凝結而成。臨牀據其所挾病邪的不同分為風痰、熱痰、寒痰、濕痰、燥痰五種。
①風痰。風與痰相挾之證。既可見動風現象,又有痰濕症狀。以頭暈目眩,口眼喎斜,舌強語謇,喉中痰鳴,肢體麻木或半身不遂;或突然昏倒,雙目上視,牙關緊閉,口流涎沫,四肢抽搐為主症,多見於素體肝腎陰虛患者。陽亢易於動風,又兼脾虛痰濕內生,風痰相合,阻於經絡,上擾清竅而成。腦血管疾病、癲癇、面神經麻痹等疾病常見風痰證。治宜熄風化痰,或散風通絡、豁痰開竅,常用方劑為鎮肝熄風湯、牽正散和滌痰湯等。
②熱痰。痰熱互結所致之證。以發熱,咳吐黃痰,咽喉腫痛,煩躁,癲狂等為主症,此因痰熱壅肺,阻於咽喉,上蒙清竅所致。臨牀多見於肺炎、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咽炎、精神疾患等。治宜清熱化痰,多選用清氣化痰丸或礞石滾痰丸。
③寒痰。寒與痰結所致之證。以咳嗽,痰白清稀,或形寒肢冷,肢痛不舉為主症。多因感受寒邪或脾陽虛損,水濕內生,或素為痰濕之體,復感寒邪而生寒痰。常見於慢性支氣管炎等病。治宜温化寒痰,用三子養親湯等方。
④燥痰。燥邪與痰相合所致之證。以鼻乾嚥燥,痰粘難以咯出,或痰中帶血等為主症。此因燥為陽邪,易傷津液,損傷肺絡所致。治宜潤燥化痰,方用清燥救肺湯。
⑤濕痰。痰濕壅盛所致之證。以咳痰量多易出,脘悶嘔惡,不思飲食,身重睏倦,苔厚膩,脈滑為主症。因痰濕阻於中焦,濕邪困脾束肺礙胃而致。治宜燥濕化痰,以二陳湯為主方。   
痰因停滯部位不同,可表現出不同的症狀特點。痰濁阻肺,肺失宣降,見咳喘多痰;在脾胃見嘔惡,腹滿瀉泄;上逆於頭,見眩暈,昏冒;流於肌膚、經絡,見肢體麻木,痰核,瘰癧等;注於關節,則骨節疼痛、重着;痰迷心竅,則神昏譫語、躁狂、抑鬱。雖皆須從痰而治,但應根據不同的性質和部位,分別採用相應的療法。   
飲 
過量的水液滯留在體內某一部位,不得輸化的證。根據水飲停聚的部位之不同,飲證一般分為痰飲、懸飲、支飲和溢飲四種。
①痰飲。此處為狹義痰飲,指飲停胃腸,以形體消瘦,胸脅脹滿,胃腸中有水聲作響,大便溏瀉,飲食量少,上背部畏寒怕冷為主症。可兼見心悸、氣短、眩暈。因飲停於中,阻遏清陽,凌心射肺,故見諸症。治宜温中化飲,可選用苓桂術甘湯。
②懸飲。飲停胸脅,阻塞氣機,以咳嗽,胸脅脹痛,轉側吸氣時牽引作痛,氣短息促,苔白,脈弦為主症。可見於滲出性胸膜炎等。治宜攻逐水飲,常用十棗湯等方劑。
③支飲。飲停胸膈,泛逆於上,而迫於肺,臨牀以咳嗽氣喘,痰吐白沫量多,胸滿憋悶,不得平卧,面部浮腫,苔白滑,脈弦緊等為主症。可見於慢性氣管炎急性發作等疾患。治宜温肺表化飲,瀉肺行水,選用小青龍湯或葶藶大棗瀉肺湯。
④溢飲。水飲流溢四肢肌膚,以肢體浮腫,身重疼痛,小便不利為主症,實為水腫證的一種,治宜小青龍湯發汗温化裏飲。   
飲邪留滯於不同的臟腑,可引起不同的症狀。飲在心則心悸;在肺則咳嗽氣喘;在脾則脘悶泄瀉;在胃則入水即吐;在肝則脅肋脹痛;在腎則見浮腫。治療時應在温化水飲基礎上,佐以治療不同臟腑的藥物,方能獲效。   
水氣 
體內水液氾濫於皮膚,引起頭面、四肢或全身浮腫的病證。水氣一般分為陽水和陰水。陽水多由外感引起,發作較急,水腫部位在上在外,如頭面、肩背、臂膊處,兼心煩口渴,小便黃,大便秘,聲高息粗,脈滑而有力,偏於實熱證,多發於青壯年。治宜解表宣肺利水,可選越婢湯等方。陰水多屬內傷,起病較緩,水腫部位在下在內,且由下而上,一般先腫下體,腰腹,足跗部等。可兼有畏寒肢冷,神疲氣怯,口不渴,小便短少,脈沉遲等症,屬虛寒證,多發於久病患者。治宜補脾温腎,可用實脾飲、濟生腎氣丸等方。   
治療水氣,當注意分辨其陰陽表裏虛實,標本緩急,切不可見水利水。一般水在上在表者,可發汗;水在下在裏者,可利小便;正虛者,培之、補之;邪實者,汗之、利之。此外,尤須重視陽氣的盛衰情況,凡病初起者,病多在肺在脾,陽氣尚未虛衰;久病者,病多累及脾和腎,陽氣漸衰,故治療時應針對所累及的臟器之不同,或宣肺利水,或健脾燥濕,或温腎利水,或補脾益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