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少氣

鎖定
少氣,中醫病證名。是指言語無力,呼吸微弱、短促等證候。《靈樞·經脈》:“少氣不足以息。”又:“其小而短者少氣。”可因髒氣虛弱、尤以肺氣虛損、中氣不足,腎氣虧耗為常見。《諸病源候論·少氣候》:“所由藏氣不足故也。肺主於氣而通呼吸,藏氣不足,則呼吸微弱而少氣。胸痛少氣者,水在藏府,水者陰氣,陰氣在內,故少氣。”亦有因痰氣、食積內阻所致者。《䱐溪陸氏醫述·病症辨異》:“少氣者,氣少不足於言……由裏氣因痰或食或飲礙其升降之路使然。”
中文名
少氣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出    處
《黃帝內經》
概    念
呼吸微弱短促,言語無力

目錄

少氣解讀

少氣,又稱“氣少”、“氣微”,指呼吸微弱,短而聲低,語言無力,其狀態比較自然的一種虛弱不足的症狀。少氣與短氣不完全相同,《醫宗金鑑·雜病心法要訣》指出:“短氣者,氣短不能續息也;少氣者,氣少而不能稱形也”;《雜病廣要》論二者病機曰:“短氣不足以息者體實,實則氣盛,盛則氣逆不通,故短氣;又肺虛則氣少不足,亦令短氣”,而少氣,“此由髒氣不足故也”,意即短氣有虛實之分,其虛者與少氣無異,為氣虛所致,其實者為氣逆不通,可歸屬於氣喘。《雜病源流犀燭·少氣》曰:“少氣,肺腎二經病也。……腎虛則氣無所生,既不克壯氣之原,肺虛則氣無由藏,又克充氣之府。曰少者,猶言所剩無多,虛虛怯法,非如短氣之不相接續也,知此,則少氣可得治矣。宜四君子湯、人蔘養榮湯、益氣丸”。

少氣中醫應用

一、少氣的病因病機
1. 熱傷氣陰少氣:多為熱病後期,邪熱入於肺胃,傷氣耗陰導致。當伴見身熱未盡,口渴唇焦,舌紅少津,脈象虛數,手足熱而欲嘔等症。
2. 心氣虛少氣:心為君火,其氣繁茂一身,若素體虧虛或久病,心氣虛弱則易見少氣,且多伴見心悸自汗,心神恍惚等心繫症狀。
3. 脾氣虛少氣: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若體素虧弱,或久病傷脾致脾氣虛弱,運化無權,水谷不能化生精微,氣無所生,則見少氣,且有食少腹脹便溏等症,即《金匱要略·痰飲病篇》所渭“水在脾,少氣身重”之類。
4. 肺氣虛少氣:常因久患肺病,或久咳傷及肺氣;或由先天不足,後天失調,體質羸弱而致肺氣虛弱不足引起。肺主氣,司呼吸,肺氣虛則少氣息微,如《雜病廣要》:“肺主於氣而通呼吸,髒氣不足,則呼吸微弱而少氣”。本型辨證要點為語聲低微,聲短息弱,動則尤甚,患者易於感冒咳嗽,不耐邪侵。
二、治療方法
(一)方劑治療少氣
1. 熱傷氣陰少氣:治療當益氣祛火,方選竹葉石膏湯、白虎加人蔘湯等。
2. 心氣虛少氣:治療當補益心氣,方選補心湯、真武湯、炙甘草湯等。
3. 脾氣虛少氣:治療當補脾益氣,方選六君子湯等、梔子甘草豉湯等。
4. 肺氣虛少氣:治療當補益肺氣,方選補肺湯、補中益氣湯合玉屏風散等。
(二)針灸按摩治療少氣
1. 針灸取穴:足三里、氣海、少府、少衝、步廊、間使、至陰、神門、大陵、行間、期門、腎俞、肝俞、膽俞、小腸俞、膀胱俞、肺募、上廉、巨闕、膺窗、膻中、華蓋、廉泉、湧泉、魚際、然谷、解溪、雲門、風門、大鐘等。
2. 點穴:膻中、關元、氣海、中脘、大椎、百會、四神聰、足三里等。
3. 揉按膻中穴:用右手拇指指腹或大魚際按揉膻中穴,沿順時針方向,指力由輕到重再輕揉按約2分鐘。
4. 推入椎穴:雙手互相搓擦發熱後,用掌心勞官穴對準大椎穴按住1分鐘,使掌心熱透至大椎,然後左、右方向推擦大椎穴1分鐘。
5. 點按氣海穴:用中指點按臍下1.5寸的氣海穴,力度由輕至重,約1分鐘。
6.點按百會穴:用中指點按頭頂部的百會穴約1分鐘,然後用除小指外的四指分別點按百會穴周圍的四神聰穴1分鐘。
7. 捏背:取坐位或俯卧位,他人用雙手拇指、食指施手法。自骶部開始往上,順脊捏拿,分別在腎俞、胃俞、脾俞、肺俞提捏一下,至大椎止。重複3遍。

少氣附註

1. 指正常人體經脈中的氣血構成比例其氣分偏少。出《素問·血氣形志》:“太陽常多血少氣,……厥陰常多血少氣。”《靈樞·五音五味》:“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陰常多血少氣,太陰常多血少氣……”
2. 尺部皮膚無力。《靈樞·邪氣藏府病形》:“脈小者,尺之皮膚亦減而少氣,脈大者,尺之皮膚亦賁而起。”
3. 遲脈。《素問·平人七項論篇》:“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曰少氣。”
4. 吸氣不暢。《靈樞·本神》:“肺藏氣,氣舍魄,肺氣虛則閉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
5.消耗陰氣。《素問·脈要精微論篇》:“脾脈搏堅而長,其色黃,當病少氣。”
[1-6] 
參考資料
  • 1.    袁鍾等.《中醫辭海》:中國醫藥科技出版,1999年
  • 2.    李經緯等.《中醫大辭典第二版》:人民衞生出版社,2004年
  • 3.    李家庚.《張仲景症狀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5年
  • 4.    邱茂良.《中國針灸薈萃 針灸治療卷》: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
  • 5.    黃霖.《內科常見疾病點穴按摩 中醫病證篇》:廣東科技出版社,2000年
  • 6.    周海平等.《黃帝內經大詞典》:中醫古籍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