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漢三

(安徽省文史館原館員)

鎖定
胡漢三(1884-1966),又名之傑,安徽省嶽西縣人。1903年畢業於安徽武備學堂,繼入保定軍官學校,畢業後與李濟深等18人被保送到日本士官學校深造。1909年學成歸國,任滬軍威武軍步兵一團團附,曾參加武昌起義,後任先鋒第二旅參謀長,繼任旅長。1916年任川軍第一師步兵一團團長。1917年任保定軍官學校第三期兵器教官。1925年回安徽任省長公署諮議,同年出任當塗縣知事。1928年任陸軍大學教官。1930年任南京軍政部少將參謀。1933年兩廣發生事變倒蔣,蔣介石疑為李濟深主使,將李騙至南京軟禁於湯山,對外封鎖消息。胡漢三因痛恨蔣專橫獨裁,不計個人安危,疾走兩廣,帶出消息,兩廣人士,羣起聲討,蔣迫於情勢,將李釋放。他卻因此被蔣撤職,攜妻帶子回安慶寓居,為商務印書館翻譯日文書籍,以微薄收入度日。後通過同學關係,再赴南京任中央機械化學校兵器教官。盧溝橋事變後,抗日軍興,學校由南京遷重慶,他離開學校舉家遷回嶽西冶溪老家定居。1939年任安徽省參議會參議員。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李濟深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他因與李同學,私交甚篤,常有書信往復。李曾電邀其赴京,他自度年事已高,身體欠佳,故未踐約。當時生活極困難,李曾不時予以接濟,並於1954年向安徽省長黃岩推薦,被安排為省文史館館員。1956年後,曾連任三屆縣人大代表。1966年10月病逝。 [1] 
中文名
胡漢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安徽省嶽西縣
出生日期
1884年
逝世日期
1966年
畢業院校
安徽武備學堂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目錄

胡漢三人物生平

胡漢三,又名之傑,嶽西縣冶溪河人;清光緒二十九年畢業於安徽武備學堂,同年秋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後改名陸軍大學)。畢業後與李濟深等18人被保送到日本士官學校深造。宣統元年(1909)學成歸國任滬軍威武軍步兵一團團附,曾參加武昌起義,任先鋒第二旅參謀長,繼任旅長。 [2] 
1911年,同盟會領導了推翻清朝政府的武昌起義。起義前,胡漢三即與同盟會員譚人鳳孫武胡瑛等密切接觸。10月10日晚,起義軍分3路進攻總督署和第八鎮司令部,炮兵第8標在中和門及蛇山向總督署衙門進行猛烈炮轟。起初,起義軍兵力不夠,又無統一指揮,進攻屢屢受挫。中路指揮調整部署,任命胡漢三部為先鋒營,調往前線擔任主攻任務。晚12點後,起義軍再次發起進攻,中路先鋒營在胡漢三指揮下,冒着槍林彈雨勇往直前,終於突破了敵人的防線,在督署衙門附近點燃大火,以火光為標誌,指引蛇山與中和門附近的炮兵向火光處發炮轟擊。在起義軍猛烈攻擊下,湖廣總督瑞澄打破督署後牆,從長江坐船逃走,第八鎮統制張彪卻在司令部裏頑抗。起義軍發起了一輪又一輪進攻,終於在天亮前佔領了總督署和鎮司令部。 [2] 
10月11日上午,武昌全城光復。9角28星的起義旗幟插上了武昌城樓。次日,起義軍又收復了漢口和漢陽,武漢三鎮全在革命軍的掌握之中。武昌起義,胡漢三立下了汗馬功勞。 [2] 
之後,胡漢三又參加了光復上海的戰役,成為上海軍政府都督陳其美部下滬軍威武軍軍官(威武軍總司令是合肥人盛典型)。1912年5月,胡漢三任滬軍威武軍步兵一團團附(團長楊傑是中國三個半軍事家之一),後升任先鋒第二旅參謀長,繼任旅長。 [2] 
1916年7月,蔡鍔將軍任四川督軍,胡漢三任川軍第一師(師長周道剛)一團團長。 [2] 
當年,胡漢三回國時,廣西人李濟深入保定軍校學習。武昌起義後,李濟深任廣東北伐軍作戰參謀長; 1914年起李濟深在陸軍大學任教5年。1917年,胡漢三任保定軍官學校第三期兵器教官。共同的事業生涯,讓胡漢三與李濟深結下深厚友誼。 [2] 
1920年,胡漢三出任對德參戰軍軍官教導團戰術教官;1923年任校閲陸軍部直屬第九師學術科校閲官。胡漢三的很多學生,服務於國共兩黨軍隊,許多人後來成了高級將領。 [2] 
1925年,胡漢三回安徽任省長公署諮議,同年出任當塗縣知事,在當塗縣留下了簡政愛民的口碑。 [2] 
1928年,胡漢三再次回到陸軍大學任教官。1929年3月,唐生智以第51師與國民革命軍第53師合編為第八軍。胡漢三任第八軍總部高級參謀。1930年任南京軍政部少將參謀。 [2] 
1933年,兩廣發生倒蔣事變,蔣介石疑為李濟深主使,將李騙至南京軟禁於湯山,對外封鎖消息。胡漢三得知內幕,他痛恨蔣介石專橫獨裁,於是不計個人安危,迅速奔赴兩廣,將李濟深被軟禁的消息公佈出來。兩廣人士立即羣起聲討蔣介石。蔣迫於情勢,將李釋放;胡漢三卻因此被蔣撤職。失業後的胡漢三攜妻帶子回安慶寓居,為商務印書館翻譯日文書籍,以微薄收入度日;後到南京任中央機械化學校任兵器教官,次年,兼任上海對日作戰車隊顧問。 [2]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中央機械化學校由南京遷往重慶,胡漢三離開學校,舉家遷回故鄉冶溪河。1939年,廖磊主政安徽時,胡漢三出任安徽省參議會議員。 [2] 
1939年任安徽省參議會參議員漢三賦閒居家,常以昔日軍政界的威望,為民請命。1944年,國民黨嶽西縣政府向各鄉派徵樹木,結紮木城,而冶溪是平畈地區,樹木不多,漢三出面向縣長李品和陳情,使原派萬棵木料免予交納。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李濟深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常與漢三書信往復。李濟深曾電邀漢三赴京任職,漢三以年事已高,身體欠佳而婉拒。當時,胡漢三的生活極其困難,李曾不時予以接濟。1954年,在李濟深的安排下,胡漢三出任安徽省文史館館員。 [2] 
1956年後,胡漢三連任三屆嶽西縣人大代表;1966年10月,病逝於冶溪河,享年83歲。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