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背夫山戰國墓

鎖定
背夫山戰國墓位於廣東省羅定市羅平鎮沙頭橫垌村背夫山,1983年清理,為戰國早期土坑墓。
墓長4米、寬2米、深2.3米。出土青銅器玉器陶器石器、原始陶瓷器共116件,在97件青銅器中,有人首柱形器4件,其餘的以兵器最多,有等。此外為飲食器、盥洗器、樂器、儀仗器、 工具等,出土時排列有序。
背夫山戰國墓是一座典型的嶺南越人墓,據專家推測,其墓主人就是史料所稱的“百越之君”。這為研究當時埋葬制度提供了寶貴材料。
中文名
背夫山戰國墓
地理位置
廣東省羅定市羅平鎮沙頭村橫垌村
佔地面積
墓長4米、寬2米、深2.3米
出土文物類型
青銅器玉器陶器石器
朝    代
戰國
特    色
百越文化楚文化

目錄

背夫山戰國墓遺址介紹

出土文物之一,戰國青銅鑑 出土文物之一,戰國青銅鑑
背夫山戰國墓位於廣東省羅定羅平鎮沙頭橫垌村背夫山。1983年清理,為戰國早期土坑墓。墓長4米、寬2米、深2.3米。出土青銅器、玉器、陶器石器、原始陶瓷器共116件,在97件青銅器中,有人首柱形器4件,其餘的以兵器最多,有戈、劍、矛、等。此外為飲食器、盥洗器、樂器、儀仗器、工具等,出土時排列有序。有腰坑,即墓底為一坑,呈圓形,為楚文化特色。略遲於太平墓,未被擾動。
該墓墓坑基本完好未被擾亂,隨葬器物在墓坑內呈縱線排列,組合完整成套,排列有序,大多數是實用器,其中以兵器和工具的種類和數量較多,鼎是越式鼎,陶器花紋是廣東常見的組合印紋。在墓坑底部設腰坑埋一件陶甕。四件人首柱形器分作兩對豎放於墓坑兩端,各種隨葬器物放置有序,説明當時有一定的埋葬規格和儀式。

背夫山戰國墓意義

背夫山墓出土器物中,獸耳銅鑑、銅三葉矛、叉、鋸、 鐮和陶豆,是廣東首次發現。有胡銅戈是廣東戰國墓中發現的同類器中保存較為完好的,十分難得。隨葬器物中,有的具有中原青銅器的特點,也有不少器物反映了廣東與南方各地青銅文化的聯繫,更多的器物具有廣東本地的文化色彩,如人首柱形器。墓葬器物出土時,青銅器多見織物包裹痕跡。其中,鑑內有竹編織物的痕跡,劍套在漆黑地朱繪雲雷紋的木鞘內;箭鏃捆放在黑地朱繪的矢箙內;部分鏃鋌尚見有綁紮的殘木槀;矛、鉞、斧、鑿等器的銎口內亦見有殘木。為了解當時工具、兵器的使用情況和紡織、制漆、青銅鑄造工藝提供了證明材料。輪制原始瓷器的出現,證明當時嶺南的陶瓷製造已達到較高水平。
背夫山墓出土的人首柱尤為可貴,廣東省考古所專家邱立誠認為:“人首柱雖是獵頭習俗的一種反映,但同時也是當地土著人埋葬習俗中存在的等級觀念的顯示,應有更深層次的社會意義,因為在墓葬中都是一組4件,而且是墓葬規模為大中型的才有這類人首柱形器,在廣寧銅鼓崗,封開利羊墩這些墓羣中並不曾有人首柱形器,凡是出人首柱形器的墓,周圍並不見有大批墓葬,可見並不是任何人都能享受這種葬禮,因此推測,這種可安裝於它物之上的器具,當系較有身份的部落頭人或部族酋長,方國貴族所擁有。平時作象徵權杖之物,死後則作為殯葬祭器,是社會地位的一種標誌。”
背夫山戰國墓是一座典型的嶺南越人墓,這為研究當時埋葬制度提供了寶貴材料。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