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背二哥

鎖定
背二哥以背運東西為生的人。又稱背老二。見於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區。所用工具為喇叭形背篼一個、繩架一副、丁字枴杖一個。一般背50千左右貨物,走累了,便用丁字枴杖置於揹筐下支撐休息片刻。如果背運是集體行動,領頭的背二哥要呼吼節奏感強的號子,統一眾人的行動步伐。
中文名
背二哥
別    名
背老二
釋    義
背運東西為生的人
出    現
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區
簡介 [1] 
背二哥 背二哥
交通閉塞的年代,大巴山的條條山路上遍佈背二哥的身影。這是一支以出賣勞動力為生、以長途運輸為業的人。用他們自己的話説是"背力",行外人則普遍稱他們為"背老二",友善的稱呼才是"背二哥"。來來往往的背二哥。背二哥們揹着沉重的貨物,一趟少説幾十裏。多呢,就説不準了。有時是從一個縣到另一個縣,有時是走州過府甚至跨省。比如從四川的達州、宣漢、萬源巴中、南江、通江縣一直到陝西漢中府。也許經過了多年演變,我看到背二哥承載貨物的工具--二架子時,覺得那設計實在是精妙極了。兩根不到一米的扁形直木,上下兩根橫檔構成 不形框架,一個n形的圓木條斜插在橫檔上,再從n形圓木上伸出兩根金竹竿,貨物就置放在n形木條和兩根竹竿之間,用繩索捆綁牢固。橫檔下面的一塊,因為靠着人的腰部,都是用軟篾編織。兩根扁形直木下端橫一根直木條,背在背上。這地方剛好及人的臀部之上,有些二架子在這地方伸出兩個寸餘的木方,這是背二哥歇憩時支T字形打杵棒的,而更多的二架子則是在靠背心部位的橫木上剜一個直徑不到一寸的淺淺的圓窩,背這種二架子的背二哥不用T字形打杵,而是使用一根三尺多長的木棒,這叫做"單鞭"。單鞭上細下粗,底部用鐵箍箍一節像石工用的鑽子一樣的尖鋼,筆直的單鞭用土漆漆過,捏在手中,行走時可以助力,需要歇憩時,杵在地上,將上端插進橫檔處的圓窩,兩腿分開,與單鞭呈三角形,這樣就能鬆鬆肩了。地屬川東盆地北緣的大巴山,在解放前,這一地區的公路建設非常落後。當地的人民以“背”為主要運輸方式。人們稱這種以背篼運輸靠出賣勞力,幫人背運貨物掙錢的羣體為“背老二”或“背二哥”。隨着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交通網絡的迅速發展,背二哥的運輸方式也發生了變化。70年代以前是背運長途爬山淌河,之後以短距離背運為主。特別是在90年代以來,部份貧困鄉村的人在家裏農活做好了,有空,自己就到城裏當“背二哥”, 專門從事以背篼幫居民、商家或單位揹物品;該忙農活了,就離開城鎮。這種既能掙錢又不誤農活的做法成為當地特色的打工方式之一。
背二哥 背二哥
大巴山街頭那些身着舊藍衣褲、腳蹬軍膠鞋、揹着背篼的“背二哥”守候在各個車站站碼頭,大街小巷,遠遠等候着有人叫一聲“喂,背二哥!”然後高興的用自己那精瘦的肩頭背起別人的需要,也背起了自己的希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在街頭揮汗如雨地為商品裝卸貨物、為居民背貨扛物。
背二哥 背二哥
生活對於這支“背二哥”來説,就是這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們一般早出晚歸、背運無定時、有活就幹。每天工作時間在14小時以上。背一背篼東西的基本價是1元。路程長、物品大、重或多時,顧主會視情況加價,多的能給20元,但一般不會超過2元。 “背二哥”的收入一天平均能有15元,但有時只有2、3元。當遇雨天或沒多少生意時,他們也會三五一羣聚在一起“吹殼子”、“擺龍門陣”或玩撲克。部分“背二哥”在城裏找房子住下。這些房子一般位於城邊比較偏僻和狹小的地方,是專門出租給“背篼”住的。一間房子,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人,睡一個鋪。住房條件很差,較髒較亂,這樣的住處,一天只需一元錢。但仍有很大一部分“背二哥”露宿街頭。深夜,幾十個“背二哥”聚集在一起,將背篼倒放在街道上,頭和上半身鑽在背篼裏睡覺,就這樣過了一天。
這些樸實勤勞的巴山“背二哥”背起了城市的高樓大廈,背出了商業的繁華,也背出了城市人的幸福生活,他們以自己的生計流着汗,形成了某些特有的表達生活情感的方式和內容,獲得了人們的認同和欣賞。也形成了當地特色的民俗民風文化。
背二哥松肩歇憩的時候,都要發一聲"嗨--哎"的長長的吼聲,前長後短,音量極大,給人的感覺是從肺腑裏發出來的。沉重的負擔壓在肩上,鬱悶之氣憋在心裏,只有在松肩歇憩的時候才能吐出來。我現在想,那吐出來的實在是一口惡氣。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人多路不平啊!他們走的地方多了,見的世面也多了,這世間呵,有坐滑桿坐轎的,有乘船騎馬的,惟他們,肩負着一百多兩百斤的重壓,在人生路上艱難地苦撐着,心中能夠平靜嗎?山外人是難以想像那種勞動強度的,背二哥們有一句話,叫做"上七下八平十一,多走一步都吃力。"由於背子很重,又是漫漫長途,上坡七步一歇,下坡八步一歇,平路十一步就得歇憩。山路上很難找到一個可以穩穩當當放下背子的地方,儘管打杵或單鞭能支撐着背子,但背二哥仍得兩腿直直地站着方能穩住背子,這種歇憩只能鬆一下肩,畢竟不能完全放鬆。背二哥往往又是成羣結隊的,一旦到了能夠放下背子的地方,大家都分別放下,發一聲"嗨--哎"的吶喊,或坐或卧,身體完全放鬆地歇憩。這種歇憩叫做"放哨"。當年路上的幺店子多,幺店子的門前都備有一排排長長的、極為厚實的高架木板凳,那就是專供背二哥放背子的,根據背二哥"放哨"的行話,這木板凳就被稱為哨凳。

背二哥概況

背二哥 背二哥
綿綿大巴山,懸崖峭壁,山高水險,交通十分困難。進出山物品都是男人們用竹背兜運輸,山民稱他們為巴山背二哥。 地屬川東盆地北緣的巴中市,在解放前,這一地區的公路建設非常落後。當地的人民以“背”為主要運輸方式。人們稱這種以背篼運輸靠出賣勞力,幫人背運貨物掙錢的羣體為“背老二”或“背二哥”。隨着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交通網絡的迅速發展,背二哥的運輸方式也發生了變化。70年代以前是背運長途爬山淌河,之後以短距離背運為主。特別是在90年代以來,部份貧困鄉村的人在家裏農活做好了,有空,自己就到城裏當“背二哥”,專門從事以背篼幫居民、商家或單位揹物品;該忙農活了,就離開城鎮。這種既能掙錢又不誤農活的做法成為當地特色的打工方式之一。
巴城街頭那些身着舊藍衣褲、腳蹬軍膠鞋、揹着背篼的“背二哥”守候在各個車站站碼頭,大街小巷,遠遠等候着有人叫一聲“喂,背二哥!”然後高興的用自己那精瘦的肩頭背起別人的需要,也背起了自己的希望
背二哥 背二哥
他們一般早出晚歸、背運無定時、有活就幹。每天工作時間在14小時以上。背一背篼東西的基本價是1元。路程長、物品大、重或多時,顧主會視情況加價,多的能給20元,但一般不會超過2元。“背二哥”的收人一天平均能有15元,但有時只有2、3元。當遇雨天或沒多少生意時,他們也會三五一羣聚在一起“吹殼子”、“擺龍門陣”或玩撲克。部分“背二哥”在城裏找房子住下。這些房子一般位於城邊比較偏僻和狹小的地方,是專門出租給“背篼”住的。一間房子,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人,睡一個鋪。住房條件很差,較髒較亂,這樣的住處,一天只需一元錢。但仍有很大一部分“背二哥”露宿街頭。深夜,幾十個“背二哥”聚集在一起,將背篼倒放在街道上,頭和上半身鑽在背篼裏睡覺,就這樣過了一天。

背二哥歷史背景

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就是一條馬幫貿易之路,主要是交換茶和馬。茶馬古道的線路主要有兩條:一條從四川雅安出發,經瀘定、康定、巴塘、昌都西藏拉薩,再到尼泊爾、印度,國內路線全長3100多公里;另一條路線從雲南普洱(今西雙版納、思茅等地)出發,經大理麗江中甸、德欽,到西藏邦達、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達、拉薩,然後再經江孜、亞東,分別到緬甸、尼泊爾、印度,國內路線全長3800多公里。在兩條主線的沿途,密佈着無數大大小小的支線,將滇、藏、川“大三角”地區緊密聯結在一起,形成了世界上地勢最高、山路最險、距離最遙遠的茶馬文明古道。在古道上是成千上萬辛勤的馬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風餐露宿的艱難行程中,用清悠的鈴聲和奔波的馬蹄聲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谷的寧靜,開闢了一條通往域外的經貿之路。在許多崎嶇小路,則是背夫背運
在雲南至川藏的一條崎嶇山道上,背夫頭頂着一頂大草帽,每人手持一根丁字形枴杖,一塊圓形的篾條掛在每個人的胸前。他們身後揹負一團高大而沉重的茶包。照片1,2是法國人方蘇雅拍攝的。照片3是英國人威爾遜拍攝的。
雅安康定段完全以人力來背運貨物。背夫,又稱“背二哥”或“背子”。
背二哥
“從雅安康定,向南經過滎經翻越大相嶺到清溪,經瀘定、摩西到達康定的道路,較為寬緩易行,也是朝廷向藏區輸入軍餉物資的官道,我們稱作‘大路’。向西經過天全翻越海拔2987米的二郎山,經瀘定到康定的道路,主要是背夫往來的羊腸小道,稱作‘小路’”。小路較近,背夫都走小路。從雅安康定有450里路,每天最多能步行30多里,至少要走十多天。現今這段路,汽車經二郎山隧道,只需幾小時。 茶馬古道是十分艱險的小道。沿途重山峻嶺,風霜雨雪,懸崖急流,食宿艱難。背夫背運茶包,每包17斤重,一般背9包。還要自帶乾糧和食鹽,其負載量,可想而知。有強壯者,背300斤!還有最小的“背童”年僅10歲,可背30多斤兩條茶;“背婦”們則背10多條。
據記載:在康定,在康熙年間茶葉每年交易量達80餘萬包,而嘉慶年間竟高達一百多萬包,也就是一千多萬斤。如此巨大的茶葉吞吐量,在茶馬古道四川一線,完全是依靠“背子”們背馱,用汗水和鮮血,一點點累積完成的。在這條茶馬古道上,背夫們留下的一個個兩寸多深的枴子窩(背夫停歇時,支撐鐵杵長年累月地插擊石頭而形成的小石窩),就是有力的歷史見證。在天全至現在二郎山隧道之間的甘溪坡、碉門、水獺坪、新溝一帶古道上,到處都留有枴子窩的遺蹟。
2004年6月,採訪天全縣甘溪坡村的老背夫李忠全(已81歲)。他12歲就開始短途背雜貨(鹽、菜油、山貨等),18歲開始背茶包走康定,到1951年解放為止,他在山道上走了16年。“當年做完莊稼,就去背茶包掙點錢補貼家用,當背夫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光甘溪坡村就有四五十人。”“‘背子’是最苦最險的謀生方式。這樣的苦力活兒,要有人組織,有人擔保,防止背夫們中途撂包子。背夫們一般是農閒時間,八個一羣或十個一夥,每人手持一根丁字形枴杖,俗稱‘拐筢子’、‘墩枴子’,拐尖鑲有鐵杵,用來撐着茶包歇氣。一塊圓形的篾條掛在胸前,用來刮汗。隨身自備玉米麪、饃饃和一小袋鹽。另外,女背子的茶包上還要掛上幾匹筍殼,以便歇下背子,站着小便時作‘水槽’之用。有的女背子還要把吃奶的孩子掛在胸前。”
茶馬古道
背夫們一般日行三四十里路,中午簡單地吃點自帶的玉米粑。“走到‘幺店子’,烤熱自帶的玉米饃,弄一碗鹽水,就是路上的伙食。如果能夠買上一碗‘豆泡子’(豆漿、豆渣和素菜煮成的一種食物),那就是一頓奢侈的伙食了。至於住宿,一般的客店、腳店裏,備有‘哨凳’,用來歇茶背子。每晚店錢1角5分,當晚若吃一碗豆腐另加5分,第二天清晨一碗豆花又是5分,撒上自家帶的鹽。好在店家免費提供柴禾,背夫們可於當晚蒸好玉米粑供第二天路上吃。地下鋪一些草簾子、玉米葉子、幹穀草,就是我們的牀鋪。”勞累一天的背夫在入睡之前,還要為同伴療傷治病。肩背紅腫了,就燒燙拐筢子的金屬杵尖壓往紅腫處;肩背磨爛的,敷上鹽巴以防感染。  當疲憊的背夫們終於可以橫七豎八躺一屋子時,疲憊與睡意立刻征服了這一羣肌肉發達的勞作者。在汗臭和體味瀰漫的寒屋裏,地上的臭蟲、空中的蚊子,肆無忌憚地吸取着他們新鮮而健康的血液。但這一切,對於睡酣夢沉的背夫們早已無所謂了。待翌日天麻麻亮,他們又要踏上漫漫長途。那裏,有更高的山峯,有更為崎嶇、更加險窄的山道,等待着他們。
有時,“在路上邊走邊‘擺龍門陣’,以減輕壓力。有時,擺着擺着,後面半天沒人答話,回頭一看,人沒了,掉到崖下去了。”在臨近康定的大風灣裏,當年甚至有同伴被大風吹死、凍僵的。舊時,在那裏有個“萬人坑”,沿途死於非命者皆被拖進洞中,經年累月,洞內新骨覆舊骨。有人在此處寫下“白骨塔”三字,並留下一副讓人感傷唏噓的對聯:滿眼蓬蒿遊子淚,一盂麥飯故鄉情。清末民初,古道上還時常有土匪出沒,運送的茶包經常被劫。

背二哥生活情況

背上背個大背篼,口裏銜個煙鍋鍋(煙斗),手上拿個打杵子(休息時,墊在背篼下的“T”字型的工具)這就是川北巴山“背二哥”。
四川省和重慶市,促進川、渝兩地的交流和互動。 一年四季,在這個剛剛散發出現代化氣息的巴山深處的巴中城裏,無論是車站碼頭,還是大街小巷,只要你一聲“喂,背篼”,也無論你貨物多少,路途遠近,只需花1元錢,“背篼”便會為你盡心效勞,送你到達目的地。城裏人不願乾的髒活、累活,甚至危險活,“背篼們”都樂意幹,他們處處方便着城裏人的生活,同時也遭受到城裏人的白眼,他們“恨”城裏人,但也離不開城裏人給予他們的“施捨”。背篼成了他們的名字,“背篼”靠背篼去掙錢養家餬口,送子女上學堂,供老人穿衣裳,攢錢討老婆或娶媳婦,背篼的錢掙得乾乾淨淨,日子過得其樂融融……
大巴山,山高坡陡,行走艱難,有道是“人人都説上天難,寧上天來也不願上巴山”。過去的背二哥成羣結隊背上土特產,從陝西漢中川北閬中換鹽巴、百貨,人們把這背東西的人稱為“背二哥”或“背老二”,再就是“背篼”。如今,巴中地區道路交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進出山的物資全靠汽車運,山民們買難賣難成為歷史。“背篼”並沒有因此失業,因為這裏仍然十分貧困,“背篼”有着背篼的生存空間大巴山的兒女們大部分青壯年外出打工掙錢去闖世界,而遠走不如近爬坡的便留守在家鄉身背背篼從貧困的農村湧到就近的巴中城。
/Q-@/t!\-h#\巴蜀網──報道四川省和重慶市,促進川、渝兩地的交流和互動。 背二哥們大都來自巴中地區的通江、南江、平昌等相距不到百公里的貧困山區,他們出行一般都很簡單,除了朝夕與共的背篼外,就是肩搭一張汗帕子(既洗手臉又擦汗),帶上一牀爛被子。背二哥們一天跑到晚,有的甚至深夜,僅能掙到10多元錢,他們生活極為簡單,大多捨不得花錢,除了簡樸的生活費外,積攢下來的錢都要帶回家等着過年和給子女交學費。

背二哥關注

背二哥 背二哥
宣漢縣委宣傳部的同志講,別看“背二哥”背一趟東西只掙一兩元錢,由於勤快、捨得吃苦,有時候他們一小時可掙二三十元。整個宣漢縣城有來自20多個鄉鎮近1500名“背二哥”,一個“背二哥”每天收入最低40元左右,最高可超過100元。按平均每人每天收入50元計算,一個人月均收入就達1500元,一年下來,這些“背二哥”就可以背出一個2000多萬元的“金山”。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背二哥”們用有力的肩膀背出了紅紅火火的“背篼經濟”。
專門為巴山“背二哥”興建的民工公寓,如今在四川大巴山各城鎮四處可見,大大改變了“背二哥”進城務工的生存狀況……
四川巴中市各城鎮生活着一羣特殊的人羣,這就是當地人親切喊的“背二哥”:他們揹着一個喇叭口背篼,帶着一副繩架,拿着一個T型杵子,靠背運貨物謀生。在過去,他們普遍是夜宿城區街邊屋檐的“蝸居”漢子。近年來,巴中各級黨委、政府和工會從實際出發,嘗試着為這一特殊人羣破解其在城市裏打工遇到的“吃住”難題。
陸續興建的百餘家“一元錢”入住的“背二哥”民工公寓,不僅縮小了巴山“背二哥”與城市的隔閡,抹平了“新城市移民”內心傷痕。而且據稱,它也以目前世界最低的住宿服務收費價格寫進中國公寓史。
四川巴中市的巴州、南江、通江和平昌四個縣城,農閒時,進城當巴山“背二哥”的農民工多達3萬餘人,如同重慶的“棒棒軍”,在當地構成了一個獨特的勞動羣體和社會“景觀”。
“這是一種由工會倡導、社區管理、民間興辦的模式。”巴中市總工會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全市各區縣黨委、政府和工會都相繼為“背二哥”建立起民工公寓,目的是為他們在城鎮裏生存提供一個“住得起、吃不愁”的方便之“家”。
巴中市巴州區總工會的鼓勵下,巴州區下崗女工王芳多方籌措資金、聯繫場地,在原來“巴城勞務人員服務中心”的基礎上,整體租賃城西市場二樓一個700多平方米的房屋,紅紅火火辦起巴城最大的民工公寓,住宿鋪位多達200個,每晚都“賓客盈門”。
2006年5月,南江縣決定以市場運作的方式成立縣城社區勞動服務中心,把為“背二哥”服務納入社區服務管理,首批西佛山、沙溪壩、春場壩三個社區裏,每個服務中心獲獎勵1000元買電視機,另每個牀位獎補80元。
通江縣總工會興辦的“背篼”公寓,既解決了“背二哥”的吃住問題,同時還一次安置下崗職工7人。平昌縣城裏同時開辦起好幾家民工公寓,巴山“背二哥”白天外出掙錢,晚上就回到這個特殊的“家”裏,看電視、話家常、打撲克,一派其樂融融景象。
為了保證民工公寓能夠正常運轉,巴中四個縣區政府還按照牀位多少給予不同標準的補助,僅南江縣政府2006年貼補“背二哥”民工公寓就超過50萬元。巴中地區已先後建立大大小小“背二哥”民工公寓百餘家,從而讓“背二哥”徹底結束了昔日多數露宿街邊屋檐的歷史。
不露宿街頭而住進民工公寓,還只是讓“背二哥”從形式上融入了城市。精神呢?文化呢?當地黨委、政府和工會又繼續“破題”……
為縮小“背二哥”這些“新移民”與城市的隔閡,巴中市四縣區的“背二哥”民工公寓開始進入“提擋升級”發展階段:在進一步發揮吃、住便宜優勢的基礎之上,又新建浴室、娛樂室和民工夜校等設施。義務培訓“背二哥”成為一種常態。
據瞭解,當地幾乎每一個規模較大的民工公寓,都在工會的支持下開辦起週末夜校。有教室、有教師、有課桌,甚至還有“課本”。巴州區委常委、總工會主席王曉峯多次向巴山“背二哥”講授農民工維權;巴中二中教師李永成也以一個農民兒子的身份,講授城市生活應該注意的細節。
“背二哥” 新生活(走基層·一線見聞)
“老鄉,東西重吧?我給你背,只收兩元!”剛走出四川巴中市巴州區長途客運站,一位淳樸的“背二哥”迎上來,臉龐黝黑,身上沾滿灰土,勞保鞋滿是泥濘。
來自農村的“背二哥”形象鮮明:身背背篼、手持木杖,走街串巷,以替人搬運重物養家餬口。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背二哥”,這是大巴山地區的特有職業。
攬活的這位“背二哥”,名叫劉仁益,來自巴州區青山鄉,幹了5年“背二哥”,很是健談。
邊走邊聊,問起最擔心的話題:“一個人在城裏務工,吃飯和住宿怎麼解決?”“嘿嘿,這個不用愁!吃住都有‘公寓’解決!”劉仁益憨厚地一笑。
原來,像他一樣的“背二哥”現在都住進了“背二哥公寓”!
“公寓裏,只需自備鋪蓋,每天交2元住宿費。公寓有餐廳,價格非常便宜。洗臉洗腳還有免費熱水。”劉仁益對公寓很滿意。
第二天,按劉仁益指引,記者走進巴州區西城“背二哥公寓”。這裏有200多個鋪位,西城附近的“背二哥”基本都住在這裏。
公寓的房間很大,上下鋪鋼架牀,12個鋪位,牀單被褥乾淨整潔,很像大學宿舍。負責人王芳説,這家“背二哥公寓”是她下崗後開的。從2004年開始,當地政府將公寓開支納入財政補助範圍,不僅補貼公寓的房租和日常開銷,而且為公寓提供了8個公益性崗位,解決了公寓工作人員的工資和福利待遇。2010年公寓搬遷,巴州區總工會提供6萬元資金支持。“公寓有了政府支持,這些農民兄弟晚上才有睡覺的地方”。
餐廳裏,劉仁益正狼吞虎嚥。“油水很足,飯菜味道都很巴適(方言,意為很好)。當然,如果沒有政府補助,恐怕成本都不夠。感謝黨和政府!”餐廳牆上的飯菜價目表顯示:一盤迴鍋肉2元,一盤爆炒大白菜1元,湯和米飯免費。
市民政局局長鄒仁見介紹,巴中市下屬四個區縣現有“背二哥”近5000人。為解決他們的吃住問題,市裏以社區管理、民間興辦、就業補助的模式興建了12家“背二哥公寓”,可住近3000人。“市裏還在想辦法積極建設,爭取早日讓公寓能夠涵蓋所有‘背二哥’。”鄒仁見説。
“不瞞你説,過完年我就不做‘背二哥’啦!”劉仁益樂呵呵地宣佈:他參加了區總工會免費開辦的就業技能培訓班。“明年電焊培訓班一結業,就是電焊工,能掙更多錢。誰願意一輩子賣苦力?”
的確,要讓劉仁益這樣的“背二哥”真正融入城市,成為“新市民”,必須實現技能轉型。巴中市總工會黨組書記杜洪説,市裏不僅為“背二哥公寓”添設“農民書屋”,使他們開闊眼界,還免費舉辦各類技能培訓班,讓“背二哥”擁有一技之長。2009至2011年,僅巴州區便先後舉辦創業、電焊、家電維修、家政服務培訓班27期,免費培訓“背二哥”1000餘人。
“前幾年幹‘背二哥’,每年也就掙萬把塊錢。2009年我參加了工會辦的養殖班,學會了養羊,僅此一項每年收入近4萬元。”巴州區曾口鎮六村村民李忠芳喜滋滋地説。在他們村,從“背二哥”變為技工、養殖户的不在少數。
50歲的巴州區金碑鄉4村村民魏科,也曾是名“背二哥”。當時兒子考上大學,學費都難湊齊。2010年他通過參加技能培訓班學會了裝修,現在每年掙2萬多元。“我可以一直供兒子讀完研究生!”對未來,魏科很有信心。
近年來隨着經濟發展,大批企業入駐巴中。巴中市就業服務管理局副局長王自忠説,這為“技術轉型”的“背二哥”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2008年開始,全市先後有2200餘名“背二哥”通過政府技能培訓和專項資金幫扶甩掉了背篼和木杖,成為技術工人或新型農户。
根據市裏就業規劃,2012年將有1000餘名“背二哥”完成就業培訓,就近入廠務工。“巴中的‘背二哥’將越來越少。總有一天,‘背二哥’這個職業將永遠告別歷史舞台。”王自忠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