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習明明

鎖定
中共黨員,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士,江西財經大學應用經濟學院(數字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暢銷書《“傻瓜”計量經濟學與Stata應用》作者。 [4] 
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常務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專家、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學位論文質量評價專家、中國國際“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網絡評審專家、江西省委辦公廳信息決策諮詢專家、江西省工信廳諮詢專家。主要從事數字經濟與產業發展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3項、教育部社科基金1項、其他省部級課題10餘項。在《經濟學(季刊)》、《經濟管理》、《經濟學動態》等國內外權威和CSSCI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被省部級部門採納或省部級領導批示的調研報告20餘份,出版《“傻瓜”計量經濟學與Stata應用》等專著10餘部,相關成果獲“江西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1] 
中文名
習明明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江西新餘
出生日期
1983年
畢業院校
武漢大學
職    業
教師
出生地
江西新餘

習明明科研成果

代表性論文:
1. 習明明、盧意、吳志軍:實驗宏觀經濟學研究進展,《經濟學動態》,2022年第11期。(權威,CSSCI)
2. 習明明、梁晴、傅鈺:數字經濟對城市經濟增長影響研究,《當代財經》,2022年第9期;(權威,CSSCI)
3. 習明明、張進銘:民主、投資與經濟增長,《經濟學(季刊)》,2014年第13卷4期(總第54期),第1485-1512頁;(權威,CSSCI)
4. 習明明、吳志軍:“雙十一”網購消費中的同伴效應與從眾行為——基於貝葉斯Probit模型估計,《經濟管理》,2020年第9期,第95-110頁;(權威,CSSCI)
5. 習明明:網絡外部性、同伴效應與從眾行為——基於不完美信息貝葉斯模型的實證研究,《當代財經》,2020年第11期,第15-25頁;(權威,CSSCI)
6. 習明明、劉鵬、劉旭妍:普通投資者追蹤北上資金能獲利嗎?《證券市場導報》,2023年第7期,第57-67頁;(CSSCI)
7. 習明明、倪勇、劉旭妍:數字化轉型如何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基於產業鏈供應鏈結構優化視角,《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年第4期,第59-73頁;(CSSCI)
8. 習明明、倪勇、劉旭妍:中國產業數字化對供應鏈結構的影響——基於A 股上市公司的行業異質性分析,《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23年第5期,第115-131頁;(CSSCI)
9. 李春根、羅家為、習明明: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要求,《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學報》,2023年第3期,第42-50頁;
10. 習明明、李鑫、何炳林:普惠金融促進了製造業就業嗎?——基於縣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證券市場導報》,2021年第3期;(CSSCI)
11. 習明明、何炳林:工業企業減税的地區科技創新效應——基於中國工業企業數據的實證研究,《東南學術》,2021年第3期;(CSSCI)
12. 仝冰、習明明:價格黏性、投資調整成本與DSGE模型的傳導,《當代財經》,2017年第10期,第12-25頁;(權威,CSSCI)
13. 習明明、朱麗萌:消費者行為與從眾效應:來自“雙十一”網購的證據,《當代財經》,2016年第7期,第3-13頁;(權威,CSSCI)
14. 陳雁雲、朱麗萌、習明明:產業集羣和城市羣的耦合與經濟增長的關係,《經濟地理》,2016年第10期,第117-122頁;(權威,CSSCI)
15. 習明明、郭熙保:貧困陷阱理論研究的最新進展,《經濟學動態》,2012年第3期,第109-114頁;(權威,CSSCI)
16. 郭熙保、習明明:人力資本邊際收益遞減、後發優勢與經濟增長——基於國家間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世界經濟研究》,2012年第4期,第3-11頁;(權威,CSSCI,通訊作者)
17. 郭熙保、習明明:大推進、中間產品與弱聯繫效應,《經濟評論》,2009年第6期,第110-120頁;(權威,CSSCI,通訊作者)
18. 習明明:建設現代化江西應把握六個重點,《江西日報·理論版》,2020年6月10日學而思版。
19. 習明明:長江經濟帶創新環境對科技創新效率影響的實證研究,《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9年第3期,第19-29頁;(CSSCI)
20. 習明明、彭鎮華:金融結構、資本效率與經濟增長的中介效應分析,《證券市場導報》,2019,第9期,第4-12頁;(CSSCI)
21. 習明明:全面提升城鄉治理水平,建設富裕美麗幸福現代化江西, 《江西日報》,2019年1月11日第七版。
22. 彭鎮華、廖進球、習明明:資本配置效率、經濟增長與空間溢出效應,《證券市場導報》,2018年第2期,第22-30頁;(CSSCI,通訊作者)
23. 彭鎮華、習明明:金融結構、外商直接投資與資本配置效率——基於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角,《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2期,第53-64頁;(CSSCI,通訊作者)
24. 彭鎮華、吳志軍、習明明:城鄉收入差距、發展戰略與空間溢出效應,《江西社會科學》,2018年第9期,第66-75頁;(CSSCI,通訊作者)
25. 陳雁雲、習明明等:“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 and City Group”.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echnology, Policy and Management. 2018, Vol. 18, No. 2, pp.155-163.(EI期刊)
26. 習明明、廖進球:民主與收入交互作用對腐敗影響的實證研究,《東南學術》,2015年第1期,第71-85頁;(CSSCI)
27. 習明明、張進銘、鄧玲琴:區域經濟發展質量的影響因素研究:基於城鄉收入差距視角,《宏觀質量研究》,2014年第3期,第56-66頁;(CSSCI)
28. 習明明:打造南昌核心增長極的空間發展戰略研究,《區域經濟評論》,2013年第5期,第95-100頁;
29. 習明明、張進銘:教育對我國城鄉收入不平等的影響:基於分位數迴歸分析,《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5期,第123-131頁;(CSSCI)
30. 習明明、張進銘:“中三角”城市羣研究:基於引力模型視角,《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學報》,2012年第6期,第128-134頁;
31. 郭熙保、習明明:發展經濟學研究最新進展,《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第1-10頁;(CSSCI,通訊作者) [1] 
省級領導批示:
1. 南昌“十景”大數據分析及對策建議,《江西經濟分析》,2021年第3期(總第307期),江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施小琳同志肯定性批示。 [1] 
2. 提升省會城市南昌首位度的對策建議,《智庫調研專刊》,2020年第7期(總第24期),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虹同志肯定性批示、江西省政協副主席雷元江肯定性批示。
3. 我省營商環境大數據分析與改善建議,《江財智庫專報》,2020年第29期(總第185期),獲江西省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姚增科同志肯定性批示,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虹同志肯定性批示。
4. 把握國家戰略機遇,促進我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智庫調研專刊》,2019年第11期,獲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虹同志肯定性批示。
5. 增強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力的對策建議,《現代產業發展參考》,2019年第10期(總第14期),獲江西省常務副省長毛偉明同志肯定性批示。
6. 打造綠色金融“江西樣板”的政策建議,《江財智庫專報》,2018年第45期(總第106期),獲江西省省長易煉紅同志肯定性批示。
7. 我省鄉村振興的模式探索與政策建議,《江財智庫專報》,2018年第39期(總第100期),獲江西省省長易煉紅同志肯定性批示。
8. 做實江中製藥,打造江西千億中醫藥健康產業,《江西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研究》,2016年第2期,獲江西省委書記強衞同志肯定性批示。
9.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江西旅遊業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改革研究》,2016年第30期,獲江西省政協副主席孫菊生肯定性批示。
10. 構建“中三角”城市羣的可行性研究,《江西經濟分析》,2012年第7期,獲江西省副省長朱虹同志重要批示。 [1] 
代表性著作:
1. 《江西現代化與高質量發展藍皮書2021,第二作者(統稿),江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
2. 《創新環境、創新能力與創新效率》,第一作者,江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
3. 《江西現代化與高質量發展藍皮書2020》,第二作者(統稿),江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
4. 《金融結構、資本配置效率與經濟增長:基於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角》(獲第三十四屆華東地區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圖書二等獎),第一作者,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 [2] 
5. 《長江經濟帶城鎮化發展時空軌跡與影響因素研究》,第二作者,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
6. 《江西現代化與高質量發展藍皮書2019》,第二作者(統稿),經濟科學出版社,2019年。
7. 《協調發展: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實證研究》(獲第三十三屆華東地區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圖書二等獎),第二作者,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 [3] 
8. 《經濟發展中的制度與政府作用》,獨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
9. 《江西省新型城鎮化發展路徑研究》,第二作者,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
10. 《長江經濟帶:江西的地位與作用》,第二作者,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
11. 《打造南昌核心增長極研究》,第二作者,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
12. 《人力資本、貧困陷阱與經濟增長》,獨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
13. 《“中三角”城市羣成長的可行性及發展戰略研究》,第三作者,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 [1] 
縱向課題(主持):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71503110)政治制度對經濟發展影響的隨機動態規劃與實證研究:基於DSGE與動態面板分析方法(2015.1- 2018. 12),主持,已結題;
2.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14YJC790134)政治制度對經濟發展影響的動態隨機一般均衡與實證研究,主持,2014.1-2017.12,已結題
3.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14M551851)主持,2015.1-2017.12,已結題
4. 江西省社科規劃一般項目(12JL06),解決城鄉收入差距拉大問題的政策措施研究,主持,2012.1-2013.12,已結題;
5.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青年項目(JJ1313),構建“中三角”與江西經濟發展研究:理論與政策,主持,2013.1-2015.12,已結題;
6. 江西省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2014KY54),2015.1-2019.6,主持,已結題;
7. 江西省社科規劃一般項目(14YJ15),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問題研究,主持,2014.1-2015.12,已結題;
8. 江西省教育廳科技項目青年基金(GJJ150451),制度對經濟發展影響的理論與實證研究,主持,2015.1-2018.12,已結題;
9. 江西省社科規劃一般項目(16YJ19),長江經濟帶區域協調發展路徑與空間溢出效應研究, 2016.1-2018.12,主持,已結題,等級為“良好”。
10.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JJ19204),推動中部崛起與江西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2020.1-2022.12,主持。
11. 江西省教育廳科技項目一般項目(GJJ190274),基於貝葉斯估計的網絡從眾行為及其特徵研究,2020.1-2022.12,主持。江西省社科規劃一般項目(20YJ17),加快建設“國內領先、世界知名”中醫藥強省的重點突破領域與推進路徑研究,2020.7-2021.12,主持。 [1] 
縱向課題(參與):
1.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2015YZD16),長江經濟帶建設戰略引領下沿江地區經濟發展路徑研究,2015,子課題副組長,已結題。
2. 江西省社科規劃重大項目(XGZD08),習近平現代化經濟體系戰略思想及其江西實現路徑研究,已結題,2018,參與。
3. 江西省經濟社會重大招標課題(14ZD01),江西融入長江經濟帶戰略對策研究,副組長,已結題。
4. 打造南昌核心增長極研究(ZDGG201202),江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副組長,已結題;
5. 江西融入“中三角”發展戰略研究(12YJ02),社科規劃重點項目,副組長,已結題;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363021),產業集羣與城市羣的時空分異及耦合發展研究,2014.1-2017.12,已結題,參與。
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463021),以政府統計職能創新為導向的國民主觀幸福標準化度量方法研究,2015.1-2018.12,參與。 [1] 
服務地方經濟:
1. 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委託重大課題:“工業高質量發展指標、評價及考核體系綜合研究”,2018.6-2019.6年,副組長,已結題(該研究報告成果被江西省工業強省建設領導小組採納,並作為政府公文《關於印發江西省工業高質量發展考核評價辦法(試行)的通知》(贛工強省小組〔2019〕1號)下發。)
2. 江西省發改委十四五重大招標課題:江西高質量發展目標與指標體系研究,2019.7-2019.12,副組長;
3. 南昌市委宣傳部委託課題:“內陸地區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研究:以南昌市為例”,2018年,參與;
4. 江西省發改委重大招標課題:“‘十三五’江西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徵、面臨環境及指標體系研究”,參與,2014-2015,已結題;
5. 江西省發改委重大招標課題:“江西省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2014-2020”(該規劃稿已由省政府公開發布執行),參與,2013-2014,已結題;
6. 南昌市政府重大招標課題:“南昌融入‘中三角’發展戰略研究”,副組長,已結題,評審結果優秀,2012; [1] 

習明明工作經歷

2023.4-至今,江西財經大學應用經濟學院(數字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022.12-2023.3,江西財經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021.12-2022.11,江西財經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副院長,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018.12-2021.11,江西財經大學江西經濟發展與改革研究院,副院長,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2016.11-2018.12,江西財經大學江西經濟發展與改革研究院,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2011.7 – 2016.10,江西財經大學江西經濟發展與改革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其中,2012.1 – 2013.1,江西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掛職鍛鍊; [1] 
主要受教育經歷:
2008.9 – 2011.7 武漢大學,西方經濟學,經濟學博士;
2006.9 – 2008.7 武漢大學,西方經濟學,經濟學碩士;
2002.9 – 2006.7 華中師範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學士;
2002.9 – 2006.7 華中師範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理學學士,教育部七校聯合辦學
2002.9 – 2006.7 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學學士,教育部七校聯合辦學;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