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羣體心理

鎖定
羣體是人們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動為中介而組合成的人羣集合體。羣體心理學,研究結成羣體的人們的心理現象、心理活動的社會心理學分支。社會羣體生活是人們的基本生活方式,因此,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羣體心理,就成為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組成部分。
中文名
羣體心理
外文名
group psychology
應用學科
心理學
應用範圍
社會心理學

羣體心理羣體心理的研究

羣體心理學,研究結成羣體的人們的心理現象、心理活動的社會心理學分支。社會羣體生活是人們的基本生活方式,因此,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羣體心理,就成為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組成部分。早期社會心理學偏重於研究民族、羣眾這樣一些大型羣體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實驗方法進入社會心理學,致使社會心理學中的羣體研究轉而側重於小型羣體問題。圍繞小羣體問題的研究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社會促進和社會抑制、順從、羣體凝聚力及其測量、羣體領導問題;羣體思維、羣體決策、羣體極端化等。
社會心理學研究羣體問題已有很長的歷史。早期社會心理學偏重於研究民族、羣眾這樣一些大型羣體問題。M.拉察魯斯和H.斯坦塔爾是民族心理學的直接創建者。1859年,他們創辦了《民族心理學和語言學》雜誌,發表了他們的文章“民族心理學序言”,認為社會心理學的任務是從心理方面認識民族精神的本質,揭示民族精神活動的規律。W.馮特發展了民族心理學思想,提出民族心理學應當採用不同於作為實驗科學的生理心理學的方法,即通過分析文化產品──語言、神話、風俗習慣、藝術等來研究民族心理問題,並於1900年出版了10卷集的《民族心理學》。關於羣眾心理學,G.塔爾德於1890年出版了《模仿律》,認為只有藉助於模仿的思想,才能解釋人的社會行為。1891年,S.西格爾出版了《犯罪的羣眾》。1895年,G.勒邦發表了《羣眾心理學》。他認為,羣眾是衝動的,無理性的,缺乏責任感的、愚蠢的,個體一旦參加到羣眾之中,由於匿名、感染、暗示等因素的作用,就會喪失理性和責任感,表現出衝動的、兇殘的反社會行為。1908年,W.麥獨孤發表《社會心理學導論》,提出社會行為本能理論,以人天生有結羣本能來解釋人們的結成羣體問題。這些早期學者提出的有些思想,如模仿、個性消失、羣眾極端化等觀點,直到現在,還在社會心理學中具有一定影響。
要成為羣體,必須具備5個條件:
1.有一定數量的成員;
2.有一定的為成員所接受的目標;
3.有一定的組織結構;
4.有一定的行為規範;
5.成員心理之間有依存關係和共同感。

羣體心理説明

1、羣體心理的羣體成員共有的價值、態度和行為方式的總和。
2、羣體心理具有羣體;界限性。
3、羣體心理形成於羣體的羣體活動中。
羣體心理是羣體成員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下形成的心理活動。所有複雜的管理活動都涉及羣體,沒有羣體成員的協同努力,組織的目標就難以實現。羣體心理的顯著特徵是共有性、界限性和動態性。
羣體心理分為小羣體心理和大眾心理。作為社會的人,彼此之間必然要發生一定的關係,進行社會交往,從而產生交往心理。交往心理既存在於個人與他人之間,也存在於羣體之間,羣體心理包括三大類型,即交往心理、小羣體心理、大眾心理。
羣體心理主要是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的分支學科即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其它心理學分支學科(如管理心理學)也研究羣體心理。

羣體心理影響

羣體心理社會助長作用

當個體處於羣體之中時,羣體對個體的積極或消極反應都會有增強作用。這一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由於以下三個因素:評價顧忌(evaluation apprehension)、分心以及純粹在場。人們通常想知道別人是如何評價我們的,這種接受別人評論的意識會干擾熟練掌握的行為。當我們考慮共事者在做什麼或者觀眾怎麼反應的時候,我們已經分心了。注意他人和注意任務之間的矛盾會給認知系統帶來負荷。扎伊翁茨認為,即使在沒有評價顧忌和分心的情況下,他人“純粹在場”也會對個體產生影響。

羣體心理社會懈怠

法國工程師林格曼發現,在團體拔河中集體的努力僅有個人單獨努力總和的一半。實際上,在集體任務中小組成員的努力程度反而比較小,這就是社會懈怠(social loafing)。拉坦、威廉姆斯和哈金斯等研究者注意到:六個人一起盡全力叫喊或鼓掌所發出的喧鬧聲還沒有一個人單獨所發出喧鬧聲的3倍響。有趣的是,所有被試都承認發生了懈怠,但是沒有一個人承認是自己製造了懈怠。在社會懈怠實驗中,個體認為只有他們單獨操作時才會受到評價。羣體情境降低了個體的評價顧忌。如果人們不用單獨為了某件事負責或者不會被單獨進行評價時,羣體內成員的責任感會被分散。如果不考慮個人貢獻,而是在羣體內一味地採用平均分配,那麼羣體內搭便車的行為就會出現。

羣體心理去個體化

當個體的身份被隱藏,就會出現去個體化(deindividuation);並且當所在的羣體越大時,去個體化程度就越大。羣體活動有時候還會引發一些失控的行為,羣體一方面能對個體產生社會助長作用,同時也能使個體身份模糊。這種匿名性是人們自我意識減弱,羣體意識增強。在羣體中,如果人們看到別人和自己做同樣行為時,會對自己做出衝動性的舉動產生一種自我強化的愉悦感。當看到別人和自己做得一樣時,人們會認為他們也和自己想得一樣,因而這又會強化自己的感受。

羣體心理功能

羣體是社會和個人的中介,羣體的功能也表現在社會和個人兩個方面。

羣體心理社會功能

從社會功能來看,羣體是社會存在的基本單位,它在實現社會組織目標,完成社會各項任務,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發展等方面,都發揮着重要作用。美國社會學家帕森斯曾提出羣體具有4項功能:
1.適應環境,即羣體與外界進行資源交流,並且保持與外界平衡。
2.實現目標,即確定羣體目標,並使羣體成員為達到目標而一起努力。
3.統一內部,即調整羣體成員之間的關係,制定規範,使羣體組織成為一個整體。
4.維持價值,羣體往往形成一種潛在價值形式,給成員的行為以動機和活力。

羣體心理個人功能

從個人功能來看,羣體是個人活動的基本單位,它能全面滿足人的各種需要,並且對人的社會化發生重要作用。主要功能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獲得安全感。個體只有屬於羣體時,才能減少孤獨和恐懼,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2.獲得歸屬感。羣體中的個體不僅能體會到自己是羣體的一份子,而且能進一步體驗到自己是社會的一份子,能夠確認自己在羣體和社會中的地位。
3.獲得社會支持。當個體的思想、行為符合羣體要求時,羣體往往會加以讚許和鼓勵,從而強化這種行為。得到羣體的社會支持是個體心理得以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

羣體心理特徵

羣體心理具有四個特徵:

羣體心理認同意識

不管是正式羣體的成員還是非正式羣體的成員,他們都有認同羣體的共同心理特徵,即不否認自己是該羣體的成員。他們對自己羣體的目標有一致的認識,認同羣體的規範,並在此基礎上產生自覺自願的行動,並且對重大事件和原則問題保持共同的認識和評價。當然,每個羣體內部的認同程度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説大羣體內部的認同程度要相對低一些,而小羣體內部的認同程度相對要高一些。

羣體心理歸屬意識

不管是正式羣體的成員還是非正式羣體的成員,他們都有歸屬於羣體的共同心理特徵,也即具有依賴羣體的要求。但是,歸屬意識裏面有個自願感和被迫感的問題。非正式羣體成員的歸屬意識是自願的歸屬意識,而正式羣體成員的歸屬意識則不確定,可能是自願的,也可能是被迫的:個人的優勢在正式羣體中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就可能對歸屬於該羣體產生被迫感。這是一種和被迫感並存的歸屬意識。在這種情況下,該成員首先考慮的不是我應該為羣體做些什麼,而是考慮我歸屬於這個羣體了,羣體應該為我負責。所以同樣是歸屬意識,自願的歸屬增強凝聚,而被迫的歸屬增強離散。

羣體心理整體意識

由於認同羣體,歸屬於羣體,不管是正式羣體的成員還是非正式羣體的成員都有或深、或淺、或強、或弱的整體意識,即意識到羣體有其羣體的整體性。但是這種整體意識程度不同,行為表現不同。一般説來,整體意識越強,維護羣體的意識也越強,行為具有和羣體其他成員的一致性;反之,整體意識越弱,維護羣體的意識也越弱,行為具有或強或弱的獨立性。但是也有相反的情況。正因為整體意識強,所以在發現羣體其他成員的行為有害於整體時採取反對態度,和其他羣體成員的行為不一致;正因為整體意識弱,所以採取不負責任的態度,和羣體其他成員的行為保持一致。所以整體意識和行為一致是兩個互相聯繫的問題,但不是同一個問題。不能簡單地把行為獨立性強的人等同於沒有整體意識或整體意識不強。

羣體心理排外意識

所謂排外意識,是指排斥其他羣體的意識。羣體具有相對獨立性,羣體成員具有整體意識,這就必然在不同程度上產生排外意識。只要班組獎金高,管它車間發得出發不出獎金;只要車間獎金高,管它企業發礙出發不出獎金。這是羣體成員普遍會產生的心理。排外意識是和羣體成員把自己看做哪一個羣體的成員:或者説更傾向於把自己看做哪一個羣體的成員相聯繫的。傾向於把自己看做班組羣體的成員,他就排斥車間以上的羣體;傾向於把自己看做車間羣體的成員,他就排斥企業以上的羣體,同時他更橫向地排斥同級的其他羣體。越是把自己看做小羣體的成員,排外的意識就越是強烈。因此,“外人”也就更難進入小羣體。這反過來也説明,人們往往更重視小羣體的利益。

羣體心理類型

在不同的羣體中會產生不同的羣體心理,比如,家庭心理、工作羣體心理、集體心理、階級心理、民族心理等都是不盡相同的。組織行為學更關注工作羣體心理與集體心理。

羣體心理工作羣體心理

除家庭外,工作羣體是極其重要的。由於工作羣體的目的是生產和協作,所以也就形成了一些不同於其羣體的心理特點:
(1)工作羣體不是以情感,而是靠羣體目標來維繫的,每個成員的目標和羣體目標是一致的。沒有羣體目標,就不可能組成工作羣體。在工作羣體中,人際關係雖然不是主要的,但它對工作目標的實現有着重要的影響,人際關係密切,成員工作就愉快。工作效率就高;而人際關係緊張,就容易使成員協作失調,降低工作效率,從而干擾目標的實現。
(2)工作羣體的等級體系和權力,不是自然形成的,而往往是由組織規定的。能力強,威信高,就容易被任命為羣體的領導者,居羣體的最高地位。然而,這種體系和權力是可以變化的,它完全排除了家庭的那種固定性。
(3)工作羣體是個人或多或少地自願加入的,並不是天然規定的。正因為如此,如果個體在工作羣體中感到人際關係良好。心情愉快,工作富有挑戰性,各種需要能得到滿足,並且能獲得較高的報酬和獎勵,那麼他就繼續參加這個羣體。相反,他就有可能脱離這個羣體,而去參加其他的羣體。總之,工作羣體對人的吸引不如家庭那麼大,歸屬感也不如家庭那麼強烈。人們之所以加入這一羣體,主要是為了滿足物質利益的需要。它帶有強烈的動機性。
(4)工作羣體的互動遠不如家庭那麼深刻。工作羣體中成員的互動,主要發生在工作和生產中。人們在互動中,往往不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全部暴露出來,所以,這種互動是淺薄的,對人的瞭解是不全面的,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總之,工作羣體的互動,由於情感投入的比較少,所以只能是一種表面性的,它很少深入到更深的層次。

羣體心理集體心理

集體成員是由符合社會利益而又具有個人意義的共同活動聯結起來的。集體是羣體發展的最高層次,具有自己的獨特特徵。首先,集體成員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因為集體是指擺脱了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人們的共同體。
其次,集體是為了達到社會所贊同的目的的人們聯合體。它通過具有普遍社會意義的共同目的把人們聯結在一起,正是這一點,把集體同其他類型的羣體區別開來。
第三,集體通過共同活動的過程直接把人們聯繫起來了。在集體中,個人之間的聯繫是以有個人意義和社會價值的共同勞動內容為中介的。
第四,集體具有完整性。即集體是共同活動的系統,它具有自己的組織、職能和分工,有一定的領導和管理機構。、
第五,集體能保證個人精神需要的滿足和才能的全面發展。在這裏,個性的發展與集體的發展是一致的。

羣體心理社會主義條件下的集體

社會主義條件下的集體有別於其他羣體,有着自己獨特的心理特徵。主要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1.集體對達到有社會意義目的的指向性。即社會所規定的目的和集體所提倡的目的,可以被其成員所接受,並轉化為每個成員的目的,同時努力達到社會、集體、個人目的的一致。當然。這種指向性並非是自發產生的,而是需要一定的宣傳和教育。
2.集體的團結性。集體團結性,表示着集體成員在思想、政治、道德和知、情、意上的統一。這種統一,首先是建立在組織統一的基礎上,其中價值定向的統一,是這種團結性的指標之一。但這種團結性必須要與達到社會意義目的的指向性相結合,只有如此,才具有集體的意義。
3.在集體成員的業務交往範圍內,集體主義的相互關係占主導地位,而在個人交往的範圍內,則是人道主義的相互關係占主導地位。
4.集體主義的自我組織性。即集體的決定,在於達到集體的目的和捍衞集體的利益。這種自我組織性是自覺的,並非外力壓迫所致。

羣體心理形態

羣體心理羣體歸屬心理

這是個體自覺地歸屬於所參加羣體的一種情感。有了這種情感,個體就會以這個羣體為準則,進行自己的活動、認知和評價,自覺地維護這個羣體的利益,並與羣體內的其他成員在情感上發生共鳴,表現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為以及所屬羣體的特點和準則。例如,一個大學生在社會上表明自己身份時,總是説我是某個學校的,到了學校,則強調是某個系的,到了系裏,又表明是某個班的。這種表現校、系、班身份的意識,就是歸屬感的一種具體表現。羣體的歸屬感,由於羣體凝聚力的高低不同,其表現的程度也就不同。羣體凝聚力越高,取得的成績越大,其成員的歸屬感也就越強烈,並以自己是這個羣體的成員而自豪。所以,先進羣體成員的歸屬感比落後羣體成員的歸屬感要強烈。另外,一個人在一生中可以同時或先後參加幾個不同的羣體,他對這些羣體都產生歸屬感,而最強烈的歸屬感是對他生活、工作和其他方面影響最大的那個羣體。一般來講,人們對家庭的歸屬感要比對工作羣體的歸屬感強烈得多。

羣體心理羣體認同心理

羣體認同感,即羣體中的成員在認知和評價上保持一致的情感。由於羣體中的各個成員有着共同的興趣和目的,有着共同的利益,同屬於一個羣體,於是在對羣體外部的一些重大事件和原則上,都自覺保持一致的看法和情感,自覺地使羣體成員的意見統一起來,即使這種看法和評價是錯誤的,不符合客觀事實,羣體成員也會保持一致,毫不懷疑。例如,某個成員與羣體外的他人發生意見衝突,那麼羣體內的其他成員就會與本羣體的這個成員的意見保持一致,認為他説的對而批駁對方。
一般來講,羣體中會發生兩種情況的認同,一是由於羣體內人際關係密切,羣體對個人的吸引力大,在羣體中能實現個人的價值,使各種需要得到滿足,於是成員會主動的與羣體發生認同,這種認同是自覺的。另一種認同是被動性的,是在羣體壓力下,為避免被羣體拋棄或受到冷遇而產生的從眾行為。這後一種認同是模仿他人,受到他人的暗示影響而產生的,尤其是在外界情況不明,是非標準模糊不清,又缺乏必要的信息時,個人與羣體的認同會更加容易。

羣體心理羣體促進心理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個人單獨不敢表現的行為,在羣體中則敢於表現,一個人單獨很少做的事情,在羣體中卻做了。這就是説,個人在羣體中變得膽大起來。這是由於歸屬感和認同感使個體把羣體看做是強大的後盾,在羣體中無形地得到了一種支持力量,從而鼓舞了個人的信心和勇氣,喚醒了個人的內在潛力,做出了獨處時不敢做的事情。並且當羣體成員表現出與羣體規範的一致行為,做出符合羣體期待的事情時,就會受到羣體的讚揚,從而就使個體感到箕行為受到羣體的支持。這種讚揚和支持,主要體現在個人心理的感受上,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種表情,甚至僅僅是同伴在場,都可以成為促進作用而被個體體會到,從而強化其行為。
然而,羣體的這種鼓勵作用。並不是等同地發生在每個成員身上,有的受到的支持力量較大,有的劂較小,還有的則感受不到支持,甚至還會產生干擾作願。因此,一個羣體能否對其成員產生促進作用,要受成員個人一窆條肄的制約。這些條件表現為:第一,羣體成員必須服務本羣體的規則,熱愛自己的羣體,為羣體的利益服務,而不能成為羣體的越軌分子;第二,個人與羣體認同,並希望得到羣體的保護和支持,成為個人利益的維護者。如果缺乏這兩個條件,這種作用就不會發生,有時反而會產生阻礙作用,使個人在羣體中降低活動效率 [1] 
參考資料
  • 1.    鄭雪.社會心理學: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