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美術編輯學

鎖定
美術編輯學是研究以美術技法表現信息的綜合學科,具有美術性、技術性、編輯性三重屬性。 [1] 
中文名
美術編輯學
外文名
Art editing science
屬    性
美術性、技術性、編輯性
學習內容
美術,美學意識,平面設計等

美術編輯學基本定義

美術編輯不僅要學美術,有美學意識,懂得平面設計、立體設計,還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懂新聞,當然還要有創意。
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沈鵬為“美術編輯學”題詞。 [2] 
沈鵬為“美術編輯學”題詞 沈鵬為“美術編輯學”題詞 [3]

美術編輯學三重屬性

美術編輯學是研究以美術技法表現信息的綜合學科,具有藝術性、編輯性、技術性三重屬性。
人類從遠古在岩石上刻劃圖形記錄開始,到現代使用電腦圖文編排,美術編輯的發展史可以説是人類以視覺記錄文明進步的過程。經歷原始社會的原生態美術編輯、農業社會的主題性美術編輯、工業社會的實用美術編輯、信息社會的綜合美術編輯,發展為未來社會的多維多元美術編輯。美術編輯從插畫、排版等單一功能向平面版面活動化、活動畫面立體化、視覺效果感官化、視覺應用觸控化的趨勢發展,形成結合藝術、文化、新聞、科技、營銷的全新定位,成為融合多領域的新學科。

美術編輯學藝術屬性

從美術角度,美術技法在信息傳播中的應用奠定了美術編輯學科的基礎。美術編輯對信息進行梳理與挖掘,提煉文字、圖像、數據、色彩等視覺元素,根據大眾審美標準,以繪畫的畫面感受、色彩的心理聯想、圖案的裝飾美化、透視的構造空間,圍繞主題進行色彩搭配、影像甄選、插圖繪畫、數字合成、創意設計,與展示環境融合,結合地域文化背景,形成主次分明、規範有序的觀看閲讀結構,通過視覺效果的調整,以達到符合觀眾讀者的視覺習慣,加深理解記憶,滿足欣賞、感受和領悟美的體驗,激發情感,提升觀看閲讀品質。

美術編輯學技術屬性

從技術角度,發佈載體與科學技術的革新促進了美術編輯學科的建設。 [4]  3.6萬年前形成的法國肖維巖畫,公元105年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公元1041-1048年間北宋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1468年德國古登堡生產機械活字印刷機,1839年法國達蓋爾發明銀版攝影術,1946年美國誕生第一台電腦ENIAC,1993年第一部智能手機IBM Simon陸續問世,2010年4G(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開始規模建設。美術編輯的載體從岩石、竹簡、絹帛、紙張等平面靜態閲讀發展到電視、網絡、手機等具有視聽、動畫、互動功能的多維動態閲讀,涉及報刊、圖書的靜止畫面,影視、網絡的活動畫面,户外廣告的立體畫面,企業形象識別系統(vision identity,VI)的整體形象。

美術編輯學編輯屬性

從編輯角度,圖文並茂的多元閲讀需求推動了美術編輯學科的發展。 [5]  美術編輯可運用繪畫、圖表、圖像作為獨立的視覺報道形式,也可作為編輯內容的補充。美術編輯作為編輯行為,是採用美術技法,根據視覺規律,對信息元素進行選擇、整理、組織、加工、記錄並優化傳播的編輯過程,涉及新聞報道、商業營銷、辦公文秘、公益宣傳等領域;作為職業身份,是從事此項工作的專業人,既是視覺的編輯者、創造者,也是視覺的管理者、培訓者,專業層級分為初級的排版製作,中級的視覺規範,高級的編輯創意三個等級。

美術編輯學意義

美術編輯學應多元的信息內容、各異的發佈渠道與觀眾讀者的視覺需求而生,圍繞提高編輯主題的認知與審美要求,探索視覺規律,建立科學的美術編輯表達體系,以提升美術編輯行業的專業水平。中文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使用人數約15億,涉及地域廣,影響深遠,研究中文環境的美術編輯學,有助於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播。 [6] 

美術編輯學美術編輯學家

滿都拉,蒙古族,出生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美術編輯學專家,人民日報社民生研究院研究員、新華社《財經國家週刊》首席攝影、美術編輯學系列圖書編委會主編、中國期刊協會“中國最美期刊”遴選專家評委、內蒙古赤峯學院客座教授 [7]  ,長期在新聞一線從事美術編輯專業的研究與實踐,開拓了美術編輯學的新學科,研究成果填補了美術編輯學領域的空白。著有《美術編輯工作指南》《美術編輯創意手冊》《期刊美術編輯指導教程》《新聞人物素描》《美術編輯創意課經典案例200 [8] 美術編輯學概論》《圖表美術編輯手冊》等。 [9] 
美術編輯學家滿都拉 美術編輯學家滿都拉

美術編輯學大事記

2009年3月,清華大學出版社與作者滿都拉簽訂國內第一部以“美術編輯”為書名關鍵詞的圖書出版合同,書名審定為《美術編輯工作指南》。
2011年9月,時任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李東東為《美術編輯工作指南》作序。
2012年1月,國內第一部美術編輯理論與實踐的圖書《美術編輯工作指南》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第一次明確提出“美術編輯”理念並進行全新定義,也是國內以“美術編輯”為書名主體的第一本著作。全國各大書店及京東、亞馬遜、噹噹等網店均有銷售。
2012年4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原秘書長、《求是》雜誌社原社長、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名譽會長高明光為《美術編輯創意手冊》作序。
2013年1月,國內第一部針對美術編輯創意理論與實踐的圖書《美術編輯創意手冊》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全國各大書店及京東、亞馬遜、噹噹等網店均有銷售。
2013年9月,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周瑞金為《期刊美術編輯指導教程》撰寫推薦語。
2013年10月,時任中國新聞社副總編輯張明新為《期刊美術編輯指導教程》撰寫推薦語。
2013年11月,新華社原副社長何東君為《期刊美術編輯指導教程》作序。
2014年1月,《美術編輯創意手冊》第二版由電子工業出版社修訂出版,全國各大書店及京東、亞馬遜、噹噹等網店均有銷售。
2014年4月,國內第一部以新聞視角梳理期刊發展與視覺演變,分析闡述期刊美術編輯理論與實踐的圖書《期刊美術編輯指導教程》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在全國各大書店及京東、亞馬遜、噹噹等網店均有銷售。
2014年9月,中國期刊協會邀請《期刊美術編輯指導教程》的作者滿都拉為首屆“中國最美期刊”遴選專家評委。
2014年12月,時任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聞報刊司司長艾立民為《新聞人物素描》撰寫推薦語。
2015年1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裝飾》雜誌主編方曉風為《新聞人物素描》撰寫推薦語。
2015年3月,新華社高級編輯、《新聞業務》主編張維燕為《新聞人物素描》撰寫推薦語。
2015年4月,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社社長兼總編輯馬國倉為《新聞人物素描》作序。
2015年5月,時任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副院長劉擁軍為《新聞人物素描》撰寫推薦語。
2015年6月,國內第一部闡述以素描繪畫技法表現新聞人物的美術編輯圖書《新聞人物素描》(中文簡體版)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全國各大書店及京東、亞馬遜、噹噹等網店均有銷售。
2015年7月,上奇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與電子工業出版社簽署《新聞人物素描》中文繁體出版合同,在港澳台地區發行。
2016年1月,時任《半月談》雜誌社社長、總編輯王海徵為《期刊美術編輯指導教程》第二版撰寫推薦語。
2016年2月,北京印刷學院原黨委書記張伯海為《美術編輯學概論》撰寫推薦語。
2016年3月,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中國期刊協會會長石峯為《期刊美術編輯指導教程》第二版作序。
2016年4月,時任《瞭望》週刊執行總編輯胡俊凱為《期刊美術編輯指導教程》第二版撰寫推薦語。
2016年5月,CCTV-2《央視財經評論》製片人趙悦為《美術編輯創意課》撰寫推薦語。
2016年6月,國內第一部針對美術編輯創意提煉與視覺表達創作的圖書《美術編輯創意課》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全國各大書店及京東、亞馬遜、噹噹等網店均有銷售。
2016年7月,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原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沈鵬為《美術編輯學概論》題寫書名。
2016年8月,國內第一部以新聞視角梳理期刊發展與視覺演變,分析闡述期刊美術編輯理論與實踐的圖書《期刊美術編輯指導教程》第二版由電子工業出版社修訂出版,在全國各大書店及京東、亞馬遜、噹噹等網店均有銷售。
2016年9月,傳媒》雜誌總編輯楊馳原為《美術編輯學概論》撰寫推薦語。
2016年10月,民族畫報》蒙古文版編輯部主任巴義爾為《美術編輯學概論》撰寫推薦語。
2017年3月,《新聞人物素描》中文繁體版《用鉛筆畫世界——新聞人物素描基本工》在中國台北出版,港澳台等地區發行。
2017年6月,財訊傳媒集團首席戰略官段永朝為《美術編輯學概論》撰寫推薦語。
2017年9月,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陳小波為《美術編輯學概論》撰寫推薦語。 [10] 
2018年8月,美術編輯學家滿都拉應邀參加了中共中央《求是》雜誌版式設計諮詢會。 [11] 
2018年11月,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原署長、中國出版協會會長、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柳斌杰為《美術編輯學概論》作序。 [12] 
2018年11月29日15:44,人民網傳媒頻道首發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原署長柳斌杰為《美術編輯學概論》撰寫的序言。 [13] 
2018年12月03日10:46,求是網圖書頻道轉發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原署長柳斌杰為《美術編輯學概論》撰寫的序言。 [14] 
2018年12月,國內首部美術編輯學的理論圖書《美術編輯學概論》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全國各大書店及京東、亞馬遜、噹噹等網店均有銷售。 [15] 
2018年12月10日,《工人日報》第7版刊登了《美術編輯學概論》出版的書訊。 [16] 
2019年1月4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第6版刊發了十二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衞委員會主任、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中國出版協會會長、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柳斌杰為《美術編輯學概論》撰寫的序。 [17] 
2019年1月,中宣部主管、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主辦《新閲讀》雜誌2019年第1期刊登了中國工人出版社工會與勞動關係分社社長王學良為《美術編輯學概論》撰寫的書評。 [18] 
2019年1月,中宣部主管、中國版本圖書館主辦《全國新書目》雜誌2019年第1期刊登了《民族畫報》原編委、蒙古文版編輯部原主任巴義爾為《美術編輯學概論》撰寫的書評。 [19] 
2019年8月,中國首部闡述以素描繪畫技法表現新聞人物的美術編輯圖書《新聞人物素描》第二版出版,ISBN:978-7-121-37084-7。中國各大書店及淘寶、京東、亞馬遜、噹噹等網店均有銷售。 [20] 
2019年9月,中宣部主管、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主辦《新閲讀》雜誌2019年第9期刊登了人民日報社《民生週刊》副總編輯任懷民為《新聞人物素描》撰寫的書評。 [21] 
2020年4月,繁體圖書《用鉛筆畫世界——新聞人物素描基本工》熱銷版在中國台北出版,港澳台等地區發行。 [22] 

美術編輯學系列圖書

“美術編輯學”系列圖書是國內首部針對中文閲讀的美術編輯學理論與實踐的系列圖書。包括:
7.《新聞人物素描》
11.《期刊封面設計教程》
14.《美術編輯圖片手冊》
15.《美術編輯標題手冊》
16.《美術編輯色彩手冊》
全國各大書店及京東亞馬遜噹噹等網店均有銷售。 [26] 
美術編輯學系列圖書 美術編輯學系列圖書 [2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