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美術編輯學系列圖書

鎖定
美術編輯學系列圖書是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國內第一個針對中文閲讀的美術編輯學理論與實踐的系列圖書
中文名
美術編輯學系列圖書
出版時間
2020年
出版社
電子工業出版社

美術編輯學系列圖書圖書簡介

美術編輯學系列圖書是國內第一個針對中文閲讀的美術編輯學理論與實踐的系列圖書。包括:
6.《新聞人物素描》
13.《美術編輯圖表手冊》
14.《美術編輯圖片手冊》
15.《美術編輯標題手冊》
16.《美術編輯色彩手冊》等。 [5] 
美術編輯學系列圖書 美術編輯學系列圖書

美術編輯學系列圖書主編簡介

主編滿都拉長期在新聞一線從事美術編輯的研究與實踐,先後在中國新聞社、人民日報社、求是雜誌社、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華通訊社、中共北京市委、中央電視台等主管主辦的報紙、期刊、圖書、網站、電視欄目、宣傳畫冊、展覽展示,參與並主持視覺策劃、圖片拍攝、版式編排、圖表製作、插圖繪畫、廣告包裝、封面創意及報頭刊頭、重大活動的標誌設計,開拓了美術編輯學的新學科,研究成果填補了國內美術編輯學領域的空白。 [6] 
滿都拉 滿都拉

美術編輯學系列圖書名家推薦

柳斌杰(十二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衞委員會主任、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中國出版協會會長、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滿都拉所著《美術編輯學概論》完善了信息傳播研究的知識體系,提出了學科研究的起點、框架與結構,對美術編輯學的學科建設具有開拓性。 [7] 
高明光(中宣部原秘書長、《求是》雜誌社原社長、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名譽會長):在美術編輯圈子中,滿都拉已經是有一定分量的人物。他在刻苦研究美術編輯學並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專注地以一個美術人的角色去悟新聞。
石峯(中國期刊協會會長、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滿都拉潛心研究美術編輯學的傳承和創新,對視覺規律、審美變化、技術手段有獨到的見解,是我國頗有成就的美術編輯學家。
李東東(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會長、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滿都拉將“美術編輯”作為一個獨立的專業領域,探討與總結面向市場的新聞出版業的美術編輯實踐,開拓了新的發展領域。
何東君(新華社原副社長):滿都拉提出了美術編輯學的概念,將美術編輯工作從實踐層面昇華到理論研究層面,豐富和發展了新聞學的基礎理論。
周瑞金(《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期刊美術編輯指導教程》綜合美術設計與編輯出版,是滿都拉在實踐中研究探索期刊美術編輯的成果。
張明新(中國新聞社黨委副書記、 [8]  副總編輯):滿都拉撰寫的《期刊美術編輯指導教程》剖析期刊的視覺規範,案例直觀,是培養期刊美術編輯的教案,是催谷文化創意產業繁榮的推進器。
張伯海(中國期刊協會原會長、北京印刷學院原黨委書記) [9]  :滿都拉致力於對各門類美術編輯活動作綜合研究,探索其共同規律,構建其美術準則,以冀將美術編輯獨立建設為一門創意學科,這實在是有識之舉。
艾立民(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會長) [10]  《新聞人物素描》一書,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較為系統的闡述了素描繪畫在新聞傳播中的作用,豐富了新聞傳播基礎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內容,對推進傳播能力建設有積極意義。
馬國倉(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社長):滿都拉將美術編輯的實踐工作上升到理論高度,將工作經驗和成果轉換成美術編輯系列專著,為促進美術編輯學的學科建設、專業人才的教育培養、行業職稱的標準評定,奠定了基礎。
王海徵(《半月談》雜誌社原社長):滿都拉對美術編輯專業的研究和探索,不僅具有形式上的審美價值,而且是對內容價值的二次開發和增值。
劉擁軍(中國印刷博物館副館長):新聞作品是新聞傳播者審美意識的物化形態,新聞人物素描有助於呈現人物形象,提升新聞表現力。
胡俊凱(《瞭望》週刊社原副總編輯):開本有界乾坤大,版面無聲學問多。滿都拉把封面、版面語言的運用實踐上升為理論,是對期刊編輯學具有開創意義的貢獻。 [11] 
金風(新華社吉林分社副社長):就期刊美術編輯業務而言,單純做好實務或單純從事研究,於實踐和理論層面都有其獨特價值。滿都拉的成果,其可貴之處恰在於知行合一,在這兩方面都佔據了專業領域的高地。 [12] 
楊馳原(《傳媒》雜誌總編輯):藝術的求道者,紙媒的美容師。
張維燕(《中國記者》執行總編輯) [13]  :新聞人物素描以繪畫技法表現新聞人物,體現了新聞的紀實性、人物的典型性、繪畫的藝術性。
任懷民 (《民生週刊》副總編輯):“《新聞人物素描》系列圖書以新聞人物素描作為新聞傳播與美術繪畫交融的專業技能,既是不錯的人物肖像畫教材,也是不可多得的新聞美術教材。” [14] 
方曉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 [15]  《裝飾》雜誌主編):人物紙上生,筆下有新聞。不一樣的人物,不一樣的印象。
巴義爾(《民族畫報》蒙古文版編輯部原主任):美術編輯是所有稿件的最後一關和所有讀者的第一印象,滿都拉就站在這裏,身裹美麗含蓄的外衣,一手拉着作者,一手拉着讀者。
高鵬(內蒙古藝術學院教授、新媒體學院院長 [16]  ):《新聞人物素描》的出版填補了相關領域研究的空白,無疑能對當下眾多從業人員在今後工作實踐中,起到不可或缺的現實指導意義。
曹國榮(北京印刷學院教授、印刷與包裝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新聞人物素描》一書無論從內容構思、素描案例還是版式設計,都展示着關於美術編輯的魅力,傳播着新聞人物美的靈魂。
趙悦(CCTV-2央視財經評論製片人):這是一個輿論的時代,而輿論的傳播,恰恰離不開專業形象的外在表達,近年來,滿都拉先生,以他透徹的理解、豐富的經驗、頗具想象力的創意,創作出了一批高水準的經典作品,在專業領域探索了一條創新之路。 [17] 
段永朝(財訊傳媒集團首席戰略官):滿都拉,美術編輯學的探索者和建構者。

美術編輯學系列圖書媒體報道

美術編輯學列圖書的出版受到《工人日報》《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北京青年報》《民族畫報》《小康》《軍事記者》《水兵記者》《傳媒》《全國新書目》《新閲讀》《中國民族博覽》、人民網、求是網、光明網、中國經濟網中國新聞網內蒙古新聞網、今日頭條等多家報紙、期刊、網站的關注與報道。 [18] 
2018年12月10日《工人日報》 2018年12月10日《工人日報》 [19]
美術編輯學系列圖書 美術編輯學系列圖書 [2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