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羊梭菌性疾病

鎖定
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狀芽胞桿菌屬中的微生物所致的一類疾病。包括羊快疫、羊腸毒血癥、羊猝狙、羊黑疫羔羊痢疾等。
中文名
羊梭菌性疾病
別    名
羊快疫
易感種羣
疾病類型
傳染性疾病

羊梭菌性疾病疾病介紹

羊快疫
羊快疫主要發生於綿羊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病原為腐敗梭菌,是由革蘭氏陽性的厭氣大桿菌年引起,發病突然,病程極短,其特徵為真胃呈出血性、炎性損害。
羊腸毒血癥是魏氏梭菌產生毒素所引起的綿羊急性傳染病。該病以發病急,死亡快,死後腎臟多見軟化為特徵。又稱軟腎病、類快疫。
羊淬狙
羊淬狙是由C型產氣莢膜桿菌引起的,以急性死亡為特 徵、伴有腹膜炎和潰瘍性腸炎,1—2歲綿羊多發。 羊腸毒血癥是由D型或C型產氣英膜桿菌引起的,發病 快,精神沉鬱,食慾廢絕,腹瀉,肌肉痙攣,倒地,四肢痙攣,角弓反張,體温不高。剖撿時,腎臟柔軟如泥,又叫類快疫或軟 腎病,常突然死亡。
羊黑疫症
羊黑疫症又名傳染性壞死性肝炎,是綿羊和山羊的一種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癥
羔羊痢疾症
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種急性毒血癥,以劇烈腹瀉和小腸發生潰瘍為其特徵。本病常可使羔羊發生大批死亡,給養羊業帶來重大損失。

羊梭菌性疾病流行特點

本病綿羊多發,發病羊營養多在中等以上,年齡在六至十八月齡之間,一般經消化道感染,多發於秋、冬、初春氣候驟變,陰雨連綿的季節。 [1] 

羊梭菌性疾病臨牀症狀

急性病例不出現症狀,突然死亡,稍慢的病例可見卧地,不願走動,運動失調,腹部膨脹,有疝痛症狀,有的病例體温可升高至41.5℃左右,病羊最後極度衰竭、昏迷而數小時內死亡,罕有痊癒者。 [1] 

羊梭菌性疾病病理變化

病羊呈現真胃出血性炎症,在胃底部及幽門附近,有大小不一的出血斑塊,表面壞死;胸腔、腹腔、心臟大量積液;粘膜下組織常水腫;心內外膜有點狀出血;腸道,肺的漿膜下可見出血;膽囊腫脹,死羊若未及時剖檢則出現迅速腐敗。 [1] 

羊梭菌性疾病防治方法

(1)加強平時的飼養管理。
(2)每年高發期注射“羊快疫、猝狙、腸毒血癥”三聯菌苗
(3)發病時採用對症療法強心劑,抗生素等藥物,青黴素80-160萬單位,1-2次/日。SMZ,5-6g/次,連用3-4次。10%安鈉咖加5%葡萄糖1000ml靜注。
(4)該病發生時,轉移牧地可收到減少或停止發病的效果。
(5)10%石灰乳50-100ml口服,連用1-2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