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孟郊

鎖定
羅孟郊(1092-1153年),字耕甫,號休休,廣東循州府興寧縣刁坊鎮羅壩村人。羅孟郊早年喪父,侍母很孝順。少時家貧卻聰穎好學,精通經史。他在興寧神光山附近的羅嶺草舍裏,勤奮攻讀,留下了“神光映讀”一段佳話。宣和五年(1123年)他考中舉人。宣和六年(1124年)考中進士,為一榜(亦稱一甲)第三名探花,始就太學博士職。後累官至諫議大夫翰林院學士、掌制誥。 [1] 
羅孟郊等極力支持尚書兼右丞相李綱,堅決主張抗金復仇,收復失地。他不滿大尉蔡京擅權,指示大學士陳東等聯名上書,稱蔡京、朱面力 等6人為"國賊"。宋欽宗准奏,把"六賊"中的干將王黼、朱面力等治罪。後來當金人南侵時,欽宗懾於金人氣焰,欲罷李綱的尚書兼右丞相、親征行營使之職,以討好金人。羅孟郊又與陳東等發動京都近萬人到皇宮前上書請願,要求留用李綱,為國效力。宋高宗南遷後,奸相秦檜掌權密謀與金人議和,受到羅孟郊與葉三省等人的極力反對。秦檜恨之入骨,指使御使羅汝木骨,奏謗羅孟郊"非橫議"。結果,羅孟郊於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被貶於江西興國,次年病逝,享年62歲。秦檜死後,宋高宗下詔複用羅孟郊等人,得悉羅已去世,遂追贈"禮部尚書",敕葬於興國軍甘棠山。 [1] 
耕甫
休休
所處時代
南宋靖康之亂到建康年間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廣東循州
出生日期
1092年
逝世日期
1153年
主要成就
官至諫議大夫翰林院學士、掌制誥
本    名
羅孟郊
政    治
抨擊秦檜為首的投降派,力主抗金

羅孟郊人物簡介

羅孟郊(1092~1153年),廣東興寧寧新鎮文星村人。從小勤奮攻讀,博覽經史。北宋宣和五年(1123)中舉,翌年中進士。隨即參加殿試,考中一甲第三名——探花,授職諫議大夫、翰林院學士。其時,奸臣蔡京在朝廷任太師,以恢復新法為名,加重剝削,排除異已,使朝政日非。羅孟郊疾惡如仇,主使太學生陳東上書,揭露蔡京為首六大奸臣之罪行,稱他們為“六賊”。不久,宋欽宗便把“六賊”中的王黼朱勔等治罪。當金人南侵時,欽宗懾於金人的氣焰,想罷免力主抗金的尚書右丞相李綱的職務,以討好金人。羅孟郊聯絡太學生陳東等發動京都市民萬餘人上書請願,要求留用李綱,為國效力,挽救民族命運。及後,宋廷南遷臨安(杭州),奸臣秦檜當權,陰謀與金人議和,羅孟郊與葉三省等人極力反對,秦檜恨之入骨,命御史羅汝楫奏謗羅孟郊“飾非橫議”。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一年(1152),羅孟郊被貶謫到湖北興國軍(行政區名,今湖北陽新縣)。羅孟郊看到宋主昏庸,奸臣誤國,外敵侵凌,山河日蹙,自己一片忠貞報國之志不得酬,徒喚奈何。到湖北後,他放懷山水,不問世事。次年,便在貶所逝世。
過了兩年,秦檜不知羅孟郊已逝世,陰謀使人陷害羅孟郊,以忤逆罪欲置他於死地。秦檜死後,高宗下詔複用羅孟郊,得悉羅已去世,遂追贈他為禮部尚書,敕葬興國軍甘棠山。今興寧“神光山”、“墨池寺”等處,留有與羅孟郊有關的事蹟和傳説。 [2]  [5] 

羅孟郊人物生平

羅孟郊,字耕甫,號休休,興寧城南二里羅嶺人。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羅孟郊出生於汀州官舍。
羅孟郊早年喪父,隨母返回興寧。他聰慧天成,力學劬行,正直而有抱負。宋徽宗崇寧五年(1106),年十五居鄉校(中秀才)。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二十,結廬羅嶺,刻苦讀書。以其學淵博、品行高潔,為地方人士所敬重,鄉中子弟追隨他讀書的人很多。他又能細心點拔,釋疑辨難,使這些學生進步很快。從此興寧文風大盛,讀書人也多起來,羅孟郊是開風氣者之一。
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羅孟郊32歲,考中舉人。宣和六年參加京闈會試,他的策論試卷中有警句:“躬耕而親蠶,己喜示斯民之大端大本,遼衰而金盛,更望振天下之大紀大綱。”掌樞密院事譚正看後驚為奇才。是科進士及第,擢探花,並任為太學博士。
時蔡京權傾朝野,炙手可熱,滿朝官吏多為其黨羽。而蔡京生性貪婪,極盡聚斂之能事,又不恤民力,大役頻興,惟取媚於徽宗,致國帑盡耗,朝政日非。徽宗宣和七年,羅孟郊憤蔡京的專擅,痛政治的頹敗,再加金人南侵,國勢危殆,便授意大學生陳東等寫奏章,歷數蔡京等六人的罪狀,奏章説:“今日之事,蔡京壞亂於前,梁師成陰賊於內,李彥結怨於西北,朱勔聚怨於東南,王黼、童貫又從而創開邊寡,使天下之勢,危如壘卵。此六賊者,異名同罪。伏願陛下擒此六賊,屍諸市朝,以謝天下。”值欽宗即位(1126年),改元靖康,知輿情所在,對蔡京黨人實難庇護,便分別處以流放貶殛。
未幾,金兵渡河,逼近汴京。軟弱無定見的欽宗為了苟安一時,欲罷免主戰的尚書右墨、親征行營使李綱的官,以取媚於金人,冀得成和的機會。羅孟郊又指使陳東等大學生髮動京城人民數萬人,伏闕上書,請留李綱繼續執政。以上兩事,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陳東上書”。然而後人僅知陳東冒死上書,為學子砥柱中流的楷模,而不知有太學博士羅孟郊為之策劃誘導的故實。羅孟郊嫉惡如仇和熱愛國家的精神,永遠值得後人崇敬。
靖康二年(1127),汴京淪陷,宋室南遷,羅孟郊繼續任太學博士,在臨安供職。
宋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擢任為翰林學士。這時秦檜當政,力主和議,但求苟安,極力排斥主戰之文武大臣。紹興二十二年(1152),目睹秦檜辱國罪行,苟安是尚,內心十分憤慨。便和龍圖閣學上葉三省等,寫信給樞密使趙鼎、樞密副使節制陝西六路軍馬王庶,極力指斥和議。秦檜便指使御史羅汝輯控告羅孟郊等“飾非橫議”,貶葉三省於筠州,謫羅孟郊於興國軍。起程之日,不少在京官員設筵餞行,揮淚泣別。羅孟郊謝道:“吾本豫章柏林族也,興國軍蓋故鄉,天下事至此,為之奈何。吾今無意於人世矣,諸公勉以報國,不必為吾偷生者念。”(見羅公神道碑)
羅孟郊抵興國後,不理事務,在甘棠谷結廬而居,匾曰“翰林堂”,濬池一畝呼為“洗硯池”,放懷山水,寄情物外。興國軍知事周紫芝、薛涼來求見,羅孟郊亦拒不接見。周紫芝還經常饋贈油米各物致意。孟郊以周紫芝曾撰《中興頌》一文歸美秦檜,而恥其為人。
紹興二十三年(1153)秋,孟郊抱着滿腔憂憤,疾歿於謫所。終年六十有二。
紹興二十五年,秦檜賊心不死,務欲置公忠體國諸名公於死地,又指使黨羽趙汾誣告大將張浚、名臣胡詮等五十三人叛逆,牽涉羅孟郊在內。正當這一冤獄行將定讞之際,秦檜暴死,冤獄遂寢。高宗下詔平反冤案,平官復原職。然而羅孟郊已於兩年前辭世。主理此案的官員據實奏報,朝廷追封羅孟郊為禮部尚書,依尚書體例賜祭,葬於興國之甘棠山。
孟郊桑梓情濃,在京中供職時曾有懷歸詩志意,詩曰:“一自題名後,思歸何日歸?雖然著宮錦,不及舞斑衣。故里桑榆晚,他鄉雨雪霏;庭前停玉軫,目送雁南飛。”愛鄉梓之心,念慈母之意具見。三十年體國公忠,未能一睹故鄉風貌。猶為可惜者,孟郊的文章經濟,亮節高風,燦於天地,鄉人鮮知。長久以來地方文獻及其賢跡,類多舛謬,生平事蹟,歧出良多;其葬身之所,興寧竟有兩處,一在羅塘尾(見縣誌),一為招魂以葬於長板橋(阮廣東通志)。
注:本傳略系據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 丙子正月穀旦,賜進士知廬州府兼管營田事豫章張文舉撰《故翰林學士贈禮部尚書羅公神道碑》為藍本摭撰寫。
唐宋兩朝擇進士中之年輕貌美者曰擢探花,不同於明、清期鼎甲第三名之制。“興國軍蓋故鄉”:孟郊先代漢壑公由江西南昌遷興國。五代時其遠祖昌儒公為循州刺史,遂寓而不歸,落居興寧。羅孟郊有隨筆一則雲:“先大夫嘗謂郊曰, 兒若官遊荊楚可謀永興軍(即興國)一行,以觀先人廬墓,今遭謫永興,原素志也。”故有“興國軍蓋故鄉”語。 [4] 

羅孟郊軼事典故

相傳,羅孟郊幼時家貧,晚上讀書常患燈無油之苦。一日晚上,孟郊夢見一白髮童顏老者,自稱是掛榜山(位於興寧城南,距城3公里,今神光山)山神石古大王,對他説,感你讀書刻苦,特上天採得五色祥雲,懸於掛榜山上,以供晚上照明。孟郊夢醒,即翻身下牀,走出室外一望,果見掛榜山霞光璀燦、瑞氣千條。即拿上書本,爬上山頂攻讀。此後夜夜"神光映讀",學業大進,掛榜山亦因之改名為神光山。神光山南面有"墨池"。泉水從石縫中汩汩湧出,匯成一池,水色深碧。相傳羅孟郊少年時習書池邊,洗硯於池,水成墨色,故名。 [1] 
明正德年間為興寧縣令的江南才子祝枝山勒石為83字的《墨池銘》,豎於池邊。銘文有云:"天作高山,下有汪泉。昔公臨之,染白以元。我今從之,清藻以宣。"明萬曆年間縣令陳應薦亦書"墨池"二字刻碑立於池邊。墨池旁邊有"墨池寺"。創建於明朝,曾為"探花祠"和"探花書院",寺內花木扶疏,幽靜清穆,有羅孟郊詩:"一自題名後,思歸何日歸。雖然著官錦,不及舞斑衣。故里桑榆晚,他鄉雨雪霏。庭前停玉軫,目送雁南飛。" [1] 
羅孟郊任職太學博士期間,正值奸臣蔡京專權,朝政日非。羅孟郊疾惡如仇,令太學生陳東等上書,揭露蔡京等人罪行,稱他們為“六賊”。迫於壓力,不久,宋欽宗便把“六賊”中的王黼等治了罪。當金人南侵時,欽宗懾於金人的氣焰,欲罷免主戰派右丞相李綱的職務,來討好金人。羅孟郊再次令陳東上書,要求留用李綱為國效力。紹興十八年(1148年)羅孟郊入翰林,又值秦檜陰謀與金人和議之際,羅孟郊與龍圖學士葉三省等人力抵和議。秦檜恨之入骨,便指使御史羅汝揖上書高宗皇帝。他們在奏書中編造罪名,大肆誹謗羅孟郊等人,稱他們是“飾非橫議”。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羅孟郊、葉三省等人含冤遭貶,羅孟郊被貶謫到當時的興國軍即現在的陽新縣。動身赴貶所時,朝廷諸大夫灑淚為其餞行。羅孟郊答謝説:“吾本豫章柏林族也,興國軍乃故鄉。天下事至此,為之奈何!吾今無意於人世矣。諸公勉力以報國,不必為吾偷生者注念。”看到宋主昏庸,奸臣誤國,外敵侵凌,山河日蹙,而自己的境遇卻又如此,一片忠貞報國之志不得酬,羅孟郊很是無奈,對自己的前途已心灰意冷到了極點。然而,羅孟郊要表白的不僅僅如此,此番話語,更多的卻是表明了他置自己的前途、安危、冷暖於不顧,而且,儘管身處此境,他仍不忘勉勵諸君報國勿偷生,足見其一片忠貞為國之心!
羅孟郊到興國軍任後,他不理軍事,選擇甘棠山山谷,在山腳下朝陽的一面定居下來。他建屋數間,在正屋大門上方懸掛一橫匾,題曰“翰林堂”。他又叫人開挖了一個一畝見方的水池,名之“洗硯池”。自此,他過起了“放懷山水,屏絕人跡”的隱居生活。後來,很多人登門拜訪,他一律不予接待,統統拒之門外。即便其時的興國軍知軍薛朋龜、周紫芝等賢能之人登門造訪,羅孟郊都閉門不見。當時薛朋龜周紫芝等人帶來了酥米等食物贈送給羅孟郊,同時還贈荷葉詩一首於羅孟郊,詩云:
湖邊老守湖是家,湖光十里皆荷花。
我來不見花如錦,但聞荷葉飛天涯。
羅孟郊答雲:“僕得託身草萊,隨意耕釣,皆君惠耳。辱磁多議,何以堪之?”原來他的志向,早就是打算辭官歸隱,寄情山水之間了。南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羅孟郊在貶所興國軍即現陽新這裏去世。一代忠貞愛國之人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撒手人寰,然而朝廷對此一點兒不知道。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罪大惡極的秦檜終於死去。就在秦檜死後不久,高宗不知是良心發現還是另有原因,他下詔複用羅孟郊等53人。而此時,羅孟郊去世已有兩年多了。朝廷後來得悉羅孟郊已去世,於是追贈他為禮部尚書,敕葬在現陽新甘棠山,並於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丙子歲正月為其墓立《神道碑》。時為《神道碑》撰文的是賜進士、知廬州的豫章人張文舉,書寫的是宣教右侍郎中、權知興國軍事的江州人周紫芝,篆額的是奉禮部、知舞陽縣事的希壽。
羅孟郊雖未能挽宋室於沉淪,但他不畏權奸的凜然正氣和愛國精神,永遠值得世人崇敬!
持身以嚴,苦讀成才
南漢時,有江西人羅昌儒為官循州刺史,而落居於廣東龍川縣,一支後裔分遷至興寧縣城南,北宋元祐七年(1092)出生的羅孟郊就出自這一支羅氏。他父親曾任汀州刺史,但在他還小時就去世了,母親不得不帶着他離開汀州官舍,回到興寧縣榮仙鄉羅嶺(今興寧市刁坊鎮羅壩一帶)故居。
失去了經濟來源和依靠,少年羅孟郊經常去放牛以幫助母親減輕負擔。與羅嶺相對的寧江另一側名為橫湖,他常常趕牛到湖邊的長陂嶺上來放牧,因這裏水草豐美,還鄰近羅塘,可以照看在那裏的祖墓。牧牛時,鄰家的小孩都在嬉戲,只有羅孟郊總是安坐一旁讀書,手不釋卷。這或許是因他出身官宦人家,家教嚴格的緣故,抑或是他天性穎異,自律性強,持身以嚴。
約二十歲時,羅孟郊在興寧縣南的南山山腳下建了一間草堂,專心讀書。此地是他先祖故居,原名翰林堂,其先祖可能有曾任翰林的,故有此稱謂。翰林堂在北宋時已是興寧縣著名地望,出現在官方圖籍上。南宋建炎四年(1130),被貶海南的名臣李綱北返至龍川通衢驛,有詩詠道:“曉登丞相嶺,夜宿翰林堂。”詩中註釋:“地有丞相嶺,因常袞謫潮州刺史,道此得名。翰林堂見《圖經》,羅姓,失其名,亦唐人也。”這圖經中標註的翰林堂,就是興寧縣城南的翰林堂,因離通衢為一日之程,故李綱準備“夜宿”於此。羅孟郊常在此勤奮練習書法,在翰林堂旁邊的池子洗筆滌硯,將池子都染成了黑色,後此池被稱為“墨池”。
傳説羅孟郊讀書異常刻苦,晨夕不倦,早晨在草堂竟能聽到四十里外靈泉嶺的公雞鳴叫促其早讀,後人因此改靈泉嶺為“雞鳴山”。攻讀至夜,感動了山神,發出異光籠罩南山,因此南山也改名為“神光山”。羅孟郊結廬苦讀,不少縣中子弟追隨於他,他總熱忱傳授指引,開啓了興寧文風。
北宋宣和五年(1123),羅孟郊鄉試中舉,次年又考中進士,皆為興寧有史記載首例。他刻苦攻讀的精神被後人奉為典式,給予了高度評價,如嘉靖《興寧縣誌》記載:
建邑垂千年始得一人,破天荒如劉蜕,亦宋末所謂江南讀書種子也。業儒倡一邑,遂為衣冠之祖。近代專祠之意,蓋亦此歟。 [6] 
持官以正,力詆和議
北宋政和、重和年間,宰相蔡京總攬朝政,變亂法度,斥逐朝士,禁錮賢才。羅孟郊正在省城學府求學,對局勢發表言論道:“事勢如此,是可以爵祿為哉?”表達了對當權者的蔑視,表示此時仕進並非良途。同學中有一個南海人霍圖片,對其言行深表歎服。後又聽聞鄭居中執政,抑制蔡京,阻小人,引賢士,孟郊又向人稱讚“此真大丈夫流也!”同時表示自己“豈肯甘為草木,漫度春秋已耶?!”後與胡銓、楊時等人交往,談經論史,慷慨激烈,為士流所稱許。
宣和初年,金人擊敗遼兵,攻破遼國中京,與宋朝訂立“海上盟約”夾攻遼國。無奈宋室文恬武嬉,被遼軍打得潰不成軍。宣和六年(1124)四月進士廷試,羅孟郊在策論中寫道:
躬耕而親蠶,已喜示斯民之大端大本;遼衰而金盛,更望振天下之大紀大綱。
他指出皇帝躬耕、皇后親蠶,體現了朝廷勤政親民的治國政策,希望能進一步整頓朝政,樹紀立綱,特別應重視軍事強盛的金國的危險。曾統兵徵遼的太尉譚稹見此策論,極為讚賞。
中進士後,羅孟郊授官太學博士,職掌太學生的教學。此時朝中奸臣當道,內臣媚上惑主,北宋王朝內憂外患,岌岌可危。宣和七年(1125)十二月,金兵分兩路攻宋,北部州縣皆被攻陷,金軍直逼宋都東京(今開封)城下,宋徽宗慌忙禪位於欽宗,北宋朝廷處於危急境地。羅孟郊令陳東等太學生伏闕上書道:“今日之事,蔡京壞亂於前,梁師成陰謀於後,李彥結怨於西北,朱勔結怨於東南,王黼、童貫又結怨於遼、金,創開邊隙。宜誅六賊,傳首四方,以謝天下。”直言憤激,將朝中六權貴視為禍害國家的“六賊”,請求肅清朝政,誅殺“六賊”。在輿論的強烈抨擊下,“六賊”相繼被誅。欽宗又任命李綱為親征行營使,積極防禦。金軍見開封難以攻下,轉施誘降之計,宋廷瀰漫着投降的氣氛。堅決反對向金割地求和的李綱被罷免,羅孟郊又令陳東上書留用李綱。於是太學生數百人再次伏闕請願,開封軍民不期而集數萬人,呼聲動地,堅請欽宗為李綱復官。李綱等主戰大臣得以用事,金軍退兵而去。欽宗雖肯定太學生請願“本出忠義”,但又嚴斥“自今更敢有招搖倡率不從令者,並斬訖聞奏”,主和派也攻訐“太學生陳東誘眾伏闕為亂”,建議欽宗殺掉伏闕上書請願的人,一時太學中人人恐懼。大臣吳敏請用老成宿儒執掌太學,欽宗遂命楊時為國子祭酒,事態始得平息。
南宋紹興年間,秦檜執政,奉行向金朝割地稱臣的議和政策,朝中主戰大臣趙鼎、王庶等相繼被貶。羅孟郊與趙鼎、王庶各有書信來往,力詆和議。紹興十八年(1148),羅孟郊被拜為翰林學士。紹興二十二年(1152),秦檜排擠朝中主戰大臣,指使御史羅汝楫奏以羅孟郊、龍圖閣學士葉三省、從政郎楊煒等人飾非橫議,貶葉三省於筠州、楊煒於萬安軍、羅孟郊於興國軍。送別時,士大夫們紛紛落淚,羅孟郊説自己是豫章柏林羅氏後裔,興國軍乃是祖居地,如今形勢如此不堪,他準備在興國軍終老了。羅孟郊到了興國軍,擇居甘棠谷,建屋數間,仍作匾額為“翰林堂”,鑿池一口,仍稱為“洗硯池”,一如興寧故居。他不問世事,即使是興國軍長官薛倞、周紫芝求見也被他婉拒。周紫芝常託人送來酥米,並寫了首《荷葉詩》表示敬仰之情:“湖邊老守湖是家,湖光十里皆荷花。我來不見花如錦,但聞荷葉飛天涯。”次年秋天,羅孟郊逝世於興國軍。兩年後,秦檜捕趙鼎之子趙汾下獄,令其自誣與張浚、胡銓、羅孟郊等五十三人大逆不道,欲置他們於死地。正在此時,秦檜暴卒,冤案得以終止。後來皇帝下詔為五十三人復官,而羅孟郊已去世兩年了,朝廷聞之,特追贈他為禮部尚書,按例敕葬。 [6] 
持家以孝,名聞鄉里
相傳在羅孟郊還小時的某年冬天,他母親偶然提起好久沒吃過魚了,於是他就不顧數九嚴寒去池塘裏摸魚,做成魚膾孝敬母親。他在京中做官時,感念常年不能回故里探望老母親,作了首《京中懷歸》:
一自題名後,思歸何日歸。
雖然着宮錦,不及舞斑衣。
故里桑榆晚,他鄉雨雪霏。
庭前停玉軫,目送雁南歸。
雖然穿着進士宮錦,但他認為不如古時候的老萊子,可以穿着斑衣娛親,侍奉老母。鄉人也感念他的拳拳孝心,把他取魚供母的池塘稱為“曾子湖”,將他比作春秋時的著名孝子曾參。
羅孟郊在父親早喪、家庭貧困的不利環境下,仍篤志向學,終於成為興寧立縣以來的首位進士,他刻苦攻讀的精神激勵着興寧代代學子,其恪守的為官剛正、為人忠孝處世準則,也歷來為人所稱道,名垂史冊。 [6] 

羅孟郊親屬成員

羅孟郊的父親羅居敬,官居福建汀州刺史。羅孟郊有二子。長子羅鍧居興寧;次子羅鈞隨侍興國,亦宗枝繁衍,蔚然旺族。 [4] 

羅孟郊個人作品

一自題名後,思歸何日歸。
雖然着宮錦,不及無斑衣。
故里桑榆晚,他鄉雨雪霏。
庭前停玉軫,目送雁南飛。
這是北宋時,在朝中做官的羅孟郊厭倦官場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因循守舊和花天酒地,而寫下的一首詩《京中懷歸》,以此表達他想念家鄉的思歸之情。

羅孟郊史料記載

《咸豐興寧縣誌人物傳略》記載
羅孟郊,其先祖南昌人,五代間有官興寧者,因家焉。至宋景德中,孟郊生,生而穎異,早喪父,事母孝。兒時牧牛長陂莊,坐讀書,有山人過,奇之,與語,孟郊告以父喪,貧未葬,山人指示其地,遂葬焉。弱冠結廬羅嶺以學,鄉子弟從之,孟郊指授篤焉,至邑始多學者。嘗夜讀書山上,有光燭之,又箸書,滌硯於池,池水盡黑,今志所傳墨池者是也。天聖八年,舉進士第三人,累官諫議大夫,翰林學士,掌制誥,文詞温雅,特承顧問。乞歸養母,茅蓽蕭然。母冬月思鱠,孟郊下池取魚以供,鄉人目其地為曾子湖。年七十而終,眾立祠於讀書處祀之。(本阮省志、施志,參用王州志及仲志。仲志改取魚為少時事,未知何據,今依諸志敍于歸養後。) [3] 
羅孟郊墓<神道碑>碑文
這篇碑文,是清代同治年(1865)楚北興國州羅有文(孟郊後裔)錄下寄給興寧羅仲期的。隨文附一信:自公謫居興國寄籍,由寧曆元、明,以至本朝,未嘗他徙,後考《廣輿記》等書,始知公為宋循州興寧人,特詢原籍有無公裔。
《神道碑》碑文:
紹興二十三年,翰林學士羅公卒於興國軍,蓋謫地也。公諱孟郊,字耕甫,休休其別號。幼負美質。居鄉校時,值元佑禁錮諸賢,初不悦曰:“事勢如此,是可以爵祿為哉?”鄉先生韋公聞之嘆服。及聞文正公立朝風采,輒語人曰:“此正大丈夫流也。孟郊肯甘為草木,漫度春秋已耶?”與胡銓、楊時、蔣之奇數子友,慷慨激烈,博通經史,為一時名士首稱。
宣和五年,領鄉薦;明年,廷試。策語有云:“躬耕而親蠶,已喜示斯民之大端大本;遼衰而金盛,更望振天下之大紀大綱。”掌樞密院事譚正,一見而大奇之。登沈晦榜進士,始就太學博士職。是時蔡京擅權、天下側目。公令太學生陳東上書,乞斬六賊,徽廟嘉之。復令太學生留李綱、吳敏,乞用老成,以靖太學,楊時始擢國子祭酒。靖康間,因適南劍見羅從彥,從吳國華遊,以同族勸就楊時講道,以承濂洛之緒。
紹興十八年入翰林,正秦檜紛紛和議之際。與龍圖學士葉三省、從政郎楊煒,各以書通趙鼎、王庶,力底和議。檜諷御史羅汝楫,奏以飾非橫議,貶葉三省於筠州,貶公於興國軍,貶煒於萬安軍,諸大夫祖餞為灑淚。公謝曰:“吾本豫章柏林族也。興國軍乃故鄉。天下事至此,為之奈何!吾今無意於人世矣。諸公勉力以報國,不必為吾偷生者注念。”蓋二十二年事也。
公抵興國,不理軍事,擇朝陽甘棠之谷而居之。結屋數間,匾曰“翰林堂”。鑿池一畝,曰“洗硯池”。放懷山水,屏絕人跡。雖知軍薛?、周紫芝之賢,求不得見。時以酥米饋之,贈以荷葉詩云:“湖邊老守湖是家,湖光十里皆荷花。我來不見花如錦,但聞荷葉飛天涯。”公答雲:“僕得?身草萊,隨意耕釣,皆君惠耳。辱茲多議,何以堪之?”原其志向,既而歸籍之計矣。
明年春,霍山崩裂。至秋,公一日沐浴衣冠,北面稽首畢,命其子鈞曰:“吾氣數止矣!爾竭力事母,不必還籍,甘棠是葬地也。知我者,無如張文舉,可以銘事?之。”言未畢而氣已絕。上距元佑七年,壽六十有二。
越二年,檜謀使趙汾誣張浚、胡銓等五十三人大逆,欲置之死,公與焉。獄幾成而檜暴卒,朝野共稱天鑑。詔複列用五十三人,而公已故二載矣。有司以聞,特追贈禮部尚書職,敕葬甘棠山。喪祭如制。嗚呼!若公者,可謂屈之以位而伸之以道,枉之以生而直之以死者歟!
令子以進士吳彥夔狀公行實,乞予銘之。予忝知公,義不容辭。按羅氏,世居豫章。五代時,昌儒為循州剌史,遂家焉。歷數世,至清臣,生孝忠,孝忠生居敬,知汀州,娶謝氏,感星瑞生公於官舍,故公負美質,為忠良,承道學,豈偶然耶?公娶周氏,涉獵書史,有令儀,生二男訇、鈞。鍘室何氏。公來興國,氏卒於道。訇娶趙氏,仍原籍。鈞娶胡氏,樞密院編修銓之女也,侍公於興國,生子三:堯明、文、思,皆琳琅之器,將發公之幽光而有待者耳。
銘曰:霍山維靈,富水為清。靈不可味,清不可塵。於戲君子,邦家之珍。志動金石,心質鬼神。公今已矣,庶乎致辭身。吾其祭也,廓族有徵。
此碑立石署名除其兩子外,撰文的是豫章人張文舉(賜進士知廬川),書寫的為江州周紫芝(宣教右侍郎中權知興國軍事),篆額的是希壽(奉禮部知舞陽縣事)。立碑年代為紹興二十六年丙子歲正月。

羅孟郊人物紀念

在南宋紹興年間,興寧知縣蘇升即對羅孟郊故居翰林堂進行重新修整,以“遵故範,開後學”。在南宋末年編撰的《輿地紀勝》中,羅孟郊是此書記載的循州三縣產生的兩位著名人物之一。元代耶律淵則在《古循修學復田記》説羅孟郊“表然著見於後世”,“循之士由是作興”。明朝洪武初年,興寧縣學生潘奎在翰林堂故址上築室讀書,國子監司業龔圖片在為其撰寫的《墨池書屋記》中説:“墨池書屋者,太學生潘奎讀書之室也。因其居之旁水色如墨,故號墨池,乃宋翰林羅孟郊之故居,曰翰林堂者是也,地在廣東惠州之興寧縣。生築室於翰林之故基,而以墨池自號,豈將追蹤古人耶……生頗有志於學,故記此以勉之雲。”明代名學者祝枝山、清代名畫家湯貽汾都曾寫詩讚頌他。明清時期設置的興寧鄉賢祠中,羅孟郊也總是名列首位。
興寧關於羅孟郊的人文遺蹟也為數眾多。《輿地紀勝》已將羅孟郊“翰林堂”與“洗硯池”列為循州古蹟。明清時期的興寧“古八景”中,“神光夜氣”“雞鳴春曉”“墨池書屋”“古渡橫舟”四景都與他相關。羅孟郊位於神光山南麓的讀書堂遺蹟,成為興寧縣的人文聖地,明萬曆年間改建為“宋學士羅先生祠”,南明永曆年間重建為墨池書院,翰林李士淳題額“名賢媲美”,清代數次重修,現為墨池寺。池側原有明萬曆陳應薦書“墨池”碑、清嘉慶內閣中書段克宗書“飛甘泉”等碑,今存“墨池”碑。光緒年間,胡曦在神光山腰刻有各體書法石刻數塊,其中“讀書堂”“間氣”“懷賢”“霍雲時至”四處是為羅孟郊而刻。在長陂嶺,有羅孟郊先代墓址探花地、古牧亭,康熙年間在嶺下建有探花祠,清末建有文峯塔。此外,又在神光寺、城內學宮和龍田圩建有數處探花書院。
民國時期有興寧竹枝詞寫道:神光皓月一輪秋,墨沼常新水自流。夜色涼時人不寐,山村燈火讀書樓。
勤奮而自律、為人忠孝、為官剛正的羅孟郊,已被代代興寧人當作楷模,視為“耕讀傳家”教育子孫的典範。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