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缺苞箭竹

鎖定
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 T. P. Yi)是禾本科箭竹屬的植物。 [6]  缺苞箭竹系復軸型亞高山竹種, [7]  杆光亮,無毛,叢生或近散生;筍淡綠色,微有白粉,無毛;筍鞘早落,長圓形,革質,淡黃色,先端近圓弧形,有時不對稱,背面無毛;小枝具葉2-5枚,綠紫色,無毛,葉片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紙質,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均無毛;頂生總狀花序從開口的一側伸出,花葯黃色;子房圓形、無毛;穎果長橢圓形,紫褐色,平滑無毛;筍期7月,花期6月,果期9月。 [8] 
缺苞箭竹產於中國甘肅南部和四川北部; [6]  多生於海拔1920-3200米的闊葉林或亞高山暗針葉林下。 [8]  缺苞箭竹抗寒性強,喜酸性土壤,在土層疏鬆肥沃的緩坡台地生長良好。繁殖方式為播種繁殖。 [7] 
缺苞箭竹筍味甜,較脆軟,可食用。稈劈篾可編織竹器。 [8] 
中文名
缺苞箭竹
拉丁學名
Fargesia denudata T. P. Yi [5]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禾本目
禾本科
箭竹屬
缺苞箭竹
命名者及年代
Yi,1985

缺苞箭竹形態特徵

缺苞箭竹線稿圖 缺苞箭竹線稿圖
缺苞箭竹是禾本科箭竹屬的植物。 [6]  缺苞箭竹系復軸型亞高山竹種, [7]  灌木狀或喬木狀。 [1]  杆光亮,無毛,竿柄長4-13釐米,徑粗7-10毫米;節間長2-8毫米。竿叢生或近散生,高3-5米,粗0.6-1.3釐米;節間一般長15-18釐米,最長者可達25釐米,基部節間長5-6釐米,圓筒形,光滑,幼時稍有白粉,無毛,竿壁厚2-3毫米;籜環隆起,高於竿環或與之近同高;竿環平坦或在竿分枝之節處微隆起至隆起;節內長2-3毫米。竿芽小,卵圓形或長卵形,細瘦。竿每節分4-15枝,枝纖細,下垂,粗1-1.5毫米,還可再分枝。筍淡綠色,微有白粉,無毛;籜鞘早落,近長圓形,革質,淡黃色,長度約為其節間的2/3,先端近圓弧形,有時兩側不對稱,背面無毛,縱肋明顯,邊緣無纖毛;籜耳及鞘口繸毛俱缺;籜舌截形,無毛,高約0.7毫米;籜片在竿之下部籜者呈三角形,上部者為線形或線狀三角形,外翻,無毛,基部不收縮,不易脱落,平直或竿上部籜者微內卷,邊緣平滑。小枝具2-5葉;葉鞘長1.5-2.5釐米,邊緣無纖毛;葉耳及鞘口繸毛俱缺;葉舌截形或圓拱形,無毛,高約1毫米;葉柄長1-2毫米;葉片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3)7-11釐米,寬4-10毫米,基部楔形或闊楔形,無毛,次脈3或4對,小橫脈明顯,葉緣平滑或幼時有稀疏的微鋸齒。 [9] 
缺苞箭竹 缺苞箭竹
缺苞箭竹 缺苞箭竹
缺苞箭竹 缺苞箭竹
缺苞箭竹 缺苞箭竹
缺苞箭竹 缺苞箭竹
花枝長15-55釐米,各節通常還可再分出具花小枝,花枝不具葉片或在上部1-3(4)片葉鞘所擴大而成的紫色佛焰苞之上方具有發達的葉片;頂生總狀花序從佛焰苞開口之一側伸出,緊密排列有5-10枚小穗,呈小扇形,後者長1.5-2.5釐米,寬1-1.3釐米,最上方的佛焰苞等長或略長於花序。小穗柄無毛或在幼時具微毛,偏向穗軸之一側,長約1毫米(頂生小穗者可長達2毫米),其下方無苞片;小穗含2-4朵小花,長10-15毫米,紫色或紫綠色;小穗軸節間極短,長0.5-1毫米,上部被微毛;穎紙質,狹長披針形,背面之上部具微毛,先端漸尖或具芒狀尖頭,第一穎長6-8毫米,寬約1毫米,具3脈,第二穎長7-9毫米,寬約1.5毫米,具不明顯的5脈;外稃卵狀披針形,被微毛,長9-12毫米,具(5)7脈,先端具芒狀尖頭;內稃狹窄,長6-10毫米,幼時被微毛,先端具2齒裂,脊上有小鋸齒,脊間的縱脈不明顯;鱗被3,狹窄,橢圓形,長約0.5毫米,脈紋明顯,上部邊緣生有纖毛;花葯黃色,長約3.5毫米;子房橢圓形,無毛,長2-3毫米,花柱1,有時生有微毛,柱頭3,長約1毫米,羽毛狀。穎果橢圓形,長3-4毫米,粗約1毫米,紫褐色,平滑無毛。筍期7月,花期6月,果期9月。 [2]  [8] 
缺苞箭竹

缺苞箭竹產地生境

缺苞箭竹生長環境

缺苞箭竹主要生長在海拔1920-3200的 [2]  林冠下及溝谷階地,隨着生境向暖濕方向遞增,在針闊混交林和冷杉、雲杉林內,温暖和濕潤的生境是缺苞箭竹的最適生境。 [3] 

缺苞箭竹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甘肅文縣、武都縣南部及四川的青川、平武、北川等縣。 [4] 

缺苞箭竹生長習性

缺苞箭竹抗寒性強,喜酸性土壤,在土層疏鬆肥沃的緩坡台地生長良好。
缺苞箭竹抽枝放葉集中於春季和夏初(3-6月)。春季開始,氣温逐漸穩定回升,3、4、5、6月平均氣温分別為-1.7℃、2.7℃、6.8℃、10.1℃,相對濕度為84%左右,這段時期平均月陴水可達97.4毫米,水熱條件的適宜,使植物生理活動加劇,分生組織迅速活躍起來,枝葉萌動,幼芽幼葉迅速生長而形成抽枝放葉盛期在5-6月。
缺苞箭竹系台軸型的亞高山竹種,每年春季氣温回升,基幹上的分生組織開始分化,到夏季(7-9月)形成筍芽。少數發育較快的初冬出土,形成冬筍,冬筍在當年不抽枝放葉,10月以後竹筍或筍芽進人體眠期。待翌年氣温回升時,筍芽迅速生長,大量春筍在5月下旬到6月下旬破土而出,形成出筍峯期。缺苞箭竹的出筍期較長,一直延續到9月底。温度因素變幅成了缺苞箭竹孕筍、分櫱、出芽的限制因子,出筍適宜温度在6-26℃之間,偏高偏低都會影響缺苞箭竹孕筍、分櫱、出筍。
卷葉現象發生在秋、冬季(11、12月至次年3月初),而換葉四季均有發生,但集中期也是秋、冬季。這裏一年中氣温最低,且較乾燥的季節(11、12月和次年1、2月的氣温分別為-2.4℃、-5.7℃、-6.5℃、-4.5℃,相對濕度為75.2%、73.2%、71.2%、69.5%;降雨量分別為13.2毫米、6.9毫米、5.5毫米、18.4毫米),竹子葉片捲曲,減少葉片裸露面積,抑制水分蒸騰,降低體內代謝和能量耗損的同時通過換葉,減少自身營養物質的消耗。缺苞箭竹通過這兩種生理反應來適應高山區冬季嚴寒,免受凍害。缺苞箭竹換葉集中期在冬、春交替時節,這時氣侯極不穩定(温度變幅可達26℃),加上物理作用(風力擾亂等),加速了本身就已枯萎了的竹葉脱落進程。不同發育年齡的缺苞箭竹的卷葉到展葉時問長短不一,除自身的發育規律外,海拔梯度的變化而引起的水熱變化直接或間接地起一定作用,隨海拔升高,温度降低,卷葉期具有相應增長,終日推後,始日提前的特點。
缺苞箭竹生長期為4-9月,儘管高山地區的初春還很寒冷,但氣温已有不穩定回升。隨着温度的上下波動,葉片也反覆展平捲曲。進入4月中旬,氣温呈穩定上升趨勢,筍芽膨大生長,幼竹出土竹筍抽枝放葉,直到6月上旬至8月下旬,新竹高生長達到峯值。隨着氣温的上升,高生長也增大,8月過後氣温下降,高生長也相對下降,到9月末,幾乎停止生長,但體內代謝仍很強烈。
缺苞箭竹的脱籜現象四季都有發生,相對的集中期為4-5月。隨着竹子發育生長,篝從下至上逐漸脱落。到要抽枝放葉期時,脱籜表現為“跳躍”脱落,從抽枝放葉的節上脱落t在整株杆中部數節有時留下籜片,以後漸脱,但有的可以保留許多年都不脱.據調查竹齡達15年部仍有籜保持着。 [3] 

缺苞箭竹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為播種繁殖。 [7] 

缺苞箭竹主要價值

食用
缺苞箭竹筍味淡甜,在其分佈地區內為大熊貓最主要的食用竹之一。 [2] 
經濟
稈劈篾可編織竹器。 [8] 
參考資料
  • 1.    箭竹組  .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9-11-23]
  • 2.    中國植物誌編委.中國植物誌,第9(1)卷[M].科技出版社.1996:410
  • 3.    劉興良,向性明.缺苞箭竹生物學物侯學特徵的初步研究[J]. 四川林業科技. 1994年04期:24-32
  • 4.    邵際興,蒲萬玉.缺苞箭竹開花結實和自然更新觀察[J].甘肅林業科技.1987年,第1期:37-38
  • 5.    缺苞箭竹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4]
  • 6.    缺苞箭竹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6]
  • 7.    楊冬生主編;馬開敏等撰稿,四川主要竹種造林技術,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09,第307頁
  • 8.    易同培編著,四川竹類植物誌,中國林業出版社,1997.02,第212頁
  • 9.    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