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繁弱

(古代中國神話中的一把弓)

鎖定
繁弱是古代中國神話中的一把弓,相傳是中國上古夏朝的兩位君主仲康和相時部落首領后羿的配弓。由於后羿常常與堯時的大羿混淆﹐所以也有傳聞繁弱是大羿射日時所用的弓。繁弱這名詞有在後世的中國文學作品出現。
中文名
繁弱
性    質
后羿的配弓
例如:
“彎繁弱,滿白羽,射遊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乘我大宛馬,撫我繁弱弓”——晉朝·張華·《壯士篇
“朝發廣莫門,暮宿丹水山。左手彎繁弱,右手揮龍淵。顧瞻望宮闕,俯仰御飛軒。據鞍長嘆息,淚下如流泉。”——《樂府詩集劉琨《扶風歌九首》的開頭八句
“良馬既閒,麗服有暉。左攬繁弱,右接忘歸。風馳電逝,躡景追飛。凌厲中原,顧眄生姿。”——嵇康·《贈兄秀才入軍》之九
嵇康這首四言詩完全抄錄在《神鵰俠侶》第二十回中楊過的新招式。當時楊過賭氣不讓裘千尺幫忙他和小龍女二人對付公孫止,便用嵇康的詩化成新招式對付。
當然這些繁弱並不是一定代表繁弱這把弓﹐而多是借用作表達其他意思。例如《扶風歌》的那“左手彎繁弱,右手揮龍淵”兩句是指劉琨戎裝出發前赴晉陽。307年﹐劉琨被任命為幷州刺史,代替逃走到冀州的前任刺史司馬騰。當時劉琨戎裝離開洛陽後回望宮闕,只見廊宇高聳,自己靠在馬鞍上長嘆不已,淚流如泉。由於劉琨要應付以劉淵領導的匈奴起兵和流民四起而混亂不堪的幷州,也因為朝廷對於抗敵並不熱心,劉琨也難有支援,所以最後表達了一種憂危忠憤的心情。
註釋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其註釋作:“彎,牽也。繁弱,夏后氏良弓名。”
《昭明文選卷二十四·嵇叔夜贈秀才入軍五首》,註釋作:“楚王載繁弱之弓,忘歸之矢,以射兕於雲夢。”
《左傳·定公》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於周為睦。分魯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
《世本》雲:“神農耕而作陶”。鉅有大功,故胙土命氏而有封父國。早在紀元之前的26- 21世紀的唐虞三代,封父侯國即著稱於世。
封父國鎮國之寶有二,其一是“封父繁弱”①,為諸侯之分器,見《春秋左氏傳》,其二是“封父之龜”②為天子鎮國之寶,載於《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可見封父國曆史久遠,史事彪炳典籍成為不刊之論。立國前封鉅是黃帝的五重臣之一,戰功赫赫。經唐虞三代歷夏商兩朝,在武王姬發四年(前1046年)朝歌大戰商滅紂死時,封父國仍存世。封父國滅,大約在前1045年,也就是武王曾伐九十九國之時。這時封父國的繁弱大弓被周王朝作為貴重禮物掠奪去而傳至魯國“分魯公封父之繁弱”(見《左傳》),而天子鎮國之寶“封父之龜”則被周成王姬誦贈給其叔父周公旦了,以此稀世珍寶來報答他的叔父輔左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