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緬瑪拉昆野生生物保護區

鎖定
緬瑪拉昆野生生物保護區(英文名:Meinmahla Kyun Wildlife Sanctuary):是緬甸的一個保護區,面積達500平方千米,是東盟遺產公園之一。緬瑪拉昆是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一個島嶼,海拔從海平面到高30米,被紅樹林覆蓋。它屬於IUCN IV類(棲息地/物種管理區),於2017年被宣佈為國際重要濕地。
該野生動物保護區擁有約40種紅樹林、53種藥用植物和11種蘭花、59種魚類、35種蝴蝶、26種蛇、12種蝦、10種螃蟹和鹹水鱷。2016年2月,該國首次拍攝到一隻漁貓
中文名
緬瑪拉昆野生生物保護區
保護區級別
國家級
地理位置
緬甸 [3] 
伊洛瓦底省 [3] 
博加勒鄉 [3] 
北緯10° 05′ ;東經95° 18′
區域面積
500 km²
類    型
生物保護區
保護對象
濕地、動物
管理單位
緬甸自然資源與環保部 [3] 
批准時間
1986年
外文名
Meinmahla Kyun Wildlife Sanctuary

緬瑪拉昆野生生物保護區區域範圍

拉姆薩爾濕地(Ramsar site lies)位於緬甸東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博加萊鎮區內,距仰光西南約140千米。南北長約46千米,橫跨5至10千米。位於主要城鎮博加萊鄉鎮(Bogalay)約24千米。 [1] 
緬瑪拉昆野生生物保護區

緬瑪拉昆野生生物保護區保護目標

它還支持全球受威脅的物種,例如極度瀕危的玳瑁潮龜。後者對該濕地尤為重要,因為它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中被列為緬甸區域性滅絕物種。其他受威脅的物種包括瀕臨滅絕的大濱鷸小青腳鷸綠海龜。易受傷害的物種包括太平洋麗龜漁貓禿鸛伊洛瓦底江豚(Orcaella brevirostris)。該濕地也是鹹水鱷在緬甸的最後一個河口棲息地。它基於將他們與環境緊密聯繫起來的神話和朝聖,對緬甸人民具有重要的文化和歷史價值。 [1] 
保護和養護退化的紅樹林生態系統免遭人類過度開發。保護由29種不同樹種組成的殘餘紅樹林,作為種植園的種子生產區。保護和管理作為繁殖地的區域,尤其是魚和蝦的繁殖地。為瀕臨滅絕的河口鱷魚實施保護計劃,增加它們的數量,並開展有關該物種的研究活動。建立鳥類保護區,保護留鳥、候鳥、岸鳥及其棲息地。提升和促進生態旅遊,吸引紅樹林保護活動、河口鱷魚研究活動和觀鳥活動。創造性地將地區建設成為當地人民的環境教育中心。 [3] 

緬瑪拉昆野生生物保護區生態價值

該遺址是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南部的濱海濕地,也是東盟遺產公園。它支撐着三角洲現存最大的紅樹林區之一,由於伐木、捕魚和航道開發等活動,紅樹林生態系統已經衰退。紅樹林物種正在被大海棗(Phoenix paludosa)所取代。由於多種原因,國際重要濕地具有國際重要性。它具有強大的碳封存能力,因此在緩解全球氣候變化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1] 
處在三角洲深處的野生動物保護區提供了體驗伊洛瓦底江地區傳統生活和觀賞稀有物種的機會,包括野生河口鱷魚,如果幸運的話,還可以看到伊洛瓦底江豚。在11月到翌年的2月期間,這裏也是東亞——澳大拉西亞遷徙路線上大量遷徙水鳥的停靠站。在保護區以南11千米處的名副其實的海龜島上,海龜在10月至翌年3月期間在此築巢和孵化。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