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綿竹古城遺址

鎖定
綿竹城遺址位於德陽市旌陽區黃許鎮以北3公里綿遠河西岸,南距德陽市區15公里。漢代綿竹縣在清代德陽縣誌中記載為黃許鎮,而1986年文物普查時果真在黃許鎮以北發現該城址(當時命名為土將台遺址),後經試掘確定。綿竹城位於綿遠河西岸一級台地上,中心海拔約534米。周圍分佈有許多與其聯繫密切的漢晉時期文物遺蹟,如上庸長闕、仙女洞崖墓羣和錦屏村崖墓羣等文物保護單位。黃許鎮綿竹城遺址為漢至北周時期綿竹縣所在地,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價值,對漢魏六朝時期四川地區歷史、政治、文化研究具有極其重要意義。2004年10月至1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工作站等單位對遺址進行了調查和試掘,初步估計城址面積約60萬平方米,試掘面積94平方米。調查發現綿竹城北城牆大致呈東西走向,現存高度為1.5—1.7米,試掘出的城牆寬約20.7米;南城牆位於龍安磚廠和上店子樑子一線上,勘探中發現夯土遺蹟,寬約30米以上。 [1] 
1990年土將台遺址由德陽市市中區(現旌陽區)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綿竹城遺址由德陽市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6月1日升級為四川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10日升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號8-0130-1-130)。 [2]  至此,德陽地區已發現的兩處漢代縣城城址,雒(東漢廣漢郡郡治)和綿竹已同列“國保”名單。
中文名
綿竹故城遺址
外文名
Site of ancient Mianzhu City
地理位置
四川省德陽市黃許鎮
開放時間
全天
景點級別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門票價格
免費
佔地面積
0.6 km²
著名景點
上庸長闕
土將台遺址

綿竹古城遺址綿竹城的文獻記載

綿竹縣為西漢所置,兩漢屬廣漢郡,漢末劉焉入主益州後,中平五年至興平元年曾移益州州治及廣漢郡治於綿竹。晉代綿竹縣仍屬廣漢郡(西晉泰始二年(266年)曾改廣漢郡為新都郡,咸寧二年 (276) 改為新都國,太康六年 (285) 復為廣漢郡),縣址同前。南朝宋綿竹縣劃入南陰平郡(郡治陰平縣,舊説在今德陽市柏隆鎮隆興橋村),《晉書·地理志》記載:“桓温滅蜀,……省漢原、沈黎而立南陰平、晉原、寧蜀、始寧四郡焉。” [3] 宋書·州郡志》記載:“南陰平太守(陰平郡別見)永嘉流寓來屬,寄治萇陽,領縣二,户一千二百四十口七千五百九十七。陰平令(別見);綿竹令,漢舊縣屬廣漢。” [4]  齊、梁同前,綿竹縣屬南陰平郡。
益州歸西魏之後(見西魏克成都戰役),《隋書·地理志》記載北周廢南陰平郡為南陰平縣,不久南陰平縣也被廢止(《隋書·地理志》:“雒舊曰廣漢,又置廣漢郡。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曰綿竹。大業初改名雒焉。又有西遂寧郡、南陰平郡。後周廢西遂寧,改為懷中,南陰平郡曰南陰平縣,尋並廢。”)。而南朝時期綿竹縣屬南陰平郡,因此對於綿竹縣的廢止問題,考慮也應在北周廢南陰平郡時。但太平寰宇記記載綿竹縣於隋開皇三年徙至晉熙郡郡城,因此綿竹縣可能在南陰平郡廢置後仍然存在(可能劃與廣漢郡),並延續至隋初,直到開皇三年綿竹縣城遷至今綿竹市區,也就是南北朝晉熙縣所在地,漢晉南北朝綿竹縣最終廢止。另外雒縣在開皇十八年至大業二年曾改名綿竹縣,這是因為綿竹縣遷晉熙縣後地名消失,又被雒縣改名繼承。後來其約在大業二年覆命雒縣,將綿竹縣名轉給孝水縣(即原晉熙縣,見下文),最終發展為今綿竹市。
東晉晉安帝時設立的晉熙郡,郡治晉熙縣,位置一般認為應即今綿竹市城關,也是今天綿竹市的“前身”。例如《通典》卷一百七十六·州郡六記載:“綿竹(即唐代綿竹),漢舊縣。故城(即漢綿竹)在今縣東。又舊置晉熙郡。”晉熙郡為晉安帝隆安二年(398年)土斷時為安置秦州流民劃立,《宋書·州郡志》記載:“晉熙太守,秦州流民,晉安帝立。領縣二,户七百八十五口三千九百二十五。晉熙令,晉安帝立;萇陽令,晉安帝立。” [4]  關於綿竹縣的復立,《隋書·地理志》記載:“綿竹(即隋代綿竹)舊置晉熙郡及長楊、南武都二縣。後周並二縣為晉熙,後又廢晉熙入陽泉。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為孝水,大業二年改曰綿竹。有冶官。有綿水。有鹿堂山。” [5]  同時,《太平寰宇記》卷七十三記載:“綿竹縣。漢縣,屬廣漢郡。隋開皇三年徙晉熙郡城,改為晉熙縣,十八年改為孝水縣,以境有姜詩泉也。大業二年改為綿竹縣。” [6]  由此可見綿竹縣的重新恢復按《太平寰宇記》記載大致情況是:隋開皇年間原來綿竹縣地區的居民遷徙至晉熙縣,漢置綿竹縣消失。後雒縣短暫更名綿竹縣,可能因為此時漢置綿竹縣所轄地域劃歸雒縣。之後晉熙縣改為孝水縣,大業二年孝水縣又最終改為綿竹縣,原雒縣復為舊名。地名的變遷反映出隋初舊有郡縣的撤銷和人口遷徙流動。此外,清代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認為綿竹縣“西魏時改置陽泉縣,屬晉熙郡”,但史無記載,暫時無從考證。
綿竹縣縣城的確切地理位置,古代地誌語焉不詳。李膺《益州記》記載:“石子頭二十里,即故綿竹縣城,諸葛瞻埋人腳戰處。” 清代人士考證認為德陽黃許鎮即漢綿竹縣所在地。直到上世紀80年代綿竹城遺址發現之後才終於揭開其神秘面紗。

綿竹古城遺址遺址簡介

土將台遺址遠景
土將台遺址遠景(2張)
綿竹城遺址位於德陽市旌陽區黃許鎮北3公里綿遠河西岸台地,北距德陽市區北15公里,屬川西平原北部邊緣。中心位置在今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黃許鎮龍安村和袁家鎮雙江村結合部。遺址東臨綿遠河,位於綿遠河西岸一級台地上,遺址中心海拔約534米。以龍安村“土將台”為中心的台地上曾發現大量文化層堆積。遺址於1986年文物普查時發現,命名為“土將台”遺址,1990年由德陽市市中區(現旌陽區)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德陽市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為四川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7]  。值得一提的是,黃略公路旁所立“土將台遺址”文保碑非土將台遺址所在地。土將台遺址實為江林村黃略公路東側劉家大院屋後的土堆,現蓋有民房。
上世紀以來來,當地在農田水利工程、磚廠取土、採沙等過程中發現了“綿竹城”磚、石提錢魚俑、石武士俑、石虎、石獅礎、石蛙礎、板瓦、銅朱雀等漢代遺物。“綿竹城”磚的發現以及後來的正規考古試掘,初步確認該遺址即為漢晉綿竹城址。2017年開展的綿遠河、石亭江上游(綿竹)區域考古調查在綿竹市孝德鎮金土村發現了漢晉南朝時期遺址,分佈面積達100多萬平方米,有學者認為其是陽泉縣城遺址,尚待考證。沈約《宋書·州郡志》記載之“陽泉令,蜀分綿竹立”,可見陽泉縣與綿竹縣有一定聯繫。該大型聚落遺址是德陽地區繼綿竹城發現之後的又一重大發現,其面積巨大,文化內涵豐富,為研究德陽、綿竹地區漢代城鎮建置和遷徙變遷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8]  有研究者曾探討古綿竹城遷址原因,認為有八百年根基的古綿竹城遷離古蜀道要隘原址,於隋大業年間遷現址,不是因戰亂、瘟疫抑或饑荒,應該是水患所逼。隋代綿竹城遷至晉熙縣着重考慮的因素是規避水患。 [9] 
2015年4月西安西北石油管道公司擅自在土將台遺址南側文物保護重點區域內挖深坑作業,對遺址造成了巨大破壞 [10]  ,之後德陽市協調配合中石油蘭成渝輸油管道綿遠河下穿工程,開展了“綿竹城遺址”內施工區域的考古勘探和考古發掘。 [11] 

綿竹古城遺址地位價值

史料記載西漢初年設立的綿竹縣歷經數百年延續至北周或隋初,又在隋代將“綿竹縣”名先後轉給雒縣(今廣漢市)和孝水縣(今綿竹市),並延續至今發展為綿竹市。綿竹在古代是成都平原的北大門,構成了成都的北部防禦屏障。東漢晚期至三國期間發生的很多政治、軍事事件都與它有重要關係,尤其是蜀漢政權的建立和滅亡。當下漢三國時期的墓葬發現的比較多,但已發現並試掘的漢魏六朝時期的郡縣遺址卻為數不多。目前綿竹城遺址已報道發現堆積豐富的兩漢三國時期文化遺存,但尚未報道發現有明確南北朝時期遺存,因此有觀點認為漢置綿竹縣可能在某一時期遷移過。鑑於並無文獻記載相關事件,綿竹城遺址本身發掘面積十分有限,加之古代綿遠河的泛濫已經破壞掉了遺址東部沿河區域且存在破壞掉遺址平地部分的晚期文化層的可能性,南北朝時期的劃屬南陰平郡的綿竹縣其具體情況還有待將來進一步探索研究。另據傳聞龍安村二磚廠曾發掘出過戰國時期船棺(見下文“文物發現”部分)。因此綿竹城遺址範圍內可能存在先秦時期聚落遺存,但需要將來進一步的發掘確定。對於古代綿竹城市聚落的肇始是否可早至蜀文化時期甚至更早這一問題,鑑於目前已有文獻和考古資料的不足,未來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總而言之,綿竹城遺址的發現映證了古代地理志書記載,對研究漢晉時期縣一級城市的規模、佈局和社會生活等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12] 

綿竹古城遺址考古發掘

出土遺物 出土遺物
根據調查勘探資料推測,黃許鎮江林村土將台遺蹟應為“綿竹城”遺址北城牆的殘存,土將台東西長約60米,南北長約65米,土台現為農耕地和住宅地。根據勘探結果,夯土寬約30米。調查發現的“綿竹城”磚一件位於龍安磚廠取土地,其餘全部發現於土將台周圍,部分位於土將台上。在勘探過程中,土將台上的探孔大部分發現有磚及夯築痕跡。南城牆位於龍安磚廠和上店子樑子。上店子樑子勘探中發現有夯築痕跡,根據勘探結果,夯土寬約30米。龍安磚廠取土地發現1件“綿竹城”磚,磚廠長期在周圍取土,對遺址的文化堆積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磚廠南部原來也為一樑子,與上店子樑子和西邊的尹家樑子東西走向十分清楚。
根據勘探和發掘情況,北城牆大致呈東西走向,現存高度為1.5~1.7米。因城牆內側有民房,探溝未能全部解剖城牆。發掘的城牆寬約20.7米。城牆北部邊緣系包磚結構,包磚已垮塌,從解剖情況看,較有規律的磚有4層,為錯縫平砌。磚的大小規格不一,有“綿竹城”磚、錢紋磚、五銖錢紋磚、“八”字紋磚、菱形紋磚、楔形磚等。夯土北部有修築城牆之前挖的基槽,剖面大致呈梯形。已解剖的城牆夯土剖面有a、b、c、d四部分,夯土b部分為主城牆,夯土a和c部分為側城牆,其中夯a和夯c均疊壓夯b,為中央夯築法夯築而成。夯d城牆靠外部的基槽內及其上部夯土,夯筑前先在下部挖基槽,然後層層夯築而上,其上即是城牆包磚。四部分交界處陡直,應為板築法築成。 [1] 

綿竹古城遺址分期年代

以下考古學分期原文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04年四川德陽“綿竹城”遺址調查與試掘》。
根據城址內地層、遺蹟間的疊壓、打破關係、主要陶器的演變關係以及重要的斷代器物,我們把遺址內文化遺存分為兩期。北城牆夯土疊壓的遺存相當於城址內第二期 [1] 
分期主要依據大宗器物,即盆甑、罐、缽、甕的型式變化。第一期:本期的陶器絕大部分為夾細砂陶,泥質僅佔極少數。陶色以灰色佔絕大多數,另有黃褐、紅褐、褐色、黑色、黑褐等;紋飾主要有交錯繩紋、繩紋、凸弦紋、凹弦紋、間斷繩紋、戳印紋、菱形四蒂紋、菱形紋等。器型組合主要有盆(甑)、罐、缽、甕、鼎、釜、壺、器蓋等。 出土陶器均為漢代常見器物,另出有五銖(昭帝五銖)以及西漢五銖、大泉五十。
綿竹市博物館館藏陶俑
第一期年代應為西漢中期至新莽時期。 第二期:本期的陶器絕大部分為夾細砂陶,泥質僅佔極少數。陶色以灰色佔絕大多數,另有黃褐、紅褐、褐色、黑色、黑褐等;紋飾主要有繩紋、間斷繩紋、凸弦紋、凹弦紋、戳印紋、方格紋、附加堆紋、菱形紋、菱形四蒂紋以及複合紋、壓印紋等(圖三十六)。器型組合主要有盆(甑);罐;缽;甕;缸、釜、倉、盤、器蓋等。盆甑、罐、缽、甕型式的變化主要出現在A層及以後地層,開始出現盆(甑);罐;缽;甕開始增多,且變的厚重。菱形四蒂紋由抽象變的寫實,同時各種方格紋明顯增多。盆、缽形制與重慶雲陽馬糞沱墓地磚室墓M58 I式盆和缽形制相同,,墓葬時代為蜀漢至西晉。B型缽形制與四川忠縣塗井蜀漢崖墓M6、M15出土缽相似。C型罐形制與四川崇慶縣五道渠蜀漢墓出土的罐相似。並出有貨泉、直百五銖。第二期年代應為東漢至蜀漢時期。城牆夯土疊壓地層內出土有直百五銖,夯土垮塌堆積出有盆。北城牆部分應修建在三國時期,推測可能在三國初期。

綿竹古城遺址相關報道

綿竹城遺址文物保護碑
綿竹城遺址文物保護碑(2張)
2004年綿竹城調查與試掘簡報一文談到:綿竹縣因地濱綿水(今綿遠河),多竹而得名 。“西漢高祖六年置綿竹縣,治今德陽市黃許鎮,屬廣漢郡所轄”。綿竹曾為益州州治所在地,“漢置綿竹縣,屬廣漢郡,為都尉治,後漢因之,中平五年嘗為益州治”。漢晉時期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均與綿竹城有關:1、中平年間,馬相、趙祗於綿竹起義,益州牧劉焉鎮壓起義軍,徙治綿竹。“是始益州賊馬相亦自號黃巾,合聚疲役之民樹千人。先殺綿竹令……州從事賈龍先領數百人在犍為,遂糾合吏人攻相,破之。龍乃遣吏卒迎焉到,呂龍為校尉,徙居綿竹” ;2、建安十八年,劉備以綿竹為據點攻雒,軍師龐統中流矢死,葬縣北鹿頭山(今白馬關);3、炎興元年,鄧艾破諸葛瞻於綿竹,築台以為京觀(後稱平蜀台);4、西晉惠帝元康年間,李特、李流在綿竹起義。《寰宇記》卷七十三:“綿竹縣故城在漢州德陽縣北三十五里” 。清嘉慶二十年版《德陽縣誌·古蹟志》:“綿竹故城:即今縣治諸葛瞻戰敗處。平蜀台:《元和志》:鄧艾以景元四年徵蜀,大破諸葛瞻於綿竹,築台以為京觀……一名煉景台。《一統志》:縣北二十三里。” 劉琳、任乃強等認為“綿竹”在今黃許鎮。 古人及今天的研究者對“綿竹城”地望的記載和判斷基本正確,但都由於缺乏考古材料而無法説明其具體位置。 [1] 
諸葛雙忠祠內的“魂壯綿竹關”雕塑 諸葛雙忠祠內的“魂壯綿竹關”雕塑
另有資料報道:“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的導演王扶林來德陽考察蜀漢文化之際,1995年夏,綿陽富樂山公園富樂閣以《三國演義》為題材的泥塑人物羣像中,《血戰綿竹關》的註解有這樣一句話:鄧艾偷渡陰平,諸葛贍、諸葛尚父子血戰綿竹關死。在綿竹關後的括號中註釋:今黃許鎮。漢晉綿竹城在今黃許鎮境內?它不但在黃許鎮,按《元和志·綿竹》解:綿竹地演綿水。這就是説,漢綿竹城或關在綿遠河岸邊而不在山上。由於一些地方只依據缺失公正和地域觀念強的縣誌和《大清一統志》,未博考眾多歷史書籍和地理資料,未實地考察地理位置,也從未考證地面現存文物和歷年採集到的出土文物,長時期把漢晉綿竹城不是説在羅江縣就是説在今綿竹市。更有少些無聊文人把《三國演義》作為史記,把偽造過的歷史又進一步偽造,造成了歷史的造假與學術上紛爭不斷。據《華陽國志校注》、《元和志》、《四川州縣建置沿革圖説》、《四川郡縣誌》等中國多部文史都記載了漢晉綿竹城在唐綿竹(今綿竹市)東五十里的黃許鎮。從地理位置上看,漢晉綿竹城的遺址就是在黃許鎮龍安村一個叫土將台以南佔地約25000-30000米的地方。漢晉綿竹城從興盛到衰亡在黃許地面共有807年,即從漢高祖(公元201)年建縣開始一直到公元606年隋唐大業四年遷徙到今綿竹縣劍南鎮至今。而羅江縣建縣是在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羅江漢晉時叫萬安縣,也不在現羅江縣地上。”

綿竹古城遺址文物發現

以下文字資料報道整理自網絡,僅供參考:1972年,掀起了農業學大寨農村空前的改土造田運動,在黃許鎮新豐村二組周家屋前一個叫花碑的台地上,人們改土挖開了一座古墓。外石槨棺長約三米,石槨用糯米石灰鑲砌,石槨棺中有一木槨棺。村民們挖開墓,墓裏頓時冒出灰青色的煙霧。據當時撬棺蓋的村民謝玉剛説:剛撬開棺木時從墓中冒出股股青煙,青煙冒完後見棺中一男一女屍體就跟活人一樣。男女都穿着綾緞,男的下巴上有一卡長的鬍鬚,頭上戴着一個頂子,頭髮盤一個髻,髻上插一支玉簪。開棺一會兒,棺木中男女身上的綾羅一下就化為了灰灰,棺內人的皮膚一塊塊迅速剝離立即化成了骷髏。村民們從棺中取出了一些玉石珍珠瑪瑙各自分了、把墓中的青銅劍戟刀矛等兵器砸爛到鎮採購站買了打酒喝。據謝玉剛回憶:墓中還有一塊陰碑,陰碑是黑色放光的石頭做成的,上面寫的“綿竹縣縣令張口夫妻合葬墓”字樣。石棺被社員抬去搭了橋,木棺被生產隊做了兩架拌桶。這塊陰碑被埋在哪塊田底下,就記不清了。
陶瓶(三國,綿竹市博物館藏) 陶瓶(三國,綿竹市博物館藏)
1997年8月,袁家鄉雙江村村民在河裏取沙,發現一個漢代石馬和一塊刻有漢隸字體,長45×9釐米“綿竹城”的銘文城牆磚和幾件秦漢時的大瓦當。同年的8月底,黃許鎮龍安村二磚廠在深入地下的三米處取土燒磚時,挖出了一口宛如船棺形的漢墓。墓長約5米,墓中有銅矛、銅斧、銅鉞、青銅劍、銅錢、橋形幣、大肚雙耳銅罐、銅釜、銅甑等眾多青銅器。這個木槨棺出土的一柄青銅劍長65釐米,劍柄有“手”形文字。(注:據此信息該墓應為戰國時期晚期蜀文化船棺墓,非漢墓。具體情況未見文獻報道,尚不明。)同時,還有兩塊缺殘和一塊完好的長43×8.5釐米刻有“綿竹城”銘文的城牆磚。十多年來,在黃許這個漢晉綿竹城遺址上分別採集到了石提錢、魚俑,石武士俑、石虎、銅朱雀等大量文物,特別是11件刻有漢晉和三國時期的“綿竹城”不同字體的銘文城牆磚,更證明了黃許就是漢晉綿竹城(關)的遺址,同時,從這11件不同銘文城牆磚上反饋了一個信息:漢晉綿竹城是在不斷遭到損壞又不斷修繕的事實。漢晉綿竹城,當地老百姓稱它為“南陽城”。(注:此説恐謬。什邡市有“南陽城”古蹟,見《讀史方輿紀要》。“袁家鄉雙江村漢代石馬”今也無見,唯有袁家鎮仙女洞崖墓出有漢代石馬兩匹收藏於旌陽區文管所。)
黃許鎮境內有兩條古蜀道:一為秦漢蜀道,二為唐宋蜀道。唐宋蜀道從唐天寶元年建縣的羅江縣到白馬關經老白馬場過斬龍椏到黃許鎮新勝村醪糟店,跨清平村唐代所建的太平橋上綿遠河利濟橋進入黃許鎮。這段歷史也經過了羅江才子李調元考證:白馬關在宋代以前都沒有任何文字記載。白馬關是據宋樂史《太平寰宇記》“漢高乘白馬過此,遂有詞”而來,由此可見白馬關得名於宋代。(注:此説不符事實,白馬關地名見於《新唐書·地理志》,為唐代所置)
陶繩紋瓶(綿竹市博物館藏) 陶繩紋瓶(綿竹市博物館藏)
黃許鎮境內的秦漢蜀道從現羅江北二十里的文星鄉雙堰村(漢潺亭)翻山到現黃許袁家巷過綿水(綿遠河)。2002年10月,袁家巷綿遠河上被洪水衝現出漢時期快碳化的(當地人稱烏木)木製橋墩幾十樁,證明此處就是進入漢晉綿竹城的古渡口。從漢晉綿竹城遺址經三四里到了黃許境內蔣家平梁,可見一座1956年國務院頒佈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漢上庸長闕”。進一步證明了秦漢蜀道不走現羅江白馬關。司馬孟台是漢綿竹縣人,在湖北上庸為官有政聲,家鄉人為紀念他特在漢晉綿竹城南蜀道旁為他立此碑。漢上庸長司馬孟台闕,是目前川內保存較完好的漢闕。蜀道上還有一處證明,就是城區鄉境內為紀念蜀漢綿竹才子秦宓而修有三造亭和秦宓墓。由此看來,現羅江白馬關的三國遺蹟應證了《德陽縣誌》的記載:龐統祠廟是在唐代天寶元年建縣後由於古蜀道改道,後又依據一部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才把白馬關二師祠修成今天規模的。(注:此説立意新穎,但有待考古證實。首先上庸長闕是東漢司馬孟台墓的墓闕,不是紀念碑,不能反映蜀道的走向,龐統墓也不是後代“偽造”的古蹟,而是真正的三國時代遺蹟。關於歷史上金牛道綿陽至德陽段的改道問題,目前考古和文獻資料稀少,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綿竹古城遺址諸葛瞻戰死處

1967年以前,在黃許鎮南的國家糧庫對面就立有一座高1.8米、寬1.2米的石碑,上寫:諸葛瞻、諸葛尚父子戰死處。1952年,修寶成鐵路時,又在黃許新勝村醪糟店挖取土方出土了一塊上寫“蜀漢驃騎將軍諸葛尚之墓”的墓碑。(此為傳説往事,待考)
漢晉綿竹城何以在黃許地面上消失?是毀於戰亂兵火?或是毀於天災人禍?據史料記載:公元前的201年,漢高祖置綿竹縣就在今天的黃許鎮。這就是現德陽境內最早建縣的歷史記載(參見《四川州縣建置沿革圖説》)。據《辭海》記:漢晉綿竹城在德陽城北十里許。《巴蜀文化大典》中也介紹了古關隘漢晉綿竹關在黃許鎮。這和《後漢書》、《四川郡縣誌》、《元和志·綿竹》《華陽國志校注》記載是一致的。廣博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史料,從漢高祖(公元201年)到隋煬帝大業四年(公元606年),漢晉綿竹城在黃許境內一直興衰了807年之久。
漢故上庸長司馬孟台神道碑 漢故上庸長司馬孟台神道碑
1991年,已故的德陽市戲劇協會副主席楊本林為了撰寫大型歷史川劇《血沃綿竹關》,特從廣漢專程趕到黃許鎮來體驗生活。他住在南街工農兵旅店,一住半月。他在黃許鎮的田畔、河道、山頭、古碑下尋覓。這位花甲老人花了較長時間瞭解地理位置考證地上文物後,寫出了發生在黃許地面上蜀漢景躍六年(公元301年)漢晉綿竹城的這幕浩氣長存可歌可泣的歷史劇本。楊本林老人後來告訴我,漢晉綿竹城就在黃許鎮,因為古綿竹地 綿水而不是地 山。江油關陷落,諸葛贍率諸葛尚、張遵、黃崇、李球五位大將率七萬蜀兵授涪城(今綿陽),到了黃許的漢晉綿竹城聞知涪城失陷才退守漢晉綿竹關拒敵。鄧艾大兵壓關攻城,魏蜀兩軍排陣對壘,若不是開闊平原怎麼行軍佈陣兩軍對壘?蜀兵五將全悉戰死在漢晉綿竹城城南。後來,這裏相繼出現了佔地三四畝的幾座漢墓。五將戰死的地方稱為五馬歸槽。袁家仙女洞麻山樑子下,又發現了一個古墓,內有六口用沙土焙燒的漢製陶棺,長3米左右,高80釐米。可惜這六口陶棺盡被盜墓賊砸碎了。據省文物所長高文説:這崖墓中的陶棺和崖壁上的圖騰在全省都很罕見。(注:仙女洞與麻山樑子隔河,並非一地。兩處都集中分佈了大量漢墓。報道所指為仙女洞崖墓,墓內崖壁刻有雙闕、人臉等漢畫圖案。)

綿竹古城遺址考古證實

綿竹古城遺址 綿竹古城遺址
儘管史書記載,現存地面文物和歷年採集的文物都證明了漢晉綿竹城遺址在黃許,但一些無聊抑或無知的人就是喜歡打口水戰假造歷史。2004年初,黃許鎮領導和區文體局領導把進一步弄清漢晉綿竹城的真實情況報告了區委和區政府、市委、市政府。請省、市文物考古隊來黃許初探漢晉綿竹城遺址。2004年9月底,由四川省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站站長陳德安教授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章澤帶隊,省市考古隊在袁家的雙江村三組和黃許鎮龍安村的七、八、九組範圍內採用洛陽鏟,共打探眼數百個,基本弄清了漢晉綿竹城城內面積為2.5-3萬平方米。老百姓傳説的土將台原來是漢晉綿竹城的北城牆,龍安村九組上店樑子為南城牆,西邊黃塔公路邊為西城牆,東邊的綿遠河邊為東城牆。(注:試掘簡報報道遺址面積為60萬平方米)
中軸線和方位確定後,考古隊為了進一步獲取證據,10月25日,在土將台上挖了一個深方,28日,又在龍安村七組的農田裏挖出了第二個探方。兩個探坑掀開一尺多厚的現代耕土層,就發現了豐富的漢晉包括三國時期的豐富文化層。土將台北城牆也顯示出來明顯的夯土層,城樓柱洞和倒塌的城磚城牆還出土了兩疋漢隸體“綿竹城”城牆銘文磚,在這裏出土了漢五銖、王莽賀泉,劉備直百五銖等文物。在龍安村七組的探坑中,發掘出了一間漢晉時代民居,有水缸、有石,有盛裝漢五銖的錢罐、有用繩紋瓦鑲砌的民房街沿和房屋的木柱柱洞和大量漢晉時間居民生活陶片。據市考古隊隊長劉章澤介紹:在中國歷史縣級城市的考古中,漢晉綿竹城遺址的文化層最豐富,保存也最為完整。它的進一步發掘,不但有重要的史學學術價值,就是憑在漢晉包括蜀漢三國的許多戰役的發生就能和四川三國旅遊接軌。
比如説漢中平五年,益州刺史劉焉消滅了號稱黃巾的越祗和馬相在此地建立了4年之久的益州治地。建安十八年,劉備率軍攻雛城(今廣漢)在此地坐鎮指揮達8個月之久。炎興元年,諸葛贍、諸葛尚、張遵、黃崇、李球五員蜀將率七萬蜀軍將士為抗拒鄧艾血戰於此。西晉惠帝元康元年,巴西石宕人李特、李雄、李流率六萬流民在此地舉義旗攻下成都後建立了43年的成漢國。漢晉綿竹城遺址的保護,不僅能瞭解中國古代戰爭,而也折射出當時漢晉綿竹城的富庶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漢晉綿竹城遺址的保護與開發利用,對研究三國文化和發展旅遊、利用文化資源發展經濟都有極其重要的歷史與現實意義。

綿竹古城遺址上庸長闕

上庸長闕(雲程齋主/攝) 上庸長闕(雲程齋主/攝)
上庸長闕位於德陽市旌陽區黃許鎮西1公里的市種豬場圍牆內,為綿竹城遺址周圍重要的文物。1956年8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一批歷史及革命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7月7日列為四川省重新確定公佈的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司馬孟台,漢綿竹縣人,曽任上庸郡地方官員,逝世後歸葬綿竹。上庸長闕為司馬孟台墓墓闕,原為雙闕,今只存其一。墓闕用以標誌死者身份、地位和墓地界限,也藉此裝飾墓地。 [13]  該闕坐北朝南,建於東漢,清光緒九年建磚龕護其闕身。陽面有陰刻隸書“上庸長口”,陰面有獸頭,力士深浮雕,上方橫一清代條石刻有“漢上庸長司馬孟台神道碑”陰文楷書。按顧氏碑考引《字原》雲:“司馬孟台神道碑在漢州,今為漢州,屬成都府,題雲:故上庸長司馬孟台神道碑,凡十一字。”據清·吳慶坻《蕉廊脞錄》卷六《德陽上庸長碑》篇記載:”德陽縣黃許鎮道左,有石刻“上庸長”三字,光緒九年知縣吳鼎摹刊,旁有跋雲:鎮北有漢上庸長司馬君孟台神道,見顧南原《隸辨》。碑久埋晦,學使南皮張公時得之,今殘石尚存,字多剝落,惟餘三字可辨,因以原碑磚封護之,而別刻三字於此。”闕頂為廡殿頂式,頂脊有壽紋。四方有翹角花草,雕紋精美,極富藝術感染力。該闕由於久經風雨剝蝕,闕身已嚴重殘損,但對於研究漢代建築和闕的歷史,仍不失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14]  清代光緒年間對其修建的保護磚龕建築,也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顯示出古人對金石文物的保護精神,與上庸長闕相得益彰。

綿竹古城遺址遺址破壞

遺址區內施工堆積的土方 遺址區內施工堆積的土方
歷史上綿遠河的多次洪泛破壞殆盡了綿竹城遺址的東部臨河區域,可能沖毀了城址東城牆(如果存在)。上世紀80十年代以後龍安磚廠在綿竹城遺址南部一些樑子上取土,嚴重破壞了綿竹城南城牆夯土,發現了大量漢磚以及陶排水管道 [1]  。至今還能在當地看見燒磚取土留下的大塘。
2015年4月,德陽市文廣新局就西安西北石油管道公司擅自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範圍內進行挖掘作業案進行了立案調查,並於近期將該案順利辦結。 [10]  該案情況如下:
施工現場擾動出的繩紋瓦和西漢五銖錢 施工現場擾動出的繩紋瓦和西漢五銖錢
“2015年4月24日8時40分,德陽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支隊接到德陽市文物考古所提供線索:有一施工單位在旌陽區黃許鎮江林村範圍內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綿竹城遺址保護範圍內進行施工。當日09時40分至10時53分,執法人員對位於旌陽區黃許鎮江林村範圍內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綿竹城遺址保護範圍進行現場勘驗。發現保護範圍內已進行過挖掘作業,現場留有長度80米、平均寬度16米、深度14米的作業坑1個,作業坑附近隨處可見挖掘出的瓦片和陶器碎片,現場有挖掘機2台、推土機1台及其他作業設備若干。施工單位為西安西北石油管道公司,現場負責人無法出示文物
行政部門對施工項目的批准文件,涉嫌擅自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範圍內進行挖掘作業。2015年4月28日,德陽市文廣新局予以了立案調查,查明當事人西安西北石油管道公司擅自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範圍內進行挖掘作業的違法行為屬實,並於6月26日作出了給予罰款人民幣捌萬圓整的行政處罰;7月31日,當事人繳納罰款,案件順利辦結。”
事後來看,這次西安西北石油管道公司挖深坑作業的違法施工行為對土將台遺址造成了巨大破壞。施工位置正好處於綿竹城遺址文物堆積最豐富的地點。現場破壞擾亂出的漢磚、陶瓦、陶器碎片數量眾多,對遺址的保護敲響了警鐘。

綿竹古城遺址盜掘事件

新聞現場照片
新聞現場照片(5張)
2016年2月15日,有德陽市黃許鎮網友稱在位於旌陽區黃許鎮新龍村農田裏發現古墓被盜,旁邊就是漢晉綿竹城遺址,或威脅文物保護單位。 [15]  發現盜洞的上店樑子位於綿竹城遺址南側。據有關文獻報道,黃許鎮九五廠至龍安村、江林村綿竹城城址一帶分佈有不少漢晉墓葬,曾出有東漢時期銅器。盜洞現場暴露的漢磚紋飾一致,盜洞口附近發現有唐代四系罐、漢代綠釉樽殘片。相關新聞報道如下:
“據瞭解,漢晉綿竹城遺址是1986年文物普查時被發現的,2007年六月被確立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網友所發現的這個被盜古墓,位於新龍村一塊沒有種糧食的農田,有四個明顯的洞,其中一個洞口大約有1平方米,深約1米左右,四處散落的泥土裏有不少的磚塊,上面有菱形和柿蒂紋圖案。村民尹先生説,可能是這塊田裏的古墓被盜,附近幾塊田裏都出現被挖洞的情況,就連村邊的小樹林裏也挖了不少洞。“不曉得是啥子人挖了的,一般都是半夜三更的時候來,我們都睡着了人家來。”尹先生説,也不知道挖了什麼東西走。
但村民也發現,這些盜洞已經嚴重威脅綿竹城遺址。旌陽區文管所的相關負責人在收到消息後,也第一時間趕往事發現場。經現場查看,該負責人表示,有菱形圖文的磚屬於漢磚,疑為被盜古墓的農田不是綿竹城遺址保護區範圍內,不過已經距離遺址非常近了。黃許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綿竹城遺址範圍比較大,“東、北至綿遠河,西至獐子堰,南至尹家樑子、上店子樑子一線,向外延伸20米”,覆蓋了好幾個村子,監管起來有一定難度,需要進一步加強。據文管所工作人員介紹,出現漢磚的盜洞可能是有人把以前磚廠填埋磚塊的地方挖開了,
“這裏以前有個磚廠,在沒有發現綿竹城遺址的時候,磚廠取土,挖出不少漢磚,就在取土區較遠的地方挖個坑埋了。”
對於一些破碎的陶片,文管所專家認為實際價值並不大,但這些盜洞已經屬於違法犯罪,已經向當地派出所報案。目前,文管所與黃許鎮政府已經組織當地村民對盜洞進行回填,以便復耕。
文管所專家也呼籲,希望廣大村民都加入到保護文物的工作中來,舉報有獎,“避免發生文物被盜和被破壞的情況。” [15] 

綿竹古城遺址旅遊信息

目前德陽市區已有公交車可直達綿竹古城遺址。遊客可前往城北客運站乘坐107路(德陽-袁家)公交車,經黃許鎮、九五廠至新龍村或江林村附近下車即到綿竹城遺址,可參觀土將台遺址(劉家大院)及南城牆遺蹟。九五廠等地有農家樂可供飲食。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