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紅蕉
- 拉丁學名
- Musa coccinea Andrews [4]
- 別 名
- 指天蕉
- 界
- 植物界
- 門
- 被子植物門
- 綱
- 木蘭綱
- 目
- 姜目
- 科
- 芭蕉科
- 屬
- 芭蕉屬
- 種
- 紅蕉
- 分佈區域
- 中國雲南及廣東、廣西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Andr.,1799
紅蕉形態特徵
編輯假莖高1-2米。葉片長圓形,長1.8-2.2米,寬68-80釐米,葉面黃綠色,葉背淡黃綠色,無白粉,基部顯著不相等,渾圓而無耳;葉柄長30-50釐米,有張開的窄翼。
花序直立,序軸無毛,苞片外面鮮紅而美麗,內麪粉紅色,皺摺明顯,每一苞片內有花一列,約6朵;雄花花被片乳黃色,合生花被片具5 (3+2) 齒裂,二側裂片具角,離生花被片先端尖且具細齒,與合生花被片幾等長。
紅蕉栽培技術
編輯紅蕉盆栽
盆栽置於室內培育,要定期將盆株移出室外,進行有效的陽光照射,使葉片翠綠光亮。初秋至晚秋要使植株充分接觸逐漸降低的氣温,使之逐步適應寒冷的氣候,為越冬創造有利的條件。入冬後將盆株置於南向的窗台上,加強日光彩奪目照射,提高室內温度。此時,要控制澆水,經常用25℃的温水噴灑葉片,保持適當的空氣濕度。白天温度應控制在15-20℃,夜間在10-15℃,温差在5℃左右。
紅蕉田栽
紅蕉多作為切花大規模栽培。在南方温暖地區可露地栽培,但應選擇避風、向陽處,以防止風大吹倒或受冷凍害。北方地區可採用日光温室栽培。紅花蕉大規模栽培採用的種苗多為組織培養苗,也可採用分株苗或實生苗。栽培的株行距為75釐米×75釐米較好。紅花蕉移栽時,要儘量少傷根系。栽植後要澆1次透水以利於土壤和根的結合,剛移植時,對葉片進行噴水,有利於根系恢復和根莖新芽的萌生。
温度
紅蕉原產於熱帶地區,喜温暖濕潤、半廕庇的氣候環境,不耐寒,生長期需要較高的温度,適宜生長温度為24-30℃,夏季最高温不超過35℃,冬季夜間温度不低於15℃時能開花不斷。若冬季夜間温度低於4℃對紅花蕉的假莖、葉片生長極易發生凍害。
光照
紅蕉喜充足陽光,特別在春秋季節,充足的陽光有利於葉片迅速生長和花莖的健壯發育,如果在花苞露色期遮蔽度過大或棚室光照不足,會直接影響花枝的長度和顏色,着色較差,色澤不鮮豔。但紅花蕉夏季怕強光長時間直射,高温烈日下,葉片易被灼傷,需適當採用遮光措施,在半廕庇、靜風的疏林下生長較好。
土壤
水分
紅蕉生長迅速,不耐乾燥,在生長期必須有充足水分保證,要求土壤保持濕潤,在夏季乾旱季節和 5-6月花期應勤澆水,經常在葉面噴水,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有利於葉片的展開。但紅花蕉地下根系脆弱多汁,切忌積水,如土壤濕度過大.地下塊莖極易發生腐爛。
肥料
紅蕉生長迅速,需要充足的肥料。栽培時先 要施足基肥,每100㎡需用腐熟餅/P,800-1000千克,過磷酸鈣40-50千克。肥料要均勻施入。在生長期每月施肥1次,以腐熟餅肥水為好。在開花前要使用高氮鉀肥,可採用氮一磷一鉀(18-6-12)的複合肥。
修剪
紅蕉葉片多,開花亦旺,新老葉片交替較快,因此生長期應隨時剪去黃葉、斷葉和老葉。開花後剪去殘枝,保持通風透光和優美株形,也有利於新葉的萌發。同時,為了使盆栽植株的良好生長髮育,除供應充足水分和營養以外,一般每年換盆1次。
[2]
紅蕉主要價值
編輯紅蕉園林觀賞
紅蕉插花材料
其鮮豔挺拔的紅色直立花序,是極好的插花材料,又可作切花材料。
紅蕉病蟲防治
編輯- 介殼蟲:危害紅蕉的介殼蟲有綿蚧和常春藤圓蚧。常以若蟲、成蟲羣集在紅花蕉上刺吸嫩芽危害。發生嚴重時,葉片上佈滿蟲體,葉片顏色、葉片生長和花莖發育受損,使植株、葉片、花莖變黃,排泄物能誘發煤污病。介殼蟲在温暖、高濕條件下,繁殖快,危害嚴重,1年內可發生3-4代。
防治方法:
- 經常檢查,發現少量介殼蟲時可人工刮除;
- 在若蟲危害期,可用25%亞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灑;
- 棚室栽培時,可利用天敵瓢蟲,進行生物防治。
- 粉蝨:是紅蕉棚室栽培中最常見的害蟲,蟲體較小,全身有白色粉狀蠟質物,其成蟲和若蟲以口器在寄主葉背刺入葉肉吸取汁液,使葉片褪綠、變黃和捲曲,甚至萎蔫、乾枯死亡,並常在傷口部位排泄大量蜜露,造成煤污病,影響紅花蕉生長,甚至引起整株死亡。粉蝨由於繁殖力強,在温室內1年內可繁殖9~10代,在短時間內可形成龐大的數量,同時,它分泌的大量蜜露,污染植株莖葉,會引起煤污病的發生。粉蝨在棚室和南方地區可終年不斷髮生,通風不良時尤為嚴重,該蟲隨風或寄主植物的引種運輸而傳播。
防治方法:
- 利用粉蝨成蟲對黃色的強烈趨性,在黃色板上塗油,起到誘殺作用;
- 在若蟲期用2.5%溴氰菊酯,或10%二氯苯醚菊酯,或20%速滅殺丁稀釋2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灑,對滅殺成蟲、若蟲效果十分明顯;
- 利用天敵麗蚜小蜂殺滅粉蝨也有一定效果。
- 蕉苞蟲:危害紅蕉的蕉苞蟲為香蕉卷葉蟲,又名香蕉弄蝶。危害時,其幼蟲將葉捲成苞,取食葉片。發生嚴重時葉苞累累,蕉葉殘缺,不僅影響植株正常生長,而且減少花莖產量,降低觀賞價值。蕉苞蟲在南方地區或棚室內1年發生4代,以老熟幼蟲在葉苞中越冬,成蟲於春季出現。成蟲在清晨和傍晚活動,飛翔迅速。卵散產於寄主葉片、嫩莖和葉柄,以8-9月危害最嚴重。
防治方法:
- 清除枯葉殘株,集中燒燬,在幼蟲初發生時,及時摘除蟲苞,殺死其中蟲體;
- 注意保護天敵赤眼蜂;
紅蕉生長習性
編輯紅蕉地理分佈
編輯紅蕉繁殖方式
編輯紅蕉播種
紅蕉(6張)
紅蕉分株
紅蕉(2張)
- 參考資料
-
- 1. 紅蕉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2. 陳麗娟; 蔡炳華; 閉志強 .紅蕉組培苗優質豐產栽培技術 :廣西農業科學 ,2001:5-6
- 3. 紅花蕉主要蟲害的防治方法 .山東省林業廳[引用日期2016-07-06]
- 4. 紅蕉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13]
- 5. 紅蕉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04]
- 6. 朱華,戴忠華,中國壯藥圖鑑 下,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04,第708頁
- 7. 趙世偉,張佐雙主編,中國園林植物彩色應用圖譜 花卉卷,中國城市出版社,,第656頁
- 8. 趙世偉,張佐雙主編,中國園林植物彩色應用圖譜 花卉卷,中國城市出版社,,第656頁
- 9. 朱華,戴忠華,中國壯藥圖鑑 下,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04,第708頁
- 10. 趙世偉,張佐雙主編,中國園林植物彩色應用圖譜 花卉卷,中國城市出版社,,第6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