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繡鞋·郊行

鎖定
《紅繡鞋·郊行》是元代散曲作家周德清創作的一組散曲,由三首小令組成。這三首曲子分別講述春、秋、冬三個季節的閒暇之時,作者騎一頭小毛驢,到郊外去踏青尋梅、茅店沽酒、驢背題詩的事。全曲寫景很有特色,動靜結合,聲色俱妙,對仗工整,比喻新奇。
作品名稱
紅繡鞋·郊行
作品別名
【中呂】紅繡鞋·郊行
作    者
周德清
創作年代
元代
作品出處
全元散曲
文學體裁
散曲

紅繡鞋·郊行作品原文

【中呂】紅繡鞋·郊行
其一
茅店小斜挑草稕,竹籬疏半掩柴門,一犬汪汪吠行人。題詩桃葉渡,問酒杏花村,醉歸來驢背穩
其二
穿雲響一乘山簥,見風消數盞村醪,十里松聲畫難描。楓林霜葉舞,蕎麥雪花飄,又一年秋事了
其三
雪意商量酒價,風光投奔詩家,準備騎驢探梅花。幾聲沙嘴雁,數點樹頭鴉,説江山憔悴煞 [1] 

紅繡鞋·郊行註釋譯文

紅繡鞋·郊行詞句註釋

⑴中呂:宮調名中呂宮是元曲常用宮調之一。紅繡鞋:曲牌名,北曲入中呂宮。多作小令,基本句式為六六七五五五,押六平仄韻。
⑵草稕(zhùn):舊時酒家的標誌。用草或布綴於竿頭,懸在店門前,招引遊客。俗稱“望子”。
⑶題詩桃葉渡:《古樂府注》:“王獻之愛妾名桃葉,嘗渡此。獻之作歌送之曰:‘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正迎接汝。’”
⑷問酒杏花村:杜牧清明》:“借問酒家何處有?牧音遙指杏花村。”後因以“杏花村”指酒家。
⑸“醉歸來”句:這裏暗用孟浩然李賀等人騎驢尋詩的故事。
⑹穿雲響:山轎別名。因其穿行飛快,故稱。一乘:一車四馬為一乘,此指一副。山簥(jiāo):即“山轎”,滑竿一類的抬人工具。
⑺村醪(láo):鄉民自制的村酒,俗名“見風消”。
⑻蕎麥:北方一種粗糧作物,春秋兩種。開白花,秋天開花較晚。
⑼秋事:秋收。了:完結,定局。
⑽“雪意”句:言有了下雪的象徵,估計酒價要提高一些。商量,估量,醖釀。
⑾投奔:投向。
⑿“準備”句:這裏用孟浩然事。孟浩然居鹿門山時,大雪天騎驢探梅。
⒀沙嘴:沙洲突出水中的地方。
⒁數點:寥寥無幾。出自隋煬帝的斷句:“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
⒂江山憔翠煞:言江山寂寞、荒涼到了極點。憔悴,這裏作寂寞、荒涼講。 [2] 

紅繡鞋·郊行白話譯文

其一
小小的一所鄉村客店,稻草的望子斜挑在門首。人家半掩着柴門,用一道疏疏的籬笆圍就。過路人驚動了村狗,汪汪地迎着叫個不休。在風光旖旎的渡口題詩,又在春意盎然的酒家飲酒。喝醉了,騎着驢穩步回家,無憂無愁。
其二
乘一副名叫“穿雲響”的山轎,飲幾盞俗稱“見風消”的春酒。十里松濤聲聲入耳,真是難以描畫。楓林經霜的紅葉翩翩起舞麥花像雪一樣迎風飛飄,又一年好收成已成定局了。
其三
下雪了,估計酒價將要上漲,寒冬的風光投向詩人的懷抱,我準備騎驢去探訪梅花。在沙洲嘴上傳來大雁幾聲啼叫,在樹梢頭棲息着幾隻烏鴉,它們在向遊人訴説,這大好河山已變得十分凋敝淒涼。 [2] 

紅繡鞋·郊行創作背景

這組曲子載於《太平樂府》卷四。周德清生活於元代後期。此時元朝統治者已恢復科舉,相對於元代初期的文人來説,周德清是幸運的,有了仕進的機會。作為傳統漢族文人之後,建功立業也是他最高的理想與抱負。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周德清也曾努力過,但多次應試,都未能如願,只能布衣終身,為此深感惆悵。仕途上的失利,周德清便將興趣與才識轉移到了元代新興的曲體文學的創作與研究上來。這組曲子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創作的,具體創作年份未詳。 [3] 

紅繡鞋·郊行作品鑑賞

紅繡鞋·郊行整體賞析

第一首沒有説時間,但曲中提到桃葉渡、杏花村,應該是春季。“茅店小斜挑草稕”,從前酒店都有標誌,一般是高挑的酒旗,是一塊高懸的白布或青布,上面可以寫字,也可以不寫字,又稱為“青旗”“酒幌”“杏簾”等。這種酒招,有時候還會用一些其他東西替代。“題詩桃葉渡,問酒杏花村,醉歸來驢背穩”,古人寫閒暇之行,往往用“騎驢”。騎着一頭小毛驢,慢慢行來,別有一番趣味。如果換成高頭大馬,就沒有情趣了。古人説“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背上”(唐鄭綮語,一説孟浩然語。見孫光憲北夢瑣言》)。騎驢出去的另一件事就是沽酒。騎驢沽酒,盡見閒適。
第二首寫秋天遊山景物。將動景與靜物有機組合,對仗恰切。“楓林霜葉舞,蕎麥雪花飄”,將眼光投在農業秋事上,就比一般士大夫遊山玩水情趣不同。瑣非復初《中原音韻序》稱周德清“‘殘梅千片雪,爆竹一聲雷’,雪非雪,雷非雷,佳作也。長篇短章,悉可為人作詞之定格”,此曲亦然。此曲寫景很有特色,作者抓住秋景中那些色澤鮮豔的景物來寫,寫大片的松林、楓葉、蕎麥花,形成墨綠、火紅、雪白三種基本色調的畫面,作者將這些景物都置於風的吹動之中,讓松發出濤聲,讓楓葉舞動,讓蕎麥搖曳,給人一種聲色俱妙的流動感,讓人感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機和生命的律動,這樣的畫面不禁叫人賞心悦目、流連忘返。
第三首寫冬日郊行。“雪意商量酒價”,是説雪天沽酒不易,酒價可能會上漲了。“風光投奔詩家”,構思極巧。不説詩家因風光好而有了詩興詩思,而是説風光自己跑到詩人家去請求描寫。在古人眼中,騎着毛驢,踏雪尋梅,是極為風雅的韻事。據説唐代詩人孟浩然就常常騎着毛驢,踏着白雪,去尋找梅花。但是冬天畢竟是寒冷的,是光禿禿、白茫茫的,所能聽到看到的,也不過是“幾聲沙嘴雁,數點樹頭鴉”而已。結句也極有奇思,用擬人的手法,把冬天的蕭瑟,比喻為江山的憔悴,很有新意。 [4] 

紅繡鞋·郊行名家點評

其二
四川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鄧元煊:此曲寫秋日郊行的所見所感,突出絢麗的秋色和豐收的年景。情調爽朗明快,清新可喜,靜景動寫,如詩如畫。(《元曲:彩圖版》) [2] 
其三
四川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鄧元煊:此曲寫冬日郊行所見所感,表現了寫詩尋梅的雅興和對“江山憔悴”的感慨。能突出冬景特徵,寓情於景。結尾處用擬人手法,意在言外。(《元曲:彩圖版》) [2] 

紅繡鞋·郊行作者簡介

周德清(1277—1365),字日湛,號挺齋,高安暇堂(今屬江西)人,所著《中原音韻》一書,對語音學和曲律的研究貢獻甚著。《錄鬼簿續篇》稱其“又自制為樂府甚多,長篇短章,悉可為人作詞之定格”。又云:“故人皆謂德清之韻,不但中原,乃天下之正音也;德清之詞,不惟江南,實天下之獨步也。”散曲現存小令一首、套數三套。 [5] 
參考資料
  • 1.    隋樹森.全元散曲(下)[M].北京:中華書局,1964:1336
  • 2.    鄧元煊.元曲:彩圖版[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20:148-149
  • 3.    俞為民.周德清《中原音韻》的曲學理論[J].文化藝術研究, 2013,6(1):67-80
  • 4.    李修生.元曲大辭典(修訂版)[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3:181
  • 5.    蔣星煜 等.元曲鑑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