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綮

鎖定
鄭綮(?-899年),字藴武。唐代詩人,宰相。 [8] 
鄭綮曾登進士第,歷任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及倉部、户部員外郎,金部、刑部右司郎中,出為廬州刺史。黃巢義軍自嶺南至淮南,鄭綮投書黃巢,請不要犯廬州,黃巢笑而從之,鄭綮因而受到天子嘉獎。後入朝為兵部郎中,遷給事中。以病休官,不久又以左散騎常侍徵還。鄭綮寫詩常好託諷時政,被昭宗所賞識,於光化元年(898年),擢為宰相。不久以太子少保致仕。光化二年(899年),鄭綮去世。 [8] 
鄭綮作詩多譏刺俳諧,故落格調,時稱“鄭五歇後體”。別廬州時有云:“唯有兩行公廨淚,一時灑向渡頭風。”其詩多滑稽類此。 [1]  [8] 
別    名
鄭五
字藴武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鄭州滎陽(今河南滎陽)
逝世日期
899年
主要成就
禮部侍郎、同平章事,太子少保
主要作品
《開天傳信記》一卷
本    名
鄭綮
家    世
滎陽鄭氏

鄭綮人物生平

鄭綮,字藴武,鄭州滎陽人。及進士第,歷監察御史,擢累左司郎中。因窶甚,丐補廬州刺史。黃巢掠淮南,綮移檄請無犯州境,巢笑,為斂兵,州獨完。唐僖宗嘉之,賜緋魚。歲滿去,贏錢千緡藏州庫。後它盜至,終不犯鄭使君錢。及楊行密為刺史,送都還綮。王徽為御史大夫,以兵部郎中表知雜事,遷給事中杜弘徽任中書舍人,綮以其兄杜讓能輔政,不宜處禁要,上還制書,不報,輒移病去。召為右散騎常侍,往往條摘失政,眾訁雚傳之,宰相怒,改國子祭酒,議者不直,復還常侍。大順後,王政微,綮每以詩謠託諷,中人有誦之天子前者。唐昭宗意其有所藴未盡,因有司上班簿,遂署其側曰:“可禮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至是,省史走其家上謁,綮笑曰;“諸君誤矣,人皆不識字,宰相亦不及我。”史言:“不妄。”俄聞制詔下,嘆曰:“萬一然,笑殺天下人!”既視事,宗戚詣慶,搔首曰:“歇後鄭五作宰相,事可知矣。”固讓,不聽。立朝偘然,無復故態。自以不為人所瞻望,才三月,以疾乞骸,拜太子少保致仕,卒。 [1-2] 

鄭綮個人作品

著有《開天傳信記》一卷,民間盛傳的“唐明皇遊月宮”故事,即出此書,其書之名貴可知。至今尚存。

鄭綮軼事典故

鄭綮本善詩,其語多俳諧,故使落調,世共號“鄭五歇後體”。 [1] 
唐相國鄭綮,雖有詩名,本無廊廟之望。嘗典廬州,吳王楊行密為本州步奏官,因有遺闕而笞責之,然其儒懦清慎,弘農常重之。昭宗時.吳雄據淮海,朝廷務行姑息,因盛言鄭公之德,由是登庸,中外驚駭。於時皇綱已紊,四方多故,相國既無施展,事必依違太原兵至渭北,天子震恐,渴於攘卻之術,相國奏對,請於文宣王諡號中加一“哲”字,其不究時病,率此類也。同列以其忝竊,每譏侮之。相國乃題詩於中書壁上,其詞曰:“側坡蛆崑崙,蟻子競來拖。一朝白雨下,無鈍無嘍囉。”意者以時運將衰,縱有才智,亦不能康濟,當有玉石俱焚之慮也。時亦然之。相國《題老僧詩》雲:“日照西山雪,老僧門未開。凍瓶粘柱礎,宿火焰爐灰。童子病歸去,鹿魔寒人來。“常雲:“此詩屬對,可以稱衡,重輕不偏也。”或曰:“相國近有新詩否?”對曰:“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上,此處何以得之?“蓋言平生苦心也。 [3] 
史稱鄭綮為相,因自言日:“笑殺天下人。”又日:“時事可知矣。”後竟以不為人所瞻望,三月求罷去。傳紀其事,鄙之也。按綮知廣州日,值賊黃巢起,所過郡邑,無不殘滅。公移檄於巢,戒無犯州境。巢笑為斂兵,州獨得完。及歲滿去,俸餘千緡,置之郡庫。他盜過郡,帑藏為竭,而終不敢犯鄭使君錢。此必有以厭服其心者,不賢而能若是乎?區區自嘲,蓋以掩其瑰瑋邁羣之器,不忍身為亡國之相,挈神器以歸賊也。然而圭角不露,過人遠矣。彼史氏何足以知之! [7] 

鄭綮家世親屬

鄭綮出身滎陽鄭氏。滎陽鄭氏作為中原門閥士族“五姓七族”之一,兩漢以來家世非常顯赫,其中鄭温三子鄭曄、鄭恬、鄭簡後裔被唐高宗列入禁婚家“七姓十家”範疇,博文約禮,門第清華,冠於卿族,為當時中原頂級名門望族之一。 [4-6] 
侄子:鄭徽,河南尹張全義判官。
侄孫:鄭珏,後梁、後唐宰相,贈司空。
侄曾孫:鄭遘,北宋太平興國年間,任正郎。
參考資料
  • 1.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三·列傳第一百八》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16-07-15]
  • 2.    鄭綮像取自書帶草堂1941年印《鄭氏大統宗譜》。
  • 3.    《北夢瑣言》卷七  .讀書人365[引用日期2018-10-10]
  • 4.    《新唐書·卷七十五·表第十五·宰相世系五·鄭氏》:(滎陽)鄭氏定著二房:一曰北祖,二曰南祖。宰相九人。北祖有珣瑜、覃、朗、餘慶、從讜、延昌;南祖有絪;滎陽鄭氏有畋;滄州鄭氏有愔。
  • 5.    《資治通鑑·卷二百·唐紀十六·高宗》:初,太宗疾山東士人自矜門地,昏姻多責資財,命修《氏族志》例降一等;王妃、主婿皆取勳臣家,不議山東之族。而魏徵、房玄齡、李勣家皆盛與為昏,常左右之,由是舊望不減,或一姓之中,更分某房某眷,高下懸隔。李義府為其子求昏不獲,恨之,故以先帝之旨,勸上矯其弊。壬戌,詔後魏隴西李寶、太原王瓊、滎陽鄭温、范陽盧子遷、盧渾(溥)、盧輔、清河崔宗伯、崔元孫、前燕博陵崔懿、晉趙郡李楷等子孫,不得自為昏姻。仍定天下嫁女受財之數,毋得受陪門財。然族望為時俗所尚,終不能禁,或載女竊送夫家,或女老不嫁,終不與異姓為昏。其衰宗落譜,昭穆所不齒者,往往反自稱“禁婚家”,益增厚價。
  • 6.    《舊五代史·卷五八·列傳第十·鄭珏》:鄭珏,昭宗朝宰相綮之侄孫。父徽,河南尹張全義判官。光化中,登進士第,(《歐陽史》雲:珏舉進士數不中,全義以珏屬有司,乃得及第。)歷弘文館校書、集賢校理、監察御史,入梁為補闕、起居郎,召入翰林,累遷禮部侍郎充職。珏文章美麗,旨趣雍容,自策名登朝,張全義皆有力焉。貞明中,拜平章事。莊宗入汴,責授萊州司户,未幾,量移曹州司馬。張全義言於郭崇韜,將復相之,尋入為太子賓客。明宗即位,任圜自蜀至,安重誨不欲圜獨拜宰輔,共議朝望一人共之。孔循言珏貞明時久在中書,性畏慎而長者,美詞翰,好人物,重誨即奏與任圜並命為相。有頃,珏以老病耳疾,不任中書事,四上章請,明宗惜之,久而方允,乃授開府儀同三司,行尚書左僕射致仕,仍賜鄭州莊一區。明宗自汴還洛陽,遣中使撫問,賜錢二十萬,食羊百口。長興初卒。贈司空。初,珏應進士,十九年方登第,名姓為第十九人,自登第凡十九年為宰相,又昆仲之次第十九,時亦異之。子遘,太平興國中任正郎。
  • 7.    千百年眼  .天涯知識庫[引用日期2021-11-30]
  • 8.    馬良春,李福田總主編.中國文學大辭典 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9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