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二次諾德林根戰役

鎖定
第二次諾德林根(Nördlingen)戰役爆發於1645年8月6日,位於布倫海姆村莊東南方的諾德林根村。這次戰役是法國瑞典以及德意志新教同盟最終取得三十年宗教戰爭勝利的決定性戰役之一。
名    稱
第二次諾德林根戰役
發生時間
1645年8月6日
地    點
諾德林根鎮東南十里
參戰方
法國-魏瑪聯軍,西班牙-巴伐利亞-神聖羅馬帝國聯軍
結    果
法國-魏瑪聯軍獲勝
參戰方兵力
法國方面13000人 魏瑪軍隊4000人
巴伐利亞和帝國軍隊9000人 西班牙軍隊7000人
傷亡情況
雙方傷亡相近均為5000左右
主要指揮官
孔代親王
締雷納
莫西
維特

第二次諾德林根戰役戰役背景

法國介入德意志戰場前的三十年戰爭,1631年,在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的率領下,瑞典萊比錫新教同盟軍於布萊登菲爾德戰役以及第一次萊比錫戰役重創帝國軍隊並奪取整個法蘭克尼亞。英明的古斯塔夫二世識破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偷襲累根斯堡壘的計劃,並於同年,瑞典軍隊佔領了摩斯堡、蘭茨胡特、以及整個弗萊辛主教領地,並以雷霆之勢佔領了巴伐利亞首府慕尼黑,同時在普法爾茨主教區的西班牙軍隊和洛林人望風而逃,薩克森軍隊也佔領了幾乎整個波西米亞,瑞典將軍霍恩兵不血刃的佔領了阿爾薩斯維也納宮廷岌岌可危。 [1] 
在瑞典的介入下,新教同盟取得對天主教同盟的壓倒性優勢,皇帝斐迪南二世不得不重新啓用華倫斯坦,呂岑戰役後,新教同盟在瑞典首相奧克森斯締爾納的主持下仍然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此時新教同盟內部對瑞典掌控了整個西南和中德區域統治權極為不滿,以薩克森和勃蘭登堡為首積極煽動眾新教邦國反對瑞典,導致了1634年第一次諾德林根戰役前只剩下黑森還馳援瑞典,這導致了帝國軍隊徹底扭轉了劣勢,同年從意大利增援維也納的2萬1千西班牙軍隊成功和皇帝匯合併成功在諾德林根重創薩克森和瑞典軍隊,瑞典主力軍團損失殆盡。局勢開始對帝國有利。
同年斐迪南二世以大赦為主要條件推出《布拉格合約》以至於大多數福音新教徒背叛了新教同盟(其中還包括不對等的和談條件意圖分化新教諸侯),眾多背叛皇帝的帝國城市(帝國自治城市)也答應和皇帝和解。1635年,隨着奧地利佔領武爾茨堡和科爾堡,海爾布朗同盟(古斯塔夫二世去世後,德意志新教諸侯和瑞典為重新整合力量發起的同盟,法國、英國、荷蘭、12個帝國城市,眾多新教諸侯參加)被分化瓦解。瑞典在整個德意志地區的統治力幾乎都快被皇帝瓦解了。並且瑞典和波蘭的停戰協議已經到期,局勢開始對新教同盟嚴重不利。1635年成為瑞典在三十年戰爭中最為艱難的一年,直接導致了法國的態度轉變。 [1] 

第二次諾德林根戰役法國立場的變化

1629年,華倫斯坦和提利公爵的十五萬大軍所向披靡,佔領了幾乎整個中部北部德國,瑞典和法國懼怕皇帝一統德意志,迅速締結同盟反對皇帝阻止奧地利將兵峯染指到波羅的海和萊茵河左岸,但出乎意料的是,古斯塔夫二世率領他的瑞典軍隊橫掃了帝國軍隊,於1631年布萊登菲爾德戰役和第一次萊比錫戰役毀滅了帝國軍隊,於1632年夏瑞典佔領了巴伐利亞首府慕尼黑,同年在普法爾茨的西班牙軍隊和瓦隆僱傭兵望風而逃,幾乎整個中德和北部的德國落入瑞典囊中,一個橫跨歐陸的瑞典帝國誕生了,這極大震動了法國首相黎塞留。
[2] 
1635年同年法國和瑞典達成和解,同年法國和西班牙開戰,法國參戰初期,在萊茵戰區因新教同盟眾多背離和持觀望態度,瑞典法國聯軍失利,1636年西班牙傾其全部弗蘭德軍力圖滅亡法國,但在法國國力上升大背景情況下未能成功,1637-1639年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再次南北夾擊法國,被完成戰爭準備的法國擊潰,局勢開始對新教同盟有利。
並於1639年,荷蘭海軍全殲西班牙無敵艦隊導致西班牙失去了在不列顛海峽的制海權嚴重挫傷了西班牙運兵船馳援佛蘭德,徹底改善了法軍和荷軍在佛蘭德戰場的處境。因而法國海軍也奪取了比斯開灣制海權開始封鎖部分西班牙港口。海上的成功使得英格蘭和荷蘭開始大量馳援德國和法國戰場,局勢開始對新教同盟有利,起先背叛同盟的新教城邦紛紛歸附,持觀望態度的帝國自由城市也加入同盟,局勢徹底逆轉。
西班牙方面雪上加霜,1640年,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爆發“收割者起義”(加泰羅尼亞大起義),地方貴族願意擁戴法王路易十三為加泰羅尼亞公爵意圖擺脱西班牙統治,故而法軍在加泰羅尼亞得到支援情況下取得了對西班牙的勝利,並對法國全力出兵萊茵提供契機,在這種背景下 ,法軍主力於1642年改變前線守勢大量進入德國戰場,同年瑞典軍隊也在名將托爾斯滕森的率領下,於第二次布萊登菲爾德戰役毀滅帝國軍隊,在托爾斯滕森兇狠的追擊下,帝國2萬6千大軍前後損失近2萬人,一年後,1643年5月法國北方的阿登省,法軍於羅克魯瓦戰役擊敗西班牙弗蘭德軍,解除了西班牙在佛蘭德的主力軍團對法國北部省份的嚴重威脅,為集中兵力出兵德國戰場徹底擊敗奧皇奠定基礎。 [3] 

第二次諾德林根戰役戰略背景

巴伐利亞名將莫西元帥 巴伐利亞名將莫西元帥
1643年12月,在萊茵戰場與帝國軍隊交戰的新教總指揮魏瑪公爵伯恩哈德(瑞典的忠實盟友)於圖林根大敗,被迫退守阿爾薩斯並患天花去世,新教勢力在萊茵戰場的主將驟然逝去,法國方面緊急派遣在都靈戰役名聲大噪的法國元帥亨利·蒂雷納子爵(又稱杜倫尼)率領步騎各五千、火炮20門馳援萊茵戰場,法軍首先擊敗了小股巴伐利亞軍隊,並於1645年夏,出兵佛萊堡,欲解佛萊堡之圍,但由於軍團新敗不久,經不起惡戰,軍隊被擊潰,在巴伐利亞名將莫西元帥(Mercey)
法國內閣大為震驚,內閣首相馬薩林急忙調遣元帥孔代親王率領一萬軍隊馳援締雷納並接替指揮權,並於第二次佛萊堡戰役,孔代親王在巴伐利亞火炮轟擊下親自率領法國騎兵迅猛衝擊巴伐利亞和帝國聯軍陣線,親王不畏生死多次帶兵反覆衝鋒,終於迫使敵軍撤退,法國成功佔領佛萊堡。 [3] 
隨後經過締雷納提議,法軍分兵進軍,締雷納率兵奪取菲爾普斯堡(Phillipsburg)和美因茨主教區(Meinz)。在締雷納追擊莫西元帥的途中,法軍於梅根特海姆(Mergentheim)附近部隊因追擊前後脱節,被巴伐利亞軍隊發現並且擊潰,締雷納只得退守黑森-卡塞爾(Hesse-Karsel),堅守至孔代親王大軍增援,巴伐利亞方面也趕來七千西班牙援軍,於1645年8月6日,於兩軍於諾德林根村(Nördlingen)爆發會戰,既第二次諾德林根戰役。 [3] 

第二次諾德林根戰役戰役過程

帝國軍和巴伐利亞軍總兵力16000人、28門大炮(7000西班牙軍隊 、7000到9000巴伐利亞和帝國軍隊 8800步兵 7200騎兵),法軍總兵力17000人、27門大炮(孔代12000人、締雷納5000人 7800步兵 9200騎兵 ),帝國軍隊由莫西元帥擔任總指揮,約翰-馮-維特擔任副指揮,法軍以孔代親王為總指揮其率領的法軍主力擔任為主攻,締雷納率領的法國-魏瑪聯軍配合孔代的攻勢。 [3] 
孔代親王 孔代親王
帝國軍隊的陣線佈置在諾德林根村東南方的Alerheim,陣線約1km。Alerheim東北方向約1KM是Wennenberg山脊,Alerheim西南方1KM是有如一座大山的the Schloss 高地,莫西和維特,將軍隊右翼佈置在Wennenber山脊上的堡壘,左翼隱藏在the schloss高地上的城堡內 ,並將陣線中央佈置在兩翼中間的低地勢處。在十七世紀,Alerheim村莊是足夠小,整個至於帝國軍隊高處陣線的西北處清晰可見。為了保護帝國中央陣線,莫西將一些巴伐利亞和神聖羅馬帝國的下馬龍騎兵和步兵佈置在中央並設置路障。他們想誘使法軍攻擊坡面處的帝國陣線(前文由龍騎兵和步兵守衞處)從而使法軍處於帝國火炮的火舌中被大量殺傷,趁機全軍出擊擊敗法軍。 [3] 
締雷納 締雷納
法軍方面,締雷納在戰前把自己的德法聯軍指揮權交給孔代親王,一萬二千法軍主力交給孔代全權指揮,孔代的作戰計劃非常簡單,他想率領法國騎兵在帝國右翼陣地發動正面攻擊直接擊潰帝國陣線,在此期間,孔代親王為次計劃花了整整四個小時調整好攻擊隊形。戰役開始,孔代親王領法國騎兵發動強大攻勢但被擊退,孔代屢次衝擊均未成功可帝國軍隊也是從左翼和中央抽調了大量兵力,帝國軍隊在右翼發動反擊衝擊法國左翼陣線,莫西元帥命令Schloss高地堡壘的守軍下坡追擊法軍,但帝國軍隊沒有果斷的對右翼發動強大反擊而是猶猶豫豫的,雖然帝國軍隊在右翼的攻勢不夠徹底不能擊潰法軍左翼,但也導致了中央法軍停止攻勢來支援法軍左翼,可這仍然導致了帝國軍隊左翼和中央開始兵力不足,使得締雷納在右翼的德法聯軍佔據優勢,締雷納抓住優勢全軍猛攻Wennenberg山脊上的西班牙軍隊,隨着締雷納攻破Wennenberg陣地,帝國左翼陣線被德法聯軍擊潰,帝國右翼停止對法軍左翼的追擊回軍馳援己方左翼,同時締雷納下令右翼法軍全力向敵軍中央和右翼進行牽制攻擊,孔代趁勢發動總攻,巴伐利亞和帝國全軍潰敗,只剩下身經百戰的西班牙方陣部隊苦苦支撐,一代名將莫西元帥死於亂軍之中,直至夜晚,兩軍仍然在作戰,但隨着夜幕降臨,剩下的4000西班牙軍隊已經被團團圍困,在擊退了20次法軍衝擊後,西班牙人失去了戰鬥意識便向法軍投降,至此西班牙和帝國聯軍被徹底打敗,法軍在左翼攻勢受挫的情況下,憑藉締雷納的果斷攻勢扭轉了不利戰局,贏得了第二次諾德林根戰役的勝利。 [3] 

第二次諾德林根戰役結果影響

這次戰鬥並不是一場壓倒性勝利,法國和德意志新教同盟的軍隊傷亡幾乎和帝國軍隊相當均為五千左右,兩邊陣亡人員裏面都包括大量軍官。當孔代感覺攻勢受挫便撤回了自己的陣地留下締雷納在戰場沒有支援,締雷納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因傷亡較大撤回菲爾普斯堡休整,因此法國在整個諾德林根戰役中獲得的只是俘虜和丁克斯比爾(Dinkelsbuhl)。帝國軍隊能夠撤回多瑙沃特並補充戰損 。巴伐利亞在法國修正期間至少是安全的,最後這場戰鬥沒有喘息機會,雙方軍事才能頗高、均能步步緊逼,但這場戰鬥完全扭轉了法國瑞典以及新教同盟的戰略頹勢極大的鼓舞了己方士氣,讓神聖羅馬帝國和其天主教同盟再一次陷入戰略被動,為次年瑞典和法國入侵巴伐利亞提供契機,併為最終贏得三十年宗教戰爭的勝利打下堅實基礎。 [3] 
參考資料
  • 1.    (德)弗爾德里希-席勒.三十年戰爭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71:108-264
  • 2.    黎賽留傳  .黎塞留傳.1996.12.7[引用日期2018-05-16]
  • 3.    (英)沃納姆.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8-1:43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