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一交響序曲

鎖定
第一交響序曲是關峽根據所作歌劇《悲愴的黎明》的音樂,於2003年12月重新結構而成的。樂曲的主要旋律用在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的配樂中而廣為傳播,家喻户曉。 大型民族歌劇《悲愴的黎明》於2001年在京首演,獲得成功。之後在各地巡演中均獲好評。 2003年由中央電視台錄製成舞台藝術片播出。作曲家在創作這部歌劇時,歷經四載,在與編劇孔遠合作的過程中,深刻理解了老一代革命者的思想境界,充分把握了他們對待人生的崇高情感,對前輩們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和充滿激情的人格肅然起敬。
中文名
第一交響序曲
作    者
關峽
創作時間
2003年12月
結    構
主題、中部、反覆

第一交響序曲作者介紹

關峽,當代中國著名作曲家,1957年6月出生,河南開封人,滿族。少年時曾學習小提琴和二胡。1985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在校時以《大提琴狂想曲》獲美國齊爾品作曲比賽二等獎,《第一弦樂四重奏》獲全國第四屆音樂作品比賽二等獎。關峽的音樂創作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他譜寫了《圍城》(1990)、《我愛我家》(1993)、《激情燃燒的歲月》(2001)、《士兵突擊》(2007)等高品質、成熟的電視音樂作品,深受觀眾的喜愛。

第一交響序曲寫作背景

關峽在敍述創作過程時寫到:“我決定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來創作這類題材的音樂作品是因為劇中的人物常常使我激動不已。在作曲的過程中我彷彿和他們共同經歷着漫漫人生中所遭遇的種種坎坷,伴隨他們固守着那份純真的情感走向了崇高,開啓了我塵封已久的記憶,讓我找回了一些看似無足輕重,然而卻是十分珍貴的東西……。”

第一交響序曲作品介紹

第一交響序曲充分運用人性化的音樂表達方式,注重表現人的心靈及情感訴求,作曲家調動管絃樂手段營造出厚重的情感氛圍,力求在內容和形式的結合上達到高度統一,滿足當代聽眾聽覺和心理上的審美需求。樂曲滿懷激情地頌揚了改寫中國歷史進程的、無怨無悔奉獻人生的老一輩特殊羣體,並結合當代民眾心態昇華出昂揚向上的時代精神。 2002年關峽將序曲音樂用到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的配樂中。他説:“這是由於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和歌劇《悲愴的黎明》這兩部作品在挖掘那一代人心靈層面的崇高美,表現普通人身上所藴含的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的情懷及其深層表達方面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第一交響序曲樂隊編制

(標準管絃樂隊)

第一交響序曲木管組

2支長笛
2支雙簧管(兼英國管
2支大管
2支單簧管(bB調)

第一交響序曲銅管組

4支圓號
3支小號
2支次中音長號
1只大號

第一交響序曲打擊樂組

(鈸片與吊鈸)

第一交響序曲絃樂組

第一小提琴
第二小提琴

第一交響序曲作品賞析

《第一交響序曲》由帶有引子的復三部曲式構成:

第一交響序曲引子

絃樂隊波浪起伏的音型做背景,四支圓號同度的號角聲從低到高、由弱至強,隨後小號長號大號以相隔一拍的卡農式進入(頻繁轉調),激越的號角聲和定音鼓的強悍加入使樂隊的音響強度不斷增長,描繪出一幅中國革命歷程中先輩們前赴後繼、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第一交響序曲主題

序奏後,絃樂從高音區級進下行、伴隨着四度、交度音程跳躍構成的寬廣旋律富有歌唱性,生動地謳歌出中華民族歷經漫漫歲月永葆昂揚向上精神的主部主題(D大調)。發展部由鋼琴為領奏樂器,旋律抒情委婉,樂隊織體簡約平緩,以敍述經歷過艱難人生的無怨無悔之情。再現部由宏大的交響樂隊鳴響出恢弘的、激青澎湃並具有史詩般的音樂。寬廣的旋律傾訴着對艱難人生的詠歎,三支嘹亮的小號吹奏着挺拔向上的對位旋律在訴説着生命中的不屈精神。

第一交響序曲中部

在鼓聲狂躁的敲擊之上,銅管、定音鼓奏出方才第一主題的變奏(d小調),所有的聲部都在緊張的行進。鬥爭與希望對比交織着,然而鼓舞的力量從來沒有放棄過。恢復到暫時的平靜後,異常柔美的小提琴獨奏開啓了一種可能(F大調),一個個樂器聲部逐次加入,彷彿鑲嵌在廣袤天空的星辰,一個一個的閃爍,星光瀑布直落人間,最終綻放到一個令人震懾的光明。木管聲部與絃樂聲部次第與小提琴交織,展現出一幅甜美、穩定的安寧景象,充滿着勃勃生機,藴藏着無限的力量與希望,並令人回憶起曾經奮鬥的榮光。

第一交響序曲反覆

最後,樂曲又回覆到開始那段感人至深的著名主題(回到主調性)。氣勢恢弘的樂隊交響,在激青燃燒中將“崇高”永恆鐫刻在信念的碑文上。樂曲以銅管樂器的宏偉音響畫上一個圓滿句號。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