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秦望山

(近代民主革命人士)

鎖定
秦望山,泉州東郊草埔尾人,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生。
民國4年(1915年),參加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同王泉笙、桂華山等革命黨人開展反袁鬥爭。民國7年,參加許卓然領導的閩南靖國軍,進行護法倒李(厚基)運動。 [1] 
出生地
福建省泉州市
出生日期
1896年
逝世日期
1970年1月12日
主要作品
《福建自治軍宣言》
本    名
秦望山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上海大學

秦望山人物生平

秦望山民國10年在上海同許卓然等人組織福建自治促進會,號召驅逐北洋軍福建督軍李厚基。秦望山被派回福建,任組織福建自治軍全權代表。發表《福建自治軍宣言》,並委派雲霄縣黃廷經為福建自治軍漳州屬區指揮官。黃廷經發難末獲成功,秦望山遂轉到南安縣以鳳巢山為根據地,將收編的福建民軍分為四路。又組建第五路軍,自任指揮,曾多次與李厚基的北洋軍作戰,取得勝利。民國11年,調整番號,許卓然擔任自治軍第二路司令,秦望山另組第三支隊並任統領。 [1] 

秦望山主要成就

民國12年2月,東路討賊軍軍長許崇智派前敵總指揮何成浚率部4000人,由福州兼程南下,與自治軍攻下泉州城。秦望山率部進駐石獅一帶。不久,率部隨許卓然出發廣東,討伐叛軍陳炯明。兵至平和縣,被敵人包圍,秦望山突圍轉往上海。
民國14年初,秦望山在上海大學肄業,旋迴到廈門,參加中國國民黨。同年6月8日,國民黨福建臨時省黨部在廈門成立,秦望山被選為臨時省黨部執行委員。接着又被選為廈門市黨部臨時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7月,國民黨中央派丁超五到廈門籌備成立國民黨福建省黨部後,秦望山離開廈門到詔安,任詔安幹部學校政治部主任。
民國15年1月,秦望山奉許卓然之命潛入泉州擔任國民黨晉江縣臨時縣黨部籌備主任。同年11月,北伐東路軍佔領泉州。12月間,國民黨晉江縣臨時黨部成立,秦望山為主任委員。
民國16年4月。國民黨晉江臨時縣黨部發動"清黨"。5月,由於沒抓到陳文總等共產黨人,福建新編軍藉口"清黨"不徹底,下令通緝秦望山。秦望山被迫離閩。
民國17年春,十一軍入閩解決了福建新編軍,秦望山被福建省政府委為泉(州)永(春)民團編練處特派員。他藉助十一軍消滅流氓匪徒組成的泉州市衞隊。
民國18年,秦望山與許卓然梁披雲等創辦泉州黎明高級中學。民國23年,任泉州平民中學董事長,後將平民中學改為民生農校。
民國26年,抗戰爆發,秦望山任泉州防災委員會主任,嗣轉任福建省抗敵後援會晉江縣分會常務委員兼總務股股長。民國27年起,任第一、二屆國民參政員,兩次往南洋發動華僑捐款抗日。菲律賓淪陷後,留在當地,擔任菲律賓血幹團總顧問兼青年工作隊指導。 [1] 

秦望山個人生活

菲律賓光復後,秦望山回國任國民政府中央監察委員,並任福建華僑建設公司董事長,策劃建設福建鐵路和開採永春天湖山煤礦,完成安海港的圍墾工程,籌建福建水利建設公司等。他將友人饋贈的3萬多美元,大部分投資福建華僑建設公司,將其中的部分股票抵押美金1萬多元,捐給泉州民生農校作為建築經費。
民國38年7月,秦望山因勸告李良榮及閩西李漢衝起義,被國民黨特務毛森追捕而逃避香港,開設福元船務行。
新中國成立後,秦望山在香港積極參加新中國貨運工作。1950年,貨船從廣州運油至汕頭,被國民黨炮艇截去台灣。他的長子秦長城也被押到台灣。他為交涉放回船、人,移居沙撈越,辦報兼營印務館。因宣傳新中國,被英國殖民政府驅遂出境,回到香港繼續經商。
1957年1月,在中共中央領導及何香凝、邵力子的關心下,秦望山舉家從香港返回大陸定居。不久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先後被選為第二屆民革福建省委委員,第三、四屆民革省委常委,台灣工作組組長,並任省政協第三屆常委。
秦望山回大陸後,寫下數萬字文章向海外宣傳祖國建設成就,直到臨終前,他還為福建沿海建設事業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1970年1月12日,在福州病逝。 [1] 
參考資料
  • 1.    泉州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泉州市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無:3927-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