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建師範大學

鎖定
福建師範大學(英文名:Fujian Normal University),簡稱福建師大、福師大(FNU),位於福建省 [49]  是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高校, [50]  福建省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共建高校、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48]  該校還是國家單獨招收台灣學生試點學校、 [125]  國家教育部面向東南亞開展對外漢語教學基地,國家漢辦“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重點學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受院校, [126]  入選了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123] 
福建師範大學肇始於1907年清朝帝師陳寶琛先生創辦的“福建優級師範學堂”,後由華南女子文理學院、福建協和大學、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等單位幾經調整合並,於1953年成立福建師範學院, [48]  1972年復辦並更名為福建師範大學。1981年國務院批准該校為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199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118]  [135]  2020年,榮獲“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25] 
截至2024年5月,福建師範大學有旗山、倉山兩個校區,佔地面積約4000多畝;設有27個學院,開設本科專業85個;擁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26個;有專任教師2059人,全日制普通本科學生2.5萬餘人,各類研究生1萬餘人;擁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福建省第二輪“雙一流”建設主幹學科3個、省高峯學科9個和高原學科13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6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特色專業建設點10個。 [48] 
中文名
福建師範大學
外文名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49] 
簡    稱
福建師大、福師大(FNU) [49] 
創辦時間
1907年 [49]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22] 
學校類別
師範類 [22] 
學校特色
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2003入選) [122] 
福建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2012入選) [122] 
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水平大學(2014入選) [122] 
福建省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8入選) [49] 
主管部門
福建省人民政府 [48]  [131] 
現任領導
潘玉騰(黨委書記)(截至2024年6月) [45] 
王長平(校長)(截至2024年6月) [45] 
本科專業
85個本科專業(截至2024年5月) [48] 
碩士點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2個(截至2024年5月) [48] 
碩士專業學位類別26個(截至2024年5月) [48] 
博士點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個(截至2024年5月) [48]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截至2024年5月) [48]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20個 [48] 
國家重點學科
1個 [48] 
院系設置
27個 [59] 
校    訓
知明行篤,立誠致廣 [51] 
校    歌
《福建師大校歌》 [52] 
校慶日
11月17日 [49] 
地    址
倉山校區(註冊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上三路8號 [49] 
旗山校區: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上街鎮烏龍江中大道18號 [49] 
院校代碼
10394 [50] 
主要獎項
獲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2015年) [33] 
入選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2019年) [47] 
榮獲“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2020年) [25] 
榮獲“省直平安單位”榮譽稱號(2022年) [24] 
知名校友
李斌 [34] 
周福榮 [38] 
吳衝滸 [39] 
知名教師
黃志羣 [92] 
鄭家建 [92] 
黃志高 [92] 
學生人數
全日制普通本科學生2.5萬餘人,各類研究生1萬餘人(截至2024年5月) [48] 
教師人數
專任教師2059人(截至2024年5月) [48] 
佔地面積
約 4000 畝(截至2024年5月) [48] 

福建師範大學歷史沿革

福建師範大學前身史略

  • 福建優級師範學堂時期
1907年2月,福建優級師範學堂創立,陳寶琛任校長,第一屆學堂開設有理化、博物選科,後開設地理歷史選科、數學選科和博物本科。1912年,中華民國南京政府下令,學堂改為學校,後設高師科和初師科。1914年8月,因為該校受制於中華民國教育部法令,福建高等師範學校停辦,1915年該校的高等師範教育結束。 [118-119] 
福建優級師範學堂校門 福建優級師範學堂校門 [120]
  • 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時期
自1914年8月,福建高等師範學校被迫停辦,改校名為福建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之後,福建省長達二十多年沒有省立的高等師範教育。由於當時國民政府教育部尚未批准在福建設立高等師範學校,省政府主席陳儀遂決定自辦省立福建大學,擬下設法、醫、農三學院和師範專修科。 [119] 
1940年4月,福建大學舉行了開學典禮,正式開學上課。但當時的國民政府教育部電令不準福建大學立案,福建大學被迫於當年夏季停辦。福建大學停辦後,省政府決定在師範專修科的基礎上,改建設立福建省中等學校師資養成所,後又與國民政府教育部商洽,將省中等學校師資養成所擴建為省立教育學院,以補救“師荒”,然該設想又未獲準,福建省政府只好先行創辦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 [119] 
1941年4月,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正式開始籌辦;6月1日獲國民政府教育部電準成立,首任校長為唐守謙,校址在福建永安霞嶺。1942年春,福建省立師專校址由永安遷往南平。該校在原福建優級師範學堂與原中等學校師資養成所的一些傳統學科的基礎上,初設教育、文史地、數理化、藝術、體育及童子軍等五科,後增至10個學科,涵蓋了當時普通中學的所有科目。 [119] 
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藝術科第二屆畢業生(1941) 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藝術科第二屆畢業生(1941) [121]
  • 福州師範學院時期
1950年9月,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文教廳申請,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和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相繼批准,福建省立師專正式改名為福建省立師範學院。該校將原來設置的八科改為教育、中國語文、歷史地理、外國語文、數學、理化、藝術和體育衞生八系。1951年春,福建省立師範學院又奉命改名福建省師範學院,並領印鑑。1951年9月,福建省文教廳決定將私立福建協和大學和私立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合併而成的福州大學教育系併入福建省師範學院。 [119] 
1952年6月15日,福建省文教廳召集福州大學與福建師院兩校負責人開會研究兩校合併調整計劃,隨後制定了《福州大學與師範學院合併調整計劃草案》。該《草案》規定:“根據教育部的指示,暑期起福建師範學院合併於福州大學,成為一個學院”。至此,改院不到兩年的福建省師範學院,併入福州大學。1953年9月,遵照中央教育部批示,經福建省政府頒令,福州大學正式更名福建師範學院。校址定在福州倉山嶺後路。 [119]  1970年,因“文革”動亂,福建師範學院被迫解散停辦。 [118] 
福建師院教育系學習小組在勞動園地(1951) 福建師院教育系學習小組在勞動園地(1951) [121]

福建師範大學開拓發展

1972年,福建師範學院復辦,更名為福建師範大學。同年11月,福建師範大學首批工農兵學員開始入學報到,實際報到新生299名,分別為政教、中文、數學、外語4個系。1973年1月,中共福建省委發出通知,成立中共福建師範大學臨時委員會,並決定將福州市第27中學(原福建師院附中)和朝陽區星火小學(原福建師院附小)劃歸福建師範大學,作為師大附中、附小,由師大直接領導。 [118] 
1978年,福建師範大學增設電化教育專業;1980年3月,增設歷史系圖書文博專業,9月外語系增設日語專業;1981年12月,國務院批准該校為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1982年5月,成立化學系電化研究室,地理系海洋平面研究室,中文系易學、文學、諾言研究室;1983年9月,歷史系增設圖書館學專業;1993年12月,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新增政治經濟學和區域地理學2個學科、專業為博士學位授權學科,至此該校已有2個博士點26 個碩士點。 [118] 
2003年,福建司法學校(1983-2003年)併入福建師範大學;11月,該校被確立為首批八所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 [122]  2012年5月,該校入選“國培計劃”示範性集中培訓項目培訓機構; [129]  11月,教育部與福建省政府在福州簽署共建福建師範大學協議,該校正式進入省部共建大學行列;12月,福建師範大學成立董事會,福建省政府省長蘇樹林任董事會主席。 [122]  2013年,該校成為教育部首批來華留學示範基地, [124]  獲批外交部、教育部“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 [126] 
2014年1月,福建師範大學被確立為福建省重點建設三所高水平大學之一;10月,由廈門大學牽頭,復旦大學、福建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等核心單位參與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正式入選國家“2011計劃”,福建師範大學成為國家“2011計劃”核心參與高校。 [122]  2017年3月,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入選為第二批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 [127]  2018年3月,被確定為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1]  2019年8月,福建師範大學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 [2]  11月,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地方戲曲傳承基地入選《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 [3] 
2022年8月,第十屆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東南區賽在福建師範大學舉辦。 [8]  2022年9月,該校加入福建省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聯盟 [10]  牽頭成立福建省高校基礎醫學學科聯盟 [9]  發起成立全國高校碳中和人才培養聯盟 [11]  閩僑智庫福建師範大學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福建師範大學旗山校區舉行。 [12]  2022年10月,福建師範大學決定成立福建師範大學紀檢監察學院,依託法學院建設,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合署辦公”,在全省高校率先啓動紀檢監察學科建設。 [130]  2022年11月,該校的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的下半年結題工作啓動。 [128] 
2023年3月,福建師範大學舉行美術館揭牌,首展150餘件作品展出; [17]  7月,福建省高校金融教育宣傳基地在福建師範大學成立; [18]  9月,福建省美育研究院揭牌儀式在福建師範大學舉行; [19]  12月,該校發起成立福建省文化和旅遊研究聯盟並擔任理事長單位, [21]  當選全國會展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副理事長單位。 [30] 
福建師範大學美術館揭牌,“百年學府·美育華章”美術作品展開展 福建師範大學美術館揭牌,“百年學府·美育華章”美術作品展開展 [17]

福建師範大學辦學條件

福建師範大學院系設置

截至2024年5月,福建師範大學設有27個學院、85個本科專業,其中202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專業為75個。 [48]  [59] 
福建師範大學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
本科專業
學前教育(師範)、教育學(師範)、教育技術學(師範)、學前教育(中美合作辦學、師範) [60] 
小學教育 [61] 
應用心理學、心理學(師範) [62] 
經濟學(含國家經濟學基地)、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金融工程、工商管理、財務管理 [63] 
福建師範大學法學院、紀檢監察學院
法學 [64] 
思想政治教育(師範)、馬克思主義理論 [65] 
漢語語言文學(含師範、非師、國家人才培養基地、孫紹振班) 、文化產業管理(含閩台合作項目) [66] 
英語(師範、非師範含英葡方向)、日語、西班牙語、翻譯 [67] 
廣播電視學、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廣告學、網絡與新媒體 [68] 
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社會發展學院)
歷史學(師範)、歷史學(歷史學+地理科學複合培養)、圖書館學、檔案學 [69] 
公共管理類(含勞動與社會保障、行政管理)
福建師範大學文化旅遊與公共管理學院
行政管理、旅遊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城市管理、酒店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 [70] 
體育教育(師範、含國家人才培養基地)、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運動訓練 [71] 
音樂學(“國家體育與藝術師資培養培訓基地”)、音樂學(師範)、舞蹈學(師範)、音樂表演 [72] 
美術學(師範教育,含國家人才培養基地)、視覺傳達、環境藝術、服裝與服飾設計、動畫 [73]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統計學、數據科學 [74] 
福建師範大學計算機與網絡空間安全學院(軟件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英合作辦學項目)、網絡空間安全、人工智能、軟件工程、軟件工程(閩台合作辦學項目) [75] 
物理學、材料物理、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76]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 [77] 
化學(師範)、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複合材料與工程、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 [78] 
福建師範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碳中和現代產業學院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包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 [79] 
福建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
地理科學、地理信息科學(含閩台合作項目)、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含閩台合作項目)、生態學 [80] 
生物科學(師範)、生物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化學+生物”複合師範專業 [81] 
福建師範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漢語國際教育(師範類國內招生)、漢語言(招收留學生)、網絡工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數字媒體技術(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82] 
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
/ [59] 
福建師範大學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技術教育學院
/ [59] 
福建師範大學索萊達學院
/ [59] 
福建師範大學海峽柔性電子(未來科技)學院
/ [59] 
注:此表統計時間為2024年6月,表格內容與學校官網簡介頁面數據不一致

福建師範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5月,福建師範大學擁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福建省第二輪“雙一流”建設主幹學科3個、省高峯學科9個和高原學科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2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26個。化學、工程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農學、社會科學總論、植物與動物學8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5個學科進入ESI前5‰。 [48] 
福建師範大學學科建設一覽表
類別
名單
國家重點學科
中國現當代文學 [83] 
福建省第二輪“雙一流”建設主幹學科
馬克思主義理論 [84] 
福建省高峯學科
地理學、教育學、體育教育、舞蹈學 [86] 
福建省高原學科
政治發展與地方治理(政治學與公共管理交叉學科)、 [85]  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理學 [86] 
福建省省級重點學科
中國語言文學、地理學、生態學、光學工程、音樂與舞蹈學、理論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體育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美術學、法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軟件工程、政治學、工商管理 [15]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理論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地理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體育學、美術學、教育學、 數學、化學、世界史、中國史、心理學、外國語言文學、音樂與舞蹈學、光學工程、統計學、生態學、理學、生物學、網絡空間安全 [16] 
ESI全球排名前1%學科
化學、工程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農學、社會科學總論、植物與動物學 [48] 
注:此表統計時間為2024年6月,僅列出福建師範大學部分學科建設
福建師範大學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
類別
名稱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理論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光學工程、網絡空間安全、藝術學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音樂、戲劇與影視、美術與書法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理論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光學工程、網絡空間安全、藝術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新聞傳播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生物工程管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公共管理學、信息資源管理藝術學、設計學
碩士專業學位類別
音樂、戲劇與影視、美術與書法、金融、應用統計、國際商務、法律、社會工作、教育、體育、國際中文教育、應用心理、翻譯、新聞與傳播、博物館、電子信息、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生物與醫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遊管理、圖書情報、舞蹈、設計
注:此表統計時間為2023年9月
參考資料: [88] 

福建師範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5月,福建師範大學擁有專任教師2059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佔61.39%、具有博士學位教師佔67.12%,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各1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7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5人、青年項目2人、講座教授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3人(含海外),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發展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3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 [48] 
福建師範大學師資力量
類別
名單
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
陳鏡明 [90] 
歐洲科學院院士
陳邦林 [91]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黃志羣 [92] 
國家第三批“萬人計劃”人才
黃志羣、鄭家建、黃志高、方克豔、賴海榕 [92]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鄭家建、 [92]  葉松榮、陳新鳳 [93] 
國家級教學名師
福建省“高校領軍資助計劃”人選(領軍人才項目)
王德民、鄭家建、黃志羣、賴海榕、陳穎 [92] 
福建省“高校領軍資助計劃”人選(青年拔尖人才(領軍人才後備)項目)
王健、程棟樑、陳光水、項生昌 [92] 
國家級教學團隊
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團隊、 [94]  國家文科基地(中國語言文學)主幹課程教學團隊、 [95]  排球教學團隊 [14]  [96] 
教育部創新團隊
“濕潤亞熱帶山地生態地理過程”教育部創新團隊、 [97]  “亞熱帶森林碳氮循環與全球變化”教育部創新團隊 [98] 
注:此表統計時間為2024年6月,僅列出福建師範大學部分師資力量

福建師範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3年12月,福建師範大學獲批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1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6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特色專業建設點10個,國家一流本科課程54門,國家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2門、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案例2個。30部教材入選國家級重點規劃建設教材,獲評全國優秀教材獎特等獎1項、二等獎2項、先進集體1個。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含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5個,國家級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2項,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1項,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國家級卓越教師教育計劃1項,入選教育部卓越中學教師培養計劃實施院校,17個師範專業完成師範類專業二級認證,生物工程專業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入選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擁有4個國家人才培養基地和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教育部思政課教師教學研修基地、教育部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 [48] 
福建師範大學質量工程
類別
名單
國家級卓越教師教育計劃
基於“名師實驗班”培養模式,探索卓越中學教師培養新路徑 [110] 
國家級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孫紹振中國語言文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110] 
國家級特色專業
美術學、體育教育、漢語言文學、音樂學、英語、物理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地理科學、經濟學、歷史學 [110] 
省級特色專業
教育學、化學、電子信息工程、心理學、思想政治教育、生物科學、軟件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10]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教育學、學前教育、心理學、經濟學、漢語言文學、思想政治教育、歷史學、英語、旅遊管理、音樂學、體育教育、美術學、數學與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化學、地理科學、廣播電視學、廣播電視編導、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翻譯、舞蹈學、運動訓練、生物科學、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漢語國際教育、環境工程、小學教育、金融學、服裝與服飾設計、統計學、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110]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
漢語言文學、物理學 [114] 
國家級精品課程
大學物理實驗 [111]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中學音樂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世界民族音樂》 [112]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生物工程實驗教學中心、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光電信息實驗教學中心 [113] 
注:此表統計時間為2024年6月,僅列出福建師範大學部分質量工程
  • 教學成果
截至2024年6月,福建師範大學先後獲評國家級教學成果一、二等獎24項。 [48] 
福建師範大學教學成果
類別
等級
名稱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高等教育二等獎(研究生)
四真引領·四環相扣·四維融合:培養高層次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的實踐探索 [115] 
高等教育二等獎(本科生)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的探索與實踐 [115] 
賡續·創新·發展:體育學類本科專業人才培養“中國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116] 
十年磨一劍:福建師範大學“卓越教師”培養的綜合改革實踐 [116] 
中文師範生“閩派”培養模式的建構與實踐 [116] 
“深耕細作—雙軌融進—薪火相傳”物理卓越教師實踐能力培養的實踐與創新 [116] 
基礎教育二等獎
反思·重構·拓展:中學語文文本解讀理論體系探索17年 [116] 
高等教育類二等獎
體育教育(國家人才培養基地)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117] 
夯實四大基礎,突出三種能力,全面提升中文人才培養質量 [117] 
基礎教育類二等獎
福建省中小學“指導——自主學習”教改實驗 [117] 
注:此表統計時間為2024年6月,僅列出福建師範大學部分教學成果

福建師範大學合作交流

2019年8月8日,教育部批准福建師範大學與意大利卡塔尼亞大學合作舉辦體育教育專業本科教育項目。 [4]  [99]  截至2024年5月,福建師範大學已與美國、英國、意大利、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130多所高校、科研機構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立友好合作關係,與中國台灣40多所高校建立實質性合作關係。有1個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福建師範大學哈德斯菲爾德學院,6個本科層次、1個研究生層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3個國家留學基金委“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閩台區域研究中心入選國家民委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印尼研究中心入選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備案中心,菲律賓研究中心入選國家民委“一帶一路”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海外華文教育已向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美國等29個國家派出志願者共22批1025人(次),與菲律賓紅溪禮示大學、印尼阿拉扎大學合作創辦2所孔子學院。 [48] 
福建師範大學哈德斯菲爾德學院一行前往格拉斯哥學院調研交流 福建師範大學哈德斯菲爾德學院一行前往格拉斯哥學院調研交流 [102]

福建師範大學學術研究

福建師範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福建師範大學獲批建設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全國僅7個),擁有國家級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核心協同單位之一)、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各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等部省級科研平台123個。 [48] 
福建師範大學科研平台
級別
科研平台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福建三明森林生態系統與全球變化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科技部)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福建省濕潤亞熱帶山地生態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工業微生物發酵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醫學光電科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濕潤亞熱帶生態-地理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機能評定重點實驗室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研究站
福建閩江河口濕地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
國家海洋漁業局公共服務平台
海洋生物醫藥與製品產業化開發技術公共服務平台
省級重點實驗室
福建省光子技術重點實驗室(省科技廳)
福建省天然免疫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省科技廳)
福建省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省科技廳)
福建省先進材料化工基礎重點實驗室(省科技廳)
福建省發育與神經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省科技廳)
福建省分析數學及應用重點實驗室(省科技廳)
福建省污染控制與資源循環利用重點實驗室(省科技廳)
數字福建環境監測物聯網實驗室(省發改委)
福建省量子調控與新能源材料重點實驗室(省科技廳)
細胞逆境響應與代謝調控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省教育廳)
福建省網絡安全與密碼技術重點實驗室(省科技廳)
智慧旅遊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省教育廳)
福建省特色海洋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省科技廳)
運動與健康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省教育廳)
省級工程中心
福建省現代發酵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省發改委)
福建省光電傳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科技廳)
福建省微藻種質改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科技廳)
福建省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科技廳)
福建省太陽能轉換與儲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科技廳)
大數據分析與應用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省教育廳)
福建省公共服務大數據挖掘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科技廳)
工業生物催化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省教育廳)
福建省先進高温超導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省發改委)
網絡安全與教育信息化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省教育廳)
高效電池組件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省教育廳)
城市廢物資源化技術與管理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省教育廳)
協同創新中心
醫學光電信息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海西綠色生物製造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南方濕潤區森林碳匯與全球變化協同創新中心
先進高場超導材料與工程協同創新中心
/
省級研究中心、基地
福建省合成樹脂功能化技術重大研發平台(省科技廳)
福建省傳統釀酒行業技術開發基地
福建省改性塑料技術開發基地研究中心(省工信廳)
福建省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創新中心(省工信廳)(製造業)
福建省網絡與信息安全行業技術開發基地(省工信廳)
太陽能轉換與儲能工程公共服務平台(省工信廳)
福建師範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省級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省科技廳)
福師美星創天地(省科技廳)
福建省應用數學中心(福建師範大學、省科技廳)
福建師範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省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評價中心(省工信廳)
省級野外觀測研究站
閩江口濕地福建省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省科技廳)
注:此表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6月,僅列出福建師範大學省級以上科研平台
參考資料: [5] 

福建師範大學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5月,福建師範大學先後獲部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000餘項,其中獨立或合作獲國家三大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8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4項、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2019年至2024年5月,該校承擔各類國家級課題630多項,其他各類課題3800多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類項目和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等47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和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9項。 [48] 
福建師範大學研究成果
類型
等級
項目名稱
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語言學一等獎
明清閩北方言韻書手抄本音系研究 [58] 
中國文學二等獎
文學文本解讀學 [58] 
歷史學二等獎
文化的他者:歐洲反美主義的歷史考察 [58] 
體育學二等獎
國際體育科學研究新進展與我國體育科學的理論創新 [58] 
宗教學三等獎
籖佔與中國社會文化 [58] 
外國文學三等獎
中外文學交流史(中國-英國卷) [58] 
教育學三等獎
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 [58] 
交叉學科三等獎
漢唐佛、道經典的文體比較——兼論宗教文化視野中的比較文體學 [58] 
馬克思主義理論三等獎
人的解放與自然的解放:生態社會主義研究 [58] 
青年成果獎
另一個世界可能嗎?——當代生態社會主義研究 [58] 
女性主義音樂批評與中國實踐 [58] 
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生活垃圾源廢塑料精細化分選與高質利用產業化 [57] 
福建省自然科學獎
三等獎
電紡複合纖維的儲能與環境催化機制及多級結構調控 [57] 
注:此表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6月,僅列出福建師範大學部分研究成果

福建師範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2009年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榮列國務院批准的第二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132]  有着豐富的古籍、善本、碑刻、字畫、地方文獻、早期外文原版書籍和“五四”前後代表性報刊的收藏。 [48] 
截至2024年6月,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設有倉山校區和旗山校區兩個館舍,建築總面積達到5.6萬平方米,共設閲覽座位3839個,擁有專業服務器47台,存儲容量230T,計算機413台。館藏紙質書刊500萬冊(含各學院、研究中心等資料室藏書),中外文電子圖書567.3萬種, [132]  有中國知網系列數據庫、維普系列資源服務平台、 [133]  APA(美國心理學會全文期刊數據庫)、Education Source教育學資源全文數據庫等 [134]  中外文數據庫93個。 [132] 
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
  • 學術期刊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辦於1956年,原刊名為《福建師範學院學報》,為雙月刊,是福建師範大學主辦的面向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學術理論刊物,設有數學、計算機科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地理科學、環境科學、運動學等欄目。 [100]  該刊為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綜合性科學技術類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先後獲得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全國高師院校自然科學“十佳學報”、華東地區優秀期刊、福建省高校精品學報等榮譽。 [6]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01]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哲學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創刊於1956年,是福建省最早創辦的高校學報之一。截至2024年6月,開闢有哲學、經濟學、文學藝術研究、語言文字學、歷史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欄,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現實研究”“閩台區域研究”“修辭學大視野”三個重點欄目。該刊先後入選“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社會科學綜合類)”“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CSSCI)”“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等,並被評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全國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全國高校精品社科期刊”“福建省一級社科期刊”“福建省高校精品學報”等,該刊的“修辭學大視野”欄目入選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欄。 [7]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03]

福建師範大學校園文化

福建師範大學學校標誌

  • 校徽
福建師範大學校徽是雙圓套圓形徽標,中間上方是最早前身校“福建優級師範學堂”的外觀造型,下方有“1907”字樣,代表學校建校時間;外環上方是著名社會活動家、書法家趙樸初題寫的校名,下方是“福建師範大學”的英文大寫。 [49] 
校徽中的四根方勝柱是中國特有的吉祥文化的圖形化,表達同心相合,彼此相通的美好意願,拉長的柱子喻“盤長”的傳達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相輔相成的哲學思想。方勝柱格柵與建築主體通透開敞式,意指對內對外交流合作與溝通,以及東西方在文化上的交流和融合,創造出更深、更新的理念精神。筆架山門是開啓知識之門的象徵。 [44] 
福建師範大學校徽 福建師範大學校徽 [44]

福建師範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福建師範大學的校訓為“知明行篤,立誠致廣”。 [51] 
“知明行篤”語出朱熹《朱子語類》卷十四:“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愈明。”提出“知明行篤”作為校訓內容的意義在於:知行問題歷來是認識領域,也是教育領域的重要問題;該校培養的學生在知行關係上有優良傳統,學生不僅勤於求知,而且身體力行,把認識和實踐結合起來,要發揚這一傳統;此為朱熹名言,朱熹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又是“閩學”的創立者、福建的學術宗師,這是一大特色。 [51] 
“立誠”,語出《易經·乾卦·文言》:“修辭立其誠”。“立誠”的現代含意可引申為:一是對真理、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二是真誠待人、強調誠信,一身正氣、光明磊落。“致廣”,語出《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致廣”的現代含意可引申為:一是“終日乾乾,進德修業”,努力達到廣闊的境界;二是提倡兼容、寬容,為人才成長提供廣闊的天地。 [51] 
概而言之,“知明行篤,立誠致廣”就是要求全校師生努力做到知與行的統一,認識與實踐的統一,學會做人與學會做事的統一,樹立至誠的精神,不斷探索真理,達到廣大的境界。 [51] 
福建師範大學校訓 福建師範大學校訓 [51]
  • 校風
福建師範大學的校風為“重教、勤學、求實、創新”。 [48] 
  • 校歌
福建師範大學的校歌為《福建師大校歌》,由夏冬、常祁作詞,章紹同作曲。 [52] 
《福建師大校歌》

福建師範大學社團文化

截至2024年6月,福建師範大學有風信子愛心義教團、大學生法律諮詢與援助中心、地理協會、“我是化學人”科普志願服務協會、美食協會、文學社等 [54]  上百個學生社團,覆蓋思想政治、文化體育、自律互助、學術科技、志願公益等多個類別。 [53] 
該校的青年通訊社成立於1988年,是以校園媒體宣傳為主的學生社團,以校園新聞報道為主要工作,以校園學生刊物《青年廣場》、團學刊物《團學快訊》為傳播平台,朝着綜合性、多元化的現代學生傳媒機構發展; [55]  風信子愛心義教團前身為2013年成立的風信子支教實踐隊,於2017年發展為學生社團,該社團成員先後前往貴州、河南、福建等地鄉村小學開展暑期支教實踐,以暑期實踐為手段推動學生教育。 [56] 

福建師範大學校區情況

截至2024年5月,福建師範大學共有旗山、倉山兩個校區,佔地面積4000多畝。 [48] 

福建師範大學倉山校區

倉山校區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上三路8號。 [49]  截至2024年6月,該校區建有圖書館、學生公寓、教學樓、科學會堂等基礎設施;擁有外語學院等院系。 [104]  閩台區域研究中心、 [105]  福建師大附屬中、小學位於該校區。 [106] 
蒼山校區

福建師範大學旗山校區

旗山校區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上街鎮烏龍江中大道18號。 [49]  截至2024年6月,該校區建有音樂廳、圖書館、教學樓、游泳池等基礎設施;擁有星雨湖、鐘樓等校園景觀。 [107]  南方生物醫學研究中心、 [108]  未來科技研究院位於該校區。 [109] 
旗山校區

福建師範大學行政管理

福建師範大學現任領導

福建師範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校長
黨委副書記
黨委常委、副校長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省監委駐福建師範大學監察專員
黨委常委、副校長(掛職)
劉三女牙
注:此表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6月
參考資料: [45] 

福建師範大學歷任領導

福建師範大學歷任領導
職務
姓名
任職時間
黨委書記
張立
1979.7—1981.10
胡友庭
1981.10—1983.11
範公榮
1983.11—1986.8
李青藻
1986.8—1988.9
林可華
1988.9—1995.4
邱炳皓
1995.4—1997.12
蘇玉泰
1997.12—2002.8
張金棟
2002.8—2010.4
羅螢
2010.4—2013.12
黃漢升
2013.12—2016.2
林和平
2016.4—2018.7
李寶銀
2018.7—2021.10
校長
範公榮
1979.7—1983.11
陳徵
1983.11—1988.9
朱鶴健
1988.9—1992.7
陳一琴
1992.7—1996.6
曾民勇
1996.7—2002.8
李建平
2002.8—2008.7
黃漢升
2008.7—2013.12
注:此表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6月,僅列出福建師範大學部分歷任領導
參考資料: [46] 

福建師範大學校園環境

截至2024年6月,福建師範大學內有星雨湖、鐘樓、 [107]  啓明星雕塑等校園景觀。 [136-137] 
福建師範大學校園環境

福建師範大學校友情況

黨政界、商界、教育界等多個領域都有福建師範大學的知名校友,如李斌、 [34]  周福榮、 [38]  吳衝滸等。 [39] 
福建師範大學知名校友
領域
姓名
屆別/畢業時間
備註
黨政界
汪毅夫
1977級
全國台灣研究會會長,曾任福建省副省長、全國台聯會長、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42] 
洪承琛
1987年畢業
先後出任新西蘭國家統計局亞裔聯絡官、奧克蘭市政府發展局投資局國際關係處主任等要職 [37] 
李斌
1989級
中共二十大代表,福建省公安廳警務督察總隊政委 [34] 
林湫
1989級
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40] 
教育界
周福榮
1977級
南平市學科帶頭人,省特級教師,全國中學思想政治課優秀教師 [38] 
周梁泉
1992年畢業
副研究員,福建師大文學院客座副教授 [35] 
毛文丑
1999年畢業
全國模範教師,福建省第二屆“最美教師” [36] 
商界
吳衝滸
/
廈鎢集團技術中心主任、金鷺特種合金公司董事長 [39] 
曾延華
2008年畢業
廈門三優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部經理 [41] 
注:此表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6月,僅列出福建師範大學部分知名校友

福建師範大學所獲榮譽

福建師範大學學校排名

截至2024年1月,福建師範大學在艾瑞深校友會網發佈的“校友會2024中國大學排名”中位列第70位。 [87] 
截至2024年6月,福建師範大學在“2023年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位於第601-700名;在“2024年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位於第87名; [22]  在“2023年度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列全球1042名。 [87] 

福建師範大學學校榮譽

福建師範大學所獲榮譽
時間
名稱
2015年
獲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33] 
2018年
榮獲“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26] 
2019年
入選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 [29] 
入選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47] 
2020年
榮獲“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25] 
2021年
蟬聯“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31] 
2022年
獲批福建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綜合試點單位 [28] 
獲2022年“學生資助志願者活動先進單位” [23] 
榮獲“省直平安單位”榮譽稱號 [24] 
入選第一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名單 [32] 
2023年
入選首批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名單 [20] 
2024年
被確定為首批福州市專利轉化先行單位 [27] 
注:此表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6月,僅列出福建師範大學部分所獲榮譽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